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贫问苦有真爱进村入户总关情

访贫问苦有真爱 进村入户总关情

黄梅县司法局“三万”活动总结

自全县“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开展以来,县司法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按照县委“三万”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突出了“四个在一线”: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了“五个进农家”: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现将我局“三万”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专班抓,全员参与受教育

局党组把“三万”活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光荣的政治任务,作为一个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党员干部,促进司法行政事业更好地服务黄梅跨越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决定举全局之力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开展“着力基层、夯实基础,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成立了由局长王维任组长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仅19人的机关,抽调8名得力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中层干部及机关普通职工均要分期分批参与活动。,2月27日,召开系统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县委文件精神,王维同志在会上强调,本次活动要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做到访贫问苦有真爱 进

村入户总关情。2月28日,工作专班全部进村入户。

二、作风朴实不畏难,重点突出保“覆盖” 县司法局“三万”活动驻点乡镇是蔡山镇,进驻李六房、杨世英、东宝、舒家埠、刘湖、王上屋、绩麻墩八个村。为确保两个全覆盖,让所有农民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县司法局“三万”工作组,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带着感情,深入到农家庭院、田间地头,贴近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在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中,工作队员乐于吃苦,甘于奉献,放弃休息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吃透上面精神,摸准下面情况,切实做到“三送四到户”,为农民朋友“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访问民情足迹到户、特困群众帮扶到户、留守家庭关心到户、生产发展指导到户”,充分了解群众疾苦和所思所盼。重点做到三个字“勤、细、新”:

在“勤”字上下功夫。入户走访是个大工程,要家家户户走访到位实现全覆盖只有勤跑。一是采用“白+黑” 走访模式。比如刘湖村有很多农户在附近企业打工、舒家埠村很多农民在镇上做生意,晚上才回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晚上上门走访,确保在家户头不遗漏。二是采用“5+2” 走访模式。由于户头多,分布广,工作组成员主动减少休息时间,利用周末时间继续进行走访。三是采取寻访模式。

很多户头白天下地干农活,在家时间少,工作组员在附近村民的指引下,深入田间地头寻找农户,与其促膝谈心。通过三种走访模式相结合,反复走访,多次“回头看”,顺利完成了八个村2096户农户的走访入户工作。 在“细”字上下功夫。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注重不起眼的小事,从细节上入手,拉近与村民距离,争取老百姓对“三万”活动的支持和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在杨世英村走访残疾老人李万山时,细心的工作组员发现老人家门口放着一桶潲水,于是主动帮老人倒掉,老人十分感动,连声谢谢,还非要留工作组员在他家吃中饭。在绩麻墩村王立春家走访时,正好邻居要找他帮忙,而此时他正抱着熟睡的孙子,这时工作队员接过他怀中的小孩,让王立春惊诧不已……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做过这样的小事不甚枚举,但正是这样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展现了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三万”活动的亲民之风。

在“新”字上下功夫。为扩大“三万”活动工作影响力。我局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积极开展惠民活动。一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局长王维亲自带队,组织全体干部为帮扶驻点村一名困难党员两户特困户,送去“五个一”即每户一本农村普法读本、一张法律援助联系卡、一包大米、一壶油、一百元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二是开展“亲情连线”活动。工作组员根据东宝村留守儿童、老人较多的实际,创新地开展网络“视频”通话活动,让留守儿童、老人与父母、亲人进行“面对面”沟通,送上亲人的关爱。三是开设农村普法课堂,印发普法资料,将法制宣传教育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县司法局“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鱼水情感,融洽的干群关系,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三、力所能及办实事,以人为本促发展

“三万”活动是密切干群关系,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再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促进三农发展的新举措,是锻炼党员干部,转变机关作风的大平台。“三万”活动中,县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把走访调研与促进春耕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力所能及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一)遂民愿,解决行路难问题。在绩麻墩村走访过程中,村民提到最多的就是行路难问题。虽然村级公路已经大部分修通,但部分组级公路却由于资金不足、指标难争取等问题而搁浅,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组级公路的建设问题。驻村工作组在获悉这一实情后,积极帮助联系有关

部门进行沟通,帮助绩麻墩村争取指标,并且给予该村万余元支持,解决了该村的行路难问题。

(二)排民忧,解决灌溉难问题。刘湖村塘堰、水渠年久失修,灌溉困难一直是大问题。加之今年旱情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灌溉难的问题。我局驻村工作组前往旱情严重的三组了解旱情,指挥抗旱。并协同部分涉农单位,加大抗旱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技术、设备支持,确保抗旱工作正常运行。

(三)解村困,解决发展难问题。村级发展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是李六房村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既无资源优势,也无交通、区位优势,是发展无力的最直接原因。我局领导干部以及驻村工作组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了解情况,摸清了李六房村的家底,为制定李六房村的发展蓝图提供了现实依据。一方面,着力转变党员干部的发展观念。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向党员干部介绍附近刘寄村的发展经验,帮助村两委班子树立发展信心,在思想源头上解决发展难问题。

四、全神贯注搞活动,严守纪律树新风

(一)注重实效,丰富活动内容。一是开展“四个完善、四个健全”活动:就是完善村级组织建设,解决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干部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引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完善村级领导机构以及下属团

支部、妇代会、民兵连等;完善村级文化建设 ,结合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升文化活动水平。用多种字体书写固定墙体宣传标语,办好“三万”文化建设宣传刊;完善村级发展规划 ,规划好村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规划好建设富裕安康,风尚文明,干群和谐,法治进步,安定稳定的良好环境。 健全村级领导班子,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东宝村原书记因经济问题停职,驻村队员多次向镇领导汇报,召开村民会议,由村民重新选举了新书记。

健全村级后备干部 ,选配好村级干部后备人选,选出有知识、有文化、有眼光的党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回乡大学毕业生等优秀青年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 健全村级财务管理,解决收支不清,集体资产出租和发包不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不善,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健全村级档案管理,将村里一切活动的材料,本次“三万”活动的材料分类归档,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条件许可下,建立档案室,档案柜。二是开展“八个再访,八个留下”活动 ,1、再访特困户,留下真挚的情感。2、再访军烈属户,留下深刻的印象。3、再访党员干部,留下永远的足迹。4、再访空巢留守,留下真情的爱心。5、再访致富能手,留下深厚的情谊。6、再访村级小学,留下美好的记忆。7、再访社区村组,留下永恒的手迹。8、

再访信访户,留下温馨的友情。

(二)严明纪律,端正工作生活作风。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了“六不准”,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司法干部严谨端正的工作作风。一是讲政治纪律。在工作中尊重当地党组织意见,不搞包办代替,按规定办事,讲方法、讲原则,与当地党组织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二是讲群众纪律。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组同志都是坚持每周一去,周末回家,有时周末都不休息。三是讲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了访民情而不引纠纷、办实事而不乱表态,走访民情不遗漏、兴办实事不打折。

五、锤炼党性有行动,升华思想见成效

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在“三万”活动中党性得到了锤炼,思想得到了升华。工作队员洪慧男,家有80多岁双亲,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从没休个半天假;工作队员汪晓红,家里在盖房子,四个月没有耽误一个工作日;工作队员文超兵、胡琼建子女中考,他们不能陪在身边;工作队员戢亚军,下乡骑摩托车摔伤,村干部劝他休息,他说抗旱任务重,轻伤不下火线;工作队员陈克焱,三次副科考试,没有请一天假复习……最显著的例子就是5月12日,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县委要求、在局党组组织下

到蔡山镇慰问困难党员和特困户。当他们看到杨世英村特困户李勇山、王上屋村特困户王住先的极度困窘的生活现状时震惊了。(这两户情况非常相似,都是妻子又疯又病、丈夫非残即呆、老小贫弱多病,居室如牛栏圏舍,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回局后,他们纷纷写出心得体会,表示完全拥护县委的进村入户政策,深刻体会到民情民意只能在一线掌握,干部作风只能在一线转变,党的政策必须在一线落实。5月23日星期一,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通知,机关党员干部来上班时都带来了大包裹,全是四季衣物、棉絮床单。工会主席临时找了个募捐箱放在办公楼前,党员干部纷纷上前捐款,没有宣传、没有电视镜头,在机关院内居住的第一任司法局长陈杰主动捐款100元、退休老党员黄全胜抱来了大包衣物……工会统计了一下,这次机关党员干部自发捐赠衣物387件、捐款2510元。局党组派代表当即送往杨世英村特困户李勇山、王上屋村特困户王住先家。李勇山感动得泪流满面,王住先紧紧拉着王维局长的手不愿放开,围观的村民纷纷说你们要感谢共产党,还是共产党好。从组织要求到自发自愿,从公家出钱出物到私人捐钱捐物,开展“三万”活动的成效显而易见。

访贫问苦有真爱 进村入户总关情

黄梅县司法局“三万”活动总结

自全县“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开展以来,县司法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按照县委“三万”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突出了“四个在一线”: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了“五个进农家”: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现将我局“三万”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专班抓,全员参与受教育

局党组把“三万”活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光荣的政治任务,作为一个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党员干部,促进司法行政事业更好地服务黄梅跨越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决定举全局之力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开展“着力基层、夯实基础,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成立了由局长王维任组长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仅19人的机关,抽调8名得力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中层干部及机关普通职工均要分期分批参与活动。,2月27日,召开系统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县委文件精神,王维同志在会上强调,本次活动要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做到访贫问苦有真爱 进

村入户总关情。2月28日,工作专班全部进村入户。

二、作风朴实不畏难,重点突出保“覆盖” 县司法局“三万”活动驻点乡镇是蔡山镇,进驻李六房、杨世英、东宝、舒家埠、刘湖、王上屋、绩麻墩八个村。为确保两个全覆盖,让所有农民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县司法局“三万”工作组,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带着感情,深入到农家庭院、田间地头,贴近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在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中,工作队员乐于吃苦,甘于奉献,放弃休息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吃透上面精神,摸准下面情况,切实做到“三送四到户”,为农民朋友“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访问民情足迹到户、特困群众帮扶到户、留守家庭关心到户、生产发展指导到户”,充分了解群众疾苦和所思所盼。重点做到三个字“勤、细、新”:

在“勤”字上下功夫。入户走访是个大工程,要家家户户走访到位实现全覆盖只有勤跑。一是采用“白+黑” 走访模式。比如刘湖村有很多农户在附近企业打工、舒家埠村很多农民在镇上做生意,晚上才回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晚上上门走访,确保在家户头不遗漏。二是采用“5+2” 走访模式。由于户头多,分布广,工作组成员主动减少休息时间,利用周末时间继续进行走访。三是采取寻访模式。

很多户头白天下地干农活,在家时间少,工作组员在附近村民的指引下,深入田间地头寻找农户,与其促膝谈心。通过三种走访模式相结合,反复走访,多次“回头看”,顺利完成了八个村2096户农户的走访入户工作。 在“细”字上下功夫。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注重不起眼的小事,从细节上入手,拉近与村民距离,争取老百姓对“三万”活动的支持和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在杨世英村走访残疾老人李万山时,细心的工作组员发现老人家门口放着一桶潲水,于是主动帮老人倒掉,老人十分感动,连声谢谢,还非要留工作组员在他家吃中饭。在绩麻墩村王立春家走访时,正好邻居要找他帮忙,而此时他正抱着熟睡的孙子,这时工作队员接过他怀中的小孩,让王立春惊诧不已……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做过这样的小事不甚枚举,但正是这样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展现了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三万”活动的亲民之风。

在“新”字上下功夫。为扩大“三万”活动工作影响力。我局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积极开展惠民活动。一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局长王维亲自带队,组织全体干部为帮扶驻点村一名困难党员两户特困户,送去“五个一”即每户一本农村普法读本、一张法律援助联系卡、一包大米、一壶油、一百元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二是开展“亲情连线”活动。工作组员根据东宝村留守儿童、老人较多的实际,创新地开展网络“视频”通话活动,让留守儿童、老人与父母、亲人进行“面对面”沟通,送上亲人的关爱。三是开设农村普法课堂,印发普法资料,将法制宣传教育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县司法局“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鱼水情感,融洽的干群关系,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三、力所能及办实事,以人为本促发展

“三万”活动是密切干群关系,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再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促进三农发展的新举措,是锻炼党员干部,转变机关作风的大平台。“三万”活动中,县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把走访调研与促进春耕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力所能及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一)遂民愿,解决行路难问题。在绩麻墩村走访过程中,村民提到最多的就是行路难问题。虽然村级公路已经大部分修通,但部分组级公路却由于资金不足、指标难争取等问题而搁浅,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组级公路的建设问题。驻村工作组在获悉这一实情后,积极帮助联系有关

部门进行沟通,帮助绩麻墩村争取指标,并且给予该村万余元支持,解决了该村的行路难问题。

(二)排民忧,解决灌溉难问题。刘湖村塘堰、水渠年久失修,灌溉困难一直是大问题。加之今年旱情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灌溉难的问题。我局驻村工作组前往旱情严重的三组了解旱情,指挥抗旱。并协同部分涉农单位,加大抗旱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技术、设备支持,确保抗旱工作正常运行。

(三)解村困,解决发展难问题。村级发展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是李六房村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既无资源优势,也无交通、区位优势,是发展无力的最直接原因。我局领导干部以及驻村工作组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了解情况,摸清了李六房村的家底,为制定李六房村的发展蓝图提供了现实依据。一方面,着力转变党员干部的发展观念。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向党员干部介绍附近刘寄村的发展经验,帮助村两委班子树立发展信心,在思想源头上解决发展难问题。

四、全神贯注搞活动,严守纪律树新风

(一)注重实效,丰富活动内容。一是开展“四个完善、四个健全”活动:就是完善村级组织建设,解决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干部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引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完善村级领导机构以及下属团

支部、妇代会、民兵连等;完善村级文化建设 ,结合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升文化活动水平。用多种字体书写固定墙体宣传标语,办好“三万”文化建设宣传刊;完善村级发展规划 ,规划好村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规划好建设富裕安康,风尚文明,干群和谐,法治进步,安定稳定的良好环境。 健全村级领导班子,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东宝村原书记因经济问题停职,驻村队员多次向镇领导汇报,召开村民会议,由村民重新选举了新书记。

健全村级后备干部 ,选配好村级干部后备人选,选出有知识、有文化、有眼光的党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回乡大学毕业生等优秀青年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 健全村级财务管理,解决收支不清,集体资产出租和发包不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不善,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健全村级档案管理,将村里一切活动的材料,本次“三万”活动的材料分类归档,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条件许可下,建立档案室,档案柜。二是开展“八个再访,八个留下”活动 ,1、再访特困户,留下真挚的情感。2、再访军烈属户,留下深刻的印象。3、再访党员干部,留下永远的足迹。4、再访空巢留守,留下真情的爱心。5、再访致富能手,留下深厚的情谊。6、再访村级小学,留下美好的记忆。7、再访社区村组,留下永恒的手迹。8、

再访信访户,留下温馨的友情。

(二)严明纪律,端正工作生活作风。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了“六不准”,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司法干部严谨端正的工作作风。一是讲政治纪律。在工作中尊重当地党组织意见,不搞包办代替,按规定办事,讲方法、讲原则,与当地党组织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二是讲群众纪律。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组同志都是坚持每周一去,周末回家,有时周末都不休息。三是讲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了访民情而不引纠纷、办实事而不乱表态,走访民情不遗漏、兴办实事不打折。

五、锤炼党性有行动,升华思想见成效

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在“三万”活动中党性得到了锤炼,思想得到了升华。工作队员洪慧男,家有80多岁双亲,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从没休个半天假;工作队员汪晓红,家里在盖房子,四个月没有耽误一个工作日;工作队员文超兵、胡琼建子女中考,他们不能陪在身边;工作队员戢亚军,下乡骑摩托车摔伤,村干部劝他休息,他说抗旱任务重,轻伤不下火线;工作队员陈克焱,三次副科考试,没有请一天假复习……最显著的例子就是5月12日,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县委要求、在局党组组织下

到蔡山镇慰问困难党员和特困户。当他们看到杨世英村特困户李勇山、王上屋村特困户王住先的极度困窘的生活现状时震惊了。(这两户情况非常相似,都是妻子又疯又病、丈夫非残即呆、老小贫弱多病,居室如牛栏圏舍,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回局后,他们纷纷写出心得体会,表示完全拥护县委的进村入户政策,深刻体会到民情民意只能在一线掌握,干部作风只能在一线转变,党的政策必须在一线落实。5月23日星期一,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通知,机关党员干部来上班时都带来了大包裹,全是四季衣物、棉絮床单。工会主席临时找了个募捐箱放在办公楼前,党员干部纷纷上前捐款,没有宣传、没有电视镜头,在机关院内居住的第一任司法局长陈杰主动捐款100元、退休老党员黄全胜抱来了大包衣物……工会统计了一下,这次机关党员干部自发捐赠衣物387件、捐款2510元。局党组派代表当即送往杨世英村特困户李勇山、王上屋村特困户王住先家。李勇山感动得泪流满面,王住先紧紧拉着王维局长的手不愿放开,围观的村民纷纷说你们要感谢共产党,还是共产党好。从组织要求到自发自愿,从公家出钱出物到私人捐钱捐物,开展“三万”活动的成效显而易见。


相关文章

  •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92-012012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贵州省遵义县虾子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遵照县委统一部署安排,以"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 ...查看


  • 县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
  • 一."百千万帮扶工程"工作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由我局牵头,与气象局一道挂钩帮扶翠华镇田元村.田元村有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3470亩(其中水田370亩),辖18个村民小组,农户748户2948人.为了 ...查看


  • 五泉林场双联调研报告
  • 五泉林场"双联"活动 调研报告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是省委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一项重大决策,县委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行动起来,竭尽全力,联系群众,为民富民,保持稳定,立足长远,促发展,建和谐 ...查看


  • 强基惠民半年工作总结
  • 安邦驻村工作队亚白村 半年工作总结汇报 自2011年10月19日以来,定日县驻尼辖乡亚白村安邦工作队在努力克服当地气候等情况下,坚决按照区.地.县党委关于强基惠民活动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qu ...查看


  • 工商联干部下基层服务农村工作总结
  • 三月的,草长莺飞,生机盎然.无论是繁忙的田间地头,还是喧闹的村镇集市,或是欢乐祥和的民宅,随处都可以看见市机关干部的身影.今年二月以来,市组织近千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宣讲,他们在宣讲中倾听民声.打捞问题,并为群众送法律.送科技.送政策.办实事 ...查看


  • 村官工作心得体会3篇
  • 村官工作心得体会3篇 村官工作心得体会一: 9月,我有幸通过省组织部的选拔考试,成为一名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经过短暂的培训学习,很快被分配到沂堂镇南沂堂村任村主任助理.转眼间,到村已经快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查看


  • 在全市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 [日期:12-09-11] 来源:肇庆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全市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2年8月29日) 黄建勋 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全市扶贫开发"双到& ...查看


  • 党性锻炼的根本要求
  • 2014年09月10日 13:33:27 来源:<党建文汇>     作者:谷安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反映了新的理论思考.新的理论概括,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 ...查看


  • 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 2012年7月,由河北省扶贫办.省质监局.省红十字会.省作家协会等14个单位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帮扶尚义县的16个贫困村,河北省扶贫办调研员朱丽琴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其中省扶贫办帮扶三工地镇王二来村. 以朴实善良的为民情怀应对挑战 王二来村距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