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英雄邓世昌

《甲午英雄邓世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激发学生对爱国名将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和理解邓世昌以死报国的英雄行为。

【教学难点】了解并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爱国名将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1. 邓世昌挂图。

2.教学课件。

学生. :搜集邓世昌及甲午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这些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尊严,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清朝末年的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是这样的英雄,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甲午英雄邓世昌》(板书课题)。

2. 出示邓世昌挂图,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3. 读题激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师简写板书:谁?做什么?结果?)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说邓世昌是爱国将领?

(2)他为什么以身殉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了解邓世昌英雄的事迹。 我们读一篇课文就要把它读懂。同学们的思维敏捷,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求助老师、同学来解决。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细读释疑。

1. 默读课文,提出疑问。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过,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初步的感觉上,接下来我们就对课文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标记出来。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

(1)邓世昌为什么要决定撞沉“吉野”号?

(2)随从把救生圈抛给邓世昌,他为什么要拒绝?

(3)邓世昌的爱犬想救起自己的主人,邓世昌却亲手淹死爱犬,这是为什么?

(4)他为什么要选择同归于尽,而不选择保存实力,日后再战呢?

(5)为什么不准备充足的炮弹呢?

(6)“致远”号为什么不躲避射向它的鱼雷?

2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1)提出的简单问题可以同桌或前后桌合作解决。

(2)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整理汇报。

归纳有价值的问题如下:

(1))他为什么要选择同归于尽,而不选择保存实力,日后再战呢? (2))他为什么要决定撞沉“吉野”号?

3.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研读课文,我们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读文、思考)

(2)学生小组内交流找出的答案。

(3)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四、精读品味,用心体验。

1. 邓世昌是一位爱国将领,能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能体现邓世昌爱国的词、句、段。

(2)学生读出自己找到的句、段。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品读描写邓世昌语言、行动的重点词、句、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2. 再读课文,品味情感。

(1)播放《甲午风云》影片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

(2)指名说一说观看影片片段后有什么感想。

(3)出示词语“振奋、焦急、担忧、解气、心痛、悲壮”。引导学生读出相对应的情感。

同学们,你们在刚才读课文或观看影片时,是不是曾产生过这样的情感呢?如果有,能说说是在什么时候吗?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课文的片段吧!

(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体会邓世昌的爱国情怀,深切地感受邓世昌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通过有感情地读文,使学生了解甲午海战的经过,读出感情、读出感悟。)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 假如你是给邓世昌抛救生圈的那名随从,是27个遇救者中的一个,现在请你写一篇简短的邓世昌回忆录,你想怎样写?

2. 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壮举不仅激励清朝海军与敌人顽强博斗,也激发了后世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他的死告诉我们:国家落后,就会挨打。中国人只有发愤图强,才能在世界扬眉吐气。让我们怀着对邓世昌崇敬的心情再次朗读全文。

(情动而辞发,感动之后读说结合,再次体验邓世昌的爱国情感和带给我们的无限感动。)

补充资料:

邓世昌简介:。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1868年,他怀着救国的志愿,以各门课程考核皆优的成绩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该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他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年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舰”、“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甲午英雄邓世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激发学生对爱国名将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和理解邓世昌以死报国的英雄行为。

【教学难点】了解并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爱国名将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1. 邓世昌挂图。

2.教学课件。

学生. :搜集邓世昌及甲午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这些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尊严,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清朝末年的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是这样的英雄,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甲午英雄邓世昌》(板书课题)。

2. 出示邓世昌挂图,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3. 读题激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师简写板书:谁?做什么?结果?)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说邓世昌是爱国将领?

(2)他为什么以身殉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了解邓世昌英雄的事迹。 我们读一篇课文就要把它读懂。同学们的思维敏捷,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求助老师、同学来解决。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细读释疑。

1. 默读课文,提出疑问。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过,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初步的感觉上,接下来我们就对课文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标记出来。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

(1)邓世昌为什么要决定撞沉“吉野”号?

(2)随从把救生圈抛给邓世昌,他为什么要拒绝?

(3)邓世昌的爱犬想救起自己的主人,邓世昌却亲手淹死爱犬,这是为什么?

(4)他为什么要选择同归于尽,而不选择保存实力,日后再战呢?

(5)为什么不准备充足的炮弹呢?

(6)“致远”号为什么不躲避射向它的鱼雷?

2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1)提出的简单问题可以同桌或前后桌合作解决。

(2)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整理汇报。

归纳有价值的问题如下:

(1))他为什么要选择同归于尽,而不选择保存实力,日后再战呢? (2))他为什么要决定撞沉“吉野”号?

3.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研读课文,我们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读文、思考)

(2)学生小组内交流找出的答案。

(3)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四、精读品味,用心体验。

1. 邓世昌是一位爱国将领,能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能体现邓世昌爱国的词、句、段。

(2)学生读出自己找到的句、段。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品读描写邓世昌语言、行动的重点词、句、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2. 再读课文,品味情感。

(1)播放《甲午风云》影片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

(2)指名说一说观看影片片段后有什么感想。

(3)出示词语“振奋、焦急、担忧、解气、心痛、悲壮”。引导学生读出相对应的情感。

同学们,你们在刚才读课文或观看影片时,是不是曾产生过这样的情感呢?如果有,能说说是在什么时候吗?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课文的片段吧!

(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体会邓世昌的爱国情怀,深切地感受邓世昌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通过有感情地读文,使学生了解甲午海战的经过,读出感情、读出感悟。)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 假如你是给邓世昌抛救生圈的那名随从,是27个遇救者中的一个,现在请你写一篇简短的邓世昌回忆录,你想怎样写?

2. 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壮举不仅激励清朝海军与敌人顽强博斗,也激发了后世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他的死告诉我们:国家落后,就会挨打。中国人只有发愤图强,才能在世界扬眉吐气。让我们怀着对邓世昌崇敬的心情再次朗读全文。

(情动而辞发,感动之后读说结合,再次体验邓世昌的爱国情感和带给我们的无限感动。)

补充资料:

邓世昌简介:。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1868年,他怀着救国的志愿,以各门课程考核皆优的成绩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该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他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年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舰”、“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相关文章

  • 甲午中日战争的教案
  • 甲午中日战争的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②叙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③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理解<马关条约>的 ...查看


  • 观甲午风云有感
  • 观<甲午风云>有感 清油河镇初级中学 八年级(1) 杨柳 一提到甲午中日战争,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因为那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中国历史的耻辱.至今都影响着中国,也正是甲午中日战争才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使中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史. 18 ...查看


  • 观[甲午风云]有感[1] 1
  • 一提到甲午中日战争,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吧.因为那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中国历史的耻辱.至今都影响着中国,也正是甲午中日战争才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使中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史. 1894年7月2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是中日甲午海 ...查看


  • [海上英魂]教学设计
  • <海上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 ...查看


  •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
  •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邓进星 课程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 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和要求 1 ...查看


  • 甲午战争教案
  • 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二)过程方法与能力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 ...查看


  • 甲午风云读后
  • 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观<甲午风云>有感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 ...查看


  •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战争 教案
  • <甲午战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日本为了吞并朝鲜,侵略中华,称霸世界,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政府腐朽,军备松弛,虽经浴血奋战,最终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 ...查看


  • 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 <甲午风云>观后感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