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与途径
作者:王峙浩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0期
摘 要: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上看, 许多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联系的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目标定位存在问题。因此, 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继续探索与改革,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a)-0163-01
改革开发以来,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许多职业院校不断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 不断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调整, 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 随着国际经济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分工不断分化和融合, 出现了新的职业需求, 并对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实现社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接, 不断提高在校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课程设置已经成为职业学院教学建设的重要工作。当前, 确定科学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构建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提出自己思路与设想。
1 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 科学定位课程设置目标
职业教育从其本质上讲, 是社会生产力生成的实践载体, 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具有相应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职位专项技能、具备就业和创业潜能等人才, 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条很重要原则。所以, 各类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社会对其职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其课程设置目标的定位应该与社会人才需求及其职业生涯和职业工作战略发展目标紧密联系。
但是, 由于有些院校没有把握住职业教育的本质, 在课程设置目标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与社会需求, 缺乏创新理念; 二是职业能力标准的牵引力度不够, 薄弱环节明显, 课程设置需要优化; 三是利益驱动, 为最求经济效益、招生数量等, 在课程设置上标新立异, 新的职业理念、能力概念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设置中; 四是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自然衔接; 五是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科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对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上述问题的出现, 从表面上看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中出现的问题。但是, 从实质上分析, 就是没有把握好职业教育的本质。由于这种观念的引导, 使一些职业学院, 仅仅
着眼于学院短期利益的需求, 这不仅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而且不能与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同步。因此,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必须在把握好职业教育本质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课程设置目标。
2 了解社会职业特点和需求, 确定课程设置主线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该职业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方案、课程与科目设置标准、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计划、课程的评估和课程更新等。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以职业学院培养目标所指向的未来就业的职业和职位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为核心, 突出整个职业特点和行业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 按照职业标准、职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来组织课程, 设置具体职业通用能力、职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位描述需求的工作能力为方向的课程体系。
3 掌握职位标准, 确定课程设置依据
新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发展要求, 使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和为市场服务的理念、策略、方法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国际与国内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 我国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 需要专业性更强的社会职业和就业工作岗位, 同时, 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初、中、高等专业技能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初级技术资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高等职级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中、高级技术资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而形成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合理的层次结构。因为, 根据社会分工, 不同职业也是由初、中、高不同层次职位构成。所以, 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相应等级的职位标准为依据, 只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在职业学院通过学习与实践, 毕业后经过简单适应性实习或培训, 就可以直接胜任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位工作。如果职业教育各专业(方向) 的课程设置与相对应的社会职业具有职位所要求的标准相脱离,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也会带来社会人力资源不平衡, 形成一边是社会缺乏各层次专业人才, 另一边则是毕业即失业的职业学院的学员。因此, 课程设置要以具体职位标准要求为依据, 这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4 进行能力分析, 调整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地对社会相关职业具体的职位职责进行分析, 明确具体职位工作任务及其具体的职位能力要求, 进行能力分析, 这是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调整课程设置一定要根据相应的具体职位任务和相应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来设置该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位业务专项课程, 课程设置必须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原则。
此外, 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要能满足学生对未来职业中拟从事具体职位工作任务或向其他职位转换所需要的能力与技能.要体现“能力本位”的理念, 课程设置与实际操作训练计划, 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自我提高的基本能力。在注重实际操作训练课程设
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与途径
作者:王峙浩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0期
摘 要: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上看, 许多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联系的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目标定位存在问题。因此, 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继续探索与改革,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a)-0163-01
改革开发以来,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许多职业院校不断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 不断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调整, 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 随着国际经济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分工不断分化和融合, 出现了新的职业需求, 并对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实现社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接, 不断提高在校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课程设置已经成为职业学院教学建设的重要工作。当前, 确定科学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构建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提出自己思路与设想。
1 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 科学定位课程设置目标
职业教育从其本质上讲, 是社会生产力生成的实践载体, 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具有相应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职位专项技能、具备就业和创业潜能等人才, 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条很重要原则。所以, 各类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社会对其职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其课程设置目标的定位应该与社会人才需求及其职业生涯和职业工作战略发展目标紧密联系。
但是, 由于有些院校没有把握住职业教育的本质, 在课程设置目标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与社会需求, 缺乏创新理念; 二是职业能力标准的牵引力度不够, 薄弱环节明显, 课程设置需要优化; 三是利益驱动, 为最求经济效益、招生数量等, 在课程设置上标新立异, 新的职业理念、能力概念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设置中; 四是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自然衔接; 五是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科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对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上述问题的出现, 从表面上看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中出现的问题。但是, 从实质上分析, 就是没有把握好职业教育的本质。由于这种观念的引导, 使一些职业学院, 仅仅
着眼于学院短期利益的需求, 这不仅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而且不能与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同步。因此,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必须在把握好职业教育本质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课程设置目标。
2 了解社会职业特点和需求, 确定课程设置主线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该职业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方案、课程与科目设置标准、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计划、课程的评估和课程更新等。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以职业学院培养目标所指向的未来就业的职业和职位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为核心, 突出整个职业特点和行业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 按照职业标准、职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来组织课程, 设置具体职业通用能力、职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位描述需求的工作能力为方向的课程体系。
3 掌握职位标准, 确定课程设置依据
新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发展要求, 使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和为市场服务的理念、策略、方法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国际与国内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 我国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 需要专业性更强的社会职业和就业工作岗位, 同时, 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初、中、高等专业技能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初级技术资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高等职级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中、高级技术资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而形成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合理的层次结构。因为, 根据社会分工, 不同职业也是由初、中、高不同层次职位构成。所以, 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相应等级的职位标准为依据, 只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在职业学院通过学习与实践, 毕业后经过简单适应性实习或培训, 就可以直接胜任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位工作。如果职业教育各专业(方向) 的课程设置与相对应的社会职业具有职位所要求的标准相脱离,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也会带来社会人力资源不平衡, 形成一边是社会缺乏各层次专业人才, 另一边则是毕业即失业的职业学院的学员。因此, 课程设置要以具体职位标准要求为依据, 这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4 进行能力分析, 调整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地对社会相关职业具体的职位职责进行分析, 明确具体职位工作任务及其具体的职位能力要求, 进行能力分析, 这是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调整课程设置一定要根据相应的具体职位任务和相应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来设置该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位业务专项课程, 课程设置必须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原则。
此外, 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要能满足学生对未来职业中拟从事具体职位工作任务或向其他职位转换所需要的能力与技能.要体现“能力本位”的理念, 课程设置与实际操作训练计划, 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自我提高的基本能力。在注重实际操作训练课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