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镇中学
德育工作整体规划
2015年9月
皇镇中学德育工作整体规划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德育,对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确保学校教育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工作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行的形成规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德育工作整体规划:
一、 建立一支精干得力的德育队伍
为强化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德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我校重新组建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九人组成:
组 长:高尚海
副组长:田杰 朱朝锋 任品正
组 员:杨鸿儒 赵伟 徐锦升
李卫国 潘伟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根据《纲要要求,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适应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选拔政治思想觉悟高,有事业性责任感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工作,成为团结战斗有凝聚力的德育教育工作队伍。
2、 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诚实守信教育,把德育工作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3、 抓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以法制国的基础上实施以德治国。
4、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及个性心理教育。
5、 加强团、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及“新世纪我能行”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团员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墙报、专栏,向学生开放图书阅览室,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心得。
7、 组织学生收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好影评、有奖征文活动。
8、 加强校内外活动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9、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推进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 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 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本来就存在,如果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就可能更加严重,对此,领导和教师应当有所警惕,并且要有相应的措施。
2、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完成教学任务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并提出的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明、有纪律的公民”,早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不应当有任何偏废。
3、 只有当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各种潜能发挥得好,而且思想品德也好,劳动技能好,身体心理好,才能说是素质教育的成果。因此,我们认为,当前要提高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安排好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4、 当我们在谈到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时候,首先要教会他们的应当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只有明确了“学会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才会有正确的“学会做人”的内容和方法。因此,我们今天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导向,去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会做人”,以及怎样去“学会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认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首先不是一个纯“生存”、纯“心理”意义上的概念,它是有明显的社会性、阶级性的。我们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导向,才能为学生的最后成才,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动力和保障的作用。
5、 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反对“形式主义”,也要反对淡化政治的倾向,要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
6、 学生在中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是很多的,其中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政治方向教育和以为人民服务为
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是由我们的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无论是政治方向教育,还是集体主义教育,都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它对学生是十分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也是难度比较大的教育活动。这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年龄段; 他们的思想虽然没有定型,但是对许多重大问题已经有了不少自己的见解,且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
7、 在开展活动时,要十分注意防止“形式主义”的倾向,表面上活动搞的轰轰烈烈,实际上却不触及学生的实际问题。这种“形式主义”东西,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会造成学生对教育活动的逆反心理,使正常的教育活动,也失去吸引力。同时我们也要反对淡化政治的倾向,借口反对“形式主义”不去积极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应当承认要把这种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开展得让学生欢迎、有实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下功夫认真研究。对学生参加这类活动有时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要做具体分析。有的时候是活动组织的问题;有时候反映出来的,恰恰是学生自身的觉悟问题,完全不是活动该不该搞的问题。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在今天的成年人当中,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的倾向是明显存在的,学生受到一定的社会影响也不足为奇。我们也不应该因一时还看不到成果,就认为没有实效,就放松在重大课题上的教育活动。对“实效性”的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因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解决,本来就是一个较为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何况是我们社会已经充分开
放的今天!对待德育工作,有时人们以一种过高的要求去期待它,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人们又容易用一种取消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搞什么也没用!这些都是对待德育工作的错误态度,也是一些德育工作者不够坚定的表现,应当纠正。
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问题,多次提出学校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认为,学校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因为这两方面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最重要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对此应该做到抓住不放,注意方法,持之以恒。事实证明,只要方向对、方法好,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收到实效。
总之,既要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证学生的做人方向;又要抓好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左忽右,尤其要注意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皇镇中学
德育工作整体规划
2015年9月
皇镇中学德育工作整体规划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德育,对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确保学校教育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工作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行的形成规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德育工作整体规划:
一、 建立一支精干得力的德育队伍
为强化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德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我校重新组建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九人组成:
组 长:高尚海
副组长:田杰 朱朝锋 任品正
组 员:杨鸿儒 赵伟 徐锦升
李卫国 潘伟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根据《纲要要求,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适应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选拔政治思想觉悟高,有事业性责任感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工作,成为团结战斗有凝聚力的德育教育工作队伍。
2、 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诚实守信教育,把德育工作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3、 抓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以法制国的基础上实施以德治国。
4、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及个性心理教育。
5、 加强团、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及“新世纪我能行”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团员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墙报、专栏,向学生开放图书阅览室,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心得。
7、 组织学生收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好影评、有奖征文活动。
8、 加强校内外活动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9、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推进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 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 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本来就存在,如果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就可能更加严重,对此,领导和教师应当有所警惕,并且要有相应的措施。
2、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完成教学任务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并提出的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明、有纪律的公民”,早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不应当有任何偏废。
3、 只有当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各种潜能发挥得好,而且思想品德也好,劳动技能好,身体心理好,才能说是素质教育的成果。因此,我们认为,当前要提高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安排好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4、 当我们在谈到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时候,首先要教会他们的应当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只有明确了“学会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才会有正确的“学会做人”的内容和方法。因此,我们今天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导向,去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会做人”,以及怎样去“学会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认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首先不是一个纯“生存”、纯“心理”意义上的概念,它是有明显的社会性、阶级性的。我们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导向,才能为学生的最后成才,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动力和保障的作用。
5、 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反对“形式主义”,也要反对淡化政治的倾向,要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
6、 学生在中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是很多的,其中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政治方向教育和以为人民服务为
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是由我们的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无论是政治方向教育,还是集体主义教育,都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它对学生是十分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也是难度比较大的教育活动。这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年龄段; 他们的思想虽然没有定型,但是对许多重大问题已经有了不少自己的见解,且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
7、 在开展活动时,要十分注意防止“形式主义”的倾向,表面上活动搞的轰轰烈烈,实际上却不触及学生的实际问题。这种“形式主义”东西,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会造成学生对教育活动的逆反心理,使正常的教育活动,也失去吸引力。同时我们也要反对淡化政治的倾向,借口反对“形式主义”不去积极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应当承认要把这种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开展得让学生欢迎、有实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下功夫认真研究。对学生参加这类活动有时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要做具体分析。有的时候是活动组织的问题;有时候反映出来的,恰恰是学生自身的觉悟问题,完全不是活动该不该搞的问题。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在今天的成年人当中,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的倾向是明显存在的,学生受到一定的社会影响也不足为奇。我们也不应该因一时还看不到成果,就认为没有实效,就放松在重大课题上的教育活动。对“实效性”的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因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解决,本来就是一个较为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何况是我们社会已经充分开
放的今天!对待德育工作,有时人们以一种过高的要求去期待它,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人们又容易用一种取消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搞什么也没用!这些都是对待德育工作的错误态度,也是一些德育工作者不够坚定的表现,应当纠正。
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问题,多次提出学校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认为,学校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因为这两方面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最重要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对此应该做到抓住不放,注意方法,持之以恒。事实证明,只要方向对、方法好,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收到实效。
总之,既要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证学生的做人方向;又要抓好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左忽右,尤其要注意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