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探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卫生保健工作的长足发展,人们的寿命随之增长,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亦随之增加。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预计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社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形成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这种情形在我国也显现出来。据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国人口的1/20,21世纪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最近调查,老年期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走过了漫漫人生道路,现在正在走最后一段里程,不仅具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而且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有别于其他时期的人,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1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生活适应能力良好;社会交往良好;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良好;性格开朗、随和;情绪乐观稳定;意识清晰。�      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划分提出了新的标准。将60~70岁的人定为准老年(老年前期或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则称为长寿老人。这种划分标准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老年人心理特点,是由多种交叉因素、综合作用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老年时期,是人生旅程的终末阶段,是人体经全盛转向衰退的阶段。进入老年期,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和结构、功能方面都逐渐地出现了种种退行性的衰老变化现象,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智力结构改变、出现情绪不稳定、人格发生某种变化。离退休后,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转折,如从工作上的参加者转为旁观者。从以工作为重心转为以闲暇为中心,从以单位为核心转为以家庭为中心,从紧张的生活转为清闲的生活,从接触的人多事多到接触的人少事少,即从动态转为静态,因而有可能思想上由积极状态变为消极状态,精神上由有依赖感变为无依赖感,在思想、生活、情绪、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不适应。�      3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      健康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周末,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哄哄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支配需求�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敬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求偶需求�有些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4 老年人的心理调节�      4.1 增强体质,定期体检防治疾病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老年人比年轻人易患躯体疾病,而这类疾病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和适当地治疗是保持晚年情绪愉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面。要及时或定期体检,如发现了某些病症,也不要紧张、疑惧、惊慌和悲观。安心、平静、乐观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4.2 接受现实,保持情绪的乐观 要承认现实。这就充分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对于进入老年期以后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趋于衰退的变化,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承认现实并能正确对待、泰然处之。4.3 坚持学习,老有所事 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进行脑力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力和智力。坚持学习正是延缓和推迟衰老的重要措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在单位及家里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样不但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使他们的内心世界重新充实起来,有利于克服或减少那种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   4.4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怎样把闲逸的生活时间安排得饶有乐趣,丰富多彩,这是老年人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到户外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轻微体育活动,如散步或慢跑、练气功或打太极拳,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也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青春焕发的感觉。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养鸟、养鱼、种花等来填补生活上的空白,增添生活的情趣,使自己精神有所寄托。�   4.5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老年人自己应有自知之明,不要倚老卖老、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而要实事求是,承认“弱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作为晚辈,则应该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充分体谅他们,更多地给予安慰、体贴和照顾,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欢度晚年。老年人应以助人为乐为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互敬互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理健康。�      5 中医关于老年人的心理调养的特色�      5.1 修养德性 养德,它有助于增强理智,对于老人控制过度欲念和不良情绪的产生,可谓是最根本的措施,所以古代医家、养生家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孔子最早提出“大德必得其寿”和“仁者寿”等理论,阐明了养德同增寿的关系。言古人养德着重强调仁礼、善性、知足、忍让等方面。若能身体力行,则必将对控制过度欲念与情绪波动的产生,提供有力保证。中医认为讲道德、重仁义有助于清心静神,护卫心神。�   5.2 调和七情 过激的七情是老人养生的大患。首忌易怒;其次是忌忧郁;此外,老人进食后,应心情愉快,以免不利运化而伤脾胃。文体活动的内容必须以有利于老人心理卫生为前提,凡悲伤、哀伤的诗词或音乐、惊险性的或可能引起老人“触景生情”的小说、广播和影视节目,均非所宜。�   5.3 综合调理 古代养生家,注重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对老人心理卫生之益,尤显突出。�   5.4 提倡敬养 从老人心理卫生角度而言,最根本的是必须加强“敬老养老”的观念,正确的态度是“敬而养之”、“养中有敬”。对老年人的奉养,固然离不开生活上必要的物质条件,然而,只有在“敬”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积极地、更好地去赡养。年轻人对老年人出于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而反复叮咛,切勿显出不耐烦,更不可顶撞,应该体会到老人的心情而心存感激。�   医务人员有责任对老年人心理卫生进行监护。首先要对老年人有足够的理解、同情,从而进行指导。对老人要加倍体贴,如有所规劝,也应因势利导。护理方面要求老人配合之处,要讲清楚原理和方法步骤,必要时可反复,以照顾他们理解及记忆上的困难。遇有配合欠佳者,也不可埋怨、责难。还要指导他们合理安排文体活动。总之,整个社会要大力提倡尊老敬老之风。�   总之,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一项大工程,我们应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加以应对。遵循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心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发挥我国的中医关于老年人的心理调养的特色,把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卫生保健工作的长足发展,人们的寿命随之增长,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亦随之增加。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预计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社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形成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这种情形在我国也显现出来。据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国人口的1/20,21世纪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最近调查,老年期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走过了漫漫人生道路,现在正在走最后一段里程,不仅具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而且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有别于其他时期的人,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1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生活适应能力良好;社会交往良好;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良好;性格开朗、随和;情绪乐观稳定;意识清晰。�      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划分提出了新的标准。将60~70岁的人定为准老年(老年前期或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则称为长寿老人。这种划分标准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老年人心理特点,是由多种交叉因素、综合作用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老年时期,是人生旅程的终末阶段,是人体经全盛转向衰退的阶段。进入老年期,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和结构、功能方面都逐渐地出现了种种退行性的衰老变化现象,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智力结构改变、出现情绪不稳定、人格发生某种变化。离退休后,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转折,如从工作上的参加者转为旁观者。从以工作为重心转为以闲暇为中心,从以单位为核心转为以家庭为中心,从紧张的生活转为清闲的生活,从接触的人多事多到接触的人少事少,即从动态转为静态,因而有可能思想上由积极状态变为消极状态,精神上由有依赖感变为无依赖感,在思想、生活、情绪、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不适应。�      3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      健康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周末,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哄哄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支配需求�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敬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求偶需求�有些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4 老年人的心理调节�      4.1 增强体质,定期体检防治疾病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老年人比年轻人易患躯体疾病,而这类疾病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和适当地治疗是保持晚年情绪愉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面。要及时或定期体检,如发现了某些病症,也不要紧张、疑惧、惊慌和悲观。安心、平静、乐观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4.2 接受现实,保持情绪的乐观 要承认现实。这就充分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对于进入老年期以后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趋于衰退的变化,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承认现实并能正确对待、泰然处之。4.3 坚持学习,老有所事 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进行脑力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力和智力。坚持学习正是延缓和推迟衰老的重要措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在单位及家里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样不但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使他们的内心世界重新充实起来,有利于克服或减少那种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   4.4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怎样把闲逸的生活时间安排得饶有乐趣,丰富多彩,这是老年人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到户外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轻微体育活动,如散步或慢跑、练气功或打太极拳,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也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青春焕发的感觉。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养鸟、养鱼、种花等来填补生活上的空白,增添生活的情趣,使自己精神有所寄托。�   4.5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老年人自己应有自知之明,不要倚老卖老、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而要实事求是,承认“弱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作为晚辈,则应该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充分体谅他们,更多地给予安慰、体贴和照顾,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欢度晚年。老年人应以助人为乐为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互敬互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理健康。�      5 中医关于老年人的心理调养的特色�      5.1 修养德性 养德,它有助于增强理智,对于老人控制过度欲念和不良情绪的产生,可谓是最根本的措施,所以古代医家、养生家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孔子最早提出“大德必得其寿”和“仁者寿”等理论,阐明了养德同增寿的关系。言古人养德着重强调仁礼、善性、知足、忍让等方面。若能身体力行,则必将对控制过度欲念与情绪波动的产生,提供有力保证。中医认为讲道德、重仁义有助于清心静神,护卫心神。�   5.2 调和七情 过激的七情是老人养生的大患。首忌易怒;其次是忌忧郁;此外,老人进食后,应心情愉快,以免不利运化而伤脾胃。文体活动的内容必须以有利于老人心理卫生为前提,凡悲伤、哀伤的诗词或音乐、惊险性的或可能引起老人“触景生情”的小说、广播和影视节目,均非所宜。�   5.3 综合调理 古代养生家,注重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对老人心理卫生之益,尤显突出。�   5.4 提倡敬养 从老人心理卫生角度而言,最根本的是必须加强“敬老养老”的观念,正确的态度是“敬而养之”、“养中有敬”。对老年人的奉养,固然离不开生活上必要的物质条件,然而,只有在“敬”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积极地、更好地去赡养。年轻人对老年人出于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而反复叮咛,切勿显出不耐烦,更不可顶撞,应该体会到老人的心情而心存感激。�   医务人员有责任对老年人心理卫生进行监护。首先要对老年人有足够的理解、同情,从而进行指导。对老人要加倍体贴,如有所规劝,也应因势利导。护理方面要求老人配合之处,要讲清楚原理和方法步骤,必要时可反复,以照顾他们理解及记忆上的困难。遇有配合欠佳者,也不可埋怨、责难。还要指导他们合理安排文体活动。总之,整个社会要大力提倡尊老敬老之风。�   总之,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一项大工程,我们应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加以应对。遵循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心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发挥我国的中医关于老年人的心理调养的特色,把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好。


相关文章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护理学毕业论文选题(1157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做好老年预防性康复的探讨
  • 做好老年预防性康复的探讨 近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很快,但老年人生命质量却不够高,一是老年期死亡率高,二是许多老年人往往重病缠身,健康寿命只占预期寿命的1/3左右.据近期卫生统计资料表明:70岁以前死亡顺序仍是癌症.心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 ...查看


  • 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 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为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夜间低血糖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夜间低血糖的10例糖尿病患 ...查看


  • 老年高血压的预防策略与健康教育探讨
  • [摘要]老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残率及致死率高.老年高血压所造成的社会及临床影响已愈益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为了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控制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改善预后,现就老年高血 ...查看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探讨_刘益梅
  • 网络出版时间:2014-01-08 11: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039.G4.20140108.1107.018.html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查看


  • 关于中职中专道德教育的探讨
  •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职中专学校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同类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中专入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攀升.面对这样一个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特殊群体,中职中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如何将其长期.有效地开展,也 ...查看


  • 社区护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附件1: 社区护理(独立本科100705)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河科大医学院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一般疾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状况调查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3 不同社区护理措施对高 ...查看


  • 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
  • ·92·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1月第48卷第1期ChinJNurs,January2013,Vol48,No.1 ·通知· 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 经中华护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将于20 ...查看


  • 老年人居家安全相关因素探讨
  • The 5th 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on Safe Communities 影响老年人居家安全相关因素探讨 林美珠 1主任 陈姿伶2讲师 曾宁旖3 理事长 (1台北市文山区健康服务中心 2台北护理学院 3忠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