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认技术研究

第24卷第6期

V ol 124 N o 16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 ollege (Natural Science ) 2005年12月Dec 12005

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认技术研究

卢利军, 马书民, 董 奥, 李爱军, 赵庆松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吉林长春 130062)

[摘 要]本文讨论研究了方法确认的目的、意义、原则、条件及方法确认的内容和技术。

[关键词]检测方法; 确认技术

[中图分类号]O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5) 06-0069204

1 方法确认的目的、意义

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实验室在进行着无数次的检测分析, 这些操作的目的可能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但是, 检测分析的结果如果缺乏可信性, 那么这个操作就毫无价值, 并且这个操作也不应该实施。而通过对检测方法的确认, 可以确保操作者足以证明其个人或其所在实验室能够正确运用某方法, 或该方法能够满足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因此, 方法确认过程是分析操作中的一个必要程序。

2 方法使用、制定原则

为了促进检测方法的良好操作, 应该遵从以下六项原则, 这些原则普遍适用于独立工作的实验室或需要将本实验室结果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的实验室。①检测方法应该经过一致同意; ②检测方法应该经过检验, ; ③制定检测方法; ④; 地方都应该适用; ⑥。

3 311 、实验室、操作人员、仪器和环境的不同或发生变化时, 当需, 这就需要进行方法确认。例如:①特殊问题的新方法进展; ②对已确认(包括标准Π非标准Π自制Π偏离方法) 的方法进行修改或扩充时; ③当质量控制体系表明方法过期或无效或已被重新修订时; ④在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使用不同仪器曾经制订的方法时; ⑤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平行比较时, 例如新方法和标准(或已确认) 方法。

312 方法确认原则

(1) 实验室正在使用的方法必须是经过充分验证并且可靠的, 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工作补充一些已有的资料。例如, 当一种方法已经过了诸如AOAC 权威组织的论证, 使用者仅仅需要确定他们使用这种方法的操作资料即可。

(2) 很多关于方法的确认公开发表的文献都是经过合作研究完成的, 并且也会有很多方法和这种确认相关, 如果一种方法在很大范围内已经被使用, 或已经制定为一种标准程序, 那么一系列实验室的合作研究可能首选确认的这种方式。

(3) 对那些没有使用由基本方法所衍生出的方法, 方法确认往往依赖于同常规方法直接比较进行。(4) AOAC 已经实施把多个实验室进行实验用来作为方法确认的首选方式。

4 方法确认的内容

按照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 NA L ) 准则性文件C NA L ΠAC O1:20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等同采用IS O ΠIEC17025:1999) 51415规定, 需要确认的方法包括四类: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实验室采用的非标准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经过扩充和更改的方法。若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了更改, 则应将更改的影响文件化, 适当时进行重新确认。方法确认包括:①详细

[收稿日期]2005-11-02

[作者简介]卢利军(1956-) , 男,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 NA L ) 评审员, 从事进出口商品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管理研究。

・69・

说明有关要求(指被确认的方法应满足的某一具体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 ; ②确定检测方法的特性; ③检查核实使用方法能够满足有关要求; ④声明有效性。

5 方法确认的技术

按照C NA L ΠAC O1:200351415规定, 用于确定方法性能的技术包括:①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进行比较; ②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③实验室间比对; ④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价; ⑤根据对方法原理的科学理解和实践经验, 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价。

对方法预期用途进行评价时, 由经过确认的方法所得数据的范围和准确度, 如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量、方法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和/或复现性限的极限值、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和Π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物) 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应满足客户需要。

511 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进行方法确认

51111 方法准确度检验

准确度是指检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的接近程度, 而真实值的实际评价依赖于同已知结果的方法比较, 也就是说真实值同参考物质的参考值相关。参考值可通过两种方法获得:①从特征物质检查参考值; ②从特征方法检查参考值。

参考值最好从国际标准得来, 参考物质通常作为量值溯源的追溯值而被接受, 因此参考值通常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如从SI 得来) 或约定俗成的, 通常是为了特征的目的。

为了检查真实值使用参考物质, 决定一系列重复实验的标准偏离和比较参考物质的特征值。理想的参考物质是已经被确认非常接近样本性质(基体) 的物质, 这样的物质是有限的, 用于确认的参考物质至少应该满足:①通过检测得到纯的鉴定的参考物质或其他适合的纯的稳定物质; ②典型的具有良好特征的物质和在室内保留用做质量控制的物质。

5111111 当使用已经被确认其基体与样本非常接近的参考物质时, 往往会得到有关参考物质中被测

μ±量的不确定度的信息(U ) , μ±检测, 检测结果的平均值X 与参考物质标示值(U ) , X ) , 表示被检测

的均值差异不显著, 反之, 差异显著。

5111112 , 1a ) b ) , 可使用以下技术进行方法确认:

a ) t (1) , 当检测样本平均值X 与总体均值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 使用统计量t =s 式中n ———测定次数。

(2) 计算统计量值, 如果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大于t 分布表中相应显著性水平α和相应自由度f 下的临界值t α,f , 则表明被检验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 差异不显著。

b ) 加标回收试验

5111111a ) 中所描述的参考物质, 按照t 检验法往往缺乏可比性, 因为该参考物质的基体可能会和样本的基体有显著差异, 因此可采用加标回收试验技术进行方法确认。

加标回收试验是在被检测样本中加入已知浓度(与样本中被测组分浓度相当) 的参考物质, 进行同时检测,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

C 1-C 2回收率(%) =×100C 3

C 1—样本添加参考物质后检测值; C 2—样本检测值; C 3—添加参考物质浓度。

用回收率评价准确度时须注意:

a ) 样品中待测物质浓度和加入参考物质的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参考物质常加入量与待测物质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为宜。若待测物质浓度较高, 则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宜超过方法线性范围上限的90%; 若其浓度小于检出限量, 可按测量下限加标。在任何情况下, 加标量不得大于待测物质含量的三倍。

b ) 对回收率的要求数值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依分析测量方法的难易和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而

μ变化。一般mg Πkg 级, 应在90%以上; g Πkg 级80%; 更复杂的方法可低至70%; 但最小不能低于70%。

51112 检出限量确认

当被检测物质浓度不是很高并且特性不是很明显时, 我们非常有必要知道通过方法检测所能达到・70・

可信结果时所需的最低浓度。由于检测的可能性并不是恰好从零开始至整数值出现的, 因此按照惯例可使用“空白+3s ”的方法进行确认。

a ) 检测10个独立空白样本, 计算空白样本的标准偏差s , 3s 即可作为方法的检出限量, 此时需空白样本的标准偏差不等于零。

b ) 检测10个最低可接受的浓度加强的样本空白, 计算标准偏差, 3s 或空白+3s 即可作为方法的检出限量。此时空白样本值可以为零。

51113 线性确认

对于任何定量的方法, 都需要确定被分析物浓度的适用范围, 这里提到的浓度范围是实际测量的溶液, 而不是原始样本的浓度(或含量) 。对特定的样本测量可能会涉及稀释和浓缩的过程。因为在工作范围内可能存在线性反应范围, 在线性范围内信号反应与被分析物的浓度呈线性相关, 因此, 过高的浓度通常会受到反应系统各种因素的影响, 过低的浓度可能会受到检测限量的限制。

建立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必须建立多个标准点, 一般分两个步骤:

a ) 空白附加参考物质:在不同浓度(或数量级) 范围的参考物质+空白样本(除空白外至少需要6个浓度) , 以操作反应信号为y 轴, 以操作浓度为x 轴, 制作标准曲线, 确定各种浓度范围的最大和最小线性范围。

b ) 回归计算:在各浓度(或数量级) 范围, 用至少6个不同浓度的参考物质或加强空白样本, 以操作反应信号为y 轴, 以操作浓度为x 轴, 制作标准曲线, 或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或通过操作系统确定回归方程。

在一定情况下或许可以尝试使用非线性回归, 一般不建议使用二次方程以上的运算。

512 利用其他方法比较进行方法确认

在化学分析中方法确认通常可以利用一种方法与另一种(标准方法) 方法所得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采用t 检验法或f 检验法进行检验和判断方法的显著性问题。

51211 t 检验法

5121111 两个平均值的比较(1) X 1-t =1+n 2 s

式中, s —合并标准差, 按下式计算

s =(n -1) s 2n -1) s 2

+n 1+n 2-2

2222式中, s 1-第一个样本的方差; s 2-第二个样本的方差; n 1-第一个样本的测量次数; n 2-第二

个样本的测量次数。

(2) 计算统计量值, 如果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大于t 分布表中相应显著性水平α和相应自由度f 下的临界值t α,f , 则表明被检验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 差异不显著。自由度:f =n 1+n 2-2。5121112 配对比较

在方法确认时, 为了判断某一个因素对结果是否有显著影响, 往往取若干批试样(或若干种不同试样) , 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 对某一因素进行配对比较试验。这样的试验可以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把被检因素突出出来, 以便从随机误差覆盖下找出被检因素是否存在真正的差异。

配对比较试验数据的判断, 不是根据两组数据的平均值来进行比较, 而是根据各组配对数据之差D 来进行显著性检验的。

首先计算配对数据之差D 的平均值D 与标准差S D

∑D D =n

2(D -D ) S D ==n -1

然后计算统计量t D -22(D ) n -1

t D =s D

・71・

如果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大于t 分布表中相应显著性水平α和相应自由度f 下的临界值t α,f , 则表明被检验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 差异不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t 检验法时, 要求被检验的两组数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方差。因此, 在进行t 检验之前必须先进行F 检验。

51212 F 检验法

F 检验是通过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之比来检验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F 检验步骤如下:

2s 1(1) 计算统计量方差之比 F =2s 2

2222式中, s 1, s 2分别为两组测量值的方差, 其中s 1>s 2。

(2) 查F 分布表

(3) 判断:当计算所得F 值大于F 分布表中相应水平α和自由度f 1, f 2下的临界值F α(f ・f ) 时, 则12

两组方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无显著性差异。

513 利用实验室间(内) 比对进行方法确认

a )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b ) 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 同一被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利用重复性试验和复现性试验得出重复性限r 和复现性限R 。根据JJ F1059-1999, 重复性限r 等于重复性标准偏差s ×2183

复现性限R 等于复现性标准偏差s ×2183

514 利用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价进行方法确认

利用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价—加强性检验, 对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和Π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物) 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进行方法确认。, 但是, 。问题, 基体的变化, 要求操作条件随之变化, 果产生一定影响, 。。515 按照O1(IS O ΠIEC17025:1999) 51416规定:“检测实“合理的评定应依据对方法性能的理解和测量范围, 并利用诸如过去的经验和确认的数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主要以《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 UM ) 和JJ 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依据, 按照基本程序进行:①详细描述测量过程; ②给出被测量的数学模型; ③定不确定度的来源; ④分析和量化不确定度分量; ⑤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⑥给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相对贡献; 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⑧报告测量结果。

综上所述, 方法确认是必须的, 按照IS O ΠIEC17025要求, 需要确认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情况, 确认的技术主要有五种。但是必须强调的是, 当我们使用的是一种公认的标准方法时, 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方法确认了呢, 答案是仍然需要。原因是, 一、已经存在的确认数据为了需要的目的是否足够;

二、如果已存在的数据已经足够, 实验室是否能够达到方法需要的操作水平, 也就是说, 分析人员是否有能力胜任, 仪器设备(状态) 是否达到要求的水准。因此方法的确认在分析操作中, 无论何时都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DN(S ANC O ) Π1030Π2000-MR final.

[2]IS O Π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The Study of A ffirmed T echnology of Determination Measure in Laboratory

LU Li -jun ,M A Shu -min ,DONG Ao ,LI Ai -jun ,ZH AO Qing -s ong

(Jili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Changchun 130062,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ffirmed technology of determination measure ’s purpose ,significance ,principal ,conditions and content were discussed.

K ey w ords :measure;affirmed technology of determination measure

・72・

第24卷第6期

V ol 124 N o 16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 ollege (Natural Science ) 2005年12月Dec 12005

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认技术研究

卢利军, 马书民, 董 奥, 李爱军, 赵庆松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吉林长春 130062)

[摘 要]本文讨论研究了方法确认的目的、意义、原则、条件及方法确认的内容和技术。

[关键词]检测方法; 确认技术

[中图分类号]O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5) 06-0069204

1 方法确认的目的、意义

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实验室在进行着无数次的检测分析, 这些操作的目的可能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但是, 检测分析的结果如果缺乏可信性, 那么这个操作就毫无价值, 并且这个操作也不应该实施。而通过对检测方法的确认, 可以确保操作者足以证明其个人或其所在实验室能够正确运用某方法, 或该方法能够满足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因此, 方法确认过程是分析操作中的一个必要程序。

2 方法使用、制定原则

为了促进检测方法的良好操作, 应该遵从以下六项原则, 这些原则普遍适用于独立工作的实验室或需要将本实验室结果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的实验室。①检测方法应该经过一致同意; ②检测方法应该经过检验, ; ③制定检测方法; ④; 地方都应该适用; ⑥。

3 311 、实验室、操作人员、仪器和环境的不同或发生变化时, 当需, 这就需要进行方法确认。例如:①特殊问题的新方法进展; ②对已确认(包括标准Π非标准Π自制Π偏离方法) 的方法进行修改或扩充时; ③当质量控制体系表明方法过期或无效或已被重新修订时; ④在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使用不同仪器曾经制订的方法时; ⑤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平行比较时, 例如新方法和标准(或已确认) 方法。

312 方法确认原则

(1) 实验室正在使用的方法必须是经过充分验证并且可靠的, 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工作补充一些已有的资料。例如, 当一种方法已经过了诸如AOAC 权威组织的论证, 使用者仅仅需要确定他们使用这种方法的操作资料即可。

(2) 很多关于方法的确认公开发表的文献都是经过合作研究完成的, 并且也会有很多方法和这种确认相关, 如果一种方法在很大范围内已经被使用, 或已经制定为一种标准程序, 那么一系列实验室的合作研究可能首选确认的这种方式。

(3) 对那些没有使用由基本方法所衍生出的方法, 方法确认往往依赖于同常规方法直接比较进行。(4) AOAC 已经实施把多个实验室进行实验用来作为方法确认的首选方式。

4 方法确认的内容

按照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 NA L ) 准则性文件C NA L ΠAC O1:20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等同采用IS O ΠIEC17025:1999) 51415规定, 需要确认的方法包括四类: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实验室采用的非标准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经过扩充和更改的方法。若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了更改, 则应将更改的影响文件化, 适当时进行重新确认。方法确认包括:①详细

[收稿日期]2005-11-02

[作者简介]卢利军(1956-) , 男,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 NA L ) 评审员, 从事进出口商品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管理研究。

・69・

说明有关要求(指被确认的方法应满足的某一具体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 ; ②确定检测方法的特性; ③检查核实使用方法能够满足有关要求; ④声明有效性。

5 方法确认的技术

按照C NA L ΠAC O1:200351415规定, 用于确定方法性能的技术包括:①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进行比较; ②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③实验室间比对; ④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价; ⑤根据对方法原理的科学理解和实践经验, 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价。

对方法预期用途进行评价时, 由经过确认的方法所得数据的范围和准确度, 如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量、方法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和/或复现性限的极限值、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和Π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物) 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应满足客户需要。

511 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进行方法确认

51111 方法准确度检验

准确度是指检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的接近程度, 而真实值的实际评价依赖于同已知结果的方法比较, 也就是说真实值同参考物质的参考值相关。参考值可通过两种方法获得:①从特征物质检查参考值; ②从特征方法检查参考值。

参考值最好从国际标准得来, 参考物质通常作为量值溯源的追溯值而被接受, 因此参考值通常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如从SI 得来) 或约定俗成的, 通常是为了特征的目的。

为了检查真实值使用参考物质, 决定一系列重复实验的标准偏离和比较参考物质的特征值。理想的参考物质是已经被确认非常接近样本性质(基体) 的物质, 这样的物质是有限的, 用于确认的参考物质至少应该满足:①通过检测得到纯的鉴定的参考物质或其他适合的纯的稳定物质; ②典型的具有良好特征的物质和在室内保留用做质量控制的物质。

5111111 当使用已经被确认其基体与样本非常接近的参考物质时, 往往会得到有关参考物质中被测

μ±量的不确定度的信息(U ) , μ±检测, 检测结果的平均值X 与参考物质标示值(U ) , X ) , 表示被检测

的均值差异不显著, 反之, 差异显著。

5111112 , 1a ) b ) , 可使用以下技术进行方法确认:

a ) t (1) , 当检测样本平均值X 与总体均值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 使用统计量t =s 式中n ———测定次数。

(2) 计算统计量值, 如果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大于t 分布表中相应显著性水平α和相应自由度f 下的临界值t α,f , 则表明被检验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 差异不显著。

b ) 加标回收试验

5111111a ) 中所描述的参考物质, 按照t 检验法往往缺乏可比性, 因为该参考物质的基体可能会和样本的基体有显著差异, 因此可采用加标回收试验技术进行方法确认。

加标回收试验是在被检测样本中加入已知浓度(与样本中被测组分浓度相当) 的参考物质, 进行同时检测,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

C 1-C 2回收率(%) =×100C 3

C 1—样本添加参考物质后检测值; C 2—样本检测值; C 3—添加参考物质浓度。

用回收率评价准确度时须注意:

a ) 样品中待测物质浓度和加入参考物质的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参考物质常加入量与待测物质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为宜。若待测物质浓度较高, 则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宜超过方法线性范围上限的90%; 若其浓度小于检出限量, 可按测量下限加标。在任何情况下, 加标量不得大于待测物质含量的三倍。

b ) 对回收率的要求数值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依分析测量方法的难易和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而

μ变化。一般mg Πkg 级, 应在90%以上; g Πkg 级80%; 更复杂的方法可低至70%; 但最小不能低于70%。

51112 检出限量确认

当被检测物质浓度不是很高并且特性不是很明显时, 我们非常有必要知道通过方法检测所能达到・70・

可信结果时所需的最低浓度。由于检测的可能性并不是恰好从零开始至整数值出现的, 因此按照惯例可使用“空白+3s ”的方法进行确认。

a ) 检测10个独立空白样本, 计算空白样本的标准偏差s , 3s 即可作为方法的检出限量, 此时需空白样本的标准偏差不等于零。

b ) 检测10个最低可接受的浓度加强的样本空白, 计算标准偏差, 3s 或空白+3s 即可作为方法的检出限量。此时空白样本值可以为零。

51113 线性确认

对于任何定量的方法, 都需要确定被分析物浓度的适用范围, 这里提到的浓度范围是实际测量的溶液, 而不是原始样本的浓度(或含量) 。对特定的样本测量可能会涉及稀释和浓缩的过程。因为在工作范围内可能存在线性反应范围, 在线性范围内信号反应与被分析物的浓度呈线性相关, 因此, 过高的浓度通常会受到反应系统各种因素的影响, 过低的浓度可能会受到检测限量的限制。

建立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必须建立多个标准点, 一般分两个步骤:

a ) 空白附加参考物质:在不同浓度(或数量级) 范围的参考物质+空白样本(除空白外至少需要6个浓度) , 以操作反应信号为y 轴, 以操作浓度为x 轴, 制作标准曲线, 确定各种浓度范围的最大和最小线性范围。

b ) 回归计算:在各浓度(或数量级) 范围, 用至少6个不同浓度的参考物质或加强空白样本, 以操作反应信号为y 轴, 以操作浓度为x 轴, 制作标准曲线, 或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或通过操作系统确定回归方程。

在一定情况下或许可以尝试使用非线性回归, 一般不建议使用二次方程以上的运算。

512 利用其他方法比较进行方法确认

在化学分析中方法确认通常可以利用一种方法与另一种(标准方法) 方法所得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采用t 检验法或f 检验法进行检验和判断方法的显著性问题。

51211 t 检验法

5121111 两个平均值的比较(1) X 1-t =1+n 2 s

式中, s —合并标准差, 按下式计算

s =(n -1) s 2n -1) s 2

+n 1+n 2-2

2222式中, s 1-第一个样本的方差; s 2-第二个样本的方差; n 1-第一个样本的测量次数; n 2-第二

个样本的测量次数。

(2) 计算统计量值, 如果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大于t 分布表中相应显著性水平α和相应自由度f 下的临界值t α,f , 则表明被检验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 差异不显著。自由度:f =n 1+n 2-2。5121112 配对比较

在方法确认时, 为了判断某一个因素对结果是否有显著影响, 往往取若干批试样(或若干种不同试样) , 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 对某一因素进行配对比较试验。这样的试验可以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把被检因素突出出来, 以便从随机误差覆盖下找出被检因素是否存在真正的差异。

配对比较试验数据的判断, 不是根据两组数据的平均值来进行比较, 而是根据各组配对数据之差D 来进行显著性检验的。

首先计算配对数据之差D 的平均值D 与标准差S D

∑D D =n

2(D -D ) S D ==n -1

然后计算统计量t D -22(D ) n -1

t D =s D

・71・

如果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大于t 分布表中相应显著性水平α和相应自由度f 下的临界值t α,f , 则表明被检验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 差异不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t 检验法时, 要求被检验的两组数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方差。因此, 在进行t 检验之前必须先进行F 检验。

51212 F 检验法

F 检验是通过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之比来检验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F 检验步骤如下:

2s 1(1) 计算统计量方差之比 F =2s 2

2222式中, s 1, s 2分别为两组测量值的方差, 其中s 1>s 2。

(2) 查F 分布表

(3) 判断:当计算所得F 值大于F 分布表中相应水平α和自由度f 1, f 2下的临界值F α(f ・f ) 时, 则12

两组方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反之无显著性差异。

513 利用实验室间(内) 比对进行方法确认

a )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b ) 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 同一被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利用重复性试验和复现性试验得出重复性限r 和复现性限R 。根据JJ F1059-1999, 重复性限r 等于重复性标准偏差s ×2183

复现性限R 等于复现性标准偏差s ×2183

514 利用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价进行方法确认

利用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价—加强性检验, 对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和Π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物) 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进行方法确认。, 但是, 。问题, 基体的变化, 要求操作条件随之变化, 果产生一定影响, 。。515 按照O1(IS O ΠIEC17025:1999) 51416规定:“检测实“合理的评定应依据对方法性能的理解和测量范围, 并利用诸如过去的经验和确认的数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主要以《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 UM ) 和JJ 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依据, 按照基本程序进行:①详细描述测量过程; ②给出被测量的数学模型; ③定不确定度的来源; ④分析和量化不确定度分量; ⑤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⑥给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相对贡献; 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⑧报告测量结果。

综上所述, 方法确认是必须的, 按照IS O ΠIEC17025要求, 需要确认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情况, 确认的技术主要有五种。但是必须强调的是, 当我们使用的是一种公认的标准方法时, 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方法确认了呢, 答案是仍然需要。原因是, 一、已经存在的确认数据为了需要的目的是否足够;

二、如果已存在的数据已经足够, 实验室是否能够达到方法需要的操作水平, 也就是说, 分析人员是否有能力胜任, 仪器设备(状态) 是否达到要求的水准。因此方法的确认在分析操作中, 无论何时都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DN(S ANC O ) Π1030Π2000-MR final.

[2]IS O Π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The Study of A ffirmed T echnology of Determination Measure in Laboratory

LU Li -jun ,M A Shu -min ,DONG Ao ,LI Ai -jun ,ZH AO Qing -s ong

(Jili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Changchun 130062,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ffirmed technology of determination measure ’s purpose ,significance ,principal ,conditions and content were discussed.

K ey w ords :measure;affirmed technology of determination measure

・72・


相关文章

  •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附件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的 ...查看


  • 临床化学自建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确认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重点
  • ・946・・ 论著・ 临床化学自建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确认的 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 张秀明 范勇利 温冬梅 阚丽娟 萧金丽 陈康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化学自建检测系统分析测量范围(AMR)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的确认方法.方法 ...查看


  • 反转录病毒
  • 反转录病毒(Retroviridae) 1. 核酸复制过程:+RNA→-DNA →±DNA → +RNA (含RT酶) 2. 分类:① 正反转录病毒亚科:慢病毒属:HIV :② 泡沫病毒亚科:泡沫病毒属:③ RNA肿瘤病毒亚科:人嗜淋巴细胞 ...查看


  • 尿液分析试纸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尿液分析试纸条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尿液分析试纸条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尿液分析试纸条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 ...查看


  • 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
  • ----40..-- 石访斜技 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 李 翎 100085) (北京毛麻丝质检站,北京 摘要:甲醛含量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l8401-2003中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准确检测纺织品上的甲醛含量十分重要.在依据GB/T2912.1 ...查看


  • 实验室资质认定首次评审整改报告
  • 实验室资质认定首次评审整改报告 编写人: 审核人: 签发人: 北京铁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2011年 2月 日 根据我公司的申请,按照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许可评审通知书的安排,以岳爱敏为评审组长的评审组共五位专家及北京市**区质量技术监督 ...查看


  • 世卫组织良好实验室规范准则_GLP123
  • 附件1 世卫组织医药实验室质量控制一般规则 总则 汇编 第一部分 管理和基础设施 1. 组织和管理 2. 质量管理体系 3. 文档管理 4. 记录 5. 数据处理设备 6. 人事管理 7. 前提 8. 设备,仪器,其它器件 9. 契约 第二 ...查看


  • 2015年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 附件9: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 ...查看


  • 食品安全解决方案
  • 利用最新技术守卫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食品生产全球化.无孔不入的病原体以及人口老龄化致使每年产生的食品源性疾病数以亿计. 2006 年, 大肠杆菌对菠菜的污染使加州农民的损失超过 7000 万美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