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2010年第8期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辛。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性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爱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闻,夸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令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宋代豪放词风的开创者。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方山子传》是苏轼为友人陈[忄造]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分为三层,第一层简要叙述方山子的生平大略及其称呼由来:第二层描写作者与方山子的两次交往突出陈[忄造]的游侠豪气和隐居淡泊的操守,倾注了爱慕、赞叹之情:第三层抒发议论,表示对方山子其人其事的认识和评价,借以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通篇文章,夹叙夹议。感慨淋漓,既塑造了方山子豪侠慷慨、不慕荣利的高士形象,又寄托了作者的人世之感,是司马迁《伯夷列传》《游侠列传》一类的文章。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传记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运用倒叙和捅叙,择取主人公少、壮、晚三个时期的游侠、隐居、安处贫贱等二三事,以少总多,传神写照,突出了方山子的性格特点和神态风貌。如,“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忄造]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描写了与方山子偶然重逢的一个片断,方山子笑而不答的神情。家人坦然自乐的状态,作者的惊异耸然,都活灵活现,耐人寻味。方山子对于人生真谛的彻悟认识。及其安贫乐道的恬然襟怀跃然纸上。宛若亲眼所见。

  文章语带情感,精炼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思考。

  【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仰慕

  B 间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C 然终不遇 遇:对待

  D 一发得之 发:射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过岐亭,适见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余告之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因谓之方山子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游西山,鹊起于前 余谪居于黄

  3 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④⑤⑥D ②③④⑥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③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参考答案】

  1 C(遇:遇合、机会、好运)

  2 D(介词,在)(A,代词,他/兼词。于之;B,代词,他,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因此/介词,通过,经由)

  3 C(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4 ①(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妻子”的翻译)

  ②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注意“矍然”“所以”“故”的翻译)

  ③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无得”的翻译)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辛。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性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爱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闻,夸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令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宋代豪放词风的开创者。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方山子传》是苏轼为友人陈[忄造]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分为三层,第一层简要叙述方山子的生平大略及其称呼由来:第二层描写作者与方山子的两次交往突出陈[忄造]的游侠豪气和隐居淡泊的操守,倾注了爱慕、赞叹之情:第三层抒发议论,表示对方山子其人其事的认识和评价,借以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通篇文章,夹叙夹议。感慨淋漓,既塑造了方山子豪侠慷慨、不慕荣利的高士形象,又寄托了作者的人世之感,是司马迁《伯夷列传》《游侠列传》一类的文章。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传记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运用倒叙和捅叙,择取主人公少、壮、晚三个时期的游侠、隐居、安处贫贱等二三事,以少总多,传神写照,突出了方山子的性格特点和神态风貌。如,“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忄造]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描写了与方山子偶然重逢的一个片断,方山子笑而不答的神情。家人坦然自乐的状态,作者的惊异耸然,都活灵活现,耐人寻味。方山子对于人生真谛的彻悟认识。及其安贫乐道的恬然襟怀跃然纸上。宛若亲眼所见。

  文章语带情感,精炼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思考。

  【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仰慕

  B 间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C 然终不遇 遇:对待

  D 一发得之 发:射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过岐亭,适见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余告之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因谓之方山子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游西山,鹊起于前 余谪居于黄

  3 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④⑤⑥D ②③④⑥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③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参考答案】

  1 C(遇:遇合、机会、好运)

  2 D(介词,在)(A,代词,他/兼词。于之;B,代词,他,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因此/介词,通过,经由)

  3 C(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4 ①(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妻子”的翻译)

  ②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注意“矍然”“所以”“故”的翻译)

  ③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无得”的翻译)


相关文章

  • 新春晚会致辞
  • 新春晚会致辞 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10年,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1年.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贺新春.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向全县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刚刚过去 ...查看


  • 高二语文基础训练16
  • 高二语文基础训练16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 ...查看


  • 作文素材人物篇
  • 作文素材人物篇 1.典藏人物:O.1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如今, 人们提起近 100 岁高龄的杨绛, 总会说她是钱钟书夫人. 而 1947 年 <围城> 刚出版的时候, 当人们打听作者钱钟书是谁时, 回答则是杨绛的丈夫. &l ...查看


  • 2008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使用情况工作总结
  • 2008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使用情 况工作总结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拨付2008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的通知>要求,现将四方山农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场现有基层动物防疫人员8人 ...查看


  • 8方山子传_教案
  • 8 方山子传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3. 认识方山子始侠后隐的行径,感受方山子的神情风貌. 二.教学重点: 1. 把握方山子的个性 ...查看


  • 方山子①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方山子①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查看


  • 方山子传(师用)
  • <方山子传>导学案(师用) 制作人:韩雨 审核人:王艳梅 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也有美好的东西.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了,赶紧向夫人禀报,夫人从屋里出来怒火中烧.两 ...查看


  • 01黄龙洞:镶嵌在张家界地貌上的一颗明珠-(改)
  • 黄龙洞:镶嵌在张家界地貌上的一颗明珠 时长:15分钟 注:文稿可穿插视频素材. [解说] 黄龙洞位于大湘西的张家界,相传古代洞内有黄龙藏身而得名.1983年,经当地8个青年民兵发现探明,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洞内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 ...查看


  • 吕梁特色小吃之山药蛋派
  • 吕梁特色小吃之山药蛋派 吴言 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仅次于稻.麦和玉米的马铃薯,在我家乡吕梁称其为山药蛋,简称山药,凡有土田者,必种植.究其原因,除平地水田少而山坡地多及气候原因外,与山药蛋营养全面且价值高,耐贮且贮存时间长等优特点有很大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