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的拮抗与协同作用 (作者:光合尚品.HGY)
一、营养元素的分类 (一) 必需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是偶然进入植物体内,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 (溶液培养可以鉴别) 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
1. 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2. 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
3. 必须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 目前已发现16种必需营养元素: 大量、中量营养元素:
C H O N P K Ca Mg S (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 微量营养元素:
Fe Mn Cu Zn B Mo Cl(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
大量与微量没有严格的界限,随着环境的变化微量元素含量可超过大量元素含量。
(二) 有益元素
在16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 有益元素”。
其中主要包括: Si Na Co Se Ni Al 等。 水稻Si、固氮作物Co、甜菜Na等。 按其生化作用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二、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特性 1、植物营养元素协同性
由于各种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的特殊生理功能,才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他们既是各自承担着独特的任务,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代谢作用。作物体内任何生理生化过程都不可能由某一元素单独完成的。
2、植物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不可替代性
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为其它元素所代替。
植物生活所必须的 16 个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有多有少,其生理功能有的比较清楚,有的尚不够清楚。但就它们对植物的重要性来讲,却是同等重要的。
它们各自所承担的任务相互之间是不能代替的。 三、植物营养元素相互作用
指营养元素在土壤中或植物中产生相互的影响,或者一种元素在与第二种元素以不同水平相混合施用时所产生的不同效应。也就是说,两种营养元素之间能够产生的促进作用或拮抗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大量元素之间、微量元素之间以及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均有发生。可以在土壤中发生,也可以在植物体内发生。由于这些相互作用改变了土壤和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调节土壤和植物的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
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是指某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吸收。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拮抗作用分为双向拮抗和单向拮抗,双向拮抗如镁与钾、Fe与Mn、Cd(镉gé)与Fe等。
1、拮抗竞争作用机理
性质相近的阳离子间的竞争:竞争原生质膜上结合位点,如K+/Rb+;
不同性质的阳离子间的竞争:竞争细胞内部负电势,如K+、Ca2+对Mg2+; 阴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竞争原生质膜上结合位点,如AsO4-3/PO4-3、Cl-/NO3-则与细胞内阴离子浓度的反馈调节有关;
NH4+与NO3-间拮抗作用:
(1) NH4+降低细胞对阳离子的吸收,H+释出减少,使H+-NO3-共运输受到影响;? (2) 进入细胞的NH4+对外界N吸收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2、三要素氮、磷、钾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
钙过多,阻碍氮、钾的吸收,易使新叶焦边,杆细弱,叶色淡。
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
镁过多杆细果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
土壤中代换性镁小于60 mg/kg,镁/钾比小于1即为缺镁。
钙、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
4、微量元素铁、硼、铜、锰、锌、钼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
缺硼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移动,导致分生细胞缺钙,细胞膜的形成受阻,而且使幼芽及子粒的细胞液呈强酸性,因而导致生长停止。缺硼可诱发体
钙过多,阻碍氮、钾的吸收,易使新叶焦边,杆细弱,叶色淡。
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
镁过多杆细果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
土壤中代换性镁小于60 mg/kg,镁/钾比小于1即为缺镁。
钙、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
4、微量元素铁、硼、铜、锰、锌、钼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
缺硼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移动,导致分生细胞缺钙,细胞膜的形成受阻,而且使幼芽及子粒的细胞液呈强酸性,因而导致生长停止。缺硼可诱发体
内缺铁,使抗病性下降。
5、其他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
6、土壤PH对元素的拮抗作用
pH 值低时,对阳离子的吸收有拮抗,pH值升高,阳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减弱,而阴离子闻的拮抗作用增强。
7、土壤、温度对营养元素的拮抗
1、协助作用机理
不同电性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电性平衡; 相同电性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维茨效应。
维茨效应: 外部溶液中Ca2+ Mg2+ Al3+等二价及三价离子,特别是Ca2+能促进K+ Rb+及Br-的吸收,根里面的Ca2+并不影响钾的吸收。
但维茨效应是有限度的,高浓度的Ca2+反而要减少植物对其它离子的吸收。
有双向协助吸收关系的还包括:锰和氮钾铜; 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
氯离子是生物化学最稳定的离子,它能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的调节剂也是植物体内最离子的平衡者,其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氯比其它阴离子活性大,极易进入植物体内,因而也加强了伴随阳离子(钠、钾、铵离子等)的吸收。
锰可以促进硝酸还原作用,有利于合成蛋白质,因而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缺锰时,植物体内硝态氮积累,可溶性非蛋白氮增多。 4、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
当土壤溶液在酸性时候,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
六、交互作用 1、替代效应 Na~ K;
2、协同效应(1+1>2效应) 磷~锰;硅—磷; 3、高抑低促效应 钾-硼;钙—镁。 4、削弱拮抗效应
P可削弱Cu—Fe拈抗作用; 5、消除毒害效应
Ca 可以减轻或消除H+ 、A1、Fe、Mn 过量存在的毒害; 镁可以消除过量钙的毒害。
钾不仅有一系列营养作用,它还能消除氮肥、磷肥过量而造成的某些不良影响。 钼能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在植物体内积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
硅肥多碱性(pH9.3-10.5),在酸性土壤施用时,能中和酸性,可以减轻铝离子的毒性、减少磷的固定,改善作物磷营养状况。
6、其它效应
Al的存在可抑制P、Fe、Ca、Mg、Mn的积累,尤其是Mg、Fe、Mn可降到缺素水平以下。
植物营养的拮抗与协同作用 (作者:光合尚品.HGY)
一、营养元素的分类 (一) 必需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是偶然进入植物体内,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 (溶液培养可以鉴别) 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
1. 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2. 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
3. 必须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 目前已发现16种必需营养元素: 大量、中量营养元素:
C H O N P K Ca Mg S (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 微量营养元素:
Fe Mn Cu Zn B Mo Cl(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
大量与微量没有严格的界限,随着环境的变化微量元素含量可超过大量元素含量。
(二) 有益元素
在16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 有益元素”。
其中主要包括: Si Na Co Se Ni Al 等。 水稻Si、固氮作物Co、甜菜Na等。 按其生化作用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二、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特性 1、植物营养元素协同性
由于各种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的特殊生理功能,才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他们既是各自承担着独特的任务,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代谢作用。作物体内任何生理生化过程都不可能由某一元素单独完成的。
2、植物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不可替代性
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为其它元素所代替。
植物生活所必须的 16 个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有多有少,其生理功能有的比较清楚,有的尚不够清楚。但就它们对植物的重要性来讲,却是同等重要的。
它们各自所承担的任务相互之间是不能代替的。 三、植物营养元素相互作用
指营养元素在土壤中或植物中产生相互的影响,或者一种元素在与第二种元素以不同水平相混合施用时所产生的不同效应。也就是说,两种营养元素之间能够产生的促进作用或拮抗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大量元素之间、微量元素之间以及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均有发生。可以在土壤中发生,也可以在植物体内发生。由于这些相互作用改变了土壤和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调节土壤和植物的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
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是指某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吸收。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拮抗作用分为双向拮抗和单向拮抗,双向拮抗如镁与钾、Fe与Mn、Cd(镉gé)与Fe等。
1、拮抗竞争作用机理
性质相近的阳离子间的竞争:竞争原生质膜上结合位点,如K+/Rb+;
不同性质的阳离子间的竞争:竞争细胞内部负电势,如K+、Ca2+对Mg2+; 阴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竞争原生质膜上结合位点,如AsO4-3/PO4-3、Cl-/NO3-则与细胞内阴离子浓度的反馈调节有关;
NH4+与NO3-间拮抗作用:
(1) NH4+降低细胞对阳离子的吸收,H+释出减少,使H+-NO3-共运输受到影响;? (2) 进入细胞的NH4+对外界N吸收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2、三要素氮、磷、钾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
钙过多,阻碍氮、钾的吸收,易使新叶焦边,杆细弱,叶色淡。
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
镁过多杆细果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
土壤中代换性镁小于60 mg/kg,镁/钾比小于1即为缺镁。
钙、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
4、微量元素铁、硼、铜、锰、锌、钼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
缺硼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移动,导致分生细胞缺钙,细胞膜的形成受阻,而且使幼芽及子粒的细胞液呈强酸性,因而导致生长停止。缺硼可诱发体
钙过多,阻碍氮、钾的吸收,易使新叶焦边,杆细弱,叶色淡。
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
镁过多杆细果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
土壤中代换性镁小于60 mg/kg,镁/钾比小于1即为缺镁。
钙、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
4、微量元素铁、硼、铜、锰、锌、钼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
缺硼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移动,导致分生细胞缺钙,细胞膜的形成受阻,而且使幼芽及子粒的细胞液呈强酸性,因而导致生长停止。缺硼可诱发体
内缺铁,使抗病性下降。
5、其他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
6、土壤PH对元素的拮抗作用
pH 值低时,对阳离子的吸收有拮抗,pH值升高,阳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减弱,而阴离子闻的拮抗作用增强。
7、土壤、温度对营养元素的拮抗
1、协助作用机理
不同电性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电性平衡; 相同电性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维茨效应。
维茨效应: 外部溶液中Ca2+ Mg2+ Al3+等二价及三价离子,特别是Ca2+能促进K+ Rb+及Br-的吸收,根里面的Ca2+并不影响钾的吸收。
但维茨效应是有限度的,高浓度的Ca2+反而要减少植物对其它离子的吸收。
有双向协助吸收关系的还包括:锰和氮钾铜; 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
氯离子是生物化学最稳定的离子,它能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的调节剂也是植物体内最离子的平衡者,其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氯比其它阴离子活性大,极易进入植物体内,因而也加强了伴随阳离子(钠、钾、铵离子等)的吸收。
锰可以促进硝酸还原作用,有利于合成蛋白质,因而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缺锰时,植物体内硝态氮积累,可溶性非蛋白氮增多。 4、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
当土壤溶液在酸性时候,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
六、交互作用 1、替代效应 Na~ K;
2、协同效应(1+1>2效应) 磷~锰;硅—磷; 3、高抑低促效应 钾-硼;钙—镁。 4、削弱拮抗效应
P可削弱Cu—Fe拈抗作用; 5、消除毒害效应
Ca 可以减轻或消除H+ 、A1、Fe、Mn 过量存在的毒害; 镁可以消除过量钙的毒害。
钾不仅有一系列营养作用,它还能消除氮肥、磷肥过量而造成的某些不良影响。 钼能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在植物体内积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
硅肥多碱性(pH9.3-10.5),在酸性土壤施用时,能中和酸性,可以减轻铝离子的毒性、减少磷的固定,改善作物磷营养状况。
6、其它效应
Al的存在可抑制P、Fe、Ca、Mg、Mn的积累,尤其是Mg、Fe、Mn可降到缺素水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