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按照不同施工需要,分别制定符合安全文明要求的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平面图中包含了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各种施工设备的布置、现场文明施工设施及生活区、急救室、仓库、办公室、临时厕所等应有设施(详见2.1 施工平面布置图)。同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详见2.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2.1.1基础及施工平面布置: (1)钢筋和木工加工车间的布置
艺体馆在施工期间,分别布置钢筋和木工加工车间,均布置在各单位工程的北侧。
(2)塔吊布置
该工程占地面积大,垂直运输量大。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确定艺体馆各设置1台QTZ40塔吊,回转半径36m,该标段共设2台QTZ40塔吊。(3)电源、水源由甲方指定地点引入。
(4)在拟建工程四周设循环施工道路,满足材料运输要求。
(5)沿建筑物四周设消防管线,每隔45m 设一取水点,满足施工现场防火要求。
(6)施工现场设3个饮水、吸烟处;设3个临时厕所;3 个垃圾存放点。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7)甲方、监理、施工现场办公室设在东北角,办公区设急救室、娱乐室、职工教育室。生活区设在办公区以北。
2.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现场用总用电484.4KW 。 动力用电:
P 动=1.05×(K1•ΣP 1/COSФ+K2•ΣP 2) 其中: K1=K2=0.5 COSФ=0.75 ΣP 1=439.4KW ΣP 2=45KW 计算得P 动=331.2KW 照明用电按10% 考虑。 P=1.1P动=364.3KW
因此,在施工现场设400KW 变电设备即可满足施工用电。 2.1.3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1)临水系统组成 1) 给水系统:
本工程现场临时用水系统主要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A 施工现场消防用水。
B 施工现场生产用水:砼养护、装修阶段湿作业、砼试块标养室、大门口冲洗车辆泥土沉淀池用水、现场洒水降尘等用水。
C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办公区水池、淋浴房、厕所冲洗、施工现场食堂生活用水等。
现场消防供水主要是满足在建筑内外不论何时何地发生火灾,该系统随时都能起作用,达到及时扑灭火灾。水源由建设单位提供,水源来自市政管道引入。
2、排水系统:
施工现场厕所、生活区厕所的污水排入临时化粪池,定期清掏;生活污水
管采用DN200、DN110UPVC 塑料管排入市政管道。排水部分由土建挖沟水电安装完成。施工现场的环形路全部采用砼硬化,在路面的两侧完成排水系统,并由基坑上口挡水台向环形路的排水系统找0.2%的坡度,以便使雨水不存积,自行流入已完成的现场排水系统。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2)工程用水量计算: 1) 工程用水量计算:
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 1 = K1•ΣQ 1•N1•K2/(T1•b•8•3600) 其中q 1──施工工程用水量 (L/s); K 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Q 1──年(季)度工程量 (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取值如下表; N 1──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T 1──年(季) 度有效工作日(d),取365天; b ──每天工作班数(班) ,取1; K 2──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 1 =1.05×32100000×1.5/(365×1×8×3600)=4.81L/S。 2) 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 q 3 = P1•N3•K4/(b•8•3600)
其中q 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L/s); P 1──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240人; N 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 4──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 b ──每天工作班数(班) ,取1。 施工工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 3 = 240×185×1.3/(1×8×3600)=2.0042L/S。 3) 消防用水量计算:
根据消防范围确定消防用水量q 5 =10L/S。 4)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 可按以下组合公式计算: 当工地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
当(q 1+q2+q3+q4)≤q 5时:Q=q5+(q 1+q2+q3+q4)/2 当(q 1+q2+q3+q4)>q 5时:Q=(q 1+q2+q3+q4)
在此计算中得:Q =q5+(q 1+q2+q3+q4)/2=10+(4.81+0+2+0)/2=13.41L/S ;
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 漏水损失。
最后Q 还应增加10%,得出 Q =13.41+1.34=14.75L/S; 5) 供水管径计算:
工地临时网路需用管径,可按下式计算: d = (4Q/1000πν) 1/2
其中: d──配水管直径(m); Q ──施工工地用水量(L/S);
ν──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V=1(m/s);
供水管径由计算公式:d=[4×14.75/(3.14×1×1000)]0.5 =0.137m=137mm 得临时网路需用内径为137mm 的供水管。选150mm 供水管。 (3)供水系统安装 1) 水源的确定
水源由甲方提供,水源来自市政给水预留口。施工现场用水及消防用水由现场消防泵供给。
2) 消防管路系统安装:
本现场供水干管选用DN150焊接钢管,管路安装布置成环状管道经加压供给水源,确保发生火灾时如果个别点有故障,其他消火栓点不受影响,照常发挥作用。管道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管道敷设于地面上。消防立管采用 DN150焊接钢管,法兰连接。
3) 蓄水部分
消防水箱采用砖砌内抹防水砂浆。水箱的有效容积根据消防用水量的大小采用V=45m3,以保证消防用水。
4) 消火栓管道安装
消防立管采用DN100焊接钢管,每隔25m 设置一个DN65 的消火栓及水龙带、灭火器。为降低成本,重复利用,管道采用焊接法兰连接,管道加工长度为2.9m 。为防止消火栓立、支管在现场焊接容易造成焊花飞溅发生火灾,立管两头应事先预制好法兰,消火栓阀DN65支管,应在场外开口并且焊好。随结构逐步采用螺栓连接法兰,不得动火,消防立管固定,利用现浇砼甩筋固定,或做型钢固定支架来固定。
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每号楼每层设两处消火栓。消火栓栓口直径为DN65,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 ,同时配备与消火栓栓口相同直径的长度不超过25m 的水龙带一根。消火栓栓口距结构地面为1.30 米,出水方向朝向建筑物。
6)施工用水管道安装
为方便施工生产用水,设DN20阀门一个及丝头短管插皮管用,作为砼养护、装修湿作业用水。
施工现场试验室、大门出入口均设冲洗汽车轮胎泥土冲洗槽用水。 生活区及办公区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接入一根DN50 的镀锌管。 (4)消防设施布置及注意事项
1)设置 DN65消火栓1套;消火栓设置间距半径不大于50米,确保水龙带长度在有效范围之内,消防水压应确保在0.35Mpa ,用水量15L/S。现场设置的各种消防设施应摆放整齐并用红色的油漆喷刷,平时严禁开启消火栓阀取水。
2)消防灭火器具的设置:生活区及项目办公区均设置消防灭火器具,消防挂架共4处,每处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现场设置的各种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挪用损坏。
3)经常对现场临时用水管道进行检查维修,现场严禁出现长流水的现象,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4)现场的所有用水设施应符合规定,厕所严禁采用花孔管道洒水冲洗,采用节水形式冲洗。
(5)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2)施工现场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严禁无证作业。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系好下额带。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施工现场用火应申请办理用火证,并派专人看火,严禁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动火。
5)焊接敷设水平消防干管时必须移开易燃物,消防立管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方式,管道支架、管道与法兰及立管与支架预加工好后,运往施工现场内组装,避免或减少在外墙的焊接作业。
6)所有靠近外墙及临边洞口的施工,当必须使用电气焊时,在施焊部位设置防护平台(可用钢筋制作成两个半圆柱状,其直径不小于 3倍立管管径,敷设石棉布,防止焊渣飞溅)。
7)所有靠近外墙及洞口的施工,当必须使用电气焊时,先通知土建项目部,共同清理焊接作业周边及下方场所内的所有易燃物,采用石棉布在焊接周围做好遮挡。必须安排两名以上的看火人员,分别在楼上楼下看火,配备合格、有效、足够的灭火器材。当外墙面有易燃物,无法转移或遮挡时,应先在墙面浇水且每层设置看火人员。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不允许施工。
8)上班作业前应认真查看在施工洞口、临边安全防护和脚手架护栏、挡脚板、立网是否齐全、牢固。脚手板是否按间距要求放正、绑牢,有无探头板和
空隙。
9)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2m ),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向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10)班组长或专(兼)职安全员必须每日对作业环境、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解决。下班前进行确认检查,机电是否拉闸、断电、门是否已上锁、用火是否熄灭,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要注意来往行驶车辆。
11)施工人员在施工区域内禁止嬉戏打闹,由于施工现场面积狭窄,在现场内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人,不得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施工人员需经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较差的人员均不得进入现场作业。
12)高空作业(超过2米高,含2米),必须系好安全带,按规范系在操作者腰、裆部,另一端必须系在可靠牢固的固定物上,安全带绳长不得超过1 米。
13)脚手架板应搭设牢固,不得有探头板,要将两头板端用铁丝绑扎牢固。使用人字梯时,要将梯子中部用铁丝(链)连接牢固,梯脚四脚应用橡胶皮绑扎包上,防止梯脚与地面打滑,发生意外,梯脚分开角度上部应在35度;梯脚下部分开角度75度为宜,并且应设人在下扶梯,站在梯上作业人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使用要求照第3条执行,严禁系再梯框上。
14)使用管钳拧、上管件时,一定要将管钳卡牢,已防止管钳打滑,用力过猛,摔伤施工人员。
15)现场使用各种机具前要进行检查,应保证绝缘良好,并有可靠的接零线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装置灵敏有效。
16)现场在使用砂轮锯时,要注意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其前
面要设置一道防护板,防止切割作业时火花飞溅。砂轮机在更换锯片时,必须拉闸断电,严禁使用砂轮机打磨钢材。断管作业时,使用砂轮机要压力均匀,人站在砂轮片旋转方向的侧面。
17)在使套丝机时,严禁带手套,袖口要扎紧。机械运转过程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
18)压力案上不得放重物和立放套丝扳,手工套丝时,应防止扳机滑落。 19)使用手锤、大锤时严禁带手套,手和锤柄均不得有油污。用锤方向附近不得有人停留。
20)操作水钻、电锤及手电钻时,钻头与接触面必须垂直,用力不宜过大,人体和手不得摆动。孔洞将要钻通时,应减小压力,以防钻头扭断。
21)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查绝缘情况,线缆把钳不得腐蚀、受潮及松动。电焊机必须设单独电源开关,自动断电装置。一次电源不大于5米,二次电源不大于30米。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焊机必须安装可靠,防护罩外壳必须设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6)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设施
1)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开用火证。
2)油漆必须单独码放,调油漆不得在室内进行,对每天剩余的油漆应及时入库管理。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和使用任何明火。
3)施工完毕后,各种油漆、涂料的溶剂桶(箱)要加盖封严。
4)在进行电气焊施工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在操作过程中要设置专职看火人员,同时作业周围要有灭火器材,发现火灾隐患时必须及时处理。在进行跨层电气焊操作时,要将下一层的物品移开,同时要设专职看火人员,周围要有灭火器材。
5)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不准吸烟。
6)氧气与焊炬和其他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 ,与乙炔的距离不小于5M 。 7)高处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放在作业区域下方,应与作业地点正下方保持在10M 以上的距离。必须清除作业区域下方的易燃物。
8)使用气焊作业时,如发现气路或气阀漏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9)在气焊作业中若氧气管着火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不得折弯胶管断气,若乙炔管着火,应先关息炬火,可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止火。
10)严禁在氧气阀门和乙炔阀门同时开启时用手或其他物体堵住焊嘴或割嘴。
(7)施工现场材料搬运安全措施
1)工人在搬运材料时要做到量力而行,不准超负荷搬运。在搬运钢管时必须带手套,防止扎伤手指。在搬运时要注意脚下障碍物。在多人搬运机具设备时要密切配合,工人要穿好鞋系好鞋带,禁止穿拖鞋。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脚下障碍物,防止绊倒。在穿越洞时要注意不要将手放在物件的边缘,防止夹伤手指。
2)两人抬运材料时上下肩要同时起落多人抬运重物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同起同落、步调一致、前后照应,注意脚下障碍物。并提醒后方人员所抬重物离地高度一般30cm 为宜。
3)用小车运管时首先要清理好行走道路,管放在车上必须捆绑牢固。用滚杠运输不得用手直接调整滚杠,管子滚动前方不得有人用塔吊往高处运管时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严禁在提升的物体上附加重物。
(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定
1)电气焊操作人员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和戴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用品。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在密闭容器内施焊作业时,应采取通风设施。间歇作业时焊工应到外面
休息,并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抢救方法。
3)清除焊渣时应佩戴防护镜和面罩。焊条头应集中堆放。
4)患有眼病、皮肤病、气管炎、结核病者不宜从事油漆作业。
5)油漆作业时操作人员出现头痛、恶心、心闷和心悸等症状,应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换气。
6)使用錾子剔墙眼应戴防护眼镜,錾子毛刺应及时清理掉。
7)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对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职业禁忌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与其相关的高温作业。
8)管道保温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风帽、风镜、手套、穿工作服。
9)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条令、规程和规定,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促进改善劳动条件,认真维护工人安全健康的权益。
2.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2.2.1平面管理总原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与使用,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及施工内容实施动态管理,并设置专人进行规划、协调,项目部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进行督促。
施工总平面布置,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
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
具体措施,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严格奖罚条例,实施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2.2.2平面管理体系
项目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2.2.3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同时将该计划输入电脑,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2.2.4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等措施,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的要求,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调度会,经充分协调后按调度会决定执行。 场区内外环卫;安全用电;场内道路有序安排使用;排水系统通畅。 地上主体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
垂直运输安全管理,料具布置场点有序调整、管理。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
应按总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和使用,按有关的具体要求,对现场、临设、材料堆放、安全设施防护、场容管理等诸项内容,由专职管理员对施工全场实施全面动态管理,以加快场地的周转利用率,使现场形成场容清洁、道路畅通、井然有序的作业环境。
施工总平面图
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按照不同施工需要,分别制定符合安全文明要求的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平面图中包含了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各种施工设备的布置、现场文明施工设施及生活区、急救室、仓库、办公室、临时厕所等应有设施(详见2.1 施工平面布置图)。同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详见2.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2.1.1基础及施工平面布置: (1)钢筋和木工加工车间的布置
艺体馆在施工期间,分别布置钢筋和木工加工车间,均布置在各单位工程的北侧。
(2)塔吊布置
该工程占地面积大,垂直运输量大。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确定艺体馆各设置1台QTZ40塔吊,回转半径36m,该标段共设2台QTZ40塔吊。(3)电源、水源由甲方指定地点引入。
(4)在拟建工程四周设循环施工道路,满足材料运输要求。
(5)沿建筑物四周设消防管线,每隔45m 设一取水点,满足施工现场防火要求。
(6)施工现场设3个饮水、吸烟处;设3个临时厕所;3 个垃圾存放点。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7)甲方、监理、施工现场办公室设在东北角,办公区设急救室、娱乐室、职工教育室。生活区设在办公区以北。
2.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现场用总用电484.4KW 。 动力用电:
P 动=1.05×(K1•ΣP 1/COSФ+K2•ΣP 2) 其中: K1=K2=0.5 COSФ=0.75 ΣP 1=439.4KW ΣP 2=45KW 计算得P 动=331.2KW 照明用电按10% 考虑。 P=1.1P动=364.3KW
因此,在施工现场设400KW 变电设备即可满足施工用电。 2.1.3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1)临水系统组成 1) 给水系统:
本工程现场临时用水系统主要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A 施工现场消防用水。
B 施工现场生产用水:砼养护、装修阶段湿作业、砼试块标养室、大门口冲洗车辆泥土沉淀池用水、现场洒水降尘等用水。
C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办公区水池、淋浴房、厕所冲洗、施工现场食堂生活用水等。
现场消防供水主要是满足在建筑内外不论何时何地发生火灾,该系统随时都能起作用,达到及时扑灭火灾。水源由建设单位提供,水源来自市政管道引入。
2、排水系统:
施工现场厕所、生活区厕所的污水排入临时化粪池,定期清掏;生活污水
管采用DN200、DN110UPVC 塑料管排入市政管道。排水部分由土建挖沟水电安装完成。施工现场的环形路全部采用砼硬化,在路面的两侧完成排水系统,并由基坑上口挡水台向环形路的排水系统找0.2%的坡度,以便使雨水不存积,自行流入已完成的现场排水系统。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2)工程用水量计算: 1) 工程用水量计算:
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 1 = K1•ΣQ 1•N1•K2/(T1•b•8•3600) 其中q 1──施工工程用水量 (L/s); K 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Q 1──年(季)度工程量 (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取值如下表; N 1──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T 1──年(季) 度有效工作日(d),取365天; b ──每天工作班数(班) ,取1; K 2──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 1 =1.05×32100000×1.5/(365×1×8×3600)=4.81L/S。 2) 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 q 3 = P1•N3•K4/(b•8•3600)
其中q 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L/s); P 1──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240人; N 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 4──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 b ──每天工作班数(班) ,取1。 施工工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 3 = 240×185×1.3/(1×8×3600)=2.0042L/S。 3) 消防用水量计算:
根据消防范围确定消防用水量q 5 =10L/S。 4)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 可按以下组合公式计算: 当工地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
当(q 1+q2+q3+q4)≤q 5时:Q=q5+(q 1+q2+q3+q4)/2 当(q 1+q2+q3+q4)>q 5时:Q=(q 1+q2+q3+q4)
在此计算中得:Q =q5+(q 1+q2+q3+q4)/2=10+(4.81+0+2+0)/2=13.41L/S ;
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 漏水损失。
最后Q 还应增加10%,得出 Q =13.41+1.34=14.75L/S; 5) 供水管径计算:
工地临时网路需用管径,可按下式计算: d = (4Q/1000πν) 1/2
其中: d──配水管直径(m); Q ──施工工地用水量(L/S);
ν──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V=1(m/s);
供水管径由计算公式:d=[4×14.75/(3.14×1×1000)]0.5 =0.137m=137mm 得临时网路需用内径为137mm 的供水管。选150mm 供水管。 (3)供水系统安装 1) 水源的确定
水源由甲方提供,水源来自市政给水预留口。施工现场用水及消防用水由现场消防泵供给。
2) 消防管路系统安装:
本现场供水干管选用DN150焊接钢管,管路安装布置成环状管道经加压供给水源,确保发生火灾时如果个别点有故障,其他消火栓点不受影响,照常发挥作用。管道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管道敷设于地面上。消防立管采用 DN150焊接钢管,法兰连接。
3) 蓄水部分
消防水箱采用砖砌内抹防水砂浆。水箱的有效容积根据消防用水量的大小采用V=45m3,以保证消防用水。
4) 消火栓管道安装
消防立管采用DN100焊接钢管,每隔25m 设置一个DN65 的消火栓及水龙带、灭火器。为降低成本,重复利用,管道采用焊接法兰连接,管道加工长度为2.9m 。为防止消火栓立、支管在现场焊接容易造成焊花飞溅发生火灾,立管两头应事先预制好法兰,消火栓阀DN65支管,应在场外开口并且焊好。随结构逐步采用螺栓连接法兰,不得动火,消防立管固定,利用现浇砼甩筋固定,或做型钢固定支架来固定。
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每号楼每层设两处消火栓。消火栓栓口直径为DN65,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 ,同时配备与消火栓栓口相同直径的长度不超过25m 的水龙带一根。消火栓栓口距结构地面为1.30 米,出水方向朝向建筑物。
6)施工用水管道安装
为方便施工生产用水,设DN20阀门一个及丝头短管插皮管用,作为砼养护、装修湿作业用水。
施工现场试验室、大门出入口均设冲洗汽车轮胎泥土冲洗槽用水。 生活区及办公区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接入一根DN50 的镀锌管。 (4)消防设施布置及注意事项
1)设置 DN65消火栓1套;消火栓设置间距半径不大于50米,确保水龙带长度在有效范围之内,消防水压应确保在0.35Mpa ,用水量15L/S。现场设置的各种消防设施应摆放整齐并用红色的油漆喷刷,平时严禁开启消火栓阀取水。
2)消防灭火器具的设置:生活区及项目办公区均设置消防灭火器具,消防挂架共4处,每处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现场设置的各种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挪用损坏。
3)经常对现场临时用水管道进行检查维修,现场严禁出现长流水的现象,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4)现场的所有用水设施应符合规定,厕所严禁采用花孔管道洒水冲洗,采用节水形式冲洗。
(5)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2)施工现场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严禁无证作业。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系好下额带。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施工现场用火应申请办理用火证,并派专人看火,严禁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动火。
5)焊接敷设水平消防干管时必须移开易燃物,消防立管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方式,管道支架、管道与法兰及立管与支架预加工好后,运往施工现场内组装,避免或减少在外墙的焊接作业。
6)所有靠近外墙及临边洞口的施工,当必须使用电气焊时,在施焊部位设置防护平台(可用钢筋制作成两个半圆柱状,其直径不小于 3倍立管管径,敷设石棉布,防止焊渣飞溅)。
7)所有靠近外墙及洞口的施工,当必须使用电气焊时,先通知土建项目部,共同清理焊接作业周边及下方场所内的所有易燃物,采用石棉布在焊接周围做好遮挡。必须安排两名以上的看火人员,分别在楼上楼下看火,配备合格、有效、足够的灭火器材。当外墙面有易燃物,无法转移或遮挡时,应先在墙面浇水且每层设置看火人员。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不允许施工。
8)上班作业前应认真查看在施工洞口、临边安全防护和脚手架护栏、挡脚板、立网是否齐全、牢固。脚手板是否按间距要求放正、绑牢,有无探头板和
空隙。
9)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2m ),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向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10)班组长或专(兼)职安全员必须每日对作业环境、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解决。下班前进行确认检查,机电是否拉闸、断电、门是否已上锁、用火是否熄灭,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要注意来往行驶车辆。
11)施工人员在施工区域内禁止嬉戏打闹,由于施工现场面积狭窄,在现场内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人,不得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施工人员需经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较差的人员均不得进入现场作业。
12)高空作业(超过2米高,含2米),必须系好安全带,按规范系在操作者腰、裆部,另一端必须系在可靠牢固的固定物上,安全带绳长不得超过1 米。
13)脚手架板应搭设牢固,不得有探头板,要将两头板端用铁丝绑扎牢固。使用人字梯时,要将梯子中部用铁丝(链)连接牢固,梯脚四脚应用橡胶皮绑扎包上,防止梯脚与地面打滑,发生意外,梯脚分开角度上部应在35度;梯脚下部分开角度75度为宜,并且应设人在下扶梯,站在梯上作业人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使用要求照第3条执行,严禁系再梯框上。
14)使用管钳拧、上管件时,一定要将管钳卡牢,已防止管钳打滑,用力过猛,摔伤施工人员。
15)现场使用各种机具前要进行检查,应保证绝缘良好,并有可靠的接零线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装置灵敏有效。
16)现场在使用砂轮锯时,要注意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其前
面要设置一道防护板,防止切割作业时火花飞溅。砂轮机在更换锯片时,必须拉闸断电,严禁使用砂轮机打磨钢材。断管作业时,使用砂轮机要压力均匀,人站在砂轮片旋转方向的侧面。
17)在使套丝机时,严禁带手套,袖口要扎紧。机械运转过程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
18)压力案上不得放重物和立放套丝扳,手工套丝时,应防止扳机滑落。 19)使用手锤、大锤时严禁带手套,手和锤柄均不得有油污。用锤方向附近不得有人停留。
20)操作水钻、电锤及手电钻时,钻头与接触面必须垂直,用力不宜过大,人体和手不得摆动。孔洞将要钻通时,应减小压力,以防钻头扭断。
21)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查绝缘情况,线缆把钳不得腐蚀、受潮及松动。电焊机必须设单独电源开关,自动断电装置。一次电源不大于5米,二次电源不大于30米。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焊机必须安装可靠,防护罩外壳必须设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6)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设施
1)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开用火证。
2)油漆必须单独码放,调油漆不得在室内进行,对每天剩余的油漆应及时入库管理。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和使用任何明火。
3)施工完毕后,各种油漆、涂料的溶剂桶(箱)要加盖封严。
4)在进行电气焊施工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在操作过程中要设置专职看火人员,同时作业周围要有灭火器材,发现火灾隐患时必须及时处理。在进行跨层电气焊操作时,要将下一层的物品移开,同时要设专职看火人员,周围要有灭火器材。
5)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不准吸烟。
6)氧气与焊炬和其他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 ,与乙炔的距离不小于5M 。 7)高处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放在作业区域下方,应与作业地点正下方保持在10M 以上的距离。必须清除作业区域下方的易燃物。
8)使用气焊作业时,如发现气路或气阀漏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9)在气焊作业中若氧气管着火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不得折弯胶管断气,若乙炔管着火,应先关息炬火,可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止火。
10)严禁在氧气阀门和乙炔阀门同时开启时用手或其他物体堵住焊嘴或割嘴。
(7)施工现场材料搬运安全措施
1)工人在搬运材料时要做到量力而行,不准超负荷搬运。在搬运钢管时必须带手套,防止扎伤手指。在搬运时要注意脚下障碍物。在多人搬运机具设备时要密切配合,工人要穿好鞋系好鞋带,禁止穿拖鞋。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脚下障碍物,防止绊倒。在穿越洞时要注意不要将手放在物件的边缘,防止夹伤手指。
2)两人抬运材料时上下肩要同时起落多人抬运重物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同起同落、步调一致、前后照应,注意脚下障碍物。并提醒后方人员所抬重物离地高度一般30cm 为宜。
3)用小车运管时首先要清理好行走道路,管放在车上必须捆绑牢固。用滚杠运输不得用手直接调整滚杠,管子滚动前方不得有人用塔吊往高处运管时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严禁在提升的物体上附加重物。
(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定
1)电气焊操作人员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和戴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用品。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在密闭容器内施焊作业时,应采取通风设施。间歇作业时焊工应到外面
休息,并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抢救方法。
3)清除焊渣时应佩戴防护镜和面罩。焊条头应集中堆放。
4)患有眼病、皮肤病、气管炎、结核病者不宜从事油漆作业。
5)油漆作业时操作人员出现头痛、恶心、心闷和心悸等症状,应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换气。
6)使用錾子剔墙眼应戴防护眼镜,錾子毛刺应及时清理掉。
7)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对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职业禁忌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与其相关的高温作业。
8)管道保温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风帽、风镜、手套、穿工作服。
9)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条令、规程和规定,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促进改善劳动条件,认真维护工人安全健康的权益。
2.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2.2.1平面管理总原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与使用,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及施工内容实施动态管理,并设置专人进行规划、协调,项目部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进行督促。
施工总平面布置,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
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
具体措施,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严格奖罚条例,实施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2.2.2平面管理体系
项目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2.2.3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同时将该计划输入电脑,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2.2.4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等措施,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的要求,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调度会,经充分协调后按调度会决定执行。 场区内外环卫;安全用电;场内道路有序安排使用;排水系统通畅。 地上主体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
垂直运输安全管理,料具布置场点有序调整、管理。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
应按总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和使用,按有关的具体要求,对现场、临设、材料堆放、安全设施防护、场容管理等诸项内容,由专职管理员对施工全场实施全面动态管理,以加快场地的周转利用率,使现场形成场容清洁、道路畅通、井然有序的作业环境。
施工总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