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十分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人”的因素。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决定的。”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可能达到的情况和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有正确的估计和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为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做好准备;反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就不会灵活地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会抓住自然生成的良好契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不出彩。 究竟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教师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且导出精彩呢?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多位名师的成功教例,我觉得要想导出精彩,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环节中,我们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关注学生思维的程度和状态,关注学生的疑问。 一、机智纠错 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会发生一些错误,而教师如何来看待和解决这些错误呢?有的教师会因“错误”而乱了手脚,有的教师会一带而过,而有的教师会及时做出判断和引导。比较中我发现,教师一个“顺学而导”的纠错过程也会生成课堂的“精彩”。 孙双金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一学生在读“拨草寻蛇”时把“拨”读成了“拔”。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且看孙老师的纠错过程: 师:(板书拨和拔)谁来读?(一生读) 师:“拨草寻蛇” “拔草寻蛇”各是怎样一个动作?(生很积极地表演) 师:(结合表演小结)你看,同学们在“拨草”时,用手指或小棒,所以旁边上面有一小竖(红笔标出),而“拔草”把草拔光了,所以上面没有一小竖了。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记一记。 在随后的学习中,学生再也没弄错这两个字,可见孙老师的教学是高效的。 课堂上即时出现的错误,孙老师为何能处理得这样精彩呢?其实这种精彩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二、及时深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的理解是肤浅的,这就正好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让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 《半截蜡烛》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故事塑造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爱国。强洪权教师在执教中根据课文预设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都打动了我们,你觉得他们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呢?”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主动读书,积极思考。当学生说到伯诺德夫人时能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分析,而对人物语言没有深入触及。其实在备课时强老师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文章中伯诺德夫人是个最主要的人物,而语言只有一句,但这一句是在与德国军官周旋开始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怎样让学生深化对语言的感悟呢?强老师进行了这样的引导:“你们觉得伯诺德夫人这句话该怎样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有的从语气上探究,觉得应该是很平静地说,一方面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一方面给孩子们心理的暗示,反映了伯诺德夫人富有经验,临危不乱;有的从这句话的重音探究,觉得应重读“瞧”,很自然的引向“灯”;有的觉得重读“亮”理由很充分,反映出伯诺德夫人的智慧……学生们的感悟逐步深入,对文章人物的理解逐渐丰满起来。我觉得这个过程很精彩,而这份精彩来源于强老师备课时对教材的深入解读。 三、收放自如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多变的、发散的,甚至会跑离主题。作为教师,这时候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收放自如。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第六自然段:“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叶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但是我发现他们的发言慢慢跑离了语言文字。于是我就启发:“结合课文的描写说说理由。”接着,学生紧扣语言文字讲述了各个季节的叶子的特点。我又引导:“同学们说了很多,这一段其实只写了绿叶的一个特点,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吗?”于是,学生对“绿叶为大树而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特点呼之即出。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倾听,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收放”,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方向。 四、巧妙解疑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教材的重点、难点,但更要关注学生的疑点,所以要大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小心地来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在学习《梅兰芳学艺》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大师”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真实的问题,二年级的孩子对“大师”一词的含义的确很难理解,看看于永正教师是怎样引导的。于老师先大大表扬了这个孩子,然后引导孩子从课文中找找你觉得怎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师”。孩子们读书之后得出结论:本领高、很有名的人是大师。于老师进行了肯定,接着给孩子们讲述了梅兰芳拒绝给日本鬼子唱京戏的故事。学生从中明白:本领高、品德好的人才称之为“大师”。于老师这个“解疑”的案例称得上一个“经典”,它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疑问如何保护,进而巧妙引导学生探究;它告诉我们课堂的精彩来源于教师丰富的底蕴,精彩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预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对学生、对自身素养做更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语文教学走进一片更灿烂的天地。 (责编 张亚莎)
新课标十分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人”的因素。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决定的。”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可能达到的情况和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有正确的估计和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为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做好准备;反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就不会灵活地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会抓住自然生成的良好契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不出彩。 究竟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教师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且导出精彩呢?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多位名师的成功教例,我觉得要想导出精彩,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环节中,我们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关注学生思维的程度和状态,关注学生的疑问。 一、机智纠错 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会发生一些错误,而教师如何来看待和解决这些错误呢?有的教师会因“错误”而乱了手脚,有的教师会一带而过,而有的教师会及时做出判断和引导。比较中我发现,教师一个“顺学而导”的纠错过程也会生成课堂的“精彩”。 孙双金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一学生在读“拨草寻蛇”时把“拨”读成了“拔”。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且看孙老师的纠错过程: 师:(板书拨和拔)谁来读?(一生读) 师:“拨草寻蛇” “拔草寻蛇”各是怎样一个动作?(生很积极地表演) 师:(结合表演小结)你看,同学们在“拨草”时,用手指或小棒,所以旁边上面有一小竖(红笔标出),而“拔草”把草拔光了,所以上面没有一小竖了。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记一记。 在随后的学习中,学生再也没弄错这两个字,可见孙老师的教学是高效的。 课堂上即时出现的错误,孙老师为何能处理得这样精彩呢?其实这种精彩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二、及时深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的理解是肤浅的,这就正好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让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 《半截蜡烛》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故事塑造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爱国。强洪权教师在执教中根据课文预设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都打动了我们,你觉得他们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呢?”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主动读书,积极思考。当学生说到伯诺德夫人时能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分析,而对人物语言没有深入触及。其实在备课时强老师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文章中伯诺德夫人是个最主要的人物,而语言只有一句,但这一句是在与德国军官周旋开始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怎样让学生深化对语言的感悟呢?强老师进行了这样的引导:“你们觉得伯诺德夫人这句话该怎样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有的从语气上探究,觉得应该是很平静地说,一方面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一方面给孩子们心理的暗示,反映了伯诺德夫人富有经验,临危不乱;有的从这句话的重音探究,觉得应重读“瞧”,很自然的引向“灯”;有的觉得重读“亮”理由很充分,反映出伯诺德夫人的智慧……学生们的感悟逐步深入,对文章人物的理解逐渐丰满起来。我觉得这个过程很精彩,而这份精彩来源于强老师备课时对教材的深入解读。 三、收放自如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多变的、发散的,甚至会跑离主题。作为教师,这时候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收放自如。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第六自然段:“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叶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但是我发现他们的发言慢慢跑离了语言文字。于是我就启发:“结合课文的描写说说理由。”接着,学生紧扣语言文字讲述了各个季节的叶子的特点。我又引导:“同学们说了很多,这一段其实只写了绿叶的一个特点,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吗?”于是,学生对“绿叶为大树而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特点呼之即出。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倾听,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收放”,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方向。 四、巧妙解疑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教材的重点、难点,但更要关注学生的疑点,所以要大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小心地来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在学习《梅兰芳学艺》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大师”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真实的问题,二年级的孩子对“大师”一词的含义的确很难理解,看看于永正教师是怎样引导的。于老师先大大表扬了这个孩子,然后引导孩子从课文中找找你觉得怎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师”。孩子们读书之后得出结论:本领高、很有名的人是大师。于老师进行了肯定,接着给孩子们讲述了梅兰芳拒绝给日本鬼子唱京戏的故事。学生从中明白:本领高、品德好的人才称之为“大师”。于老师这个“解疑”的案例称得上一个“经典”,它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疑问如何保护,进而巧妙引导学生探究;它告诉我们课堂的精彩来源于教师丰富的底蕴,精彩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预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对学生、对自身素养做更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语文教学走进一片更灿烂的天地。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