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物理性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丙烷的沸点是-42摄氏度,因此是特别有用的轻便燃料。这就意味着即使温度很低,丙烷从高压容器释放后,也能立刻汽化。丁烷的沸点约为-0.6摄氏度,温度很低时不会汽化。因此丁烷的用途有限,需与丙烷混和使用,而非单独使用。

成分:较多:"丙烷、丁烷" 。较少:"乙烯、丙烯、乙烷丁烯" 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密度:液态液化石油气580kg/m3,气态密度为:2.35kg/m3,气态相对密度:1.686 (即设空气的密度为1,天液态液化石油气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686), 引燃温度(℃):426~537 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1.5,燃烧值:45.22~50.23MJ/kg。

化学性质: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综合超过60%,低于这个比例就不能称为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 乙烷3~5.乙烯3. 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亚临界生物技术低温萃取的溶剂 ,也可用作燃料。 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蒸发残余物和硫含量等,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使用领域: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中要求燃料热质稳定,无燃炉产物,无污染,而液化石油气都具备了这些条件。液化石油气被加热气化后,可以方便地引入冶炼炉燃烧。 健康危害:该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 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麻醉性。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一、你是如何知道液化石油气外泄呢?

1. 嗅觉--液化石油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臭味。2. 视觉--液化石油气外泄,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3. 听觉--会有" 嘶嘶" 的声音。4. 触觉--手接近外泄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二、液化石油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

1. 立即关闭液化石油气开关。2. 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3. 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4. 打报警电话处理。

三、液化石油气会使人丧命吗?

1. 液化石油气本身并无毒性,但有麻醉及窒息性,使生物反应能力降低。2. 液化石油气使用不当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之血红素结合,而造成缺氧状态(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死亡) 。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 、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液化石油气

物理性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丙烷的沸点是-42摄氏度,因此是特别有用的轻便燃料。这就意味着即使温度很低,丙烷从高压容器释放后,也能立刻汽化。丁烷的沸点约为-0.6摄氏度,温度很低时不会汽化。因此丁烷的用途有限,需与丙烷混和使用,而非单独使用。

成分:较多:"丙烷、丁烷" 。较少:"乙烯、丙烯、乙烷丁烯" 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密度:液态液化石油气580kg/m3,气态密度为:2.35kg/m3,气态相对密度:1.686 (即设空气的密度为1,天液态液化石油气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686), 引燃温度(℃):426~537 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1.5,燃烧值:45.22~50.23MJ/kg。

化学性质: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综合超过60%,低于这个比例就不能称为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 乙烷3~5.乙烯3. 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亚临界生物技术低温萃取的溶剂 ,也可用作燃料。 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蒸发残余物和硫含量等,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使用领域: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中要求燃料热质稳定,无燃炉产物,无污染,而液化石油气都具备了这些条件。液化石油气被加热气化后,可以方便地引入冶炼炉燃烧。 健康危害:该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 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麻醉性。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一、你是如何知道液化石油气外泄呢?

1. 嗅觉--液化石油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臭味。2. 视觉--液化石油气外泄,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3. 听觉--会有" 嘶嘶" 的声音。4. 触觉--手接近外泄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二、液化石油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

1. 立即关闭液化石油气开关。2. 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3. 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4. 打报警电话处理。

三、液化石油气会使人丧命吗?

1. 液化石油气本身并无毒性,但有麻醉及窒息性,使生物反应能力降低。2. 液化石油气使用不当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之血红素结合,而造成缺氧状态(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死亡) 。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 、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相关文章

  • 液化气安全知识
  • 液化气安全知识 1.什么叫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属于石油气的一种,通常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但稍微施加压力就容易被液化的那种石油气. 2.什么叫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温度对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有何影响??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 ...查看


  • 液化石油气瓶
  •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结构 前言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特种设备,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生活中有广泛的使用,其制造质量对确保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液化石油气钢瓶制造行业对保证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制造质量和确保其安全性能肩负着重要使命. ...查看


  •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及其灭火技术探讨
  • 摘 要:本文结合液化石油气民用钢瓶的类型及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的条件和原因,分析总结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的时间及爆炸前的特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火灾,提出具体的灭火战术与技术.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灭火技术:探讨 中 ...查看


  •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P4
  •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P4 1.气体在临界温度以下时永远是液态. A.正确: B.错误: 2.燃烧.爆炸的共同点:燃烧和爆炸本质上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 A.正确: B.错误 3.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引燃能量相对越小,则危险程度越( ). A.低 ...查看


  • 液化气站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 ---------液化气站 应急预案 液化石油气站如果发生事故,发生储罐炸裂,并引起大火,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首先储站内要有健全的消防组织,一是事故发生后,能有分工的进行抢救工作,其次要向消防部门报警,请专业部门前来扑救,再次要求当地 ...查看


  • [深度分析]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和监管不力--再论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端事故
  •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和监管不力 --再论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端事故 向事故中逝去的生命默哀,希望伤者早日康复! 据官方通报,2017年7月21日8时32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1185号桐庐野鱼馆发生燃气爆燃事故,截至7月21日晚上 ...查看


  • 司法会计鉴定报告
  • 司法会计鉴定报告 XXXX司会鉴字[2006]第2号 根据XXX公安局税务案件侦察支队的委托,对XXXXX液化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涉嫌偷税数额及偷税比例犯罪事实进行司法会计鉴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和相关的证据是贵支队的责任, ...查看


  • 作为过渡气源的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设计
  • 作为过渡气源的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设计 2008-11-28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摘要:结合实例,探讨了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的可行性以及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设计. 关键词:过渡气源: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D ...查看


  •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
  • 液化气储配站应急抢险现场处置方案 + 一.总则 为了有效预防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发生,提高职工对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证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和消除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编 ...查看


  • 液化气站防火防爆设计说明书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液化气站防火防爆设计 姓名王安 学号03409209 班级安全092 专业安全工程 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张智超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 目录 摘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