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知识专题]2013

2013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大纲(试行)

《导游知识专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中国戏剧的特点、主要剧种、流行地区和代表剧目,中国书法的特色、汉字书体类别、代表人物和著名书法作品,中国绘画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戏剧、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水平。

考试内容:

一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特色。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了解夏代之前“公天下”的“禅让”思想,“三易”之名及“儒易”、“道易”和“学理易”、“术数易”的区别,“五行”、“阴阳”学说产生形成的过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农家,“为我”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流派,孔子学说和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方法和魏晋玄学“贵无”、“贵有”理论的实质以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

熟悉“八卦”的创造者,墨家、兵家、法家的创派时间、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要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名、记录其理论的有关典籍、孔子的认知、教育观和“仁学”的“仁”所包涵的内容、“礼治”的功用、孟子的“民本”、“性善”说和儒家学派在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四种形式,“道”的本质及道家以柔克刚、奇正互变的辩证思想、庄

子“自恣,适己”、“大智”、“物化”、“游世”的思想要义以及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主要经典;

掌握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事物和现象,“五行”所代表的物质元素及其相生、相克关系,孔子修身观的要义、孟子在修身时所提倡的“三不能”、“苦劳饿空乱”名言、儒家学派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的核心要点,道家学派在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有关著作,佛教思想流派中净土宗、禅宗的要义以及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

三、中国戏剧

了解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京剧产生、发展情况和现存的地方主要剧种以及中国话剧的基本情况;

熟悉不同阶段出现的戏剧的不同形式、京剧“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老三鼎甲”(“老生三杰”)、“后三鼎甲”(“老生新三杰”)、“四大须生”及“海派” 著名演员、京剧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以及昆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汉剧、晋剧、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藏戏、评剧等地方剧种的腔调特点与田汉、曹禺及其话剧代表作;

掌握京剧传统剧目数量与“四大名旦”的有关知识、京剧角色种类、脸谱的象征意义、“四功五法”概念、我国主要地方剧种产生的时代、流行地区、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四、中国书法

了解汉字的起源、古文字和今文字的涵盖范围,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和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成就以及欣赏书法的三个“性”及五个“美”;

熟悉广义和狭义大篆的概念,笔墨、笔韵对书法视觉形象美和书法艺术的意义和书法作品神韵美的内容;

掌握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的产生时代和其不同风格流派、代表人物、著名书法作品。

五、中国绘画

了解历史上对中国画的不同分类、中国绘画流派和中国绘画的评价以及西方油画的简单历史;

熟悉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技法的特点,院体画、水墨画、壁画、年画、风俗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的概况,西方油画与中国画在写意与写实、点线与块面、层墨与色彩、构图虚与实、画面组合(诗、书、画、印、签名)复杂与简单、技法的笔墨有无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如何欣赏中国画的笔墨、画法,如何欣赏画面上诗、书、画、印的组合和“留虚”,以及如何评价中国画的气韵和意境;

掌握院体画、水墨画、壁画、年画、风俗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等基本画科的分类(人物、山水、花鸟、界画)与基本技法的分类(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以及文人画的主要特征,“元四家”、“吴门画派”(“明四家”)、清“四憎”、“四王”、“扬州八怪”、“海上画派”、“岭南画派”、20世纪“传统派”、20世纪“中西融合派”、“江苏画派”、“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名作与作者以及对中国绘画“诗情画意”的欣赏。

专题二:宗教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的产生、传播、消亡的条件及其性质、功用及其基本教义、经典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正确认识宗教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尊重国内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正确宣讲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文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了解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熟悉其存在、消亡的基础、条件及宗教的实质、功用,掌握学习宗教文化知识的目的。

二、中国的佛教

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四圣谛”中各谛的内容、“八戒”、“十戒”、“具足戒”、 度牒、 僧服与饮食、寺院制度的内容和云南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制度以及佛教对汉语、文学和古代其他艺术的影响;

熟悉佛教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和所形成的三大系,佛教“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要义,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五戒”的含意,

“纳衣”、喇嘛装所属僧别,“十方丛林”和“子孙院”的区别以及佛教对格律诗(包括词)形式、对山水诗、禅意诗、志怪小说、神魔小说和说唱文学,对佛塔建筑、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的影响;

掌握佛教完成中国化过程的标志,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创派人、祖庭,藏传佛教四大宗派名称、格鲁派创立人,云南上座部佛教中西双版纳地区的两派名称及其主张,藏传佛教各派别名及取名的因由,佛教“三法印“的内容、大藏经的组成以及对汉语词汇、句序、声韵、四声影响的典型例证。

三、道教

了解道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情况,道教神学的创世思想、重己贵生、长生不老的人生观,有无双遣、心道相通的认知观(悟道观),《中华道藏》的价值,内丹道派的性命双修论、全真道的识心见性说与道教的服食以及道教对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社会伦理、节日、禁忌、风俗、音乐等的影响;

熟悉道家与道教的联系与区别、道教的根本信仰与最高目标、道教产生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唐代至北宋、金、元、明历代所编道藏的名称与价值以及道教哲学对宋代理学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对二十八宿、北斗星的测定绘图,珠算之法,平面成像,凸透镜原理的发现,对水法炼铜技术,计时秤漏,飞行机械发明等做出的贡献;

掌握道教的创立人、创教时间、地点,“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新天师道”、“茅山上清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等教派的创派人、创立时代,道教人士在中医医学方面著名的人物与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世界级成就,在四大发明中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发明的贡献,以及有关道教内容的著名小说和对唐代著名诗人、词牌名称、永乐宫绘画、晋祠雕塑和民间习俗的影响。

四、中国的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和在中国的教派,伊斯兰教教义一般内容,伊斯兰教经典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古兰经》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圣训》的基础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一般认为的传入时间、传入路线,我国伊斯兰教的

“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名称和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五功”的概念;

掌握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情况。我国大多数信徒为逊尼派、少数为沙斐尔派和苏非派的状况,以及《古兰经》与《圣训》的内容实质及其关系。

五、中国的基督教

了解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一般情况及其教义的一般内容;熟悉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派别、名称,其第二、三、四次传入中国的时间、主要教派,基督教“三位一体”信条、上帝创世说、赎罪说、末日审判说以及“圣经”的涵义,“旧约”、“新约”的由来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基督教的“三自”原则。

专题三:建筑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建筑的总体特征、基本要素、主要类型、各类建筑(宫殿、园林、宗教、陵墓、工程、居住) 的类型、功能、特征和代表性建筑等,以及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城市类型、大陆与港台标志性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演进的四个阶段,中国南北地区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美学特征和不同单体建筑的名称;

熟悉中国建筑演进不同阶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局手法和形成背景,风水论对中国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中国建筑的基本构件,五大建筑装饰类型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十大功能性类型;

掌握中国建筑在各阶段的风格特征、类型和主要营造技术,中国建筑的主要文化特征,在结构和空间上的处理方式与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原因及其优点,中国建筑基本构件的含义与功能,不同建筑装饰类型的艺术处理以及各种单体建筑的类型和功能。

二、宫殿(坛庙、祠堂、书院、会馆)建筑

了解中国宫殿的形制演变趋势;熟悉宫殿的内外陈设;掌握宫殿的各种布局特征及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秩序观念,宫殿、坛庙、祠堂、书院和会馆的定义、功能、特征及其代表性建筑实例。

三、园林建筑

了解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熟悉中国园林各发展阶段的造园特点,中国园林的五大组成要素和各类造园手法;掌握中国园林的不同分类和相应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征和内涵,园林五大组成要素在造园中的作用,各种造园手法的含义和在意境营造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实例。

四、宗教建筑

了解中国三大佛教建筑、道教建筑的类型和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体系以及中国佛塔的起源与发展;

熟悉各种宗教信仰对中国建筑类型的影响,石窟的功能、分布范围和著名实例,中国寺庙的形制演变,佛寺的三种类型与其代表名寺,幢的起源和演变,道观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佛寺的差异,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天主教在中国的早期营造活动与其教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掌握佛教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唐代佛寺的特点和明代以后 “伽蓝七堂”式布局特点,三类佛寺的建筑特征,佛塔的不同类型、特点和代表作,道教建筑、现存较大规模伊斯兰教建筑的著名实例以及基督教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其典型实例。

五、陵墓建筑

了解中国陵墓的分布情况和各朝代规模宏大的陵墓实例;熟悉其功能和在建筑上的相应处理方式以及中国陵墓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朝代陵墓建筑的艺术特征、墓室内部的结构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陵墓实例。

六、工程构筑

了解军事构筑的起源;熟悉中国桥梁建筑的不同类型、功能,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类型,军事构筑的发展演变和功能作用;掌握中国桥梁的造型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代表性实例、不同水利工程的功

能作用和著名实例以及长城的建造历程、军事意义及其著名关口。

七、居住建筑

了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历程;熟悉早期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构成要素与特点,中国传统住宅布局类型,近代乡土民居的各类代表性流派,官僚府第和庄园的演变发展过程;掌握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提高对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影响,中国住宅结构的主要类型,中国特殊建筑形式的分布范围和结构特征,中国传统住宅布局特征,近代乡土民居的形成背景、结构布局和整体特征以及近代官僚府第、地主庄园的典型实例。

八、城市

了解早期城市的起源,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规划特点,香港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背景和台湾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建筑风格的产生背景;

熟悉邺城和汴梁的规划格局和对后世的影响,元大都的规划特点,中国近代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和现代城市建筑各阶段建筑风格的文化背景,中国当代旅游城市的四种类型以及香港标志性建筑实例;

掌握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特征,中国近代城市建筑三种类型的演变过程和著名实例,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三个阶段建筑风格的含义、特征和代表实例,中国四种类型旅游城市的定义和代表实例以及代表台湾各时期建筑风格的实例。

专题四:饮食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传统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知识及其内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宣讲中国饮食文化的水平和鉴赏与品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饮食文化概论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模式的形成、饮食文化的概念、饮食文化的两大体系;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掌握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

二、食文化

了解中国烹饪起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面点的发展演变、小吃的概念与地方代表品种;熟悉我国四大菜系、菜肴的构成与命名,筵席的组合原则和组成格局,七种面团的特性与代表品种;掌握菜肴的鉴赏方法。

三、酒文化

了解酒的起源和发展,酒的酿造工艺和保健功用,主要世界名酒以及感官品评的原理和方法;熟悉酒的六种分类方法,中国著名啤酒、葡萄酒、果酒的品牌和感官品评的程序;掌握酒的文化魅力(酒人、酒事、酒礼、酒俗) 和中国著名白酒的品牌。

四、茶文化

了解茶叶的分类和茶具的种类以及中国茶道的精神;熟悉茶叶的不同命名方法和代表性茶种以及我国七大茶类的特色、基本工艺和代表性茶种;掌握各类茶的冲泡技法以及茶的营养成分与疗效。

专题五:武术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认识水平,以促进考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考生的武术鉴赏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中国武术的历史演进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熟悉各历史阶段武术文化的发展原因及其特征;掌握武术与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

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熟悉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掌握中国武术文化的伦理思想。

三、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特点及鉴赏

了解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特点;熟悉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流派的技击特征;掌握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的比较差异。

专题六:中医学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医学的概念、起源、形成,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分类、部分常用中成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医、中药治疗原理的认知和工作中的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形成

了解中医学的起源、形成;熟悉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中医学著作的历史年代、医家或作者以及金元时期的“四大家”医学流派;掌握中医学的概念。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掌握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基本含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介绍

了解中药的概念、中药的四气、成品药的剂型和部分常用中成药;熟悉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代表性药物。

专题七:陶瓷鉴赏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文化特质、艺术成就、产品和技术输出,景德镇传统名瓷与艺术特点,紫砂陶器的起源、特色、功能、艺术成就及其与茶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各著名窑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瓷器的仿制、鉴别与选购的一般方法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陶瓷器基本知识的认知、宣讲、鉴别和促销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陶瓷概述

了解中国陶瓷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中国陶瓷的文化特质及其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熟悉中国陶瓷及制瓷技术对外输出的基本情况,掌握唐代以后中国瓷业格局的演变情况。

二、景德镇瓷器鉴赏

了解青花瓷器的产生时代,釉上彩瓷器发展的大致过程,玲珑瓷器的产生原因和艺术特点,颜色釉瓷器的发色原理、基本分类以及薄胎瓷器、综合装饰瓷器的基本概念;

熟悉不同时期青花瓷器装饰风格的演变,粉彩瓷器的产生背景与装饰特点,薄胎瓷器的一般工艺过程、技术要求及其所体现的古代制瓷技术的高度成就;

掌握青花瓷器的定义、基本特点、青花瓷器产生的意义及其艺术成就以及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瓷器发展的基本历程。

三、宜兴紫砂陶器鉴赏

了解宜兴紫砂陶器发展的本源及其与原料、饮茶风俗的关系;熟悉紫砂具备的工艺性能及紫砂壶的制作原理与精加工工序;掌握紫砂壶的良好功能、紫砂材质美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成就。

四、其他名窑瓷器鉴赏

了解各重点窑口的分布区域及烧造的起迄年代,唐三彩陶的产生背景及其工艺、艺术特点;熟悉并掌握唐代“南青北白”瓷业格局和宋代五大名窑、六大瓷系代表性窑场,以及建窑、德化窑、石湾窑等产品的基本特点、技术和艺术成就及其在建国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

五、瓷器鉴别与选购的一般方法

了解仿制瓷器的历史,熟悉瓷器鉴别的主要内容和古瓷鉴定的主要依据,掌握选购瓷器的一般方法。

专题八:珠宝玉石鉴赏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珠宝玉石的概念、分类、鉴定方法、艺术与特色欣赏、加工与销售市场以及主要珠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品种评价与质量鉴别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向游客提供导购服务中对珠宝玉石的促销和鉴赏能力。 考试内容:

一、珠宝玉石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珠宝玉石的含义和特性;熟悉和掌握其分类及最珍贵的天然宝石和天然玉石的名称。

二、珠宝玉石鉴赏的基本方法

了解常用的珠宝玉石鉴定仪器;熟悉珠宝玉石鉴定的要素、基本方法以及假宝石、炝色品与拼合宝石鉴别技法;掌握珠宝玉石欣赏的依据、目的和应把握的方面。

三、珠宝玉石市场

了解世界主要珠宝玉石市场及其消费特点;熟悉我国珠宝玉石的主要产地与珠宝玉石市场的发展情况;掌握珠宝玉石选购和保管应注意的方面。

四、主要珠宝玉石鉴赏

了解钻石经济价值的评价标准,世界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主要产地,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的品种,有机宝石的品种,世界翡翠和欧泊的主要产地和品种类型;

熟悉钻石的基本特征,红蓝宝石的基本特征与其优质品种,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基本特征,金绿宝石包括的宝石的名称、基本特征,珍珠与琥珀的类型以及欧泊的价值评价依据;

掌握区别真假钻石、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的要领,评价祖母绿与海蓝宝石质量的依据和最佳品种,金绿猫眼宝石的价值评价以及与其他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的区别,珍珠和琥珀质量的评价依据,翡翠的识别、质地的优劣和颜色上的等级以及天然欧泊与各种仿冒品的根本区别。

专题九:游客心理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影响游客行为的心理因素、旅游过程中与游客沟通的基本原则、分析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旅游活动不同阶段游客心理和行为的主要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接待技巧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导游服务过程中较好地洞察和判断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做好导游服务工作。

考试内容:

一、游客心理概述

了解影响游客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四个方面,旅游活动中人际交往的特点;熟悉认知主体的社会知觉误区、分析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掌握转变旅游者态度的主要办法、与游客语言沟通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洞察和判断游客心理和行为的途径。

二、游客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征及接待技巧

熟悉游客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和接待技巧以及游客的购物动机;掌握引导游客购物的服务技巧。

三、不同地区的游客心理及接待技巧

熟悉我国内地各不同地区游客的个性特征;掌握分别向其提供导游服务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我国港、澳、台地区游客的心理个性特点和我国主要客源国家游客的个性特点以及旅游接待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分别接待他们时应注意的方面。

专题十:自然旅游资源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地质地貌景观资源、风景水景景观资源和奇特的大气物理现象的景观特征与其成因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生态旅游、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与应用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导游讲解中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按照生态旅游与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要求开展旅游活动的自觉性。

考试内容:

一、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了解熔岩地貌的类型和火山的种类,岩溶地貌的主要类型,“鬼城”的主要分布地区和鸣沙现象发生的地区;

熟悉花岗岩景观的主要特征与我国主要花岗岩山地的名称,流纹岩山地的景观特征与我国流纹岩典型山地的名称,锥状火山群与熔岩台地的主要特征和我国火山的两个活动带,我国岩溶地貌的分布地区和著名的岩溶地貌名称,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名称,“鬼城” 景观的形态特征以及我国主要鸣沙地名称;

掌握花岗岩山地和石块景观、流纹岩山地景观形成的原因以及熔岩洞与岩溶洞形成机理的差别,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和腾冲火山群的形成过程及独特的景观特征,石芽、峰丛、峰林、孤峰、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天坑、地缝的差别与成因,桂林山

水、路南石林、黄龙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特征与成因,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与外在条件,形成“鬼城”的必备条件以及构成此种地貌的类型以及产生沙鸣现象的几种学说。

二、风景、水景景观资源

了解地热水与温泉的区别和世界涌潮的主要发生地;

熟悉泉的类型、门类及我国涌泉与喷泉分布地区,温泉的类型和对人体的主要功能以及湖汐景观的形态特征;

掌握喷泉与涌泉的异同及其不同的成因,温泉形成的两种原因及我国受地热作用的主要温泉和受岩浆作用的主要温泉的名称,瀑布形成的几种原因以及我国和世界不同成因的代表性瀑布,潮汐景观形成的原因和我国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形成的原因,地表水体呈现不同色彩的成因以及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的水景形态特征与形成的原因。

三、奇特的大气物理现象

了解蜃景、霞与虹的概念;

熟悉我国云海、云瀑的主要发生地,霞与虹景观的主要特征,佛光发生的环境及我国主要发生地,蜃景的类型和蜃景在我国多次出现的地区以及极光的类型、景观特征和最经常出现的地方;

掌握云海与云瀑的主要区别与成因以及黄山云海、云瀑的主要特点和最为奇特、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霞与虹发生的时间、形成的原因及其出现同未来天气预示的关系,佛光形成的原因和峨眉山出现佛光频率最高的原因,“上现蜃景”、“下现蜃景”和“侧现蜃景”出现的条件和原因以及“蓬莱仙境”出现频率高的原因,极光现象的本质、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以及我国出现极光、“白夜”现象的地方与其在夏至前后九天出现的原因。

四、生态旅游

了解生态旅游各方参与者的职责;熟悉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区别。

五、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和国际管理机构;熟悉世界遗产的类型;掌握我国迄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和其类别。

2013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大纲(试行)

《导游知识专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中国戏剧的特点、主要剧种、流行地区和代表剧目,中国书法的特色、汉字书体类别、代表人物和著名书法作品,中国绘画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戏剧、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水平。

考试内容:

一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特色。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了解夏代之前“公天下”的“禅让”思想,“三易”之名及“儒易”、“道易”和“学理易”、“术数易”的区别,“五行”、“阴阳”学说产生形成的过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农家,“为我”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流派,孔子学说和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方法和魏晋玄学“贵无”、“贵有”理论的实质以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

熟悉“八卦”的创造者,墨家、兵家、法家的创派时间、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要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名、记录其理论的有关典籍、孔子的认知、教育观和“仁学”的“仁”所包涵的内容、“礼治”的功用、孟子的“民本”、“性善”说和儒家学派在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四种形式,“道”的本质及道家以柔克刚、奇正互变的辩证思想、庄

子“自恣,适己”、“大智”、“物化”、“游世”的思想要义以及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主要经典;

掌握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事物和现象,“五行”所代表的物质元素及其相生、相克关系,孔子修身观的要义、孟子在修身时所提倡的“三不能”、“苦劳饿空乱”名言、儒家学派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的核心要点,道家学派在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有关著作,佛教思想流派中净土宗、禅宗的要义以及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

三、中国戏剧

了解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京剧产生、发展情况和现存的地方主要剧种以及中国话剧的基本情况;

熟悉不同阶段出现的戏剧的不同形式、京剧“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老三鼎甲”(“老生三杰”)、“后三鼎甲”(“老生新三杰”)、“四大须生”及“海派” 著名演员、京剧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以及昆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汉剧、晋剧、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藏戏、评剧等地方剧种的腔调特点与田汉、曹禺及其话剧代表作;

掌握京剧传统剧目数量与“四大名旦”的有关知识、京剧角色种类、脸谱的象征意义、“四功五法”概念、我国主要地方剧种产生的时代、流行地区、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四、中国书法

了解汉字的起源、古文字和今文字的涵盖范围,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和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成就以及欣赏书法的三个“性”及五个“美”;

熟悉广义和狭义大篆的概念,笔墨、笔韵对书法视觉形象美和书法艺术的意义和书法作品神韵美的内容;

掌握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的产生时代和其不同风格流派、代表人物、著名书法作品。

五、中国绘画

了解历史上对中国画的不同分类、中国绘画流派和中国绘画的评价以及西方油画的简单历史;

熟悉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技法的特点,院体画、水墨画、壁画、年画、风俗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的概况,西方油画与中国画在写意与写实、点线与块面、层墨与色彩、构图虚与实、画面组合(诗、书、画、印、签名)复杂与简单、技法的笔墨有无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如何欣赏中国画的笔墨、画法,如何欣赏画面上诗、书、画、印的组合和“留虚”,以及如何评价中国画的气韵和意境;

掌握院体画、水墨画、壁画、年画、风俗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等基本画科的分类(人物、山水、花鸟、界画)与基本技法的分类(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以及文人画的主要特征,“元四家”、“吴门画派”(“明四家”)、清“四憎”、“四王”、“扬州八怪”、“海上画派”、“岭南画派”、20世纪“传统派”、20世纪“中西融合派”、“江苏画派”、“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名作与作者以及对中国绘画“诗情画意”的欣赏。

专题二:宗教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的产生、传播、消亡的条件及其性质、功用及其基本教义、经典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正确认识宗教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尊重国内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正确宣讲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文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了解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熟悉其存在、消亡的基础、条件及宗教的实质、功用,掌握学习宗教文化知识的目的。

二、中国的佛教

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四圣谛”中各谛的内容、“八戒”、“十戒”、“具足戒”、 度牒、 僧服与饮食、寺院制度的内容和云南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制度以及佛教对汉语、文学和古代其他艺术的影响;

熟悉佛教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和所形成的三大系,佛教“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要义,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五戒”的含意,

“纳衣”、喇嘛装所属僧别,“十方丛林”和“子孙院”的区别以及佛教对格律诗(包括词)形式、对山水诗、禅意诗、志怪小说、神魔小说和说唱文学,对佛塔建筑、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的影响;

掌握佛教完成中国化过程的标志,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创派人、祖庭,藏传佛教四大宗派名称、格鲁派创立人,云南上座部佛教中西双版纳地区的两派名称及其主张,藏传佛教各派别名及取名的因由,佛教“三法印“的内容、大藏经的组成以及对汉语词汇、句序、声韵、四声影响的典型例证。

三、道教

了解道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情况,道教神学的创世思想、重己贵生、长生不老的人生观,有无双遣、心道相通的认知观(悟道观),《中华道藏》的价值,内丹道派的性命双修论、全真道的识心见性说与道教的服食以及道教对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社会伦理、节日、禁忌、风俗、音乐等的影响;

熟悉道家与道教的联系与区别、道教的根本信仰与最高目标、道教产生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唐代至北宋、金、元、明历代所编道藏的名称与价值以及道教哲学对宋代理学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对二十八宿、北斗星的测定绘图,珠算之法,平面成像,凸透镜原理的发现,对水法炼铜技术,计时秤漏,飞行机械发明等做出的贡献;

掌握道教的创立人、创教时间、地点,“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新天师道”、“茅山上清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等教派的创派人、创立时代,道教人士在中医医学方面著名的人物与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世界级成就,在四大发明中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发明的贡献,以及有关道教内容的著名小说和对唐代著名诗人、词牌名称、永乐宫绘画、晋祠雕塑和民间习俗的影响。

四、中国的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和在中国的教派,伊斯兰教教义一般内容,伊斯兰教经典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古兰经》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圣训》的基础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一般认为的传入时间、传入路线,我国伊斯兰教的

“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名称和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五功”的概念;

掌握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情况。我国大多数信徒为逊尼派、少数为沙斐尔派和苏非派的状况,以及《古兰经》与《圣训》的内容实质及其关系。

五、中国的基督教

了解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一般情况及其教义的一般内容;熟悉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派别、名称,其第二、三、四次传入中国的时间、主要教派,基督教“三位一体”信条、上帝创世说、赎罪说、末日审判说以及“圣经”的涵义,“旧约”、“新约”的由来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基督教的“三自”原则。

专题三:建筑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建筑的总体特征、基本要素、主要类型、各类建筑(宫殿、园林、宗教、陵墓、工程、居住) 的类型、功能、特征和代表性建筑等,以及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城市类型、大陆与港台标志性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演进的四个阶段,中国南北地区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美学特征和不同单体建筑的名称;

熟悉中国建筑演进不同阶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局手法和形成背景,风水论对中国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中国建筑的基本构件,五大建筑装饰类型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十大功能性类型;

掌握中国建筑在各阶段的风格特征、类型和主要营造技术,中国建筑的主要文化特征,在结构和空间上的处理方式与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原因及其优点,中国建筑基本构件的含义与功能,不同建筑装饰类型的艺术处理以及各种单体建筑的类型和功能。

二、宫殿(坛庙、祠堂、书院、会馆)建筑

了解中国宫殿的形制演变趋势;熟悉宫殿的内外陈设;掌握宫殿的各种布局特征及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秩序观念,宫殿、坛庙、祠堂、书院和会馆的定义、功能、特征及其代表性建筑实例。

三、园林建筑

了解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熟悉中国园林各发展阶段的造园特点,中国园林的五大组成要素和各类造园手法;掌握中国园林的不同分类和相应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征和内涵,园林五大组成要素在造园中的作用,各种造园手法的含义和在意境营造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实例。

四、宗教建筑

了解中国三大佛教建筑、道教建筑的类型和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体系以及中国佛塔的起源与发展;

熟悉各种宗教信仰对中国建筑类型的影响,石窟的功能、分布范围和著名实例,中国寺庙的形制演变,佛寺的三种类型与其代表名寺,幢的起源和演变,道观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佛寺的差异,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天主教在中国的早期营造活动与其教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掌握佛教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唐代佛寺的特点和明代以后 “伽蓝七堂”式布局特点,三类佛寺的建筑特征,佛塔的不同类型、特点和代表作,道教建筑、现存较大规模伊斯兰教建筑的著名实例以及基督教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其典型实例。

五、陵墓建筑

了解中国陵墓的分布情况和各朝代规模宏大的陵墓实例;熟悉其功能和在建筑上的相应处理方式以及中国陵墓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朝代陵墓建筑的艺术特征、墓室内部的结构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陵墓实例。

六、工程构筑

了解军事构筑的起源;熟悉中国桥梁建筑的不同类型、功能,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类型,军事构筑的发展演变和功能作用;掌握中国桥梁的造型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代表性实例、不同水利工程的功

能作用和著名实例以及长城的建造历程、军事意义及其著名关口。

七、居住建筑

了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历程;熟悉早期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构成要素与特点,中国传统住宅布局类型,近代乡土民居的各类代表性流派,官僚府第和庄园的演变发展过程;掌握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提高对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影响,中国住宅结构的主要类型,中国特殊建筑形式的分布范围和结构特征,中国传统住宅布局特征,近代乡土民居的形成背景、结构布局和整体特征以及近代官僚府第、地主庄园的典型实例。

八、城市

了解早期城市的起源,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规划特点,香港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背景和台湾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建筑风格的产生背景;

熟悉邺城和汴梁的规划格局和对后世的影响,元大都的规划特点,中国近代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和现代城市建筑各阶段建筑风格的文化背景,中国当代旅游城市的四种类型以及香港标志性建筑实例;

掌握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特征,中国近代城市建筑三种类型的演变过程和著名实例,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三个阶段建筑风格的含义、特征和代表实例,中国四种类型旅游城市的定义和代表实例以及代表台湾各时期建筑风格的实例。

专题四:饮食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传统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知识及其内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宣讲中国饮食文化的水平和鉴赏与品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饮食文化概论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模式的形成、饮食文化的概念、饮食文化的两大体系;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掌握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

二、食文化

了解中国烹饪起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面点的发展演变、小吃的概念与地方代表品种;熟悉我国四大菜系、菜肴的构成与命名,筵席的组合原则和组成格局,七种面团的特性与代表品种;掌握菜肴的鉴赏方法。

三、酒文化

了解酒的起源和发展,酒的酿造工艺和保健功用,主要世界名酒以及感官品评的原理和方法;熟悉酒的六种分类方法,中国著名啤酒、葡萄酒、果酒的品牌和感官品评的程序;掌握酒的文化魅力(酒人、酒事、酒礼、酒俗) 和中国著名白酒的品牌。

四、茶文化

了解茶叶的分类和茶具的种类以及中国茶道的精神;熟悉茶叶的不同命名方法和代表性茶种以及我国七大茶类的特色、基本工艺和代表性茶种;掌握各类茶的冲泡技法以及茶的营养成分与疗效。

专题五:武术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认识水平,以促进考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考生的武术鉴赏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中国武术的历史演进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熟悉各历史阶段武术文化的发展原因及其特征;掌握武术与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

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熟悉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掌握中国武术文化的伦理思想。

三、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特点及鉴赏

了解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特点;熟悉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流派的技击特征;掌握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的比较差异。

专题六:中医学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医学的概念、起源、形成,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分类、部分常用中成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医、中药治疗原理的认知和工作中的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形成

了解中医学的起源、形成;熟悉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中医学著作的历史年代、医家或作者以及金元时期的“四大家”医学流派;掌握中医学的概念。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掌握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基本含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介绍

了解中药的概念、中药的四气、成品药的剂型和部分常用中成药;熟悉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代表性药物。

专题七:陶瓷鉴赏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文化特质、艺术成就、产品和技术输出,景德镇传统名瓷与艺术特点,紫砂陶器的起源、特色、功能、艺术成就及其与茶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各著名窑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瓷器的仿制、鉴别与选购的一般方法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陶瓷器基本知识的认知、宣讲、鉴别和促销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陶瓷概述

了解中国陶瓷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中国陶瓷的文化特质及其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熟悉中国陶瓷及制瓷技术对外输出的基本情况,掌握唐代以后中国瓷业格局的演变情况。

二、景德镇瓷器鉴赏

了解青花瓷器的产生时代,釉上彩瓷器发展的大致过程,玲珑瓷器的产生原因和艺术特点,颜色釉瓷器的发色原理、基本分类以及薄胎瓷器、综合装饰瓷器的基本概念;

熟悉不同时期青花瓷器装饰风格的演变,粉彩瓷器的产生背景与装饰特点,薄胎瓷器的一般工艺过程、技术要求及其所体现的古代制瓷技术的高度成就;

掌握青花瓷器的定义、基本特点、青花瓷器产生的意义及其艺术成就以及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瓷器发展的基本历程。

三、宜兴紫砂陶器鉴赏

了解宜兴紫砂陶器发展的本源及其与原料、饮茶风俗的关系;熟悉紫砂具备的工艺性能及紫砂壶的制作原理与精加工工序;掌握紫砂壶的良好功能、紫砂材质美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成就。

四、其他名窑瓷器鉴赏

了解各重点窑口的分布区域及烧造的起迄年代,唐三彩陶的产生背景及其工艺、艺术特点;熟悉并掌握唐代“南青北白”瓷业格局和宋代五大名窑、六大瓷系代表性窑场,以及建窑、德化窑、石湾窑等产品的基本特点、技术和艺术成就及其在建国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

五、瓷器鉴别与选购的一般方法

了解仿制瓷器的历史,熟悉瓷器鉴别的主要内容和古瓷鉴定的主要依据,掌握选购瓷器的一般方法。

专题八:珠宝玉石鉴赏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珠宝玉石的概念、分类、鉴定方法、艺术与特色欣赏、加工与销售市场以及主要珠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品种评价与质量鉴别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向游客提供导购服务中对珠宝玉石的促销和鉴赏能力。 考试内容:

一、珠宝玉石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珠宝玉石的含义和特性;熟悉和掌握其分类及最珍贵的天然宝石和天然玉石的名称。

二、珠宝玉石鉴赏的基本方法

了解常用的珠宝玉石鉴定仪器;熟悉珠宝玉石鉴定的要素、基本方法以及假宝石、炝色品与拼合宝石鉴别技法;掌握珠宝玉石欣赏的依据、目的和应把握的方面。

三、珠宝玉石市场

了解世界主要珠宝玉石市场及其消费特点;熟悉我国珠宝玉石的主要产地与珠宝玉石市场的发展情况;掌握珠宝玉石选购和保管应注意的方面。

四、主要珠宝玉石鉴赏

了解钻石经济价值的评价标准,世界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主要产地,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的品种,有机宝石的品种,世界翡翠和欧泊的主要产地和品种类型;

熟悉钻石的基本特征,红蓝宝石的基本特征与其优质品种,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基本特征,金绿宝石包括的宝石的名称、基本特征,珍珠与琥珀的类型以及欧泊的价值评价依据;

掌握区别真假钻石、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的要领,评价祖母绿与海蓝宝石质量的依据和最佳品种,金绿猫眼宝石的价值评价以及与其他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的区别,珍珠和琥珀质量的评价依据,翡翠的识别、质地的优劣和颜色上的等级以及天然欧泊与各种仿冒品的根本区别。

专题九:游客心理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影响游客行为的心理因素、旅游过程中与游客沟通的基本原则、分析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旅游活动不同阶段游客心理和行为的主要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接待技巧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导游服务过程中较好地洞察和判断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做好导游服务工作。

考试内容:

一、游客心理概述

了解影响游客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四个方面,旅游活动中人际交往的特点;熟悉认知主体的社会知觉误区、分析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掌握转变旅游者态度的主要办法、与游客语言沟通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洞察和判断游客心理和行为的途径。

二、游客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征及接待技巧

熟悉游客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和接待技巧以及游客的购物动机;掌握引导游客购物的服务技巧。

三、不同地区的游客心理及接待技巧

熟悉我国内地各不同地区游客的个性特征;掌握分别向其提供导游服务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我国港、澳、台地区游客的心理个性特点和我国主要客源国家游客的个性特点以及旅游接待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分别接待他们时应注意的方面。

专题十:自然旅游资源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地质地貌景观资源、风景水景景观资源和奇特的大气物理现象的景观特征与其成因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生态旅游、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与应用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导游讲解中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按照生态旅游与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要求开展旅游活动的自觉性。

考试内容:

一、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了解熔岩地貌的类型和火山的种类,岩溶地貌的主要类型,“鬼城”的主要分布地区和鸣沙现象发生的地区;

熟悉花岗岩景观的主要特征与我国主要花岗岩山地的名称,流纹岩山地的景观特征与我国流纹岩典型山地的名称,锥状火山群与熔岩台地的主要特征和我国火山的两个活动带,我国岩溶地貌的分布地区和著名的岩溶地貌名称,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名称,“鬼城” 景观的形态特征以及我国主要鸣沙地名称;

掌握花岗岩山地和石块景观、流纹岩山地景观形成的原因以及熔岩洞与岩溶洞形成机理的差别,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和腾冲火山群的形成过程及独特的景观特征,石芽、峰丛、峰林、孤峰、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天坑、地缝的差别与成因,桂林山

水、路南石林、黄龙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特征与成因,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与外在条件,形成“鬼城”的必备条件以及构成此种地貌的类型以及产生沙鸣现象的几种学说。

二、风景、水景景观资源

了解地热水与温泉的区别和世界涌潮的主要发生地;

熟悉泉的类型、门类及我国涌泉与喷泉分布地区,温泉的类型和对人体的主要功能以及湖汐景观的形态特征;

掌握喷泉与涌泉的异同及其不同的成因,温泉形成的两种原因及我国受地热作用的主要温泉和受岩浆作用的主要温泉的名称,瀑布形成的几种原因以及我国和世界不同成因的代表性瀑布,潮汐景观形成的原因和我国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形成的原因,地表水体呈现不同色彩的成因以及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的水景形态特征与形成的原因。

三、奇特的大气物理现象

了解蜃景、霞与虹的概念;

熟悉我国云海、云瀑的主要发生地,霞与虹景观的主要特征,佛光发生的环境及我国主要发生地,蜃景的类型和蜃景在我国多次出现的地区以及极光的类型、景观特征和最经常出现的地方;

掌握云海与云瀑的主要区别与成因以及黄山云海、云瀑的主要特点和最为奇特、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霞与虹发生的时间、形成的原因及其出现同未来天气预示的关系,佛光形成的原因和峨眉山出现佛光频率最高的原因,“上现蜃景”、“下现蜃景”和“侧现蜃景”出现的条件和原因以及“蓬莱仙境”出现频率高的原因,极光现象的本质、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以及我国出现极光、“白夜”现象的地方与其在夏至前后九天出现的原因。

四、生态旅游

了解生态旅游各方参与者的职责;熟悉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区别。

五、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和国际管理机构;熟悉世界遗产的类型;掌握我国迄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和其类别。


相关文章

  • 天津市2013年导游考试科目
  • 考试考务 (一)考试方式 全国中.高级导游员等级考试采取全国统一笔试方式.考试大纲将由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通过中国旅游网(www.cnta.gov.cn)发布,考生可自行下载. 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参考资料可使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 ...查看


  • 2017年山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 2017年(山西)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注:由于前四条全国都是一致, 山西考生可直接拉到第五条查看山西省的考试要求. 一.考试性质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合格导游人才的全国统一的准入类 ...查看


  • 2013年导游知识专题题库
  • 2013年导游知识专题题库 一.单选题 1 颐和园的布局和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 B ), 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 A扬州瘦西湖 B 杭州西湖 C 嘉兴南湖 D 太湖 2 导游带团去西安,当看到大雁塔时,导游告诉游客大雁塔应属于古塔中的 ...查看


  • 2013年旅游局普法工作总结
  • 2013年XX 县旅游局普法工作上半年总结 为全面开展落实2013年"六五"普法规划,扎实做好2013年的各项工作,我局根据县普法办的安排,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提高单位干部职工法治水平为重点,强化学习,扩大宣传,深入开 ...查看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查看


  • 2013年苏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 2013年苏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旅游以创建国家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重点,强化规划先导,推进产业融合,加快项目建设,助推企业做强,加大宣传营销,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了 ...查看


  • 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 辽宁职业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调研的指导思想 为了科学.合理的制定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其符合社会 和旅游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教师利用寒假时间集中小组走访.电 话访 ...查看


  • 2013年旅游活动日策划书(改)
  • "爱生活·爱旅游" 兰州大学第二届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 策 划 书 一.活动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自2011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举行中国旅游日新闻发布会后,每年5月19日(即< ...查看


  • 2013导游证年审
  • 湖湘文化瑰宝之岳麓书院 (1)1001年,时任潭州知州李允则上奏朝廷为岳麓书院修广舍宇,岳麓书院即以(讲学,祭祀,学田,藏书楼)的基本规制构成. (2)本节课提到的哪一年潭州知府刘珙建岳麓书院后,聘请了张栻来讲学.(宋孝宗乾道元年)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