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公
共
教
案
学科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思品
执 笔 人 课时
李晓天 第二课时
第二课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人的公民。 过程与方法:提高践行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难点: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教 学 流 程 教师备课部 分
公共教案部分 1、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实施着一些行为,有些行为是法律鼓励的, 有些行为是法律要求的,还有一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履行义务是享受 权利的需要,而要忠实履行义务,必须搞清楚哪些行为是法律鼓励的, 哪些是法律要求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 一、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活动一:播放视频 1:《太慈中学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视频 2:《持续 27 年 植树千万棵》 思考问题: ①太慈中学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农民陈振河持续 27 年植树千万棵, 属于履行义务吗?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 ②他们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呢? ③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应当怎样做? ④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义务献血、爱 护公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倡公民节约和反对浪费、植树造林、 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见义勇为等) 教师总结: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 行为。对于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 现。
本框 考点 导入: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活动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镇村民王某生有两个儿子,其丈夫在老二出世后不久便 过世。王某在老大 14 岁、老二 12 岁时,将两个儿子丢在公公、婆婆身 边,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四十年后,王某又回到了家乡,此时王某已近 80 岁,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困难,要求两个儿子给付赡养费。 案例二:在孟某 3 岁时,程某将孟某收为养女,并将程某抚养到 24 岁,后因两人之间的纠纷,程某解除了与孟某的收养关系。多年后,孤 身一人的程某要求孟某尽赡养义务,并每月支付赡养费 400 元。 思考问题:王某的两个儿子及孟某需要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吗? 相关链接:婚姻法第 21 条规定: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 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活动三:案例分析 案 例:施某,男,20 岁,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 不
端正,不愿履行兵役义务,并于同年 11 月外出无踪影,逃避了征役。 思考问题:施某可以不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吗? 相关链接: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任务。” (续)当地政府对施某给予“一次性罚款 1500 元”、“劳动部门两 年内不予以开具招工证明,乡政府、村民委员会 3 年内不安排其进乡、 村办企业工作”等四项处罚决定。 思考问题: ①赡养老人、服兵役,这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对 于法律要求的行为,我们应当怎样做? ②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哪些?(依法纳税、父母 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依法服兵役等) 教师总结: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 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 们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活动四:案例分析 案 例:毛甲、毛乙、卞某三个人于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小 熊猫,三个人不顾一切的去追扑。三个人用石头、木棍一顿乱打,把熊 猫打昏了,并用藤条将熊猫捆起来往家里抬。由于捆绑不得法,致使小 熊猫在半路上就死了。三个人将熊猫抬回家交给父母,父母将熊猫皮剥
新授
掉,肉煮吃了。后被有关部门发现,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思考问题: ①毛甲、毛乙、卞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他们的初衷吗? ②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不懂法,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认 识到公民要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绝不可做。)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 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 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③毛甲、毛乙、卞某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④法律为什么要制裁违法犯罪? ⑤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传播谣言、扰乱社会 公共秩序、故意杀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盗窃他人财物、借钱不还、 赌博行为等。) 教师总结: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 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是忠实 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 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结束语: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 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学
科
公
共
教
案
学科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思品
执 笔 人 课时
李晓天 第二课时
第二课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人的公民。 过程与方法:提高践行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难点: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教 学 流 程 教师备课部 分
公共教案部分 1、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实施着一些行为,有些行为是法律鼓励的, 有些行为是法律要求的,还有一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履行义务是享受 权利的需要,而要忠实履行义务,必须搞清楚哪些行为是法律鼓励的, 哪些是法律要求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 一、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活动一:播放视频 1:《太慈中学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视频 2:《持续 27 年 植树千万棵》 思考问题: ①太慈中学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农民陈振河持续 27 年植树千万棵, 属于履行义务吗?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 ②他们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呢? ③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应当怎样做? ④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义务献血、爱 护公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倡公民节约和反对浪费、植树造林、 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见义勇为等) 教师总结: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 行为。对于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 现。
本框 考点 导入: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活动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镇村民王某生有两个儿子,其丈夫在老二出世后不久便 过世。王某在老大 14 岁、老二 12 岁时,将两个儿子丢在公公、婆婆身 边,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四十年后,王某又回到了家乡,此时王某已近 80 岁,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困难,要求两个儿子给付赡养费。 案例二:在孟某 3 岁时,程某将孟某收为养女,并将程某抚养到 24 岁,后因两人之间的纠纷,程某解除了与孟某的收养关系。多年后,孤 身一人的程某要求孟某尽赡养义务,并每月支付赡养费 400 元。 思考问题:王某的两个儿子及孟某需要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吗? 相关链接:婚姻法第 21 条规定: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 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活动三:案例分析 案 例:施某,男,20 岁,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 不
端正,不愿履行兵役义务,并于同年 11 月外出无踪影,逃避了征役。 思考问题:施某可以不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吗? 相关链接: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任务。” (续)当地政府对施某给予“一次性罚款 1500 元”、“劳动部门两 年内不予以开具招工证明,乡政府、村民委员会 3 年内不安排其进乡、 村办企业工作”等四项处罚决定。 思考问题: ①赡养老人、服兵役,这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对 于法律要求的行为,我们应当怎样做? ②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哪些?(依法纳税、父母 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依法服兵役等) 教师总结: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 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 们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活动四:案例分析 案 例:毛甲、毛乙、卞某三个人于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小 熊猫,三个人不顾一切的去追扑。三个人用石头、木棍一顿乱打,把熊 猫打昏了,并用藤条将熊猫捆起来往家里抬。由于捆绑不得法,致使小 熊猫在半路上就死了。三个人将熊猫抬回家交给父母,父母将熊猫皮剥
新授
掉,肉煮吃了。后被有关部门发现,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思考问题: ①毛甲、毛乙、卞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他们的初衷吗? ②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不懂法,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认 识到公民要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绝不可做。)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 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 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③毛甲、毛乙、卞某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④法律为什么要制裁违法犯罪? ⑤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传播谣言、扰乱社会 公共秩序、故意杀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盗窃他人财物、借钱不还、 赌博行为等。) 教师总结: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 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是忠实 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 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结束语: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 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