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悠闲
作者:李响
来源:《视野》2013年第05期
台北林语堂故居,位于城郊阳明山的半山腰上,离地铁站较远,途经的公交车也不多。在陆客如潮的台北,这里有着难得的清静。
兼职的设计师与发明家
我要一小块园地,不要有遍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
阳明山遍布溪流温泉,是风水宝地。1949年之后,于右任、钱穆、张大千等文人迁台,都住在这里。名士山居,装修布置各具风流,处处有看点。林语堂的家最与众不同,因为整座房子都是他亲自设计,中西合璧,亦现代,亦田园。
进入雕花的铁制院门,色彩的映衬、风格的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宝蓝屋顶,雪白粉墙,深紫色的圆角窗棂;屋顶是中式琉璃瓦当,檐下是西班牙式螺旋圆柱,圈出拱门回廊。院中有一泓浅浅的池塘,游弋红鲤几尾,池畔植翠竹、苍蕨、藤萝,还有一座大理石长凳,林语堂喜欢坐在那里享“持竿观鱼”之趣。
绕到房后别有洞天,正房之下还藏着石砌的一层楼。前庭看上去是个中式平房四合院,在后院看,又是一座西班牙别墅。后院遍植乔木花草,当年主人在时,这里还养鸡种菜。林语堂厌恶现代洋楼将人与泥土隔绝。“宅的左右有的是土,足踏得土,踢踢瓦砾是非常快乐的。我宅中有许多青蛙蟾蜍,洋槐树上的夏蝉整天价地鸣着,而且前晚发现了一条小青蛇,使我猛觉我已成为归去来兮的高士了。”这才是他认为“人类所应居住的房宅”。
一个作家,不仅自己设计房子,还设计家具。如果你对这些感到惊讶,他的一系列真正的发明就更让人称奇了。书房的陈列柜里,摆放着林语堂若干专利证明和设计图纸。有自来牙刷,可以自动充填牙膏。他刷牙懒得挤牙膏,夫人总数落他,直到得了蛀牙终于认识到严重性。他还设计了自动门锁,自动发牌的桥牌机。
三十多岁时,林语堂仍然相信,“我将来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机械的发明一方面”。他的确作出了一项重大贡献:发明并制造出一架中文打字机,采用他独创的检字法,使中文打字变得快捷易学。1985年,台湾神通电脑公司用林语堂的检字法开发了一种中文输入法。
1948年,林语堂将打字机专利权卖给美国一家公司。没过多久,中国大陆政权易主,投产计划搁浅。为了制作打字机,他花光十几万美元的存款,还卖掉纽约的别墅和几乎全部家具,最后只留下衣服和二十几箱书——箱子也是林语堂自己设计的,搬家时是箱子,落地拆开
组装便是书柜。女儿看他生出白发,悲观地问活着有什么意义,他说:“我向来认为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
不规则的美丽
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并不要怎样清洁齐整,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
每一件“快事”都很简单,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前院池塘与修竹旁边,是林语堂的书房:“有不为斋”。关于名字的来历,他曾专门写了一篇文,列举百十来项“不为”的事。比如:“我始终背不来总理遗嘱”;“我从没有休过自己的老婆”;“我从未说过一句讨好人的话,我连这个意思也没有”;“我始终喜欢革命,但不喜欢革命家”……
书斋门口光线最好的地方,摆放着他的书桌。书桌下的抽屉总是拉开的,因为写作时他要把脚搁在上头才觉舒服。牛肉干、花生、糖果必须常备案头,触手可及。书桌并不是林语堂读书写作的主战场,书斋隔壁卧室里的床恐怕利用度更高。这张单人床看上去普普通通,林语堂赋予它重要的意义:“我很需要一个好床垫,这么一来我就和任何人都完全平等了。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也不因有钱而睡在一个更大的床垫上,他的床最多比我的床长几寸而已。”他认为屈腿蜷卧在床上是人生最大乐事之一。
写作是他终生的爱好与事业,也是一桩苦差。写到艰难处,要大口吸烟,或用温热的烟斗摩擦鼻头,仿佛能擦出灵感的火花。故居中有一陈列柜,摆满林语堂大大小小的宝贝烟斗,有的简单朴素,有的精致华丽。他说:“我所有文章都是尼古丁构成的,我还知道书上哪一页的尼古丁最浓。”他也曾心血来潮要戒烟,坚持三个星期,失魂落魄,赌咒发誓从此“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果然说到做到,除了睡觉,林语堂的手里永远握着烟斗,现在想要找到一张他不拿烟斗的照片,着实不易。
书斋中央是沙发茶几,四壁是书架,均按原貌摆设,整齐有序,略显空旷。故居管理员说,当年这里比现在拥挤也凌乱得多,茶几、沙发、隔壁卧室的床头,甚至厨房、厕所,到处是林语堂摊开的书本。他为此得意,美其名曰“不规则的美丽”,认为他的“布置”是最合理的书籍收藏办法。“如果一个人把书全部摆在书室,他在客厅中便无书可读。我用这种方法,就是在厕所也能增长知识。”
金玉缘
我要一个好书斋,一个好烟斗,还有一个女人,她须要聪明解事,我要做事时,她能不打扰我,让我安心做事。
林语堂夫人廖翠凤极爱整洁,天天跟在他身后收拾杂物,他颇不以为然。只有一种时候,他能体会到乱放东西的坏处,那就是找不到烟斗。没有烟斗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满屋子乱翻,大喊:“我的烟斗,我的烟斗在哪儿?烟斗!烟斗!”夫人也叫唤:“堂啊,我刚收拾了客
远去的悠闲
作者:李响
来源:《视野》2013年第05期
台北林语堂故居,位于城郊阳明山的半山腰上,离地铁站较远,途经的公交车也不多。在陆客如潮的台北,这里有着难得的清静。
兼职的设计师与发明家
我要一小块园地,不要有遍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
阳明山遍布溪流温泉,是风水宝地。1949年之后,于右任、钱穆、张大千等文人迁台,都住在这里。名士山居,装修布置各具风流,处处有看点。林语堂的家最与众不同,因为整座房子都是他亲自设计,中西合璧,亦现代,亦田园。
进入雕花的铁制院门,色彩的映衬、风格的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宝蓝屋顶,雪白粉墙,深紫色的圆角窗棂;屋顶是中式琉璃瓦当,檐下是西班牙式螺旋圆柱,圈出拱门回廊。院中有一泓浅浅的池塘,游弋红鲤几尾,池畔植翠竹、苍蕨、藤萝,还有一座大理石长凳,林语堂喜欢坐在那里享“持竿观鱼”之趣。
绕到房后别有洞天,正房之下还藏着石砌的一层楼。前庭看上去是个中式平房四合院,在后院看,又是一座西班牙别墅。后院遍植乔木花草,当年主人在时,这里还养鸡种菜。林语堂厌恶现代洋楼将人与泥土隔绝。“宅的左右有的是土,足踏得土,踢踢瓦砾是非常快乐的。我宅中有许多青蛙蟾蜍,洋槐树上的夏蝉整天价地鸣着,而且前晚发现了一条小青蛇,使我猛觉我已成为归去来兮的高士了。”这才是他认为“人类所应居住的房宅”。
一个作家,不仅自己设计房子,还设计家具。如果你对这些感到惊讶,他的一系列真正的发明就更让人称奇了。书房的陈列柜里,摆放着林语堂若干专利证明和设计图纸。有自来牙刷,可以自动充填牙膏。他刷牙懒得挤牙膏,夫人总数落他,直到得了蛀牙终于认识到严重性。他还设计了自动门锁,自动发牌的桥牌机。
三十多岁时,林语堂仍然相信,“我将来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机械的发明一方面”。他的确作出了一项重大贡献:发明并制造出一架中文打字机,采用他独创的检字法,使中文打字变得快捷易学。1985年,台湾神通电脑公司用林语堂的检字法开发了一种中文输入法。
1948年,林语堂将打字机专利权卖给美国一家公司。没过多久,中国大陆政权易主,投产计划搁浅。为了制作打字机,他花光十几万美元的存款,还卖掉纽约的别墅和几乎全部家具,最后只留下衣服和二十几箱书——箱子也是林语堂自己设计的,搬家时是箱子,落地拆开
组装便是书柜。女儿看他生出白发,悲观地问活着有什么意义,他说:“我向来认为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
不规则的美丽
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并不要怎样清洁齐整,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
每一件“快事”都很简单,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前院池塘与修竹旁边,是林语堂的书房:“有不为斋”。关于名字的来历,他曾专门写了一篇文,列举百十来项“不为”的事。比如:“我始终背不来总理遗嘱”;“我从没有休过自己的老婆”;“我从未说过一句讨好人的话,我连这个意思也没有”;“我始终喜欢革命,但不喜欢革命家”……
书斋门口光线最好的地方,摆放着他的书桌。书桌下的抽屉总是拉开的,因为写作时他要把脚搁在上头才觉舒服。牛肉干、花生、糖果必须常备案头,触手可及。书桌并不是林语堂读书写作的主战场,书斋隔壁卧室里的床恐怕利用度更高。这张单人床看上去普普通通,林语堂赋予它重要的意义:“我很需要一个好床垫,这么一来我就和任何人都完全平等了。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也不因有钱而睡在一个更大的床垫上,他的床最多比我的床长几寸而已。”他认为屈腿蜷卧在床上是人生最大乐事之一。
写作是他终生的爱好与事业,也是一桩苦差。写到艰难处,要大口吸烟,或用温热的烟斗摩擦鼻头,仿佛能擦出灵感的火花。故居中有一陈列柜,摆满林语堂大大小小的宝贝烟斗,有的简单朴素,有的精致华丽。他说:“我所有文章都是尼古丁构成的,我还知道书上哪一页的尼古丁最浓。”他也曾心血来潮要戒烟,坚持三个星期,失魂落魄,赌咒发誓从此“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果然说到做到,除了睡觉,林语堂的手里永远握着烟斗,现在想要找到一张他不拿烟斗的照片,着实不易。
书斋中央是沙发茶几,四壁是书架,均按原貌摆设,整齐有序,略显空旷。故居管理员说,当年这里比现在拥挤也凌乱得多,茶几、沙发、隔壁卧室的床头,甚至厨房、厕所,到处是林语堂摊开的书本。他为此得意,美其名曰“不规则的美丽”,认为他的“布置”是最合理的书籍收藏办法。“如果一个人把书全部摆在书室,他在客厅中便无书可读。我用这种方法,就是在厕所也能增长知识。”
金玉缘
我要一个好书斋,一个好烟斗,还有一个女人,她须要聪明解事,我要做事时,她能不打扰我,让我安心做事。
林语堂夫人廖翠凤极爱整洁,天天跟在他身后收拾杂物,他颇不以为然。只有一种时候,他能体会到乱放东西的坏处,那就是找不到烟斗。没有烟斗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满屋子乱翻,大喊:“我的烟斗,我的烟斗在哪儿?烟斗!烟斗!”夫人也叫唤:“堂啊,我刚收拾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