《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许昌实验小学 胡士晓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许昌实验小学的胡士晓。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板书:老人与海鸥)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说教材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老人与海鸥》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一位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学习本课,对于实现单元训练重点中“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这个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那么结合对教材的解读和学生的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其中,第一个是知识传授方面的目标,第二个是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第三 个则是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这些重难点是依据本课特点、围绕课程三维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定的。
四、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着重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读写结合教学法
五、说学法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展开学习:
划、批、说、读、写。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将分成五个板块。
(一) 回顾导入,引“意想不到”。 预计2分钟
(二)品读“意外”,知“依依不舍” 。 预计10分钟
(三) 揣摩写法,品味关爱。 预计16分钟
(四) 回应“意外”,读写结合。 预计10分钟
(五) 总结板书,升华情感。 预计2分钟
下边我就来具体说说这五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导入,引“意想不到”。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回顾,知道课文描写了两个场景:老人喂养海鸥,海鸥依恋老人。(板书)接着提出问题,“这两个场景中,那个场景是你最意想不到的,深深震撼了你的心灵?”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二个场景-——海鸥依恋老人。
设计意图
作为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品读“意外”,知“依依不舍”
承接上个环节,我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4~18自然段,让学生勾画出最让人意想不到,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的语句。
勾画后进行交流。我会相机引导学生梳理出这四个有共同特点的句子。不难看出,这几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海鸥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板书)把海鸥依恋老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这句中的的“纷纷落地”“站成两行” “肃立不动”“白翼天使”, 品读句子,领悟写法。
语文课堂的主线应该是清晰的。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选的点不宜过多。我只是重点选取一两句,以点带面,以词带句,以句带段,以悟促读。
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低沉哀伤的音乐中,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这段话,具体描写海鸥的句子学生读,其它的句子老师引读。
设计意图
师生合作,书声琅琅。在教师用多媒体和语言引读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既悟情,又生疑——“是什么让海鸥有了如此意想不到的举动?”从而自然而然引出下文的学习。
(三) 揣摩写法,品味关爱。。
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快速默读课文1-13段,画出关于老人为海鸥做过些什么的句子,写写感受并作交流。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另外抓住一个问题提领整个环节,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在汇报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答案,我会相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个部分。其中一个是读老人喂海鸥的部分。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这部分从写作角度来看,同样运用了描写老人和海鸥动作的写作手法。品读着这一句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意图
如果说学习海鸥依恋老人,揣摩写作方法那部分是我领着学生走,那么针对具有同样写作特点的这一部分,我就让学生自己走。刚才是学,现在是用。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还适时进行了范读。(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老人的语言描写(板书:语言)也是本课写作的一个特色。课堂教学要有取舍,这一部分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品读。
在感受老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后,我步步追问:孩子们,老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那老人很富有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肖像的句子。(板书:肖像)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
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引导学生抓住三个“褪色”品读,教师适时出示关于老人吴庆恒有的资料: “海鸥老人”名叫吴庆恒,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百零八元,连坐一次公交车的钱不舍得花,每天步行二十余里来到翠湖。但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一面就是好几斤,而他,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上一口,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
教学意图
以外貌为突破口,运用资料,感受到三个“褪色”的连用并不简单。“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这个教学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 回应“意外”,读写结合。
设计意图
写应成为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所以,在总结完文章的写作特点后,在音乐声中,我用语言动情地渲染,引导学生想象写话:“老人这样倾其所有喂养海鸥,亲昵有加呼唤海鸥,如数家珍谈论海鸥,老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可现在老人去了,再不见那褪了色的塑料袋,再不见那褪了色的蓝布包,也再不见那褪了色的过时布衣。人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边上,看,海鸥们来了,他们痛苦地盘旋着,悲哀地鸣叫着,他们似乎在说什么呢?假设你是海鸥中的一员,你就是独角,就是灰头,就是老沙,你会对老人倾诉些什么呢?”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在海鸥形状的纸上,(贴)朗读后贴在老人的名字的周围,以黑板作为天空把海鸥放飞,来祭奠老人的在天之灵。
(五)总结板书,升华情感。
最后,我总结板书。老人喂养海鸥,(板书:连线)海鸥依恋老人,这人鸥情深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翠湖,更感动了昆明,告诉学生,市民们自发地在翠湖公园修筑了一座铜像,来纪念海鸥老人!在音乐声中,我让学生全体起立,用最神圣的队礼,像平凡而又伟大的海鸥老人献上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设计意图
在歌声和学生庄严的队礼中本课的学习结束了,但是留给学生的那份感动却是挥之不去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将成为永远的记忆,珍藏在学生心灵深处。
七 说板书设计
动作
语言
肖像
设计意图
板书的设计我力求简洁、明了,并有一定的艺术性。这个板书既概括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这是我的课前预设,当然,我随时关注课堂的生成、及时调整板书。
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专家给予指正,谢谢大家!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许昌实验小学 胡士晓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许昌实验小学的胡士晓。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板书:老人与海鸥)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说教材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老人与海鸥》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一位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学习本课,对于实现单元训练重点中“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这个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那么结合对教材的解读和学生的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其中,第一个是知识传授方面的目标,第二个是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第三 个则是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这些重难点是依据本课特点、围绕课程三维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定的。
四、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着重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读写结合教学法
五、说学法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展开学习:
划、批、说、读、写。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将分成五个板块。
(一) 回顾导入,引“意想不到”。 预计2分钟
(二)品读“意外”,知“依依不舍” 。 预计10分钟
(三) 揣摩写法,品味关爱。 预计16分钟
(四) 回应“意外”,读写结合。 预计10分钟
(五) 总结板书,升华情感。 预计2分钟
下边我就来具体说说这五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导入,引“意想不到”。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回顾,知道课文描写了两个场景:老人喂养海鸥,海鸥依恋老人。(板书)接着提出问题,“这两个场景中,那个场景是你最意想不到的,深深震撼了你的心灵?”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二个场景-——海鸥依恋老人。
设计意图
作为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品读“意外”,知“依依不舍”
承接上个环节,我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4~18自然段,让学生勾画出最让人意想不到,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的语句。
勾画后进行交流。我会相机引导学生梳理出这四个有共同特点的句子。不难看出,这几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海鸥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板书)把海鸥依恋老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这句中的的“纷纷落地”“站成两行” “肃立不动”“白翼天使”, 品读句子,领悟写法。
语文课堂的主线应该是清晰的。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选的点不宜过多。我只是重点选取一两句,以点带面,以词带句,以句带段,以悟促读。
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低沉哀伤的音乐中,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这段话,具体描写海鸥的句子学生读,其它的句子老师引读。
设计意图
师生合作,书声琅琅。在教师用多媒体和语言引读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既悟情,又生疑——“是什么让海鸥有了如此意想不到的举动?”从而自然而然引出下文的学习。
(三) 揣摩写法,品味关爱。。
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快速默读课文1-13段,画出关于老人为海鸥做过些什么的句子,写写感受并作交流。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另外抓住一个问题提领整个环节,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在汇报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答案,我会相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个部分。其中一个是读老人喂海鸥的部分。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这部分从写作角度来看,同样运用了描写老人和海鸥动作的写作手法。品读着这一句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意图
如果说学习海鸥依恋老人,揣摩写作方法那部分是我领着学生走,那么针对具有同样写作特点的这一部分,我就让学生自己走。刚才是学,现在是用。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还适时进行了范读。(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老人的语言描写(板书:语言)也是本课写作的一个特色。课堂教学要有取舍,这一部分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品读。
在感受老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后,我步步追问:孩子们,老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那老人很富有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肖像的句子。(板书:肖像)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
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引导学生抓住三个“褪色”品读,教师适时出示关于老人吴庆恒有的资料: “海鸥老人”名叫吴庆恒,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百零八元,连坐一次公交车的钱不舍得花,每天步行二十余里来到翠湖。但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一面就是好几斤,而他,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上一口,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
教学意图
以外貌为突破口,运用资料,感受到三个“褪色”的连用并不简单。“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这个教学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 回应“意外”,读写结合。
设计意图
写应成为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所以,在总结完文章的写作特点后,在音乐声中,我用语言动情地渲染,引导学生想象写话:“老人这样倾其所有喂养海鸥,亲昵有加呼唤海鸥,如数家珍谈论海鸥,老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海鸥。可现在老人去了,再不见那褪了色的塑料袋,再不见那褪了色的蓝布包,也再不见那褪了色的过时布衣。人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边上,看,海鸥们来了,他们痛苦地盘旋着,悲哀地鸣叫着,他们似乎在说什么呢?假设你是海鸥中的一员,你就是独角,就是灰头,就是老沙,你会对老人倾诉些什么呢?”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在海鸥形状的纸上,(贴)朗读后贴在老人的名字的周围,以黑板作为天空把海鸥放飞,来祭奠老人的在天之灵。
(五)总结板书,升华情感。
最后,我总结板书。老人喂养海鸥,(板书:连线)海鸥依恋老人,这人鸥情深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翠湖,更感动了昆明,告诉学生,市民们自发地在翠湖公园修筑了一座铜像,来纪念海鸥老人!在音乐声中,我让学生全体起立,用最神圣的队礼,像平凡而又伟大的海鸥老人献上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设计意图
在歌声和学生庄严的队礼中本课的学习结束了,但是留给学生的那份感动却是挥之不去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将成为永远的记忆,珍藏在学生心灵深处。
七 说板书设计
动作
语言
肖像
设计意图
板书的设计我力求简洁、明了,并有一定的艺术性。这个板书既概括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这是我的课前预设,当然,我随时关注课堂的生成、及时调整板书。
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专家给予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