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心理实验设计

心理实验设计

第一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

1、关于科学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静态和动态的观点。

2、对科学存在的误解:①将科学视为技术②将科学视为某些特定的学科。

3、关于科学研究存在几种不实之说:①“科学研究是对已有事实的积累”②“科学研究致力于伟大的发现和突破”③“科学研究都是实验性的”④“科学家是没有偏见的”

4、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心理学研究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可控制的和可检验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5、科学和常识存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系统性和控制性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概念和理论结构使用的严谨性。②科学家系统地、实证性地验证他们的理论和假设。③对控制性的理解。④对各种现象间内在关系的探讨。⑤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

6、科学和非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

非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

一般方法 直觉的 实证性的

观察 偶然的,非控制性的 系统的,控制性的

报告 主观的,有偏差的 客观的,无偏差的

概念 模糊的,含有多余的含义 清晰的定义,可操作的

工具 不准确的,不严密的 准确的,严密的

测量 无效的,不可*的 有效的,可*的

假设 不可测量的 可测量的

态度 接受的,不加批评的 怀疑的,批评的

7、问卷和测验是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测量行为的有效工具。

8、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测量,一是物理测量,二是心理测量。测量一般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信度包括重测、复本、分半、同质性和评分者信度。

9、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之一。

10、非实验方法的特点:①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②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做出妥协。

11、①根据观察场景的设置分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②根据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分直接和间接观察。③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分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

12、根据参与的程度,派顿把参与性观察分为4种:①完全的参与者②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③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④完全的观察者

13、调查研究的变量分为两类:①被试的机体变量 ②被试的反应变量

14、调查问题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自由回答形式、填空式、量表式、表格式、排列秩序、分类型和核对细目表等。

15、调查的方式分为邮件调查、电话调查和个人访谈。

16、访谈法的主要类型:结构访谈和无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17、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

18、个案研究的优点:①揭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②为临床改革打下基础 ③研究非常罕见的现象 ④对某些理论假说提出质疑 ⑤对心理学理论提供初步的支持 ⑥作为探索行为规律的补充 19、个案研究的缺点:①信度和效度较差②很难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③容易出现解释偏差④数据收集可能存在误差⑤个案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从一个个体推广到总体,这是个案研究受到的最多的批评。 名词解释:

1、科学——通常我们把科学界定为一种以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2、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3、定性研究——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定性研究更强调意义、经验(通常是口头描述)、描述等。

4、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规律,探明或建立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

5、应用研究——是指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

6、实验法——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不到的。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7、非实验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受到许多限制,使实验无法进行,于是只得求助于非实验的研究方法。非实验法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法等等。

8、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设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9、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10、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11、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

12、对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不同观点——(1)纯定量研究观点。(2)质量资料可以量化。(3)可以从质量资料中扩展定量研究的成果。(4)定性和定量研究——不同的马走不同的路。(5)纯定性研究观点。 简答题:

1、 简述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由于冯特的影响,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纷纷集中到他的心理学实验室,接受所谓“新的“训练。由此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世界各地迅速扩散。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它的第一任主席是霍尔。詹姆斯于1878年授予霍尔心理学博士学位。1887年霍尔在美国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心理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者至今仍然关注感觉和知觉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当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如临床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研究不限于实验室的研究。也在学校以及其他非实验室场所进行研究。

2、 简述实验心理学发展简史。

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1)赫尔姆霍兹:1821-1894,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2)韦伯:1795-1878,提出韦伯定律,把物理刺激的增加与最小可觉差联系起来。

(3)费希纳:1801-1887,拓展了韦伯定律,发现费希纳定律,并建立了心理物理学。

(4)冯特:1832-1920,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5)艾宾浩斯:1850-1909,1885年出版《论记忆》,表明高级心理现象也可进行实验研究。

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

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定性研究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定性研究更强调意义、经验(通常是口头描述)、描述等。

4、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规律,探明或建立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积累起起丰富的数据和理论解释,为将来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应用研究是指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于心理学发展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基础研究的成果指导着应用研究的进行。应用研究的设计、构想、假说的形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价,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实际需要和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的推动

心理实验设计

第一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

1、关于科学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静态和动态的观点。

2、对科学存在的误解:①将科学视为技术②将科学视为某些特定的学科。

3、关于科学研究存在几种不实之说:①“科学研究是对已有事实的积累”②“科学研究致力于伟大的发现和突破”③“科学研究都是实验性的”④“科学家是没有偏见的”

4、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心理学研究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可控制的和可检验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5、科学和常识存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系统性和控制性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概念和理论结构使用的严谨性。②科学家系统地、实证性地验证他们的理论和假设。③对控制性的理解。④对各种现象间内在关系的探讨。⑤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

6、科学和非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

非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

一般方法 直觉的 实证性的

观察 偶然的,非控制性的 系统的,控制性的

报告 主观的,有偏差的 客观的,无偏差的

概念 模糊的,含有多余的含义 清晰的定义,可操作的

工具 不准确的,不严密的 准确的,严密的

测量 无效的,不可*的 有效的,可*的

假设 不可测量的 可测量的

态度 接受的,不加批评的 怀疑的,批评的

7、问卷和测验是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测量行为的有效工具。

8、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测量,一是物理测量,二是心理测量。测量一般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信度包括重测、复本、分半、同质性和评分者信度。

9、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之一。

10、非实验方法的特点:①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②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做出妥协。

11、①根据观察场景的设置分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②根据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分直接和间接观察。③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分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

12、根据参与的程度,派顿把参与性观察分为4种:①完全的参与者②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③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④完全的观察者

13、调查研究的变量分为两类:①被试的机体变量 ②被试的反应变量

14、调查问题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自由回答形式、填空式、量表式、表格式、排列秩序、分类型和核对细目表等。

15、调查的方式分为邮件调查、电话调查和个人访谈。

16、访谈法的主要类型:结构访谈和无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17、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

18、个案研究的优点:①揭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②为临床改革打下基础 ③研究非常罕见的现象 ④对某些理论假说提出质疑 ⑤对心理学理论提供初步的支持 ⑥作为探索行为规律的补充 19、个案研究的缺点:①信度和效度较差②很难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③容易出现解释偏差④数据收集可能存在误差⑤个案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从一个个体推广到总体,这是个案研究受到的最多的批评。 名词解释:

1、科学——通常我们把科学界定为一种以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2、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3、定性研究——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定性研究更强调意义、经验(通常是口头描述)、描述等。

4、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规律,探明或建立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

5、应用研究——是指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

6、实验法——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不到的。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7、非实验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受到许多限制,使实验无法进行,于是只得求助于非实验的研究方法。非实验法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法等等。

8、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设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9、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10、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11、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

12、对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不同观点——(1)纯定量研究观点。(2)质量资料可以量化。(3)可以从质量资料中扩展定量研究的成果。(4)定性和定量研究——不同的马走不同的路。(5)纯定性研究观点。 简答题:

1、 简述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由于冯特的影响,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纷纷集中到他的心理学实验室,接受所谓“新的“训练。由此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世界各地迅速扩散。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它的第一任主席是霍尔。詹姆斯于1878年授予霍尔心理学博士学位。1887年霍尔在美国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心理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者至今仍然关注感觉和知觉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当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如临床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研究不限于实验室的研究。也在学校以及其他非实验室场所进行研究。

2、 简述实验心理学发展简史。

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1)赫尔姆霍兹:1821-1894,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2)韦伯:1795-1878,提出韦伯定律,把物理刺激的增加与最小可觉差联系起来。

(3)费希纳:1801-1887,拓展了韦伯定律,发现费希纳定律,并建立了心理物理学。

(4)冯特:1832-1920,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5)艾宾浩斯:1850-1909,1885年出版《论记忆》,表明高级心理现象也可进行实验研究。

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

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定性研究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定性研究更强调意义、经验(通常是口头描述)、描述等。

4、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规律,探明或建立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积累起起丰富的数据和理论解释,为将来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应用研究是指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于心理学发展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基础研究的成果指导着应用研究的进行。应用研究的设计、构想、假说的形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价,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实际需要和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的推动


相关文章

  • 实验格式样本
  •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实验心理学实践课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颜色爱好心理量表的编制 姓名: 准考证号: 组号:9组 二〇一四 年 九 月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测量颜色偏好的水平,学习利用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编制等 距量表和主观顺序量表:考 ...查看


  • 浙江省2014年10月自考教育心理学真题
  •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11 写在答题纸上㊂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 姓名㊁ 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查看


  • 山东自考科目一览
  • 一.商务英语(本科) 专业代码050218 主考院校:山东财政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本专业共设置12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学分) 3.日语(6学分) 4.高级英语(12学分) 5.英 ...查看


  • 设计心理学论述题(自考)
  • [1] 论述帕提农神庙时期校正视错觉的设计主要包括哪些,以及原理. 得分: 90分 答: 1,正面的8根石柱,只有中央2根石柱完全垂直,其他6根石柱都向内倾斜,这样可以避免石柱全部垂直,在高处两侧石柱会被沉重的石楣压得显得向外分开: 2,神 ...查看


  • 组织行为学总结--自考
  • 第一篇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 - 37)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2 - 23) 一.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组织 及其涵义(6项). ·行为(狭义.广义). ∳行为的特点(适应.多样.动态.可控.主客观 结合). ·组织行为学(对 ...查看


  • 2014年自考教育学本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重点
  • 第一章 1: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角度评价其意义.(分析和把握教育问题的三个纬度:历史, 现实,理论)?P30 答:在历史――现实――理论三维空间中把握教育问题,是我们分析研究问题的一个基本思 路. 第二章 1:研究选题的基本标准及其运用. ...查看


  • 学前教育系2014年上学期第一期督导简报
  • 学前教育系二级督导 简 报 第[1]期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2014年3月31日 目 录 ● 活动简讯 ● 01 学前教育系2014年2-3月份会议情况一览表 ● 教育教学 ● 02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督促检查03 完善岗位 ...查看


  • 江苏自考中学历史教育学教材大纲
  • 28221 中学历史教育学 江苏教育学院编 第一章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建构 一.考试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知道建构和选择历史教学模式应首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历史课堂教学应具有基础性.民主性.活动性和层次性等基本特征.还要注意在建模和运 ...查看


  • 自学考试法律本科注意事项
  • 郑州大学自考自考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详解 郑州大学自考自考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详解 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当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索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晰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把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