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偏铝酸钠滴盐酸

Al(OH)3+NaOH=NaAlO2+2H2O (向氯化铝滴氢氧化钠,先沉淀后溶解) AlCl3+3NaOH=Al(OH)3向下箭头+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AlCl3+3NaAlO2+6H2O=4Al(OH)3向下箭头+3NaCl(向氢氧化钠滴氯化铝) 高中需要掌握的有四种

(一)Na2CO3和HCl(酸溶液)

将Na2CO3滴加到HCl中:现象为立即产生无色气泡。

原因:酸过量。直接生成CO2

将HCl滴加到Na2CO3中:现象为先无明显现象,滴过量酸再产生无色气泡。 原因:酸不足,生成了NaHCO3

(二)AlCl3(铝盐溶液)和NaOH(强碱溶液)

将AlCl3滴加到NaOH中: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原因:碱过量,先生成Al(OH)3,再生成NaAlO2

将NaOH滴加到AlCl3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原因:碱不足,只生成Al(OH)3

(三)NaAlO2(偏铝酸盐)和HCl(酸溶液)

将NaAlO2滴加到HCl中: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原因:酸过量,先生成Al(OH)3,后Al(OH)3溶解在酸中

将HCl滴加到NaAlO2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原因:酸不足,只生成Al(OH)3

(四)AgNO3和氨水溶液

将AgNO3滴加到氨水中: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此时操作要小心,有爆炸危险)

原因:氨水过量,先生成AgOH,再生成银氨溶液Ag(NH3)2OH;易爆炸的原因是N的质量分数太大,生成叠氮化物,受到撞击易爆炸。

将氨水滴加到AgNO3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变黑(氧化银)。 原因:氨水不足,只生成AgOH,然后分解为Ag2O

还有一个不需要掌握:

(一)Na2S和FeCl3(三价铁盐) #两种溶液本身有颜色区别,假设不允许看溶液颜色!

将Na2S滴加到FeCl3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淡黄色)沉淀。

原因:FeCl3过量,三价铁把硫离子氧化成单质S(白色沉淀),本身被还原成二价铁

将FeCl3滴加到Na2S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淡黄色)沉淀和黑色沉淀两种沉淀。 原因:Na2S过量,三价铁把硫离子氧化成单质S(白色沉淀),本身被还原成二价铁,还原之后因为溶液中还有多余的硫离子,和二价铁结合生成FeS(黑色沉淀)

碳酸钠要在氯化钡之后加过量氯化钡,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出去硫酸根和碳酸根) 加过量碳酸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出去多余的钡离子)

过滤,(除去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加过量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蒸馏(得到氯化钠晶体)

分析的方法:以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为例

①分析存在的反应

H++AlO2-+H2O=Al(OH)3↓ ---反应a

Al(OH)3+3H+=Al3++3H2O ---反应b

②根据滴加顺序思考反应的先后和进程

若是盐酸滴偏铝酸钠:

一开始,盐酸少,只发生反应a,直到AlO2-完全转变为Al(OH)3沉淀;现象是:沉淀逐渐最多。

然后,继续加盐酸,只发生反应b,直到Al(OH)3沉淀完全溶解;现象是:沉淀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若是偏铝酸钠滴盐酸:

一开始,盐酸多,发生反应a后立即发生反应b,总反应为AlO2-+4H+=Al3++2H2O;现象是:没有明显现象。

等到H+反应完,再加AlO2-,Al3+和AlO2-发生双水解:Al3++3AlO2-+6H2O=4Al(OH)3↓;

现象是:沉淀逐渐最多,最后不变。

若硫酸铝向氢氧化钠中滴定,则硫酸铝开始量少,氢氧化钠过量,此时生成的氢氧化铝会被强碱氢氧化钠溶解,故开始没有明显的现象,即使有,也是白色沉淀产生并且迅速溶解的现象,之后随着硫酸铝的增加,沉淀慢慢产生,直至不在增加为止。

若氢氧化钠向硫酸铝中滴定,则硫酸铝开始过量,氢氧化钠少量,此时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氢氧化铝白色沉淀生成量到最大时,即硫酸铝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则会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此时,白色沉淀会溶解,直至消失为止。

现象:若硫酸铝向氢氧化钠中滴定——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滴定继续,慢慢产生白色沉淀,直至沉淀不在增加为止;

若氢氧化钠向硫酸铝中滴定——开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随着滴定继续,产生的白色沉淀达到最大量后,会慢慢溶解,直至沉淀消失为止。

方程式:若硫酸铝向氢氧化钠中滴定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6NaAlO2+Al2(SO4)3+12H2O=3Na2SO4+8Al(OH)3↓

若氢氧化钠向硫酸铝中滴定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硫酸铝滴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随后溶解,硫酸铝过量时再出现沉淀: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6NaAlO2+Al2(SO4)3+12H2O=3Na2SO4+8Al(OH)3↓

氢氧化钠滴入硫酸铝: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1 硫酸铝滴加氢氧化钠先生成Al(OH)3沉淀

后Al(OH)3沉淀被过量的OH-溶解。故澄清

加入稀盐酸后,原来过量的OH-被H+中和掉,故无法溶解Al(OH)3沉淀, 接下来,H+中和了Al(OH)3中的OH- 沉淀消失。

2 NaOh中加入硫酸铝,开始时OH-过量,这时没有沉淀,

一定量后(氢氧化钠:硫酸铝

3A、B中的沉淀为Al(OH)3

这种物质有两性

即可与酸反应 ,这是充当碱性物质;又可与碱反应,这时充当酸性物质。 故加入强酸/强碱都没有沉淀生成

而A、B混合后,沉淀不可能被溶解

硫酸铝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起先无明显现象(先生成氢氧化铝,但是氢氧化钠会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无色),后来随着氢氧化钠的减少渐渐出现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

氢氧化钠滴入硫酸铝溶液 马上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随着氢氧化钠量的增加,沉淀慢慢溶解,最后是无色偏铝酸钠溶液

硫酸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直到滴入一定剂量后会出现,但再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消失;反过来,从一开始滴入就会出现白色沉淀,当铝例子消耗完后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时候白色沉淀会逐渐消失。

Al(OH)3+NaOH=NaAlO2+2H2O (向氯化铝滴氢氧化钠,先沉淀后溶解) AlCl3+3NaOH=Al(OH)3向下箭头+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AlCl3+3NaAlO2+6H2O=4Al(OH)3向下箭头+3NaCl(向氢氧化钠滴氯化铝) 高中需要掌握的有四种

(一)Na2CO3和HCl(酸溶液)

将Na2CO3滴加到HCl中:现象为立即产生无色气泡。

原因:酸过量。直接生成CO2

将HCl滴加到Na2CO3中:现象为先无明显现象,滴过量酸再产生无色气泡。 原因:酸不足,生成了NaHCO3

(二)AlCl3(铝盐溶液)和NaOH(强碱溶液)

将AlCl3滴加到NaOH中: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原因:碱过量,先生成Al(OH)3,再生成NaAlO2

将NaOH滴加到AlCl3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原因:碱不足,只生成Al(OH)3

(三)NaAlO2(偏铝酸盐)和HCl(酸溶液)

将NaAlO2滴加到HCl中: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原因:酸过量,先生成Al(OH)3,后Al(OH)3溶解在酸中

将HCl滴加到NaAlO2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原因:酸不足,只生成Al(OH)3

(四)AgNO3和氨水溶液

将AgNO3滴加到氨水中: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此时操作要小心,有爆炸危险)

原因:氨水过量,先生成AgOH,再生成银氨溶液Ag(NH3)2OH;易爆炸的原因是N的质量分数太大,生成叠氮化物,受到撞击易爆炸。

将氨水滴加到AgNO3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变黑(氧化银)。 原因:氨水不足,只生成AgOH,然后分解为Ag2O

还有一个不需要掌握:

(一)Na2S和FeCl3(三价铁盐) #两种溶液本身有颜色区别,假设不允许看溶液颜色!

将Na2S滴加到FeCl3中:现象为只产生白色(淡黄色)沉淀。

原因:FeCl3过量,三价铁把硫离子氧化成单质S(白色沉淀),本身被还原成二价铁

将FeCl3滴加到Na2S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淡黄色)沉淀和黑色沉淀两种沉淀。 原因:Na2S过量,三价铁把硫离子氧化成单质S(白色沉淀),本身被还原成二价铁,还原之后因为溶液中还有多余的硫离子,和二价铁结合生成FeS(黑色沉淀)

碳酸钠要在氯化钡之后加过量氯化钡,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出去硫酸根和碳酸根) 加过量碳酸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出去多余的钡离子)

过滤,(除去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加过量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蒸馏(得到氯化钠晶体)

分析的方法:以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为例

①分析存在的反应

H++AlO2-+H2O=Al(OH)3↓ ---反应a

Al(OH)3+3H+=Al3++3H2O ---反应b

②根据滴加顺序思考反应的先后和进程

若是盐酸滴偏铝酸钠:

一开始,盐酸少,只发生反应a,直到AlO2-完全转变为Al(OH)3沉淀;现象是:沉淀逐渐最多。

然后,继续加盐酸,只发生反应b,直到Al(OH)3沉淀完全溶解;现象是:沉淀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若是偏铝酸钠滴盐酸:

一开始,盐酸多,发生反应a后立即发生反应b,总反应为AlO2-+4H+=Al3++2H2O;现象是:没有明显现象。

等到H+反应完,再加AlO2-,Al3+和AlO2-发生双水解:Al3++3AlO2-+6H2O=4Al(OH)3↓;

现象是:沉淀逐渐最多,最后不变。

若硫酸铝向氢氧化钠中滴定,则硫酸铝开始量少,氢氧化钠过量,此时生成的氢氧化铝会被强碱氢氧化钠溶解,故开始没有明显的现象,即使有,也是白色沉淀产生并且迅速溶解的现象,之后随着硫酸铝的增加,沉淀慢慢产生,直至不在增加为止。

若氢氧化钠向硫酸铝中滴定,则硫酸铝开始过量,氢氧化钠少量,此时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氢氧化铝白色沉淀生成量到最大时,即硫酸铝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则会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此时,白色沉淀会溶解,直至消失为止。

现象:若硫酸铝向氢氧化钠中滴定——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滴定继续,慢慢产生白色沉淀,直至沉淀不在增加为止;

若氢氧化钠向硫酸铝中滴定——开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随着滴定继续,产生的白色沉淀达到最大量后,会慢慢溶解,直至沉淀消失为止。

方程式:若硫酸铝向氢氧化钠中滴定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6NaAlO2+Al2(SO4)3+12H2O=3Na2SO4+8Al(OH)3↓

若氢氧化钠向硫酸铝中滴定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硫酸铝滴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随后溶解,硫酸铝过量时再出现沉淀: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6NaAlO2+Al2(SO4)3+12H2O=3Na2SO4+8Al(OH)3↓

氢氧化钠滴入硫酸铝: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1 硫酸铝滴加氢氧化钠先生成Al(OH)3沉淀

后Al(OH)3沉淀被过量的OH-溶解。故澄清

加入稀盐酸后,原来过量的OH-被H+中和掉,故无法溶解Al(OH)3沉淀, 接下来,H+中和了Al(OH)3中的OH- 沉淀消失。

2 NaOh中加入硫酸铝,开始时OH-过量,这时没有沉淀,

一定量后(氢氧化钠:硫酸铝

3A、B中的沉淀为Al(OH)3

这种物质有两性

即可与酸反应 ,这是充当碱性物质;又可与碱反应,这时充当酸性物质。 故加入强酸/强碱都没有沉淀生成

而A、B混合后,沉淀不可能被溶解

硫酸铝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起先无明显现象(先生成氢氧化铝,但是氢氧化钠会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无色),后来随着氢氧化钠的减少渐渐出现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

氢氧化钠滴入硫酸铝溶液 马上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随着氢氧化钠量的增加,沉淀慢慢溶解,最后是无色偏铝酸钠溶液

硫酸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直到滴入一定剂量后会出现,但再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消失;反过来,从一开始滴入就会出现白色沉淀,当铝例子消耗完后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时候白色沉淀会逐渐消失。


相关文章

  • 浅谈电位滴定法测定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
  • 浅谈电位滴定法测定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 本文来自: 百灵论文网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jsjyedu.cn/guanlilunwen/20038.html摘要:针对目前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比较复杂 ...查看


  • 中考化学:图象题解题技巧
  • 图象题解题技巧 图象题是北京中考化学必考题型,常出现在单选最后一道题.解决图象题需关注如下几个方面:①起点:②拐点:③终点:④曲线的变化趋势. [知识点睛] 1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以Mg .Al .Zn .Fe 与稀盐酸反应为例) 技巧一 ...查看


  • 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的反应
  • 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陈金健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发生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如何进行?出现什么现象?同学们往往很难弄清这些问题.现通过几道习题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讨.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以及生成物,受两者质量的影响 ...查看


  • 杨思晴:心中每天盛开一朵美丽的花
  • 专题二 碱金属 1.将少量金属Na 放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HCl B NaOH C K2SO 4 D CuSO4 答案:D 解析:钠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可认为是先和水发生反应: 2Na+2H2O=2 ...查看


  • 2012离子方程式书写汇总
  • 离子方程式书写汇总 1.氯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2.钠与水反应 3.钠与硫酸铜溶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 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 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 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 ...查看


  • 工业盐酸异常检验分析
  • [摘要]工业盐酸中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如何发现和检测,简要分析这些物质对生产所造成的危害,为工业盐酸的检验把好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关键词]工业盐酸:检验:氧化性:还原性 工业盐酸是工业生产上常用的物品之一,常用于 ...查看


  • 电厂工业盐酸杂质分析
  • 电厂工业盐酸杂质分析 [摘 要]通过工业盐酸氧化性.还原性分析描述,提出对盐酸质量造成影响的两种杂质分析必要性,对于工业应用.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盐酸:氧化:还原:杂质:分析 0. 概述 工业盐酸是一种常用的.重要 ...查看


  • 高一化学必修一方程式
  • 高一化学必修一方程式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双线桥标电子转移的情况,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 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变质 2. 点燃钠 3. 钠块放置到水中 4. 钠块放置到硫酸铜溶 ...查看


  •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与鉴别方法
  •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与鉴别方法 鉴定与鉴别都是用来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根据物质的特性反应去查出要检验的物质.因此,物质检验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正确地选择试剂和实验方法.但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白鉴定与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