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黏液瘤11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牙源性黏液瘤的临床、X线、病理特征及治疗。

  方法:对11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黏液瘤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病例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25.6岁;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镜下可见大量蓝色黏液样组织及排列疏松的瘤细胞;2例刮治术后复发。

  结论:牙源性黏液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化,常需病理检查确诊。因其具有局部浸润性,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关键词:牙源性黏液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54-01

  牙源性黏液瘤是口腔颌面部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所有牙源性肿瘤的3%~6%1。该瘤生长缓慢,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本文对11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黏液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材料与结果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口腔科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病人,男5例,女6例;患者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20余年,平均2.82年。上颌骨5例,下颌骨6例,以磨牙及前磨牙区最常见。11例中以无痛性肿块就诊7例,有牙痛史1例,牙齿松动或脱落3例,误诊为造釉细胞瘤6例(54.5%)、牙源性囊肿2例(18.2%)、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9.1%)、牙源性肿瘤2例(18.2%)。

  1.2X线表现。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局部颌骨膨胀,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匀的透光阴影,可见多少不等的纤细分隔条纹,边界欠清晰。多房形6例,单房形1例,上颌窦密度增高4例。

  1.3组织病理改变。肉眼见,肿瘤边界不清,常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剖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质脆,富有胶状、闪光黏液。镜下见大量蓝色黏液样组织,内有排列疏松的瘤细胞。瘤细胞呈星形或梭形,以长的胞浆突起相连,核卵圆形,染色深,偶见不典型核。

  1.4治疗及预后。采用刮治术7例,颌骨部分切除术4例。本组病例术后复发2例。

  2讨论

  2.1病因及临床表现。牙源性黏液瘤是口腔颌面部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其病因不清。牙源性黏液瘤常发生于青年,下颌较上颌多见,磨牙及前磨牙区为好发部位。牙源性黏液瘤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早期无自觉症状,肿瘤逐渐增大,引起颌骨膨胀,导致面部畸形。如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咬合异常。如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时,可引起下唇麻木等感觉障碍。因牙源性黏液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可破坏骨组织向周围软组织生长。发生于上颌的牙源性黏液瘤可波及鼻腔、上颌窦,甚至眼眶,出现鼻阻塞,眼球移位、突出等。11例中以无痛性肿块就诊7例,占63.6%,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3例。

  2.2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牙源性黏液瘤多发生于颌骨,软组织较为少见。影像学检查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牙源性黏液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以多房多见。其间有粗细不等、直线或弯曲状骨隔。分房的形态可呈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边缘不整齐。有文献报告2,X线摄片质量高时,具有典型的“网球拍样”表现或密度减低区中纤细的房间分隔向上走行似“火焰状”,为牙源性黏液瘤的特征性表现。若病变突入上颌窦,可呈云雾状。病变部位的牙齿常有推压移位,有时可见牙根吸收,偶见埋伏牙。本组病例有牙缺失3例,牙根吸收2例。

  牙源性黏液瘤常误诊为造釉细胞瘤、牙源性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病变,应注意鉴别:①造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瘤房隔多为真性骨嵴,呈厚而清晰的弧形表现,病变边缘常不整齐,单房型边缘呈分叶状,有半月形切迹。牙源性黏液瘤房隔纤细,多为锐利的直线状表现,有时形似“火焰”。单房形改变或病变范围较小者,病变区出现细小分隔,可与造釉细胞瘤鉴别;②颌骨囊肿:颌骨囊肿X线表现多为类圆形的透光阴影,边缘整齐。牙源性黏液瘤分房的形态可呈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边缘欠光滑整齐;③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变区可呈絮团状密度增高影像,易与牙源性黏液瘤相混淆,可借助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相鉴别;④骨肉瘤:病变区可表现为骨质增生,骨膜反应呈日光放射状,但发病年龄轻,病程较快,疼痛明显,可作为与牙源性黏液瘤鉴别的依据。CT、MRI也可为本病诊断提供帮助,但牙源性黏液瘤最后明确诊断必须依赖于术中冰冻组织切片和病理学诊断。

  2.3组织病理特征。关于黏液瘤的组织可能来自牙胚的牙乳头、牙囊或牙周膜。牙源性黏液瘤需病理检查确诊。肉眼见,肿瘤边界不清,剖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质脆,富有胶状、闪光黏液。常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镜下见大量蓝色黏液样组织,内有排列疏松的瘤细胞。瘤细胞呈星形或梭形,以长的胞浆突起相连,核卵圆形,染色深,偶见不典型核。胶原纤维含量多少不等,根据黏液和纤维的多少,牙源性黏液瘤可分为纤维黏液瘤型和黏液纤维瘤型。有时可见少量散在的上皮条索。

  2.4治疗及预后。牙源性黏液瘤呈局部浸润性生长,手术不彻底,易复发,但其预后一般良好,即使复发,仍可手术彻底切除。本组病例术后复发2例,再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无复发。牙源性黏液瘤一般不发生恶变,极少发生转移。

  参考文献

  [1]田卫东,陈列,陈伟辉,等.牙源性黏液瘤中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检测[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9,9(2)∶125-129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1-253

  摘要:目的:探讨牙源性黏液瘤的临床、X线、病理特征及治疗。

  方法:对11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黏液瘤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病例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25.6岁;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镜下可见大量蓝色黏液样组织及排列疏松的瘤细胞;2例刮治术后复发。

  结论:牙源性黏液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化,常需病理检查确诊。因其具有局部浸润性,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关键词:牙源性黏液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54-01

  牙源性黏液瘤是口腔颌面部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所有牙源性肿瘤的3%~6%1。该瘤生长缓慢,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本文对11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黏液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材料与结果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口腔科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病人,男5例,女6例;患者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20余年,平均2.82年。上颌骨5例,下颌骨6例,以磨牙及前磨牙区最常见。11例中以无痛性肿块就诊7例,有牙痛史1例,牙齿松动或脱落3例,误诊为造釉细胞瘤6例(54.5%)、牙源性囊肿2例(18.2%)、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9.1%)、牙源性肿瘤2例(18.2%)。

  1.2X线表现。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局部颌骨膨胀,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匀的透光阴影,可见多少不等的纤细分隔条纹,边界欠清晰。多房形6例,单房形1例,上颌窦密度增高4例。

  1.3组织病理改变。肉眼见,肿瘤边界不清,常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剖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质脆,富有胶状、闪光黏液。镜下见大量蓝色黏液样组织,内有排列疏松的瘤细胞。瘤细胞呈星形或梭形,以长的胞浆突起相连,核卵圆形,染色深,偶见不典型核。

  1.4治疗及预后。采用刮治术7例,颌骨部分切除术4例。本组病例术后复发2例。

  2讨论

  2.1病因及临床表现。牙源性黏液瘤是口腔颌面部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其病因不清。牙源性黏液瘤常发生于青年,下颌较上颌多见,磨牙及前磨牙区为好发部位。牙源性黏液瘤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早期无自觉症状,肿瘤逐渐增大,引起颌骨膨胀,导致面部畸形。如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咬合异常。如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时,可引起下唇麻木等感觉障碍。因牙源性黏液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可破坏骨组织向周围软组织生长。发生于上颌的牙源性黏液瘤可波及鼻腔、上颌窦,甚至眼眶,出现鼻阻塞,眼球移位、突出等。11例中以无痛性肿块就诊7例,占63.6%,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3例。

  2.2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牙源性黏液瘤多发生于颌骨,软组织较为少见。影像学检查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牙源性黏液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以多房多见。其间有粗细不等、直线或弯曲状骨隔。分房的形态可呈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边缘不整齐。有文献报告2,X线摄片质量高时,具有典型的“网球拍样”表现或密度减低区中纤细的房间分隔向上走行似“火焰状”,为牙源性黏液瘤的特征性表现。若病变突入上颌窦,可呈云雾状。病变部位的牙齿常有推压移位,有时可见牙根吸收,偶见埋伏牙。本组病例有牙缺失3例,牙根吸收2例。

  牙源性黏液瘤常误诊为造釉细胞瘤、牙源性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病变,应注意鉴别:①造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瘤房隔多为真性骨嵴,呈厚而清晰的弧形表现,病变边缘常不整齐,单房型边缘呈分叶状,有半月形切迹。牙源性黏液瘤房隔纤细,多为锐利的直线状表现,有时形似“火焰”。单房形改变或病变范围较小者,病变区出现细小分隔,可与造釉细胞瘤鉴别;②颌骨囊肿:颌骨囊肿X线表现多为类圆形的透光阴影,边缘整齐。牙源性黏液瘤分房的形态可呈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边缘欠光滑整齐;③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变区可呈絮团状密度增高影像,易与牙源性黏液瘤相混淆,可借助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相鉴别;④骨肉瘤:病变区可表现为骨质增生,骨膜反应呈日光放射状,但发病年龄轻,病程较快,疼痛明显,可作为与牙源性黏液瘤鉴别的依据。CT、MRI也可为本病诊断提供帮助,但牙源性黏液瘤最后明确诊断必须依赖于术中冰冻组织切片和病理学诊断。

  2.3组织病理特征。关于黏液瘤的组织可能来自牙胚的牙乳头、牙囊或牙周膜。牙源性黏液瘤需病理检查确诊。肉眼见,肿瘤边界不清,剖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质脆,富有胶状、闪光黏液。常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镜下见大量蓝色黏液样组织,内有排列疏松的瘤细胞。瘤细胞呈星形或梭形,以长的胞浆突起相连,核卵圆形,染色深,偶见不典型核。胶原纤维含量多少不等,根据黏液和纤维的多少,牙源性黏液瘤可分为纤维黏液瘤型和黏液纤维瘤型。有时可见少量散在的上皮条索。

  2.4治疗及预后。牙源性黏液瘤呈局部浸润性生长,手术不彻底,易复发,但其预后一般良好,即使复发,仍可手术彻底切除。本组病例术后复发2例,再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无复发。牙源性黏液瘤一般不发生恶变,极少发生转移。

  参考文献

  [1]田卫东,陈列,陈伟辉,等.牙源性黏液瘤中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检测[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9,9(2)∶125-129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1-253


相关文章

  • 不育女性宫颈黏液解脲支原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 862 受体测定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5):288. [3] 王健,刘炳祥,蔡茹.肺结核患者mIL22R.sIL22R的检测及其临 SIL22R释放减少.本文结果表明,结核抗体阴性者SIL22R较 阳性者显著增高 ...查看


  • 阑尾黏液囊肿10例治疗体会
  • 摘要:目的:提高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方法:总结2005年6月-2011年6月10例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治情况. 结果:10例均行阑尾切除手术,均全部治愈. 结论:阑尾黏液囊肿易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周围囊肿.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 ...查看


  • 气质类型分析
  • 气质类型分析 一.根据气质特征类型的不同,4种气质类型可组合为以下15种气质类型分别为: A.典型胆汁质:B.一般胆汁质:C.典型多血质:D.一般多血质:E.典型黏液质:F.一般黏液质G.典型抑郁质:H.一般抑郁质:I.胆汁多血:J.胆汁黏 ...查看


  •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3333333
  •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 主备人: 审批人: 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分析肺泡的结构特点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 ...查看


  • 回盲部包块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 [摘要] 目的 分析回盲部包块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和富顺县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52例回盲部包块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诊断结果为回盲部癌24例,占46.15%:恶性淋巴瘤2例 ...查看


  • 腹痛腹泻的原因与特点
  • 腹痛: (一)发病原因 1.急性腹痛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管炎等. ②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肾破裂 ...查看


  • 沐舒坦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儿童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就是小儿肺炎,幼儿患病时呼吸道因充血而变得狭窄,同时分泌物也会增多,导致咳痰出现困难,病情严重时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常规疗法为使用临床上常用的止咳药物和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肺炎临床表征消失所用的治疗时间较长, ...查看


  • [疾病名]多形性腺瘤
  • [疾病名]多形性腺瘤 [英文名]pleomorphic adenoma, mixed tumor [缩写] [别名]混合瘤:mixed tumor:pleomorphic adenoma [ICD号]D11.9 [概述] 多形性腺瘤(ple ...查看


  • 肺囊性纤维化
  • 疾病名:肺囊性纤维化 英文名:cystic pulmonary fibrosis 缩写:CPF 别名:Cystic fibrosis of the lung:Pulmonary cystic fibrosis:肺囊性纤维病:肺纤维囊泡症 I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