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用停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v=s/t求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会越来越快,怎样计算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呢?各段的平均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假设猜想: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实验设计探究:[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沿斜面滑下时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用公式v=s/t 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3.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金属片、停表和刻度尺。

4.实验方法与步骤:(1)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斜面的距离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点拨:1.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要用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使用时要做到“放对、读对、记对”。

2.测量时间要用停表,实验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使用熟练后可减小测量时间时的误差。

考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例1】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

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斜面、小车、刻度尺和停表;v=s/t;变速;v3>v1>v2

点拨: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变速运动,用刻度尺和停表分别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用v=s/t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小车的运动越来越快,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

【例2】 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4.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①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答案:

①变速 ②1

点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要注意弄清楚每一段的路程和运动时间。由题可以知道,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t1=6秒。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

t2=4.8秒。由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s1/t1=2.4 m/6 s=0.4 m/s,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s2/t2=1.2 m/4.8 s=0.25 m/s。由此可以

知道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s3/t3=1.2 m/1.2 s=1 m/s。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用停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v=s/t求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会越来越快,怎样计算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呢?各段的平均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假设猜想: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实验设计探究:[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沿斜面滑下时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用公式v=s/t 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3.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金属片、停表和刻度尺。

4.实验方法与步骤:(1)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斜面的距离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点拨:1.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要用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使用时要做到“放对、读对、记对”。

2.测量时间要用停表,实验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使用熟练后可减小测量时间时的误差。

考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例1】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

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斜面、小车、刻度尺和停表;v=s/t;变速;v3>v1>v2

点拨: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变速运动,用刻度尺和停表分别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用v=s/t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小车的运动越来越快,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

【例2】 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4.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①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答案:

①变速 ②1

点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要注意弄清楚每一段的路程和运动时间。由题可以知道,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t1=6秒。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

t2=4.8秒。由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s1/t1=2.4 m/6 s=0.4 m/s,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s2/t2=1.2 m/4.8 s=0.25 m/s。由此可以

知道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s3/t3=1.2 m/1.2 s=1 m/s。


相关文章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2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国际单位: . 常用单位: (2)单位符号及换算: 1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2.测 ...查看


  • 运动的快慢与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 运动的快慢的研究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 行人 B 卡车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2.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 ...查看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而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惊奇和感动. 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很快,滑翔者看鸟也飞得这样快吗?我们怎样来描述物体 ...查看


  • 八年级上册物理
  •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 ...查看


  •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知识点1:科学地描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查看


  •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
  •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 运动的描述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 ...查看


  • 八年级物理工具单--测量平均速度
  • 课题:1.4测量平均速度 设计人:张金岩 审核人:连明健 吴卫锋 李志云 序号:4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 时间:2012.9.6 学习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 ...查看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知识点+测试题
  •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 2. 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 ...查看


  •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310-310-610-9 进率:10 m→ dm → cm → mm 1000 km → m→ mm →μm → n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