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方用川军20 g,白芍20 g,元柏20 g,川连20 g,海螵蛸20 g,大贝20 g,煎成200 ml,急性期每日早晚各100 ml,保留灌肠,连用7天,缓解期100 ml每晚一次保留期灌肠,连用6周为1个疗程。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痊愈24例(75%),有效4例(12.5%),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直接作用在溃疡局部,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结肠炎;辨证治疗;中药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伴黏液脓血便,病程缓慢。笔者用中药辨证治疗3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 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实用内 科学 》中的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8~50岁,平均24.6岁,男19例,女13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 1.2 治疗方法 1.2.1 急性期 多见于本病初起发病时,症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辨证为湿热下注,热毒壅滞。方用川军20 g,白芍20 g,元柏20 g,川连20 g,海螵蛸20 g,大贝20 g,每日一剂煎成200 ml ,早晚各100 ml ,保留灌肠连用7天。 1.2.2 缓解期 急性发作后此时大便完全正常或仅在粪便中含有脓血和黏液。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临床表现腹泻反复发作,腹部隐痛、消瘦、纳呆,方同上,每日一剂,煎成100 ml 每晚一次保留灌肠,连用6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2次以下,随访6个月未复发;有效: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大便基本成形,但仍每日2次以上;无效:治疗前后腹痛、腹泻无变化。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痊愈24例(75%),有效4例(12.5%),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痊愈的患者多在治疗后1周腹痛开始减轻,3周后大便次数减少。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间断发作6年,平时腹泻3~4次,为黏液便,每于工作紧张劳累时即加重,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就诊时体温37.7 ℃,腹痛,腹泻6~7次,黏液便有少量脓血,用以川军20 g ,白芍20 g ,元柏20 g ,川连20 g ,海螵蛸20 g,大贝20 g,每日一剂煎成200 ml,每日早晚各100 ml,保留灌肠连用7天,然后改用每晚100 ml保留灌肠,连用6周。用后4周腹痛、 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2次以下,为巩固疗效又继续用2周,随访1年未复发。 4 小结 近年来因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饮食不节,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青壮年病例呈上升趋势,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直接作用在溃疡局部,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推广。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方用川军20 g,白芍20 g,元柏20 g,川连20 g,海螵蛸20 g,大贝20 g,煎成200 ml,急性期每日早晚各100 ml,保留灌肠,连用7天,缓解期100 ml每晚一次保留期灌肠,连用6周为1个疗程。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痊愈24例(75%),有效4例(12.5%),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直接作用在溃疡局部,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结肠炎;辨证治疗;中药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伴黏液脓血便,病程缓慢。笔者用中药辨证治疗3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 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实用内 科学 》中的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8~50岁,平均24.6岁,男19例,女13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 1.2 治疗方法 1.2.1 急性期 多见于本病初起发病时,症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辨证为湿热下注,热毒壅滞。方用川军20 g,白芍20 g,元柏20 g,川连20 g,海螵蛸20 g,大贝20 g,每日一剂煎成200 ml ,早晚各100 ml ,保留灌肠连用7天。 1.2.2 缓解期 急性发作后此时大便完全正常或仅在粪便中含有脓血和黏液。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临床表现腹泻反复发作,腹部隐痛、消瘦、纳呆,方同上,每日一剂,煎成100 ml 每晚一次保留灌肠,连用6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2次以下,随访6个月未复发;有效: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大便基本成形,但仍每日2次以上;无效:治疗前后腹痛、腹泻无变化。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痊愈24例(75%),有效4例(12.5%),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痊愈的患者多在治疗后1周腹痛开始减轻,3周后大便次数减少。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间断发作6年,平时腹泻3~4次,为黏液便,每于工作紧张劳累时即加重,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就诊时体温37.7 ℃,腹痛,腹泻6~7次,黏液便有少量脓血,用以川军20 g ,白芍20 g ,元柏20 g ,川连20 g ,海螵蛸20 g,大贝20 g,每日一剂煎成200 ml,每日早晚各100 ml,保留灌肠连用7天,然后改用每晚100 ml保留灌肠,连用6周。用后4周腹痛、 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2次以下,为巩固疗效又继续用2周,随访1年未复发。 4 小结 近年来因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饮食不节,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青壮年病例呈上升趋势,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直接作用在溃疡局部,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资生丸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陈翔_戴小桃
  • 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41卷第3期 ·489· DOIʒ10. 13192/j.issn.1000-1719.2014.03.044 资生丸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陈翔,戴小桃 (丹阳市中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观 ...查看


  • 脾胃病科外治
  • 脾胃病科中医特色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治疗疾病自古有之, 历代医家皆有善用者,外治法如针灸.外敷.膏药等疗法皆应用广泛.清代名医吴尚先所写的中医外治专书--<理瀹骈文>道出了外治法的原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 ...查看


  • 中医结肠炎
  • 慢性结肠炎中医辩证施治 发表者:赵东奇 提要: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 ...查看


  • 2015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大纲
  • 2015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与分级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 ...查看


  • 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摘要 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同时,对紊乱的胃肠功能进行调整,从而消除溃疡病的复发因素.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研究还不是非常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 ...查看


  • 胃癌中医辨证施治
  • 提要:胃癌古代没有这个术语,中医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胃癌亦是如此. 胃癌是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或感受外邪,致 ...查看


  • 治角膜基质炎
  • 角膜基质炎 医药数据库中心 中医论坛 疾病名称(英文) interstitial keratitis 拚音 JIAOMOJIZHIYAN 别名 角膜间质炎,非溃疡性角膜炎,中医:混睛障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眼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 ...查看


  • 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gc
  • 第 1 1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5 May,2009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于晓梅 ( ...查看


  • 现代中医临床用药的西方哲学观
  • 综 2012 年第 3 期 述 Overview 现代中医临床用药的西方哲学观 刘尚建 1 李媛媛 2 [关键词]中医:临床用药:哲学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 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 本之处,在于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