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3.通过学习,结合参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科学是新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常人的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然而在科学家心目中,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沈致远便是这样一位科学家。

二、了解作者:

著名物理学家——沈致远

沈致远是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六岁时就读于济南城东中学,初中就读于溧阳同济中学及县立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1956年沈致远以调干身份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1983年起在许多美国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1984年至1989年曾受聘为桥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专业著作有: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为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由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沈致远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握有十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沈致远时常说: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我们住的是50人左右上下铺的大房间,吃的很少见荤(hun)。冬天如果没有太阳,毛笔就冻上不能写字了。但是同学们学习仍很专心,很认真,都深感学习不易,也有很强烈的将来能够“报国”的责任感。而那时的老师大都是城市中很有水平的人。总的看来自己在工作中作出了一点成绩,主要是年轻时受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经历的艰苦环境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再是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的引导和严格要求及管理,没有这些是谈不上成就的。比较起来,现在的条件是好多了,我还在工作岗位上担负着较重的任务,我会一方面把工作搞好,一方面把年轻的同志培养好,使他们的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希望他们超过我,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课本中 《说数》亦为沈致远所写。

三、理清结构:

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根据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述观点——得出结论”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讨论明确:

文章共1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3~1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证观点

第15~1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

1.第一部分: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讨论明确:

第1自然段先从反面解题:“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提到科学家,就想到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然后,作者模拟读者的语气提出疑问:“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这个开头很有创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引起阅读的兴趣。

第2自然段正面立论:“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与上文“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作者又提出一个设问:对科学之美,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答案是“责任在科学家”。科学家沉浸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再用“但是”一转,举出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的事例。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都是中国画大师,他们共同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论证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以歌舞和诗歌的形式传播科学美的原因。接着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再模仿威廉斯的反问句式“还有什么比……更美丽”,列举科学美的种种表现形态:电子云的朦胧美,叶绿素的神秘美,DNA的活力美,纳米世界的精致美……这个排比句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美的丰富多彩。

第4~5自然段介绍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第4自然段引用,第5自然段评论。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是借以炫耀外表美;威廉斯的诗,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内涵美是科学美的重要方面,但恰恰为常人所忽视。 第6、7自然段评介威廉斯的小诗《爱之力》,认为“爱之力”是凌驾于宇宙四种力之上的伟大的力。诗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表现了科学家的人文关怀。

第8、9自然段评介《黑洞之歌》。威廉斯给科学诗配乐编舞,载歌载舞,登台表演。如《黑洞之歌》借流行音乐《黑鸟之歌》的曲调,传播关于“黑洞”和引力波的知识,用以庆祝索恩教授六十寿辰,风趣而又切题。

第10自然段评介《物质化女孩》。这是专为中学生作的歌舞表演,意在唤起新一代的科学热情,引导少男少女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首诗虽短,却是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的榜样,它已超出传播科学知识的范围,而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新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起码要求:不懂量子力学,连谈情说爱的资格也没有。

第11、12、13自然段从威廉斯的表演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引出了科学家素质的重要话题。有的人不理解科学歌舞表演,有的人不能领会她的幽默,而在天文学家的集会上,与会者与威廉斯一起尽情欢唱起舞。由此说明: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幻想和好奇心,应具备反传统、求新求异的气质,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有创意的科学家和优秀的艺术家。

第14自然段论述数学之美。列举了三个例证:人体的曲线美,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第三部分: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第15自然段归纳、概括科学美之源泉。因为科学的使命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理是简单的。科学美之源泉在于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与开头的“深

奥、艰难、枯燥”形成对照。

第16自然段论述科学研究之乐。科学研究是艰辛的劳动,要付出汗水和心血。但顿悟、突破、发现、发明却是最高的享受,所以科学家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虽辛苦却乐在其中。这又与第2自然段前后照应。

第18自然段以标题作结:科学是美丽的!用感叹号加强肯定的力度,然后又用“你同意吗?”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又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五、归结写法:

先请学生自主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明确:

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本文在总体结构上,基本遵循“提出论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的思路。

2. 选择论据时,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为主要材料,一篇短文中,不惜引用她的四首诗,并层层深入地进行评论分析;而其他材料在第3和第11自然段中略加引证,一笔带过。

3. 在表达方式上,不以议论、说明为主,而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4. 在语言风格上,不仅讲究准确、严密,而追求生动、活泼,如设问、反问句就有10多句: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爱之力凌驾一切!科学家想到过吗?”

“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教师阐释: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与论述的对象有关。本文要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而美感即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看法迥异。例如甲认为把黑发染成红色很美,乙却不以为然,而丙则觉得很丑,见仁见智,观感悬殊。科学美不美?不同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所以作者不想靠大道理来说服别人相信科学美,而选择用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美的切身感受来感染读者。科学家中,作者略写李政道及其《科学与艺术》,详写用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美的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艺术家中,国外有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国内有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国画家描绘物理学之美的创新作品。这些丰富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科学之美。

六、课外拓展:结合课后练习五

七、布置作业:课外上网阅读,收集关于科学美的文章、图片、资料,丰富科学知识,端正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对科学进行探索的热情。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3.通过学习,结合参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科学是新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常人的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然而在科学家心目中,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沈致远便是这样一位科学家。

二、了解作者:

著名物理学家——沈致远

沈致远是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六岁时就读于济南城东中学,初中就读于溧阳同济中学及县立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1956年沈致远以调干身份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1983年起在许多美国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1984年至1989年曾受聘为桥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专业著作有: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为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由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沈致远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握有十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沈致远时常说: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我们住的是50人左右上下铺的大房间,吃的很少见荤(hun)。冬天如果没有太阳,毛笔就冻上不能写字了。但是同学们学习仍很专心,很认真,都深感学习不易,也有很强烈的将来能够“报国”的责任感。而那时的老师大都是城市中很有水平的人。总的看来自己在工作中作出了一点成绩,主要是年轻时受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经历的艰苦环境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再是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的引导和严格要求及管理,没有这些是谈不上成就的。比较起来,现在的条件是好多了,我还在工作岗位上担负着较重的任务,我会一方面把工作搞好,一方面把年轻的同志培养好,使他们的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希望他们超过我,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课本中 《说数》亦为沈致远所写。

三、理清结构:

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根据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述观点——得出结论”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讨论明确:

文章共1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3~1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证观点

第15~1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

1.第一部分: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讨论明确:

第1自然段先从反面解题:“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提到科学家,就想到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然后,作者模拟读者的语气提出疑问:“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这个开头很有创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引起阅读的兴趣。

第2自然段正面立论:“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与上文“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作者又提出一个设问:对科学之美,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答案是“责任在科学家”。科学家沉浸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再用“但是”一转,举出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的事例。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都是中国画大师,他们共同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论证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以歌舞和诗歌的形式传播科学美的原因。接着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再模仿威廉斯的反问句式“还有什么比……更美丽”,列举科学美的种种表现形态:电子云的朦胧美,叶绿素的神秘美,DNA的活力美,纳米世界的精致美……这个排比句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美的丰富多彩。

第4~5自然段介绍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第4自然段引用,第5自然段评论。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是借以炫耀外表美;威廉斯的诗,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内涵美是科学美的重要方面,但恰恰为常人所忽视。 第6、7自然段评介威廉斯的小诗《爱之力》,认为“爱之力”是凌驾于宇宙四种力之上的伟大的力。诗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表现了科学家的人文关怀。

第8、9自然段评介《黑洞之歌》。威廉斯给科学诗配乐编舞,载歌载舞,登台表演。如《黑洞之歌》借流行音乐《黑鸟之歌》的曲调,传播关于“黑洞”和引力波的知识,用以庆祝索恩教授六十寿辰,风趣而又切题。

第10自然段评介《物质化女孩》。这是专为中学生作的歌舞表演,意在唤起新一代的科学热情,引导少男少女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首诗虽短,却是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的榜样,它已超出传播科学知识的范围,而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新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起码要求:不懂量子力学,连谈情说爱的资格也没有。

第11、12、13自然段从威廉斯的表演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引出了科学家素质的重要话题。有的人不理解科学歌舞表演,有的人不能领会她的幽默,而在天文学家的集会上,与会者与威廉斯一起尽情欢唱起舞。由此说明: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幻想和好奇心,应具备反传统、求新求异的气质,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有创意的科学家和优秀的艺术家。

第14自然段论述数学之美。列举了三个例证:人体的曲线美,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第三部分: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第15自然段归纳、概括科学美之源泉。因为科学的使命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理是简单的。科学美之源泉在于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与开头的“深

奥、艰难、枯燥”形成对照。

第16自然段论述科学研究之乐。科学研究是艰辛的劳动,要付出汗水和心血。但顿悟、突破、发现、发明却是最高的享受,所以科学家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虽辛苦却乐在其中。这又与第2自然段前后照应。

第18自然段以标题作结:科学是美丽的!用感叹号加强肯定的力度,然后又用“你同意吗?”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又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五、归结写法:

先请学生自主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明确:

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本文在总体结构上,基本遵循“提出论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的思路。

2. 选择论据时,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为主要材料,一篇短文中,不惜引用她的四首诗,并层层深入地进行评论分析;而其他材料在第3和第11自然段中略加引证,一笔带过。

3. 在表达方式上,不以议论、说明为主,而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4. 在语言风格上,不仅讲究准确、严密,而追求生动、活泼,如设问、反问句就有10多句: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爱之力凌驾一切!科学家想到过吗?”

“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教师阐释: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与论述的对象有关。本文要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而美感即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看法迥异。例如甲认为把黑发染成红色很美,乙却不以为然,而丙则觉得很丑,见仁见智,观感悬殊。科学美不美?不同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所以作者不想靠大道理来说服别人相信科学美,而选择用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美的切身感受来感染读者。科学家中,作者略写李政道及其《科学与艺术》,详写用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美的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艺术家中,国外有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国内有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国画家描绘物理学之美的创新作品。这些丰富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科学之美。

六、课外拓展:结合课后练习五

七、布置作业:课外上网阅读,收集关于科学美的文章、图片、资料,丰富科学知识,端正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对科学进行探索的热情。


相关文章

  • 四年级科学下册 美丽的彩虹1教案 鄂教版
  •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23. 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探究: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知识: 1. 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实验,能正确操作,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测.探索,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美丽的家园(大班)
  • 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是非辨别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电视中也时常有社会公益广告宣传,他们有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后,知道人类愿意生活 ...查看


  • 我有一个梦教案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主题丛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和<"千手观音"--陈中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感悟居里夫人在 ...查看


  •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
  •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 非常青春,非常美丽 厐小:张会清 一. 教学目标 1. 建立女生完美形象的概念,为提升女生的整体形象打下良好基础. 2. 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的睡眠.科学的饮食.健康的运动和合理的皮肤护理等生活方式. 3. 使学生了解 ...查看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蝴蝶]
  • 活动目标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蝴蝶玩偶,教学图片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引出蝴蝶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猜猜一个谜语它是说的 ...查看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野草.野花(科学)
  • 目标 观察野草.野花,比较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感受大自然的美. 准备 选择附近野花盛开的草地作为活动的场所. 过程 活动(一) 采野花 带幼儿到草地上玩.让幼儿自由地采集野花.野草.教师启发幼儿观察比较: 草地上都有什么花?什么草?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美丽的彩虹
  • 美丽的彩虹 材料准备:两个塑料水瓶,一支圆规;一把锥子,一些水;一根小号缝衣针. 实验操作: 1.用缝衣针在塑料瓶盖上扎大概二十几个小孔,将塑料瓶灌满水,盖紧瓶盖,人背对太阳,握住瓶子,轻轻地挤压使水喷出来,就能看见彩虹了. 2.用锥子在另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蝴蝶
  • 设计意图: 动物与人类有着的密切关系,幼儿对各种小动物有着天生的好奇.蝴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小昆虫,由于其外观的美丽,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追随孩子的兴趣.追随孩子的发现.正是追随孩子 ...查看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