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说课材料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时不能无限制地溶解的初步概念,但学生了解不够,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的学习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

(1)建立溶解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重点与难点:

日常生活中有物质不能在水中无限溶解的实例,但学生没有注意观察,没有深入探究,因而对饱和与不饱和的概念难以理解。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概念的的建立。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4、本节内容知识点:

(1)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③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3)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4)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温

二、说教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理论认为,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轰动都 必须从学生出发。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的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对于知识的建构,就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除了个体探究之外,我们更应倡导合作探究。在探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提出不同的探究目标。最后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问题更清楚更准确。因此本节课作为教师主要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设计一定的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做好课本中的探究活动,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知识的主体,与同学合作,探讨课题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方法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于知识接受来说不容易遗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的基本操作:试管的振荡、给试管加热、溶液的配制、量筒的使用、天平的使用及仪器的洗涤等。

四、说教学过程:

由平时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医用生理盐水用的是质量分数大约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工业上电解食盐水用的是质量分数为26%的食盐水,引出新课内容: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进物质溶解性的概念: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提出问题: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在装有5mL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5g,振荡片刻,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束后由学生发言,说出三种物质在5mL中的溶解情况,然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实验2、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用油,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水,在B试管中加入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探究后发现食用油能溶解在汽油中,不能溶解在水中。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加热至沸,然后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振荡,观察硝酸钾是否完全溶解。

学生探究以后发现在沸水中的硝酸钾完全溶解,在冷水中的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讨论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归纳与总结并板书: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本P164有关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生活中溶解的应用: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如用酒精溶解化妆品中的香精、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用氯仿溶解有机玻璃。在许多化工产品、涂料、粘接剂的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酒精、苯、香蕉水等溶剂。

课后讨论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气体在水中溶解情况,那么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受

那些因素的影响?提示:可以从打开雪碧瓶盖看到的现象到喝下雪碧得到的感受去探究。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查阅有关资料。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在A、B两烧杯中各加入20mL水,在室温下,分别将硝酸钾一份一份(每份约2g)地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待前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后一份,直至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通过探究后发现: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 实验2、在A烧杯中加入5mL,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学生通过探究后发现:增加水后原来不溶解的硝酸钾又开始溶解了。

实验3、将B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溶解。

学生通过探究后发现:温度升高后,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加了。

总结归纳:

1、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2、在增加溶剂情况下,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多。

3、温度升高时,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所溶解的量也越多。

由总结归纳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板书: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在这两个概念中一定要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本P165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与结晶

(2)下列情况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

①把硝酸钾晶体放到硝酸钾溶液里,晶体减少,则原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②在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则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③在10℃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晶体,则该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④将5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⑤在20℃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⑥在2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时不能无限制地溶解的初步概念,但学生了解不够,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的学习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

(1)建立溶解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重点与难点:

日常生活中有物质不能在水中无限溶解的实例,但学生没有注意观察,没有深入探究,因而对饱和与不饱和的概念难以理解。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概念的的建立。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4、本节内容知识点:

(1)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③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3)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4)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温

二、说教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理论认为,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轰动都 必须从学生出发。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的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对于知识的建构,就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除了个体探究之外,我们更应倡导合作探究。在探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提出不同的探究目标。最后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问题更清楚更准确。因此本节课作为教师主要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设计一定的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做好课本中的探究活动,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知识的主体,与同学合作,探讨课题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方法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于知识接受来说不容易遗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的基本操作:试管的振荡、给试管加热、溶液的配制、量筒的使用、天平的使用及仪器的洗涤等。

四、说教学过程:

由平时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医用生理盐水用的是质量分数大约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工业上电解食盐水用的是质量分数为26%的食盐水,引出新课内容: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进物质溶解性的概念: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提出问题: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在装有5mL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5g,振荡片刻,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束后由学生发言,说出三种物质在5mL中的溶解情况,然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实验2、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用油,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水,在B试管中加入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探究后发现食用油能溶解在汽油中,不能溶解在水中。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加热至沸,然后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振荡,观察硝酸钾是否完全溶解。

学生探究以后发现在沸水中的硝酸钾完全溶解,在冷水中的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讨论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归纳与总结并板书: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本P164有关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生活中溶解的应用: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如用酒精溶解化妆品中的香精、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用氯仿溶解有机玻璃。在许多化工产品、涂料、粘接剂的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酒精、苯、香蕉水等溶剂。

课后讨论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气体在水中溶解情况,那么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受

那些因素的影响?提示:可以从打开雪碧瓶盖看到的现象到喝下雪碧得到的感受去探究。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查阅有关资料。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在A、B两烧杯中各加入20mL水,在室温下,分别将硝酸钾一份一份(每份约2g)地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待前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后一份,直至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通过探究后发现: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 实验2、在A烧杯中加入5mL,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学生通过探究后发现:增加水后原来不溶解的硝酸钾又开始溶解了。

实验3、将B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溶解。

学生通过探究后发现:温度升高后,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加了。

总结归纳:

1、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2、在增加溶剂情况下,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多。

3、温度升高时,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所溶解的量也越多。

由总结归纳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板书: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在这两个概念中一定要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本P165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与结晶

(2)下列情况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

①把硝酸钾晶体放到硝酸钾溶液里,晶体减少,则原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②在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则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③在10℃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晶体,则该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④将5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⑤在20℃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⑥在2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相关文章

  • 药剂学题库
  • 药剂学题库 2012-- 2013年第2学年 药剂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介电常数: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 2. 溶解度参数: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 3. 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 4. 溶出速 ...查看


  • 锂电容量衰减问题
  • 本人在科研学习中遇到了锂电容量衰减问题,对此开展了文献分析,对各专家的有关分析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是本人所见现有的中文文献中有关容量衰减问题最全的分析了.但是存在一个缺陷:有几个图和少量的方程,因为是图片形式不能在此粘帖出来,有点遗憾.但是基 ...查看


  • 锂电生产过程中的危害
  • 锂电池主要构成如下:正极粉末,负极粉末,导电剂粉末,粘结剂粉末,有机分散溶剂,电解液,隔膜,铜集流体,铝集流体. 正极粉末:目前常见的是LiCoO2, 其中的钴是属于有毒金属物质:所以接触时要注意吸入呼吸道,手或其他部位沾染后不要入口. 负 ...查看


  • 高聚物的渗透机理
  • 高聚物的渗透机理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高聚物的渗透机理,包括气体对高聚物的渗透以及水蒸气对高聚物的渗透,并对影响高聚物阻隔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也简要介绍了有机物渗透.保香性. 关键词:渗透, 阻隔性, 影响因素, 有机物, 保香性 材料 ...查看


  • 小学科学四年级教案 二.溶解
  • 第二单元 溶解 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 ...查看


  •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 和 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 ...查看


  • 广中医-药剂学复习资料
  • 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1.灭菌与无菌制剂:主要是指直接注入人体或直接接触创伤面.粘膜等的制剂. 特点:①直接作用于人体无正常防护系统的部位②使用前必须保证处于无菌状态③生产 和贮存时, 对设备.人员及环境均有 ...查看


  • 药剂学复习题 问答题
  • 问答 1.缓(控)释制剂的主要特点是: ①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提高病人的服药顺应性: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2.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及方法?A.溶 ...查看


  • 五下沉与浮
  • 五下<沉与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大街小学的李晓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沉与浮>.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导学单,陶泥,金鱼缸,魔术土豆 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