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内容
1.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创立标志、两大发现及其意义 解析:历史条件——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创立标志——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政治运动的兴起,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工人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 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年,十四大对这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
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社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领导力量),立足基本国情(现实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中生产力(主要任务),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胡锦涛)
2.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实现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现和根本保障。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1.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3.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是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是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4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6.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7.是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8.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领导力量),立足基本国情(现实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中生产力(主要任务),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胡锦涛)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1.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3.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和方法,不是区别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志。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不存在着根本矛盾。
第三,计划和市场要结合。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
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也可以参考: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经济体制方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注入强大活力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协调可发展的根本出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为什么?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
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可以参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8.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和更合理的配置。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自觉参与才能促进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利,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
关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实质: 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自主创新竞争。
二是走出去的问题。中国的资本如何占领国际资本市场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9.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依法治国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其基本含义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培养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具体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3)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第三,宪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1.提高我国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出版单位和社科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 第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
平。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做大做强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基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要繁荣文化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个经济效益相统一。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参考: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
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
核心: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重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综合利用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人与自人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二、基本路径:
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是推动节能减排。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 五是完善体制机制。
14.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重大挑战。可以这样说中国的环境污染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淡水资源,土壤还有空气在一定的程度上都遭到了破坏。人们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大肆的砍伐树木,猎杀动物又进一步加重了坏境的破坏。
大气污染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空气,但是近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荒漠化日益严重。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的干旱缺水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不只是倡导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或用行政的办法强制节水,主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解决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速的问题。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地对其干预,往往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果人不去伤害它,给它提供休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为此,我们可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淤地坝、修水利、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帮助大自然进行自我修复。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缓解我国的水和空气污染问题。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即围绕经济增效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融合起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和支持,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与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经济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这种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资源、 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张实现的,与经济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高消耗、高浪费和高污染。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再走这条老路,很难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值得提倡。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内容
1.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创立标志、两大发现及其意义 解析:历史条件——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创立标志——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政治运动的兴起,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工人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 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年,十四大对这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
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社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领导力量),立足基本国情(现实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中生产力(主要任务),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胡锦涛)
2.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实现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现和根本保障。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1.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3.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是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是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4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6.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7.是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8.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领导力量),立足基本国情(现实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中生产力(主要任务),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胡锦涛)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1.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3.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和方法,不是区别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志。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不存在着根本矛盾。
第三,计划和市场要结合。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
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也可以参考: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经济体制方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注入强大活力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协调可发展的根本出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为什么?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
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可以参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8.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和更合理的配置。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自觉参与才能促进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利,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
关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实质: 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自主创新竞争。
二是走出去的问题。中国的资本如何占领国际资本市场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9.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依法治国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其基本含义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培养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具体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3)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第三,宪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1.提高我国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出版单位和社科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 第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
平。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做大做强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基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要繁荣文化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个经济效益相统一。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参考: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
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
核心: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重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综合利用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人与自人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二、基本路径:
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是推动节能减排。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 五是完善体制机制。
14.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重大挑战。可以这样说中国的环境污染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淡水资源,土壤还有空气在一定的程度上都遭到了破坏。人们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大肆的砍伐树木,猎杀动物又进一步加重了坏境的破坏。
大气污染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空气,但是近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荒漠化日益严重。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的干旱缺水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不只是倡导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或用行政的办法强制节水,主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解决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速的问题。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地对其干预,往往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果人不去伤害它,给它提供休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为此,我们可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淤地坝、修水利、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帮助大自然进行自我修复。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缓解我国的水和空气污染问题。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即围绕经济增效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融合起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和支持,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与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经济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这种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资源、 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张实现的,与经济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高消耗、高浪费和高污染。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再走这条老路,很难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值得提倡。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