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6月第45卷第6期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为了规范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以下指南供临床参考。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张琴
[定义]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病因]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2.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特发性CPP(ICPP)无器质性病变。女性患儿约80%~90%为ICPP;男性患儿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诊断]
应首先确定是否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继之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
(1) 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可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确定其性腺轴已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2) GnRH激发试验:本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GnRH可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加,其激发峰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GnRH激发试验方法:常规用GnRH(戈那瑞林)2.5 μg/kg或100μg/m2静脉注射,于0min、30mln、60min时采血样,测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GnRHa经典试验方法的120min可省略),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的激发作用比天然者为强,峰值在60~120min出现,但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
———诊断CPP的LH激发峰值的切割(cut-point)值:取决于所用的促性腺激素检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LH峰值在女童应>12.0IU/L、男童>25.0IU/L、LH峰/FSH峰>0.6~1.0时可诊断CPP;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测定时,LH峰值>5.0
IU/L、LH峰/FSH峰>0.6(两性)可诊断CPP;如LH峰/FSH峰>0.3,但
3.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1,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4.线性生长加速。
5.骨龄超越年龄1年或1年以上。
6.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至青春期水平。
以上诊断依据中,1、2、3条是最重要而且是必具的。但是如就诊时的病程很短,则GnRH激发值可能与青春前期值相重叠,达不到以上的诊断切割值;卵巢大小亦然。对此类患儿应随访其副性征进展和线性生长加速情况,必要时应复查以上检测。女性患儿的青春期线性生长加速一般在乳房发育开始后半年~1年左右(B2~B3期)出现,持续1~2年;但也有较迟者,甚至有5%左右患儿在初潮前1年或初潮当年始呈现。男童生长加速发生在睾丸容积8~10ml左右时或变声前一年,持续时间比女童长。骨龄提前只说明性激素水平增高已有一段时间,并非是诊断CPP的特异性指标,病程短和发育进程慢的患儿可能骨龄超前不明显,而外周性性早熟亦可能有骨龄提前;性激素水平升高不能分辨中枢和外周性性早熟。
综上,CPP的诊断是综合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符合为GnRH依赖性,临床随访性征发育呈进行性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诊断
须注意收集与CPP病因有关的病史,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相关症状;对所有确诊为CPP的患儿应排除肿瘤,需作头颅鞍区的MRI或CT检查。MRI对下丘脑和垂体器质病变的分辨度优于CT。
三、鉴别诊断
虽然GnRH激发试验能大体上鉴别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但应鉴别以下情况:
1.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即部分中枢性性早熟(PICPP),GnRH激发后FSH明显升高(正常青春前期女童激发后也会升高),但LH升高不显(多数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无任何临床先兆表现的情况下,PICPP会转化为CPP。因此,诊断PICPP后需定期随访,尤其是对乳房反复增大或持续不退者,必要时重复激发试验。
2.由非中枢性性早熟转化而来的CPP: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等,必须在治疗原发疾病过程中注意监测CPP的发生。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伴发的性早熟是性早熟的特殊类型,早期患儿的血LH基础值升高,但在GnRH激发后不升高,病程较长后才转化为真正的CPP。身材矮小是其重要特征。
[药物治疗]
CPP的治疗目的是以改善患儿的成年期身高为核心,还应注意防止早熟和早初潮带来的心理问题。一般应用GnRH类似物(gonadotroping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CPP。国内目前可供应儿童用的缓释型GnRHa制剂有曲普瑞林(Triptorelin)和醋酸亮丙瑞林(Leuprorelin);前者如DecapeptyI Dep和Diphereline;后者为Enantone。
GnRHa能有效抑制LH分泌,使性腺暂停发育、性激素分泌回至青春前期状态,从而延缓骨骺的增长和融合,尽可能达到延长生长年限、改善最终成年期身高的目的。
一、GnRHa的应用指征
1. 为达改善成年期终身高目的,适用指征为生长潜能明显受损和同时还有剩余生长潜能的患儿,即骨龄明显超前而骺端尚未开始融合者,具体建议如下:(1)骨龄:骨龄≥年龄2岁;女童≤11.5岁,男童≤12.5岁。(2)预测成年期身高:女童≤150
cm,男童≤160em,或低于其遗传靶身高减2个SD者。(3)骨龄/年龄>1,骨龄/身高年龄>1,或以骨龄判断的身高SDS<—2SDS。(4)性发育进程迅速,骨龄增长/年龄增长>1。
2. 慎用的指征:有以下情况时改善成年身高的疗效差,应酌情慎用:(1)开必治疗时骨龄女童>11.5岁,男童>12.5岁;(2)遗传靶身高低于正常参考值2个标准差者 (-2SDS)。应考虑其他导致矮身材原因。
3. 不宜应用的指征:有以下情况者单独应用GnRHa治疗对改善成年期身高效果不显著:
(1)骨龄女童≥11.5岁,男童≥13.5岁;(2)女童初潮后或男童遗精后1年。
4. 不需应用的指征:(1)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者对成年期身高影响不大时,不需要治疗。 (2)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快,使身高年龄大于骨龄,预测成年期身高不受损。然而,由于青春成熟进程是动态的,对每个个体的判断也应是动态的,一旦CPP诊断确立,对初评认为暂时不需治疗者均需定期复查其身高和骨龄变化,定期再评估治疗的必要性,按需制定治疗方案。
二、GnRHa应用方法
1.剂量:首剂80-100μg/kg,2周后加强1次,以后每4周1次(不超过5周),剂量60-80μg/kg,剂量需个体化,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包括性征、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抑制差者可参照首剂量,最大量为3.75 mg/次。为确切了解骨龄进展的情况,临床医师应亲自对治疗前后的骨龄进行评定和对比,不宜仅凭放射科的报告作出判断。
2.治疗中的监测:治疗过程中每2~3个月检查第二性征以及测量身高;首剂3个月末复查GnRH激发试验,如LH激发值在青春前期值则表示剂量合适;此后,对女童只需定期复查基础血清雌二醇(E2)浓度或阴道涂片(成熟指数),男童则复查血清睾酮基础水平以判断性腺轴功能的抑制状况。每6-12个月复查骨龄1次,女童同时复查子宫、卵巢B超。
3.疗程:为改善成年期身高,GnRHa的疗程一般至少需要2年,女童在骨龄12.0~12.5岁时宜停止治疗,此时如延长疗程常难以继续改善成年期身高。对年龄较小即开始治疗者,如其年龄已追赶上骨龄,且骨龄已达正常青春期启动年龄(≥8岁),预测身高可达到遗传靶身高时可以停药,使其性腺轴功能重新启动,应定期追踪。
三、停药后的监测
治疗结束后应每半年复查身高、体重和副性征恢复以及性腺轴功能恢复状况。女童一般在停止治疗后2年内呈现初潮。
四、GnRHa治疗中生长减速的处理
GnRHa治疗头半年的生长速度与治疗前对比改变不明显,半年后一般回落至青春前期的生长速率(5cm/年左右),部分患儿在治疗1~2年后生长速度
治疗将难以改善其成年期身高,尤其是骨龄已≥12.0岁(女)或13.5岁(男)时。减少GnRHa治疗剂量并不能使生长改善,反会有加速骨龄增长的风险。近年国际上多采用GnRHa和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用以克服生长减速,但应注意的是,对骨龄≥13.5岁(女)或15岁 (男)的患儿,因骨生长板的生长潜能已耗竭,即使加用生长激素,生长改善亦常不显著。 使用生长激素应严格遵循应用指征,一般仅在患儿的预测成年期身高不能达到其靶身高时使用;GH宜采用药理治疗量[0.15—0.20U/(k g/d)],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副作用(生长激素应用的禁忌证以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监测同其他生长迟缓疾病)。
[病因治疗]
对于非特发性CPP,应强调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如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合并CPP者应同时给予皮质醇等)。但是,下丘脑错构瘤和蛛网膜囊肿患儿,如无颅压升高表现则暂缓手术,仅按ICPP处理。
综上所述,性早熟是多病因的性发育异常,病因的鉴别至关重要。确定GnRH依赖性性早熟后应排除中枢器质病变,尤其是对男童和6岁以下发病者(两性)。特发性CPP可考虑首选GnRHa治疗,但需合理掌握应用指征,治疗中应监测、判断、掌握生长/成熟的平衡,才能达到改善成年身高的目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性早熟有什么副作用?
发表时间:2010-10-07 发表者:白华 (访问人次:785)
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GnRha)尚未见有明显副作用报道,但需注意缓释剂所致过敏反应。治疗初期,由于大剂量给药会先出现一个短暂的促性腺激素升高的现象,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才会出现对垂体脱敏或降调节作用,此时可出现阴道出血,但仅1~2次。在其他妇产科的报道中,GnRha的应用个别患者经GnRha治疗后可出现热疹、头痛、情绪变化、失眠、肌痛、浮肿、体重增加或多囊卵巢等不良反应。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白华 GnRHa治疗性早熟:效果好,价格昂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用人工合成了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GnRHa)后,对性早熟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药物特点是用大剂量长期给药便可抑制性腺的“司令部”即垂体减少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征发育得以控制。此药的另一大优点是能减缓骨骺过早融合,从而使最终身高得到改善。目前GnRHa有很多品种,国内有达必佳、伊那通、达菲林。每月只需肌注一次,十分方便,副作用少,但价格十分昂贵,每年需3万左右,能承受者不多。
有一部分性早熟儿童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激素缺乏,此外一些使用GnRHa的患儿有可能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对身高增长速度每年少于4厘米的性早熟儿童就可以试用生长激素。一般用6天停1天,采用晚间临睡前用药,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选择大腿、臀部或腹部皮下。每次注射部位应与上一次间隔1厘米左右,由于方法易于掌握,可由家长或孩子自己注射。
中药治疗性早熟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用中药治疗性早熟。如滋阴泻火方剂有生地、玄参、黄柏、知母、龙胆草、炙龟板、夏枯草煎汤,一日1剂。疏肝散结方剂有白芍、柴胡、黄芩、玄参、香附、牡蛎、川贝、生地煎汤,一日1剂。中成药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消遥丸等。最近实验研究证明,滋阴泻火方剂可使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亢进有显着减轻,骨骼成熟减缓,从而改善最终身高。
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
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对病情较重的真性性早熟患儿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对性早熟儿童,当饮食中少钙,生长又较快,骨密度检查骨矿物质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此外,家长应适当控制患儿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鼓励患儿经常参加运动如跳高、跳绳、跑步、游泳、上楼梯等,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效用。
达菲林可抑制卵巢与睾丸功能,从而治疗儿童真性早熟,治疗第一周有时女孩会出现小量阴
道出血,可用短期的附加治疗来纠正。这个药需要在医师严格监督下使用。 达菲林 1150元
规格 3.75mg;0.1mg(以曲普瑞林计)
【药品名称】
产品名: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
商品名:达菲林
英文名:Triptorelin Acetate for Injection
【适应症】
-性早熟(女孩8岁以前,男孩10岁以前)
【成份】
达菲林化学名称:醋酸曲普瑞林
分子式:C64H82N18O13?2C2H4O2
分子量:1431.56
辅料: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山梨酯80
【性状】
达菲林几乎为白色冻干物或粉末。
【规格】
3.75mg;0.1mg(以曲普瑞林计)
【用法用量】
达菲林给药方法和途径:
达菲林仅可肌肉注射,用药盒内提供的溶剂复溶药物粉末,复溶后立即注射。复溶后得到的悬浮液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
注意:请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复溶,任何误操作导致损失的药液量多于注射器中合理的残留量的情况应记录并报告。
1.用粉红色针头把安瓿内溶剂吸出;
2.把溶剂转注到瓶内,轻轻摇动;
3.把全部液体吸出,不要翻转此瓶;
4.换针头后马上注射,不要久等。
剂量:性早熟:按体重一次50u/kg,每四周注射一次。
此针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对以后的生育及发育产生影响。打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骨龄进展太快,而且此针不会刺激生长
您好,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再和您联系。
走了,来了 20:32:09
使用后一部分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重增加,发热,视觉异常,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及一些过敏反应等等,但相对与早熟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应积极治疗
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6月第45卷第6期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为了规范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以下指南供临床参考。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张琴
[定义]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病因]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2.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特发性CPP(ICPP)无器质性病变。女性患儿约80%~90%为ICPP;男性患儿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诊断]
应首先确定是否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继之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
(1) 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可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确定其性腺轴已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2) GnRH激发试验:本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GnRH可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加,其激发峰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GnRH激发试验方法:常规用GnRH(戈那瑞林)2.5 μg/kg或100μg/m2静脉注射,于0min、30mln、60min时采血样,测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GnRHa经典试验方法的120min可省略),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的激发作用比天然者为强,峰值在60~120min出现,但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
———诊断CPP的LH激发峰值的切割(cut-point)值:取决于所用的促性腺激素检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LH峰值在女童应>12.0IU/L、男童>25.0IU/L、LH峰/FSH峰>0.6~1.0时可诊断CPP;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测定时,LH峰值>5.0
IU/L、LH峰/FSH峰>0.6(两性)可诊断CPP;如LH峰/FSH峰>0.3,但
3.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1,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4.线性生长加速。
5.骨龄超越年龄1年或1年以上。
6.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至青春期水平。
以上诊断依据中,1、2、3条是最重要而且是必具的。但是如就诊时的病程很短,则GnRH激发值可能与青春前期值相重叠,达不到以上的诊断切割值;卵巢大小亦然。对此类患儿应随访其副性征进展和线性生长加速情况,必要时应复查以上检测。女性患儿的青春期线性生长加速一般在乳房发育开始后半年~1年左右(B2~B3期)出现,持续1~2年;但也有较迟者,甚至有5%左右患儿在初潮前1年或初潮当年始呈现。男童生长加速发生在睾丸容积8~10ml左右时或变声前一年,持续时间比女童长。骨龄提前只说明性激素水平增高已有一段时间,并非是诊断CPP的特异性指标,病程短和发育进程慢的患儿可能骨龄超前不明显,而外周性性早熟亦可能有骨龄提前;性激素水平升高不能分辨中枢和外周性性早熟。
综上,CPP的诊断是综合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符合为GnRH依赖性,临床随访性征发育呈进行性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诊断
须注意收集与CPP病因有关的病史,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相关症状;对所有确诊为CPP的患儿应排除肿瘤,需作头颅鞍区的MRI或CT检查。MRI对下丘脑和垂体器质病变的分辨度优于CT。
三、鉴别诊断
虽然GnRH激发试验能大体上鉴别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但应鉴别以下情况:
1.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即部分中枢性性早熟(PICPP),GnRH激发后FSH明显升高(正常青春前期女童激发后也会升高),但LH升高不显(多数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无任何临床先兆表现的情况下,PICPP会转化为CPP。因此,诊断PICPP后需定期随访,尤其是对乳房反复增大或持续不退者,必要时重复激发试验。
2.由非中枢性性早熟转化而来的CPP: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等,必须在治疗原发疾病过程中注意监测CPP的发生。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伴发的性早熟是性早熟的特殊类型,早期患儿的血LH基础值升高,但在GnRH激发后不升高,病程较长后才转化为真正的CPP。身材矮小是其重要特征。
[药物治疗]
CPP的治疗目的是以改善患儿的成年期身高为核心,还应注意防止早熟和早初潮带来的心理问题。一般应用GnRH类似物(gonadotroping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CPP。国内目前可供应儿童用的缓释型GnRHa制剂有曲普瑞林(Triptorelin)和醋酸亮丙瑞林(Leuprorelin);前者如DecapeptyI Dep和Diphereline;后者为Enantone。
GnRHa能有效抑制LH分泌,使性腺暂停发育、性激素分泌回至青春前期状态,从而延缓骨骺的增长和融合,尽可能达到延长生长年限、改善最终成年期身高的目的。
一、GnRHa的应用指征
1. 为达改善成年期终身高目的,适用指征为生长潜能明显受损和同时还有剩余生长潜能的患儿,即骨龄明显超前而骺端尚未开始融合者,具体建议如下:(1)骨龄:骨龄≥年龄2岁;女童≤11.5岁,男童≤12.5岁。(2)预测成年期身高:女童≤150
cm,男童≤160em,或低于其遗传靶身高减2个SD者。(3)骨龄/年龄>1,骨龄/身高年龄>1,或以骨龄判断的身高SDS<—2SDS。(4)性发育进程迅速,骨龄增长/年龄增长>1。
2. 慎用的指征:有以下情况时改善成年身高的疗效差,应酌情慎用:(1)开必治疗时骨龄女童>11.5岁,男童>12.5岁;(2)遗传靶身高低于正常参考值2个标准差者 (-2SDS)。应考虑其他导致矮身材原因。
3. 不宜应用的指征:有以下情况者单独应用GnRHa治疗对改善成年期身高效果不显著:
(1)骨龄女童≥11.5岁,男童≥13.5岁;(2)女童初潮后或男童遗精后1年。
4. 不需应用的指征:(1)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者对成年期身高影响不大时,不需要治疗。 (2)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快,使身高年龄大于骨龄,预测成年期身高不受损。然而,由于青春成熟进程是动态的,对每个个体的判断也应是动态的,一旦CPP诊断确立,对初评认为暂时不需治疗者均需定期复查其身高和骨龄变化,定期再评估治疗的必要性,按需制定治疗方案。
二、GnRHa应用方法
1.剂量:首剂80-100μg/kg,2周后加强1次,以后每4周1次(不超过5周),剂量60-80μg/kg,剂量需个体化,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包括性征、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抑制差者可参照首剂量,最大量为3.75 mg/次。为确切了解骨龄进展的情况,临床医师应亲自对治疗前后的骨龄进行评定和对比,不宜仅凭放射科的报告作出判断。
2.治疗中的监测:治疗过程中每2~3个月检查第二性征以及测量身高;首剂3个月末复查GnRH激发试验,如LH激发值在青春前期值则表示剂量合适;此后,对女童只需定期复查基础血清雌二醇(E2)浓度或阴道涂片(成熟指数),男童则复查血清睾酮基础水平以判断性腺轴功能的抑制状况。每6-12个月复查骨龄1次,女童同时复查子宫、卵巢B超。
3.疗程:为改善成年期身高,GnRHa的疗程一般至少需要2年,女童在骨龄12.0~12.5岁时宜停止治疗,此时如延长疗程常难以继续改善成年期身高。对年龄较小即开始治疗者,如其年龄已追赶上骨龄,且骨龄已达正常青春期启动年龄(≥8岁),预测身高可达到遗传靶身高时可以停药,使其性腺轴功能重新启动,应定期追踪。
三、停药后的监测
治疗结束后应每半年复查身高、体重和副性征恢复以及性腺轴功能恢复状况。女童一般在停止治疗后2年内呈现初潮。
四、GnRHa治疗中生长减速的处理
GnRHa治疗头半年的生长速度与治疗前对比改变不明显,半年后一般回落至青春前期的生长速率(5cm/年左右),部分患儿在治疗1~2年后生长速度
治疗将难以改善其成年期身高,尤其是骨龄已≥12.0岁(女)或13.5岁(男)时。减少GnRHa治疗剂量并不能使生长改善,反会有加速骨龄增长的风险。近年国际上多采用GnRHa和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用以克服生长减速,但应注意的是,对骨龄≥13.5岁(女)或15岁 (男)的患儿,因骨生长板的生长潜能已耗竭,即使加用生长激素,生长改善亦常不显著。 使用生长激素应严格遵循应用指征,一般仅在患儿的预测成年期身高不能达到其靶身高时使用;GH宜采用药理治疗量[0.15—0.20U/(k g/d)],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副作用(生长激素应用的禁忌证以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监测同其他生长迟缓疾病)。
[病因治疗]
对于非特发性CPP,应强调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如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合并CPP者应同时给予皮质醇等)。但是,下丘脑错构瘤和蛛网膜囊肿患儿,如无颅压升高表现则暂缓手术,仅按ICPP处理。
综上所述,性早熟是多病因的性发育异常,病因的鉴别至关重要。确定GnRH依赖性性早熟后应排除中枢器质病变,尤其是对男童和6岁以下发病者(两性)。特发性CPP可考虑首选GnRHa治疗,但需合理掌握应用指征,治疗中应监测、判断、掌握生长/成熟的平衡,才能达到改善成年身高的目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性早熟有什么副作用?
发表时间:2010-10-07 发表者:白华 (访问人次:785)
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GnRha)尚未见有明显副作用报道,但需注意缓释剂所致过敏反应。治疗初期,由于大剂量给药会先出现一个短暂的促性腺激素升高的现象,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才会出现对垂体脱敏或降调节作用,此时可出现阴道出血,但仅1~2次。在其他妇产科的报道中,GnRha的应用个别患者经GnRha治疗后可出现热疹、头痛、情绪变化、失眠、肌痛、浮肿、体重增加或多囊卵巢等不良反应。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白华 GnRHa治疗性早熟:效果好,价格昂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用人工合成了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GnRHa)后,对性早熟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药物特点是用大剂量长期给药便可抑制性腺的“司令部”即垂体减少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征发育得以控制。此药的另一大优点是能减缓骨骺过早融合,从而使最终身高得到改善。目前GnRHa有很多品种,国内有达必佳、伊那通、达菲林。每月只需肌注一次,十分方便,副作用少,但价格十分昂贵,每年需3万左右,能承受者不多。
有一部分性早熟儿童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激素缺乏,此外一些使用GnRHa的患儿有可能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对身高增长速度每年少于4厘米的性早熟儿童就可以试用生长激素。一般用6天停1天,采用晚间临睡前用药,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选择大腿、臀部或腹部皮下。每次注射部位应与上一次间隔1厘米左右,由于方法易于掌握,可由家长或孩子自己注射。
中药治疗性早熟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用中药治疗性早熟。如滋阴泻火方剂有生地、玄参、黄柏、知母、龙胆草、炙龟板、夏枯草煎汤,一日1剂。疏肝散结方剂有白芍、柴胡、黄芩、玄参、香附、牡蛎、川贝、生地煎汤,一日1剂。中成药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消遥丸等。最近实验研究证明,滋阴泻火方剂可使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亢进有显着减轻,骨骼成熟减缓,从而改善最终身高。
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
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对病情较重的真性性早熟患儿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对性早熟儿童,当饮食中少钙,生长又较快,骨密度检查骨矿物质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此外,家长应适当控制患儿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鼓励患儿经常参加运动如跳高、跳绳、跑步、游泳、上楼梯等,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效用。
达菲林可抑制卵巢与睾丸功能,从而治疗儿童真性早熟,治疗第一周有时女孩会出现小量阴
道出血,可用短期的附加治疗来纠正。这个药需要在医师严格监督下使用。 达菲林 1150元
规格 3.75mg;0.1mg(以曲普瑞林计)
【药品名称】
产品名: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
商品名:达菲林
英文名:Triptorelin Acetate for Injection
【适应症】
-性早熟(女孩8岁以前,男孩10岁以前)
【成份】
达菲林化学名称:醋酸曲普瑞林
分子式:C64H82N18O13?2C2H4O2
分子量:1431.56
辅料: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山梨酯80
【性状】
达菲林几乎为白色冻干物或粉末。
【规格】
3.75mg;0.1mg(以曲普瑞林计)
【用法用量】
达菲林给药方法和途径:
达菲林仅可肌肉注射,用药盒内提供的溶剂复溶药物粉末,复溶后立即注射。复溶后得到的悬浮液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
注意:请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复溶,任何误操作导致损失的药液量多于注射器中合理的残留量的情况应记录并报告。
1.用粉红色针头把安瓿内溶剂吸出;
2.把溶剂转注到瓶内,轻轻摇动;
3.把全部液体吸出,不要翻转此瓶;
4.换针头后马上注射,不要久等。
剂量:性早熟:按体重一次50u/kg,每四周注射一次。
此针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对以后的生育及发育产生影响。打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骨龄进展太快,而且此针不会刺激生长
您好,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再和您联系。
走了,来了 20:32:09
使用后一部分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重增加,发热,视觉异常,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及一些过敏反应等等,但相对与早熟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应积极治疗
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