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介绍的一种文体,在学习中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但它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去探讨,就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说明文;学习兴趣;自主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61-0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爱学记叙文,而厌学说明文。因为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是以说明为主,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授人以知识。与其他文体相比,确实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生活和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学生的重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能力和情感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导语激趣,让学生迫切走进课文
课堂开始的几分钟至关重要,如果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较好。所以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导入,并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走进文本。例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把一串鲜艳肥美的荔枝展示给学生,并问他们这是什么、吃过没有、味道怎样?学生踊跃回答,我接着说:谁能看着图片介绍一下它的形状和产地?这个问题有了难度,几位学生尝试之后,自我感觉不理想。我因势利导,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看看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章是怎样说明的。这时学生都带着迫切的心情认真地读起课文。
二、在“观察”中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说明文有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两类。如果学事物说明文时能让学生亲自耳闻目睹,进行实地考察,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我在阴云多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按照课文的介绍观察辨别天空的云。他们对课文介绍的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积雨云等有初步的认识,再讲解时就有兴趣,即使以后离开课文也能“看云识天气”。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条件就可以带着学生实地参观、游览,也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录像、实验等让学生观看,对照学习。总之,在“观察”中学习说明文,学生兴趣就会异常浓厚,会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三、在“自主研讨”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几篇课文为例,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研讨”掌握说明文的基本模式:弄清说明对象;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性语言的风格和准确性。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一方法,然后在课堂上放手“发动群众”,让学生带着方法自学、互学,提高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在“绘图”中领悟说明文的顺序
这种活动性教学法既适用于事物说明文,又适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如《核舟记》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同时,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核舟的形状及构成(包括篷、窗、栏杆、对联位置),以及人物布局及其神态、姿势、饰物等。这样既可提高兴趣,激发情感,帮助理解课文及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又可领悟古代艺术家雕刻艺术之精湛。事理说明文,如《苏州园林》,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画一幅园林图,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在“绘图”活动中学习说明文,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了说明顺序的重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绘画与审美能力。
五、在“实验”中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事理说明文时,学生对课文中介绍的有些知识不能一下子理解,而又想弄明白,因此可以通过做实验让学生领会。如对《食物从何处来》中光合作用的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物质基础――花青素在不同酸碱中反应而呈现不同色彩的理解,《死海不死》中关于浮力的原因――咸度高的理解,都可以通过做实验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做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求知的欲望。
六、在“比较”中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比较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明文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说明顺序的比较。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对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为序;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以空间顺序为序,特别是在介绍十幅浮雕时又采用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顺序。(2)说明语言的比较。如《看云识天气》中语言是生动形象的;而《中国石拱桥》中既有生动说明又有平实说明。(3)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效果。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优秀说明文,此文除了说明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外,还多处引用古诗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荔枝的各种形态特征,尤其是功用,要求学生细加体会,如描写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用了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甘甜。这种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细致入微,从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读者对说明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研究对比议论性引用功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楚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课文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诗句,是着眼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但这不是该诗的原旨,作者是想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这样对比学习不但让学生理解作者引用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透彻地领会课文,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然,学习说明文除了上述这六种方式外,我们在工作中还会发现很多可以激发学生 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只要行之有效,在教学中都可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方范智,赵志伟.走进新课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 要: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介绍的一种文体,在学习中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但它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去探讨,就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说明文;学习兴趣;自主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61-0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爱学记叙文,而厌学说明文。因为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是以说明为主,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授人以知识。与其他文体相比,确实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生活和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学生的重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能力和情感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导语激趣,让学生迫切走进课文
课堂开始的几分钟至关重要,如果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较好。所以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导入,并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走进文本。例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把一串鲜艳肥美的荔枝展示给学生,并问他们这是什么、吃过没有、味道怎样?学生踊跃回答,我接着说:谁能看着图片介绍一下它的形状和产地?这个问题有了难度,几位学生尝试之后,自我感觉不理想。我因势利导,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看看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章是怎样说明的。这时学生都带着迫切的心情认真地读起课文。
二、在“观察”中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说明文有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两类。如果学事物说明文时能让学生亲自耳闻目睹,进行实地考察,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我在阴云多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按照课文的介绍观察辨别天空的云。他们对课文介绍的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积雨云等有初步的认识,再讲解时就有兴趣,即使以后离开课文也能“看云识天气”。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条件就可以带着学生实地参观、游览,也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录像、实验等让学生观看,对照学习。总之,在“观察”中学习说明文,学生兴趣就会异常浓厚,会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三、在“自主研讨”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几篇课文为例,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研讨”掌握说明文的基本模式:弄清说明对象;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性语言的风格和准确性。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一方法,然后在课堂上放手“发动群众”,让学生带着方法自学、互学,提高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在“绘图”中领悟说明文的顺序
这种活动性教学法既适用于事物说明文,又适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如《核舟记》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同时,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核舟的形状及构成(包括篷、窗、栏杆、对联位置),以及人物布局及其神态、姿势、饰物等。这样既可提高兴趣,激发情感,帮助理解课文及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又可领悟古代艺术家雕刻艺术之精湛。事理说明文,如《苏州园林》,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画一幅园林图,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在“绘图”活动中学习说明文,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了说明顺序的重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绘画与审美能力。
五、在“实验”中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事理说明文时,学生对课文中介绍的有些知识不能一下子理解,而又想弄明白,因此可以通过做实验让学生领会。如对《食物从何处来》中光合作用的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物质基础――花青素在不同酸碱中反应而呈现不同色彩的理解,《死海不死》中关于浮力的原因――咸度高的理解,都可以通过做实验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做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求知的欲望。
六、在“比较”中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比较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明文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说明顺序的比较。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对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为序;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以空间顺序为序,特别是在介绍十幅浮雕时又采用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顺序。(2)说明语言的比较。如《看云识天气》中语言是生动形象的;而《中国石拱桥》中既有生动说明又有平实说明。(3)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效果。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优秀说明文,此文除了说明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外,还多处引用古诗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荔枝的各种形态特征,尤其是功用,要求学生细加体会,如描写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用了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甘甜。这种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细致入微,从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读者对说明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研究对比议论性引用功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楚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课文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诗句,是着眼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但这不是该诗的原旨,作者是想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这样对比学习不但让学生理解作者引用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透彻地领会课文,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然,学习说明文除了上述这六种方式外,我们在工作中还会发现很多可以激发学生 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只要行之有效,在教学中都可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方范智,赵志伟.走进新课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