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形设计的中的坡度设计

园林地形设计中的坡度设计

引言

地形设计在设计中应用很广,特别是园林设计中,是最常用的设计手法之

一。在大型的项目中,挖湖堆山,打造山水地形骨架,创造逶迤起伏的地形效果。小到十几平方米的绿地,也可能通过堆填几十公分高的微地形,营造出丰富的软质视觉层次和创造不同的活动空间。

我们所说的地形,包括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自然地形是自然中的地貌地形,是亿万年来由地球地壳运动,在内力与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这类地形通常为利用为主,改造为辅。人工地形是由于设计中景观效果的需要,由规划设计师设计,通过土方工程手段创造出来的地形。人工地形在设计中要营造何种地形空间,通过何种地形坡度才能形成所需的地形空间,是设计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不同地形空间的分类

影响园林地形设计的因素很多,包括场地的现状,场地的地质状况,设计上整体空间结构等等。在具体的地形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地形的整体走势,最高点,次高点,最低点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地形的坡度问题则是经过地形空间的全局性考虑后,需要深化的重点,在这里,我们对不同坡度形成的地形空间进行分类。

1、开敞平缓的地形空间

可供人进入游赏及活动的园林地形空间,如:在缓坡大草坪,此类地形的坡度小,地形变化丰富,场地占地大,形成较大面积的活动“面”,可供人们进入,开展各类活动,如放风筝、踢毽子、球类活动、草地野餐等。如深圳莲花山公园南面的缓坡大草坪,坡度平缓,空间大,给人们提供了开展多种活动公共场所。

2、稍陡郁闭的地形空间

以种植为主地形空间,此类园林地形坡度相对可以较大,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由植物分隔的郁闭空间。由于坡度较大,决定了人的活动不能在坡地上全面展开,人的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此类地形中专门设置的活动“点”及游览“线”中,如铺装平台、亭子及台阶游步道中,以步行观赏活动内容为主。

3、陡峭封闭的地形空间

以空间分隔为主要目的的园林地形空间,此类地形较高,形成视线隔断,空间领域感强。由于坡度大,不宜设置活动设施,但可适当设置台阶游步道。在人工地形中此类地形的坡度常取土壤的自然安息角的坡度。此类地形的功能性突出,兼顾景观观赏性。如深圳园博园北面相接北环大道的边界处,通过堆高北面的山体,形成连绵山脉,视觉上,很好的阻挡了北环大道的不良景观,听觉上,拦隔了大道的轰轰的车流噪音。

二、不同地形空间类型的坡度研究

陡地按坡度的大小,常规分类为:

缓坡地为3%—10%(1:33.4——1:10),

中坡地为10%—25%(1:10—1:4),

陡坡为25%—50%(1:4——1:2),

急坡地50%—100%(1:2——1:1),

悬崖坡地为大于100%(1:1)。

园林地形的坡度通常在3%(地面自然排水较顺畅的坡度)以上到50%的坡度。在3%——

50%之间的地形坡度中,何种坡度适用于以述的三种空间类型的何种类型?

我们首先从景观与游人活动为切入点,按不同坡度对游人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坡度为100%(1:1)——

50%(1:2.5)时,需要做硬质材料护坡,人难以站立平衡;

坡度在50%(1:2.5)——

25%(1:4)时,可用植物材料护坡,人可以站立,但不舒适,感觉吃力,有滚落的危险;

坡度小于20%(1:5)时,人可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

坡度小于10%(1:10)时,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

1、开敞平缓的地形空间的坡度分析

此类地形可供人进入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需要地形平缓,并要适用于不

同年龄段的人群,人在其上行走活动,要有如履平地之感,视野开阔,通风效果良好。我们选择的地形坡度主要采用3%(1:33.4)——

10%(1:10)之间缓坡地地形,少量采用10%(1:10)——

25%(1:4)之时的中坡地地形。

在我院设计的深圳市龙潭公园的改造工程方案中,是以地形土方内部平衡创造更多适合人活动的缓坡地形的一个典型。

龙潭公园占地17.7公顷,公园北部原地形为山谷的局部,山体地形坡度达24°(45%),

公园中心为一个大湖,湖四周原设计为硬质护坡,形式多样,坡度介于21°(39%)——

55°(142%)之间,由于坡度大,这些护坡不能供游人活动。我们通过计算整个公园可供游人活动的平地约占27.1%,可供游人活动的缓坡占10.3%,不方便游人活动的陡坡占22。9%,不可供游人活动的陡坡占16。3%,湖面占23。4%。我们设计的重点是通过对坡度大的陡坡进行内部土方平衡,将南部中间土方分别堆填至两侧湖体陡坡处,并对地形进行塑造,形成可供游人活动的

≤1:5缓坡地形。使公园可供游人活动的缓坡、平地增加到占全园面积的56.6%

图1,龙潭公园现状地形分析

图2,龙潭公园地形改造分析

2、稍陡郁闭的地形空间的坡度分析

此类园林地形空间坡度相对大,人站立其上有不舒适感,人的活动控制在地形上修建的台阶游步道、休息平台及亭廊中,是引导式的“线”“点”式活动。地形空间大面积以植物造景为主,以观景为主。这类地形的坡度常选用中坡地40%(1:2.5)——

25%(1:4)之间。

这类地形在我院规划设计的云南

省海埂会议中心的海埂花园设计中应

用最广。海埂花园占地32公顷,用地

中部为省级接待高端政府、商务人士

的酒店,四周用地均为绿化景观用地

。景观设计上通过地形处理,挖湖堆

山,将建筑四周地形设计成连绵起伏

的“山脉”,形成对建筑体的包围,

从用地外部看,人只能看到山体及郁郁郁葱葱的

图3,海埂花园地

树林,感觉不到建筑的存在。地形的坡度多数控制在20%左右,这个坡度利于各种植物的种植。

3、陡峭封闭的地形空间的坡度分析

此类园林地形空间高度较高,形成人的视线隔断,空间被分隔。地形坡度大,不适合人的活动。这类地形能否形成空间分隔关键是地形从平地处抬升的高差能否超过人的视线高度。我们常把此类地形坡度选用在33%(1:3)——50%(1:2)坡度之间。

在上述的海埂花园例子中,地块南侧有一个生活热水站,是原地块存留的,要在本项目中利用。地热站留在一块绿地的边缘地带,很突兀,我们通过地形设计,在其四周堆高地形,地形高处高3米,坡度取40%(1:2.5),将地热站包围,再通过多层次的植物种植,“密封”住地热站。

图4,云南省海埂花园三站的地形围合处理

三、地形坡度设计的几个关键

园林地形坡度给人的视觉及活动行为感觉,还受以下的几点的影响,包括起

坡线,反抛物线,双曲线等。

1、起坡线

最接近硬质平台、铺装的地形线,当起坡线离硬质铺装越近,坡度起得急,离得远时,坡度起的平缓。

在云南省会议中心前广场的地形设计中,地形东侧的起坡线离人行道近,较快的起伏,山体近在身边;西侧由树阵广场到地形山体间要创造一个平缓的开敞草坪,起坡线与树阵广场之间距离就设计的很大。

图5,云南省会议中心前广场地形设计

2、反抛物线

在设计自然式的园林地形设计中,如从起坡点到顶点都是一个坡度(即各条地形等高线间距相等),会给人刻板,生硬的感觉。设计中常对坡度进行调整,从而给人丰富的曲面变化,其中,按反抛物线地形会给人丰富优美的视觉感受。人在其上活动行走,也有了“急—缓—

急”的行走感受。如要在起伏地形上设置平台,在反抛物线地形的平缓地段设置是较佳处。

图6,单调平谈的地形

图7,优美的变坡度地形

3、双曲线,

园林地形设计中双曲线指的是立面及平面的曲度都进行变化,在地形立面上有高低起伏,在地形纵深上也有进退变化,达到多维度的地形起伏变化。

在云南海埂会议中心的警卫楼室外地形的设计中,地形在平面上曲析处理,形成进退有致的纵深变化,在地形的立面设计上也高低有致,形成多维度的变坡

度地形效果。

图8,云南省海埂会议中

心警卫房地形设计平面图

图9,云南省海埂会议中心警卫房地形设计剖面图

结语

园林地形设计的效果没有一个绝对的要求及标准,对园林地形设计效果的好坏要视项目中的具体效果来定。以上地形坡度在实际设计的应用时,可能在

一个项目地块中需要用上多种坡度的地形才能达设计的效果。坡度的大小的选

定也视场地的特点设定。地形的坡度的选取要因地制宜,要紧扣场地特征,功能、景观效果需要,并要综合考虑与地形建筑物、硬质景观构筑物、植物等元素的关系,才能做到合理到位的设计。

附表:园林地形设计常用坡度一览表

园林地形设计中的坡度设计

引言

地形设计在设计中应用很广,特别是园林设计中,是最常用的设计手法之

一。在大型的项目中,挖湖堆山,打造山水地形骨架,创造逶迤起伏的地形效果。小到十几平方米的绿地,也可能通过堆填几十公分高的微地形,营造出丰富的软质视觉层次和创造不同的活动空间。

我们所说的地形,包括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自然地形是自然中的地貌地形,是亿万年来由地球地壳运动,在内力与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这类地形通常为利用为主,改造为辅。人工地形是由于设计中景观效果的需要,由规划设计师设计,通过土方工程手段创造出来的地形。人工地形在设计中要营造何种地形空间,通过何种地形坡度才能形成所需的地形空间,是设计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不同地形空间的分类

影响园林地形设计的因素很多,包括场地的现状,场地的地质状况,设计上整体空间结构等等。在具体的地形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地形的整体走势,最高点,次高点,最低点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地形的坡度问题则是经过地形空间的全局性考虑后,需要深化的重点,在这里,我们对不同坡度形成的地形空间进行分类。

1、开敞平缓的地形空间

可供人进入游赏及活动的园林地形空间,如:在缓坡大草坪,此类地形的坡度小,地形变化丰富,场地占地大,形成较大面积的活动“面”,可供人们进入,开展各类活动,如放风筝、踢毽子、球类活动、草地野餐等。如深圳莲花山公园南面的缓坡大草坪,坡度平缓,空间大,给人们提供了开展多种活动公共场所。

2、稍陡郁闭的地形空间

以种植为主地形空间,此类园林地形坡度相对可以较大,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由植物分隔的郁闭空间。由于坡度较大,决定了人的活动不能在坡地上全面展开,人的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此类地形中专门设置的活动“点”及游览“线”中,如铺装平台、亭子及台阶游步道中,以步行观赏活动内容为主。

3、陡峭封闭的地形空间

以空间分隔为主要目的的园林地形空间,此类地形较高,形成视线隔断,空间领域感强。由于坡度大,不宜设置活动设施,但可适当设置台阶游步道。在人工地形中此类地形的坡度常取土壤的自然安息角的坡度。此类地形的功能性突出,兼顾景观观赏性。如深圳园博园北面相接北环大道的边界处,通过堆高北面的山体,形成连绵山脉,视觉上,很好的阻挡了北环大道的不良景观,听觉上,拦隔了大道的轰轰的车流噪音。

二、不同地形空间类型的坡度研究

陡地按坡度的大小,常规分类为:

缓坡地为3%—10%(1:33.4——1:10),

中坡地为10%—25%(1:10—1:4),

陡坡为25%—50%(1:4——1:2),

急坡地50%—100%(1:2——1:1),

悬崖坡地为大于100%(1:1)。

园林地形的坡度通常在3%(地面自然排水较顺畅的坡度)以上到50%的坡度。在3%——

50%之间的地形坡度中,何种坡度适用于以述的三种空间类型的何种类型?

我们首先从景观与游人活动为切入点,按不同坡度对游人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坡度为100%(1:1)——

50%(1:2.5)时,需要做硬质材料护坡,人难以站立平衡;

坡度在50%(1:2.5)——

25%(1:4)时,可用植物材料护坡,人可以站立,但不舒适,感觉吃力,有滚落的危险;

坡度小于20%(1:5)时,人可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

坡度小于10%(1:10)时,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

1、开敞平缓的地形空间的坡度分析

此类地形可供人进入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需要地形平缓,并要适用于不

同年龄段的人群,人在其上行走活动,要有如履平地之感,视野开阔,通风效果良好。我们选择的地形坡度主要采用3%(1:33.4)——

10%(1:10)之间缓坡地地形,少量采用10%(1:10)——

25%(1:4)之时的中坡地地形。

在我院设计的深圳市龙潭公园的改造工程方案中,是以地形土方内部平衡创造更多适合人活动的缓坡地形的一个典型。

龙潭公园占地17.7公顷,公园北部原地形为山谷的局部,山体地形坡度达24°(45%),

公园中心为一个大湖,湖四周原设计为硬质护坡,形式多样,坡度介于21°(39%)——

55°(142%)之间,由于坡度大,这些护坡不能供游人活动。我们通过计算整个公园可供游人活动的平地约占27.1%,可供游人活动的缓坡占10.3%,不方便游人活动的陡坡占22。9%,不可供游人活动的陡坡占16。3%,湖面占23。4%。我们设计的重点是通过对坡度大的陡坡进行内部土方平衡,将南部中间土方分别堆填至两侧湖体陡坡处,并对地形进行塑造,形成可供游人活动的

≤1:5缓坡地形。使公园可供游人活动的缓坡、平地增加到占全园面积的56.6%

图1,龙潭公园现状地形分析

图2,龙潭公园地形改造分析

2、稍陡郁闭的地形空间的坡度分析

此类园林地形空间坡度相对大,人站立其上有不舒适感,人的活动控制在地形上修建的台阶游步道、休息平台及亭廊中,是引导式的“线”“点”式活动。地形空间大面积以植物造景为主,以观景为主。这类地形的坡度常选用中坡地40%(1:2.5)——

25%(1:4)之间。

这类地形在我院规划设计的云南

省海埂会议中心的海埂花园设计中应

用最广。海埂花园占地32公顷,用地

中部为省级接待高端政府、商务人士

的酒店,四周用地均为绿化景观用地

。景观设计上通过地形处理,挖湖堆

山,将建筑四周地形设计成连绵起伏

的“山脉”,形成对建筑体的包围,

从用地外部看,人只能看到山体及郁郁郁葱葱的

图3,海埂花园地

树林,感觉不到建筑的存在。地形的坡度多数控制在20%左右,这个坡度利于各种植物的种植。

3、陡峭封闭的地形空间的坡度分析

此类园林地形空间高度较高,形成人的视线隔断,空间被分隔。地形坡度大,不适合人的活动。这类地形能否形成空间分隔关键是地形从平地处抬升的高差能否超过人的视线高度。我们常把此类地形坡度选用在33%(1:3)——50%(1:2)坡度之间。

在上述的海埂花园例子中,地块南侧有一个生活热水站,是原地块存留的,要在本项目中利用。地热站留在一块绿地的边缘地带,很突兀,我们通过地形设计,在其四周堆高地形,地形高处高3米,坡度取40%(1:2.5),将地热站包围,再通过多层次的植物种植,“密封”住地热站。

图4,云南省海埂花园三站的地形围合处理

三、地形坡度设计的几个关键

园林地形坡度给人的视觉及活动行为感觉,还受以下的几点的影响,包括起

坡线,反抛物线,双曲线等。

1、起坡线

最接近硬质平台、铺装的地形线,当起坡线离硬质铺装越近,坡度起得急,离得远时,坡度起的平缓。

在云南省会议中心前广场的地形设计中,地形东侧的起坡线离人行道近,较快的起伏,山体近在身边;西侧由树阵广场到地形山体间要创造一个平缓的开敞草坪,起坡线与树阵广场之间距离就设计的很大。

图5,云南省会议中心前广场地形设计

2、反抛物线

在设计自然式的园林地形设计中,如从起坡点到顶点都是一个坡度(即各条地形等高线间距相等),会给人刻板,生硬的感觉。设计中常对坡度进行调整,从而给人丰富的曲面变化,其中,按反抛物线地形会给人丰富优美的视觉感受。人在其上活动行走,也有了“急—缓—

急”的行走感受。如要在起伏地形上设置平台,在反抛物线地形的平缓地段设置是较佳处。

图6,单调平谈的地形

图7,优美的变坡度地形

3、双曲线,

园林地形设计中双曲线指的是立面及平面的曲度都进行变化,在地形立面上有高低起伏,在地形纵深上也有进退变化,达到多维度的地形起伏变化。

在云南海埂会议中心的警卫楼室外地形的设计中,地形在平面上曲析处理,形成进退有致的纵深变化,在地形的立面设计上也高低有致,形成多维度的变坡

度地形效果。

图8,云南省海埂会议中

心警卫房地形设计平面图

图9,云南省海埂会议中心警卫房地形设计剖面图

结语

园林地形设计的效果没有一个绝对的要求及标准,对园林地形设计效果的好坏要视项目中的具体效果来定。以上地形坡度在实际设计的应用时,可能在

一个项目地块中需要用上多种坡度的地形才能达设计的效果。坡度的大小的选

定也视场地的特点设定。地形的坡度的选取要因地制宜,要紧扣场地特征,功能、景观效果需要,并要综合考虑与地形建筑物、硬质景观构筑物、植物等元素的关系,才能做到合理到位的设计。

附表:园林地形设计常用坡度一览表


相关文章

  •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地形重点
  • 一.地形 概要: 地形是所有室外活动的基础,在设计的运用中既是一个美学要素,又是一个实用要素.地形就是地表的表现,如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称为大地形:地形含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道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称为小地形 ...查看


  • 园林理论汇总
  • 第一章 中外园林基本知识 1.按园林隶属关系,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皇家园林 因功能不同分为三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大内御苑-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乾隆 ...查看


  • 园林给水排水工程
  • 第三章 园林给水排水工程 掌握和理解给排水管线的布置和水力计算: 掌握利用地形进行排水设计和防止地表径流的措施: 了解园林给排水的特点和给排水的相关概念 了解暗渠道排水设计. 第二节 园林排水工程 一.概述 1.污水的分类 来源和性质 生活 ...查看


  • 网络教育园林专业[园林工程]课程试题与答案
  • 园林工程 选择题: 1.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时,方格网的边长一般采用(D :20-40 m) 2.土壤含水量在(A :5 )%以内称为干土. 3.园林中的用水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年中随着气候.游人量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而 ...查看


  • 施工基础知识
  • 1.投影的概念与分类 工程实践中,运用光线投射成影的物理现象把空间几何形体表达在平面上的方法就是投影法.按射线之间的关系,投影可分为两类,即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2.投影的特征 中心投影的两条基本特征是:1.直线的投影在一般情况下仍旧是直线 ...查看


  • 风景园林工程试题及答案.
  •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零点线:在园林平垫这类场地设计中,可以用平直的设计等高线和拟平垫部分的同值等高线连接.其连接点就是不填不挖的点,而这些点的联线,称为零点线. 2.假山:以造景为目的,充分结合其他多方面 ...查看


  • 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
  • 世界园林有:东方园林.西亚园林.和欧洲园林. 特点:中国园林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形成了以山水园林为骨架的人文自然山水.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把园林看做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形成了具有几何图案美的规则 ...查看


  • 园林坡度细则
  • 园林坡度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 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 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道路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 ...查看


  • 关于景观规划中的物质构成要素
  • 关于景观规划中的物质构成要素 一.地形 1. 地形改造 一.造景中地形改造的作用 营造景观,要先对整个地形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再作建筑.道路.植物.水体等的布局.地形改造对于景观各种功能的实现与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地形改造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