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江西化工2011年第2期
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刘文倩
(江西江氮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保育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重要性,并结合一些经验,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办法,使年轻的父母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为孩子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芦建词:父母孩子家庭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学龄前期(0—6岁)是为入小学作准备和奠基的时期,学前儿童不能离开成人单独接触杜会,与学前儿童关系密切的是父母家长。因此,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尤为重要。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做为父母,有必要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从而懂得它的规律、内容、方法,使儿童能在家庭中受到科学的、良好的教育,为其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好的基础。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父母如何对儿重进
行教育呢?我想,这是每个父母极为关心的话题。别
急,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弄清两个概念:什么是教育和什么是家庭教育?
教育: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元组织的,系统的或零散的,都是教育。
什么是家庭教育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而我们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狭义的家庭教育。
弄清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后,就让我们再来看看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括来说,主要有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内容大体
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
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
父母就是他的第—任教师。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
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学校教育就能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使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大力气去矫正他的缺点和错误。儿童年龄越小。他身上的坏毛病经过秽育越容易改正,年龄越大,要矫正其身上的缺点就困难得多。因此,把好家庭教育的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也是他们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父母和儿童生活在—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过
去,我们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说儿童就好象是一张白
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作画。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很准确,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它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遗传因素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
有: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讲究卫
生、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有错认错、知错改错等等。
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有科学的也有不是科学的。那么,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有哪些呢?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好这些教育方法呢?
育,而教育又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定的环
境、或者利用—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越多。即使儿童上子学,家庭教育仍然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孩子一生一下来,首先进入家庭,这是人生的第一
个生活环境,最初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刚刚进人人世间的孩子,他们无知无识,对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同时也是十分新鲜的。家庭生
万方数据
2011年6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239
活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对他们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孩子们接受这种影响也
是不知不觉的,但恰恰是这种无意识中进行的教育,才
更易为孩子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更为明显,更为深刻。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在说到家庭教育时说:“家
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家庭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它的各个细
节由家庭风气来解决,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能用人工来保持的。亲爱的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
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
你们生活上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那也将是没用的。相反,
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和权威的正
确方式。家庭生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同时
家庭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因此,家庭中
的每个成员都要自尊、自爱、自重,严格要求,不断提高
自身文化素养,让孩子在幸福、轻松、愉悦的家庭生活
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长大的孩子,—般来说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心地善良、朝气逢勃、积极
向上。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家庭环境的熏陶渍染不失为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能自己吃饭、自己洗脸、自己刷牙,你肯定会夸奖他,说他很能干,是个好孩子。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教育方法——表扬奖励,正面鼓励。这种方法对于任何年龄阶段和具有任何个性特征的孩子都适用,都有积极
的效果。
表扬奖励的具体方式有三种:
一是赞许。就是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赞同或给予肯定。可以运用口头语言“对”、。好”、。是”、。可以”来表示,也可以用目光、点头、微笑、手势、亲热
等来表示。
二是表扬,这是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给予较为正式的好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表扬,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当众表扬。当众表扬效果更好。
三是奖赏,奖赏分为精神奖赏和物质奖赏。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精神奖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逛公园、看电影、旅游等,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加以选择。物质奖赏可以购买玩具、文具、书籍,也可买食品、衣物,但一般不要给孩子现金,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给予物质奖赏不要事先许诺,事先许诺,容易导致孩子为单纯追求
物质利益、享受而学习进步,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
思想觉悟,还容易养成孩子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庸俗
万方数据
习气,从而失去物质奖赏的积极意义。
既然表扬奖励是家庭教育的常用方法之一,那与
之相对立的批评惩罚是不是也能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呢?回答是肯定的。
批评惩罚是对孩子的不良思想、行为、品德以否定的评价,其教育作用在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思想、行为、品德上的错误,促使其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
想、行为和品德。
那么,如何运用批评惩罚效果才会好呢?
首先父母必须端正批评惩罚孩子的目的,批评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父母“出气”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用理智克制自
己的感情冲动,绝不能只是为了“出气”,在。一气之下”采取过火行动。
其次,批评惩罚应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孩子犯错了,是批评还是惩罚,应视情节轻重及造成后果而定,努力做到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批评惩
罚,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体现了父母的爱护、期望,但
绝不是批评惩罚越严厉,效果就越好,不能认为严厉程
度和教育效果完全成正比。
第三,讲究方式方法
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最好不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有的父母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批评训斥孩子,弄得孩子没有食欲,还容易引起孩子对父母的
反感。批评孩子要有始有终,不能一批评就没完没了,
这次犯错连同上次的错误一起批评,絮絮叨叨有始无终。孩子接受了父母的批评,他在改正错误时有一个过程,父母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惩罚不是体罚
俗话说:“不打不成才,棒打出孝子”,很少有孩子
没挨过父母的打,这是体罚,不是惩罚,是不对的。在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惩罚和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惩罚是要给孩子一种切身的体验,是要强制执行的。比如:当孩子犯了某种严重错误时,就限制其自由活
动,不许看动画片,不许出去玩,要当众承认、检讨错
误;要写检查,要赔礼道歉等等。体罚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伤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完全失去上进心。有一首“挨打歌”很值得父母们品味一番:“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
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有的孩子为
免受皮肉之苦,竞学会了撤谎,隐瞒事实真相,以假话
欺骗家长,挖空心思想绝招。
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有一种最常用,最基本
的教育方法——说服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说服教育有谈话和讨论两种具体方式,谈
江西化工2011年第2期
话是结合孩子思想实际,由父母有针对性地摆事实讲道理,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不受时间、地点、场合限制。父母在谈话中态度要温和,气氛应当轻松,不可板着面孔,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谈话内容应是孩子正好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要有灵活性、启发性,所讲的道理要具体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孩子谈话,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通过谈话,使孩子真正明辨是非。讨论是父母和孩子从平等、民主的态度共同研究讨论问题,以便使孩子在和家长的共同研讨中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正确的
行为规范。这种教育方式,充分体观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讨论的课题应是父母、孩子共同关心的问
题,可以由家长提出,也可以由孩子提出。在讨论中,父母要放下架子,认真聆听孩子的讲话,哪怕是不正确的,也要等孩子说完再加以解释。这种教育方式的运用,反映了社会主义家庭中新型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使孩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对其日后适应社会生活是极为有利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所有的人来说是这样,对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时候受到榜样的影响,印象极为深刻,甚至终生不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孩子。在—个家庭里。
如果父母是出口成‘脏”不注意自己的修养,那你们的孩子也会脏话连连。如果父母们工作认真,热爱学习。对人热心、礼貌,那你们的孩子也会学习认真,对人、对事都很关心。因此,父母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
万方数据
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却睡懒觉;要求孩子不说脏话,自己却出口成“脏”。这样,孩子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能这样做而我却不能呢?”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念。还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外,还可借助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上伟大杰出人物和文艺窗口的正面典型形象,影响教育孩子。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孩子看动画片,还可以让孩子参观各种展览,运用不同形式来教育影响孩子。另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向班上的同学、老师、亲朋和社会上各种普通劳动者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千万不能专拣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更不能讥讽.挖苦孩子。有的家长常说:。看看人家孩子多好,学习好,还是班长,再看看你。连别人一半都比不上,真没出息。”这样的教育方式,肯定会起消极作用,让孩子丧失信心,这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
从以上所列举的各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来看,尽管是科学的,但是任何一种方式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绝招,这一点,父母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总之,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的,但要选择运用得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
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只会生搬硬套,是不会有效果的。
年青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灿烂的明天,努力吧!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庭!
讲究科学,讲究艺术。教育方式方法本身再好,不能恰
238
江西化工2011年第2期
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刘文倩
(江西江氮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保育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重要性,并结合一些经验,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办法,使年轻的父母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为孩子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芦建词:父母孩子家庭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学龄前期(0—6岁)是为入小学作准备和奠基的时期,学前儿童不能离开成人单独接触杜会,与学前儿童关系密切的是父母家长。因此,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尤为重要。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做为父母,有必要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从而懂得它的规律、内容、方法,使儿童能在家庭中受到科学的、良好的教育,为其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好的基础。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父母如何对儿重进
行教育呢?我想,这是每个父母极为关心的话题。别
急,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弄清两个概念:什么是教育和什么是家庭教育?
教育: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元组织的,系统的或零散的,都是教育。
什么是家庭教育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而我们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狭义的家庭教育。
弄清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后,就让我们再来看看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括来说,主要有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内容大体
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
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
父母就是他的第—任教师。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
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学校教育就能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使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大力气去矫正他的缺点和错误。儿童年龄越小。他身上的坏毛病经过秽育越容易改正,年龄越大,要矫正其身上的缺点就困难得多。因此,把好家庭教育的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也是他们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父母和儿童生活在—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过
去,我们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说儿童就好象是一张白
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作画。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很准确,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它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遗传因素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
有: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讲究卫
生、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有错认错、知错改错等等。
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有科学的也有不是科学的。那么,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有哪些呢?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好这些教育方法呢?
育,而教育又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定的环
境、或者利用—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越多。即使儿童上子学,家庭教育仍然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孩子一生一下来,首先进入家庭,这是人生的第一
个生活环境,最初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刚刚进人人世间的孩子,他们无知无识,对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同时也是十分新鲜的。家庭生
万方数据
2011年6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239
活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对他们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孩子们接受这种影响也
是不知不觉的,但恰恰是这种无意识中进行的教育,才
更易为孩子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更为明显,更为深刻。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在说到家庭教育时说:“家
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家庭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它的各个细
节由家庭风气来解决,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能用人工来保持的。亲爱的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
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
你们生活上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那也将是没用的。相反,
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和权威的正
确方式。家庭生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同时
家庭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因此,家庭中
的每个成员都要自尊、自爱、自重,严格要求,不断提高
自身文化素养,让孩子在幸福、轻松、愉悦的家庭生活
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长大的孩子,—般来说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心地善良、朝气逢勃、积极
向上。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家庭环境的熏陶渍染不失为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能自己吃饭、自己洗脸、自己刷牙,你肯定会夸奖他,说他很能干,是个好孩子。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教育方法——表扬奖励,正面鼓励。这种方法对于任何年龄阶段和具有任何个性特征的孩子都适用,都有积极
的效果。
表扬奖励的具体方式有三种:
一是赞许。就是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赞同或给予肯定。可以运用口头语言“对”、。好”、。是”、。可以”来表示,也可以用目光、点头、微笑、手势、亲热
等来表示。
二是表扬,这是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给予较为正式的好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表扬,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当众表扬。当众表扬效果更好。
三是奖赏,奖赏分为精神奖赏和物质奖赏。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精神奖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逛公园、看电影、旅游等,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加以选择。物质奖赏可以购买玩具、文具、书籍,也可买食品、衣物,但一般不要给孩子现金,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给予物质奖赏不要事先许诺,事先许诺,容易导致孩子为单纯追求
物质利益、享受而学习进步,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
思想觉悟,还容易养成孩子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庸俗
万方数据
习气,从而失去物质奖赏的积极意义。
既然表扬奖励是家庭教育的常用方法之一,那与
之相对立的批评惩罚是不是也能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呢?回答是肯定的。
批评惩罚是对孩子的不良思想、行为、品德以否定的评价,其教育作用在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思想、行为、品德上的错误,促使其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
想、行为和品德。
那么,如何运用批评惩罚效果才会好呢?
首先父母必须端正批评惩罚孩子的目的,批评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父母“出气”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用理智克制自
己的感情冲动,绝不能只是为了“出气”,在。一气之下”采取过火行动。
其次,批评惩罚应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孩子犯错了,是批评还是惩罚,应视情节轻重及造成后果而定,努力做到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批评惩
罚,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体现了父母的爱护、期望,但
绝不是批评惩罚越严厉,效果就越好,不能认为严厉程
度和教育效果完全成正比。
第三,讲究方式方法
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最好不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有的父母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批评训斥孩子,弄得孩子没有食欲,还容易引起孩子对父母的
反感。批评孩子要有始有终,不能一批评就没完没了,
这次犯错连同上次的错误一起批评,絮絮叨叨有始无终。孩子接受了父母的批评,他在改正错误时有一个过程,父母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惩罚不是体罚
俗话说:“不打不成才,棒打出孝子”,很少有孩子
没挨过父母的打,这是体罚,不是惩罚,是不对的。在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惩罚和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惩罚是要给孩子一种切身的体验,是要强制执行的。比如:当孩子犯了某种严重错误时,就限制其自由活
动,不许看动画片,不许出去玩,要当众承认、检讨错
误;要写检查,要赔礼道歉等等。体罚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伤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完全失去上进心。有一首“挨打歌”很值得父母们品味一番:“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
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有的孩子为
免受皮肉之苦,竞学会了撤谎,隐瞒事实真相,以假话
欺骗家长,挖空心思想绝招。
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有一种最常用,最基本
的教育方法——说服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说服教育有谈话和讨论两种具体方式,谈
江西化工2011年第2期
话是结合孩子思想实际,由父母有针对性地摆事实讲道理,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不受时间、地点、场合限制。父母在谈话中态度要温和,气氛应当轻松,不可板着面孔,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谈话内容应是孩子正好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要有灵活性、启发性,所讲的道理要具体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孩子谈话,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通过谈话,使孩子真正明辨是非。讨论是父母和孩子从平等、民主的态度共同研究讨论问题,以便使孩子在和家长的共同研讨中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正确的
行为规范。这种教育方式,充分体观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讨论的课题应是父母、孩子共同关心的问
题,可以由家长提出,也可以由孩子提出。在讨论中,父母要放下架子,认真聆听孩子的讲话,哪怕是不正确的,也要等孩子说完再加以解释。这种教育方式的运用,反映了社会主义家庭中新型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使孩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对其日后适应社会生活是极为有利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所有的人来说是这样,对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时候受到榜样的影响,印象极为深刻,甚至终生不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孩子。在—个家庭里。
如果父母是出口成‘脏”不注意自己的修养,那你们的孩子也会脏话连连。如果父母们工作认真,热爱学习。对人热心、礼貌,那你们的孩子也会学习认真,对人、对事都很关心。因此,父母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
万方数据
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却睡懒觉;要求孩子不说脏话,自己却出口成“脏”。这样,孩子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能这样做而我却不能呢?”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念。还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外,还可借助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上伟大杰出人物和文艺窗口的正面典型形象,影响教育孩子。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孩子看动画片,还可以让孩子参观各种展览,运用不同形式来教育影响孩子。另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向班上的同学、老师、亲朋和社会上各种普通劳动者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千万不能专拣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更不能讥讽.挖苦孩子。有的家长常说:。看看人家孩子多好,学习好,还是班长,再看看你。连别人一半都比不上,真没出息。”这样的教育方式,肯定会起消极作用,让孩子丧失信心,这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
从以上所列举的各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来看,尽管是科学的,但是任何一种方式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绝招,这一点,父母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总之,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的,但要选择运用得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
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只会生搬硬套,是不会有效果的。
年青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灿烂的明天,努力吧!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庭!
讲究科学,讲究艺术。教育方式方法本身再好,不能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