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确定依据

本节课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有三条规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和“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要求学生培养自己阅读地图的基本地理素养,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向;“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是培养学生养成读图用图、根据地图进行观察思考的习惯,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根据图例观察有用信息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是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地图类型,以加深对地图发展的了解和对地图作用的认识。

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基础和课标要求,确定本专题的重点为: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难点为: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根据需要选择详略得当的地图,并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重难点突破方案

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老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活动安排的教学策略,就比只简单呈现试题和答案的方法好得多。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精心设计的。

画一画的教学策略和从身边学起的教学思想,也是化解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

这里加上了体现落实课标要求和达成课时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学会识别”,就比只呈现知识点的任务学习要好很多。

再让大家练一下吧!练一练也应该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

这样的板书大家感觉有特色吗?板书应该是让学生对所学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

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开始学起,从身边的地理开始学起,我们的教学设计就会充分体现地理的特色。下面这个观察思考的学生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基础上, “地图的阅读”一节开始时的导入环节,这应该就是“由此及彼、探索新知”的教学策略吧。

在地理素材和问题的情境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开始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比例尺的计算,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可能考查到的方式;我们的教学,不要止步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老师的点拨提升和归纳总结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下面这个也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可以理解为“由此及彼,探索新知”的教学策略。

同样的一节课的知识,有的老师会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教,而有些老师却会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劲儿一直是足足的,又会是很轻松的,一节课下来,不只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了所学的知识。下面的这些环节对课标要求的实现和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很多老师是不是没有经过这样的点拨提升环节,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呢?

画一画,想一想,练一练,对我们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达成,不应该只是充满了知识的接受和老师的传授过程,学生的学习和感悟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是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之后的自然收获。

课堂小结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是老师对本节课的总的点拨和提升,可我怎么还是感觉有些东西超出初一学生应该有的要求了呢?初中地理高中化,是不是我们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力求避免的一种状况呢?

以上就是我的有关本节课重难点突破的一些思路。

教学感悟: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思维和感悟会得到逐层递升。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我们最终想让学生获得的,教师细心的教学策略设计和适时的知识点拨提升就会显得相当重要。

《地图的阅读》教材习题解析

山东省微山县驩城镇第一中学 朱思坤

阅读和绘制地图

1.阅读图1.26,完成下列要求。

(1)确定地图的东、西、南、北方向。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向?

答案:本图有经纬网,并且经纬线基本上相互垂直,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由此可知,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的偏西方向。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答案: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大约6.8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得出直线408千米。

(3)参考图1.25,将图例补充完整。

答案:省界、铁路、山峰、河流

2.参照图1.27和图1.28,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平面图。

引导学生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使用教材中提供给大家的绘图范例。先明确绘制校园平面图时需要哪些步骤、使用哪些测量工具、如何记录、图例如何设计等等;然后再实测自己学校及校内各主要建筑物的长宽尺寸及形状;绘制和修改校园平面图,进行展示、评比。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教室平面图、社区平面图、交通路线图等。

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1.下面两幅图(图1.31和图1.32),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市地图。

(1)比较这两幅地图,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哪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请把你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

答案: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详细

比例尺较小

简略

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北京市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较大。

(2)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答案: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中国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北京市地图。

2.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图1.33)。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答案: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找到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答案:昆明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答案:云南省旅游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答案:景点导游图。

重难点确定依据

本节课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有三条规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和“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要求学生培养自己阅读地图的基本地理素养,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向;“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是培养学生养成读图用图、根据地图进行观察思考的习惯,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根据图例观察有用信息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是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地图类型,以加深对地图发展的了解和对地图作用的认识。

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基础和课标要求,确定本专题的重点为: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难点为: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根据需要选择详略得当的地图,并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重难点突破方案

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老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活动安排的教学策略,就比只简单呈现试题和答案的方法好得多。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精心设计的。

画一画的教学策略和从身边学起的教学思想,也是化解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

这里加上了体现落实课标要求和达成课时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学会识别”,就比只呈现知识点的任务学习要好很多。

再让大家练一下吧!练一练也应该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

这样的板书大家感觉有特色吗?板书应该是让学生对所学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

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开始学起,从身边的地理开始学起,我们的教学设计就会充分体现地理的特色。下面这个观察思考的学生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基础上, “地图的阅读”一节开始时的导入环节,这应该就是“由此及彼、探索新知”的教学策略吧。

在地理素材和问题的情境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开始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比例尺的计算,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可能考查到的方式;我们的教学,不要止步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老师的点拨提升和归纳总结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下面这个也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可以理解为“由此及彼,探索新知”的教学策略。

同样的一节课的知识,有的老师会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教,而有些老师却会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劲儿一直是足足的,又会是很轻松的,一节课下来,不只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了所学的知识。下面的这些环节对课标要求的实现和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很多老师是不是没有经过这样的点拨提升环节,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呢?

画一画,想一想,练一练,对我们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达成,不应该只是充满了知识的接受和老师的传授过程,学生的学习和感悟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是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之后的自然收获。

课堂小结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是老师对本节课的总的点拨和提升,可我怎么还是感觉有些东西超出初一学生应该有的要求了呢?初中地理高中化,是不是我们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力求避免的一种状况呢?

以上就是我的有关本节课重难点突破的一些思路。

教学感悟: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思维和感悟会得到逐层递升。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我们最终想让学生获得的,教师细心的教学策略设计和适时的知识点拨提升就会显得相当重要。

《地图的阅读》教材习题解析

山东省微山县驩城镇第一中学 朱思坤

阅读和绘制地图

1.阅读图1.26,完成下列要求。

(1)确定地图的东、西、南、北方向。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向?

答案:本图有经纬网,并且经纬线基本上相互垂直,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由此可知,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的偏西方向。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答案: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大约6.8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得出直线408千米。

(3)参考图1.25,将图例补充完整。

答案:省界、铁路、山峰、河流

2.参照图1.27和图1.28,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平面图。

引导学生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使用教材中提供给大家的绘图范例。先明确绘制校园平面图时需要哪些步骤、使用哪些测量工具、如何记录、图例如何设计等等;然后再实测自己学校及校内各主要建筑物的长宽尺寸及形状;绘制和修改校园平面图,进行展示、评比。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教室平面图、社区平面图、交通路线图等。

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1.下面两幅图(图1.31和图1.32),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市地图。

(1)比较这两幅地图,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哪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请把你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

答案: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详细

比例尺较小

简略

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北京市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较大。

(2)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答案: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中国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北京市地图。

2.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图1.33)。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答案: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找到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答案:昆明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答案:云南省旅游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答案:景点导游图。


相关文章

  • 初一地理备课组
  • 初一地理备课组 主讲人 刘燕红 研讨内容:亚洲及欧洲 一.教材分析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7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 ...查看


  • 人教版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案
  • 人教版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案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 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各位老师要特别重视,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老师备课,精品小编特别准备了这篇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以供参考! ◆教学分析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 ...查看


  • 日本教学设计
  • 教学课题: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课时 衣食住行话日本 广州市天秀中学 何佩琼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 ...查看


  • 中东说课稿
  • <中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 ...查看


  • [地形图]说课稿
  • <地形图>说课稿 教材分析 1 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 图例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 识 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基本特 ...查看


  • 课堂微型诊断采用地理小实验,解决教学重难点
  • 采用地理小实验,解决教学重难点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地理科 陈慕掀 一. 场景呈现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中教学的重难点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地 ...查看


  • 大洲与大洋说课稿
  •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洲和大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⒈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 ...查看


  • 8.1.3[民族]教学设计
  • 1.3<民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3.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 ...查看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仲崇玺)
  • 高中地理必修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石河子第二中学 仲崇玺 各位评委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2004年人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二节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内容.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