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药物组方:
1、麝香、细辛、麻黄、延胡索、肉桂、甘遂、白芥子、生姜汁
2、生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和冰片, 其剂量比例为1 ∶1 ∶0.5 ∶0.5 ∶0.1 。
3、陕西中医学院樊哲教授:白芥子30 g,延胡索30 g,甘遂15 g,细辛15 g,研为细末,加冰片15 g,麝香1g.混合后生姜汁调和。 白芥子、细辛、甘遂和延胡索可以作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药物, 主要加减配伍药物有生姜汁、麝香、麻黄、肉桂、冰片。 方药分析:
白芥子性味辛、热,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朱丹溪曰: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 非白芥子不能达。
细辛性味辛、温, 具有温肺化饮;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作用;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效; 甘遂性味苦、寒,具有泻水逐饮的功效。
生姜汁性味辛、微温,具有温肺止咳、驱散寒邪之功;
麻黄性味辛温,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 肉桂性大热,辛、甘,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用。
其中,少量冰片、生姜汁引脾肺经, 冰片味辛气香, 芳香走窜, 有引经、透皮作用。
贴敷穴位:
1、肺俞、天突、膻中、膏肓、膈俞、定喘、大椎、心俞、肾俞、脾俞。
2、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天突,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3、穴位配伍意义: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最基本的穴位,是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等中医辨证与肺相关的病证。
膻中为心包募穴, 又是八会穴之气会,体气机的作用。
定喘为经外奇穴, 善治咳喘。
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 具有振奋人体一身之阳的作用。 膏肓是治疗久病虚损的保健要穴。
肾俞、脾俞和心俞是肾、脾、心三脏的背俞穴, 也是治疗相关脏器疾病的重要穴位, 咳痰喘等病症中医辨证论治一般与肾、脾、心三脏具有密切的关系。
4、主治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容易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病变、变应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荨麻疹等受凉易发作的疾病。
历史来源:源自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冷哮方。《张氏医通·喘门》云: “冷哮„„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研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
理论依据:
“三伏贴”贴膏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 配合了现代医学“透(经) 皮给药系统”理论, 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 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将其理论应用于“三伏贴”则是指利用夏季气温高, 人体气血旺盛, 腠理开泄, 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 来进行穴位贴敷, 此时药力更易直达脏腑, 达到激发正气, 扶正祛邪, 平衡阴阳的目的, 使人体达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状态。
“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于穴位(所谓“天灸”)的一种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的阳气在“三伏”也达到最
高峰,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气机条达,经络通畅,俞穴最为敏感,是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此时若以阳克寒, 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对防治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用与优势:
“三伏贴”通过每年3次外用给药而治疗内脏疾病, 不但疗效显著, 且经济、方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经皮给药, 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血液系统, 减少了消化道及肝脏对其分解破坏, 使其药效发挥更加充分, 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对于消化道的刺激作用。穴位敷贴能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机制,使其产生抗体, 并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恢复平衡,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的过敏状态, 改变不良体质, 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敷贴脊柱胸段两侧的穴位,能刺激人体位于胸段的交感神经节(椎旁节) ,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兴奋交感神经,使气管黏膜的血管收缩,炎性渗出物减少,解除支气管的痉挛状态,对气的阻力降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每次每个穴位贴敷时间一般为1-2小时,不超过4小时。
冬病夏治——三伏贴
药物组方:
1、麝香、细辛、麻黄、延胡索、肉桂、甘遂、白芥子、生姜汁
2、生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和冰片, 其剂量比例为1 ∶1 ∶0.5 ∶0.5 ∶0.1 。
3、陕西中医学院樊哲教授:白芥子30 g,延胡索30 g,甘遂15 g,细辛15 g,研为细末,加冰片15 g,麝香1g.混合后生姜汁调和。 白芥子、细辛、甘遂和延胡索可以作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药物, 主要加减配伍药物有生姜汁、麝香、麻黄、肉桂、冰片。 方药分析:
白芥子性味辛、热,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朱丹溪曰: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 非白芥子不能达。
细辛性味辛、温, 具有温肺化饮;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作用;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效; 甘遂性味苦、寒,具有泻水逐饮的功效。
生姜汁性味辛、微温,具有温肺止咳、驱散寒邪之功;
麻黄性味辛温,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 肉桂性大热,辛、甘,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用。
其中,少量冰片、生姜汁引脾肺经, 冰片味辛气香, 芳香走窜, 有引经、透皮作用。
贴敷穴位:
1、肺俞、天突、膻中、膏肓、膈俞、定喘、大椎、心俞、肾俞、脾俞。
2、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天突,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3、穴位配伍意义: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最基本的穴位,是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等中医辨证与肺相关的病证。
膻中为心包募穴, 又是八会穴之气会,体气机的作用。
定喘为经外奇穴, 善治咳喘。
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 具有振奋人体一身之阳的作用。 膏肓是治疗久病虚损的保健要穴。
肾俞、脾俞和心俞是肾、脾、心三脏的背俞穴, 也是治疗相关脏器疾病的重要穴位, 咳痰喘等病症中医辨证论治一般与肾、脾、心三脏具有密切的关系。
4、主治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容易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病变、变应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荨麻疹等受凉易发作的疾病。
历史来源:源自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冷哮方。《张氏医通·喘门》云: “冷哮„„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研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
理论依据:
“三伏贴”贴膏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 配合了现代医学“透(经) 皮给药系统”理论, 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 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将其理论应用于“三伏贴”则是指利用夏季气温高, 人体气血旺盛, 腠理开泄, 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 来进行穴位贴敷, 此时药力更易直达脏腑, 达到激发正气, 扶正祛邪, 平衡阴阳的目的, 使人体达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状态。
“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于穴位(所谓“天灸”)的一种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的阳气在“三伏”也达到最
高峰,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气机条达,经络通畅,俞穴最为敏感,是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此时若以阳克寒, 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对防治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用与优势:
“三伏贴”通过每年3次外用给药而治疗内脏疾病, 不但疗效显著, 且经济、方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经皮给药, 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血液系统, 减少了消化道及肝脏对其分解破坏, 使其药效发挥更加充分, 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对于消化道的刺激作用。穴位敷贴能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机制,使其产生抗体, 并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恢复平衡,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的过敏状态, 改变不良体质, 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敷贴脊柱胸段两侧的穴位,能刺激人体位于胸段的交感神经节(椎旁节) ,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兴奋交感神经,使气管黏膜的血管收缩,炎性渗出物减少,解除支气管的痉挛状态,对气的阻力降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每次每个穴位贴敷时间一般为1-2小时,不超过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