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gc

第 1 1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5 May,2009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于晓梅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摘 要:中医学认为,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入体内, 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吸收药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方法:直肠给药法。结论:治疗小儿湿疹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中药灌肠;直肠给药法;给药途径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2009)05-0153-02小儿湿疹是现在常见儿童疾病,小儿湿疹起病 急,病程长,可达1~2年,在治疗上也有很多困难,小 儿用药面狭窄,给药途径也不易选择,口服给药,因 小儿不能接受,容易引起呛咳,而且效果不佳;外用 药,小儿多动上药时需多人参与,而且患儿长时间将 皮肤暴露在外容易伤风感冒。中药灌肠法针对小儿 湿疹是一有效的、方便的方法。 1 源 流 最早的药物灌肠法见于张仲景(公元2—3世 纪)所著《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其中记载: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 食顷,当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后世很多医书也有 类似记载。敦煌遗书医学卷P.82卷中记载外治灌 肠法是以羊皮制成盛药的囊袋,以竹管作导管,而后 灌药人肛门;S.5435卷中记载用苇筒子作插入导 管,以羊胆汁灌肠,治疗大便不通。藏医名著 《四 部医典》中(公元8世纪末)也有类似叙述,灌肠时病 人采取低头屈身体位,先用油润滑肛门口,然后将肛 门药筒插入,筒后连盛药容器,加压挤入药液。另 外,在《备急千金要方》、《证治准绳》、《医宗金鉴》、 《世医得效方》、《理瀹骈文》等书籍中都有类似记载。 从上可知,我国古代医家已经可以很好的使用灌肠 法,并且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遗憾的是,后世将 这一简便、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的疗法束之高阁。时 至今日,随着人们对大肠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通过 肛肠途径滴注中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一既 古老、又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方法又焕发了青春。 2 机 理 灌肠,顾名思义,是将药物灌入肠中,这里的 “肠”应理解为大肠。 大肠居于腹部正中和外周,其上部称为回肠,与 小肠相接;下部称为广肠,上接回肠,下端即肛门。 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 降结肠,广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乙状结肠和直肠。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 肠灌入大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学认为, 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经过 再吸收 已通过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粪 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 药物吸收入体内,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吸收药 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 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 收稿日期:2008-12-07 医学认为,药物在直肠内被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 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 由肝脏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 门静脉,经骼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进而 进入大循环。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3 应用范围 中药灌肠的适用范围较广,临床各科皆有应 用。从文献报道来看,灌肠疗法在内科较多用于结 肠炎等肠道疾患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外科方面多 用于减轻术后并发症;在妇科主要用于慢性盆腔 炎、不孕症;另外,在一些中医急证中如中风闭症等 也有所应用。近来,灌肠疗法已经开始用于疑难杂 病,一些癌症和免疫疾病也采用了灌肠疗法,它在治 疗疾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中药灌肠已与新 科技相结合。李敏[1]采用电子肠镜下黏膜像辨证中 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64 例,并与用SASP混悬液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 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2.8%,总有效率98.4%, 对照组分别为2.4%和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和治疗 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UC, 在改善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I。 4 改 进 传统灌肠器具和灌肠方法有诸多缺陷,为了让病 人痛苦小,疗效好,人们对其作了一些改进。袁海兰 等[2]用输液瓶、瓶套、一次性输液器和吸痰管制作灌 肠器。先取输液瓶,套瓶套,再打开输液器插入瓶塞 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在靠近过滤器根部剪除过滤 器,最后连接吸痰管而成。该灌肠器制作简单,取材 便利,经济实用;具备一次性用品的条件,能有效避免 医源性交叉感操作简便,易观察入量,控制滴速;吸痰 管较肛管明显细,弹性好,对黏膜刺激性小,患者易接 受疗效好。张述玲等[3]的输液式中药灌肠法与之类 似,不同的是用12号导尿管充当肛馨。王丽文[4]在结 肠炎灌肠治疗护理操作中,对56例患者肛管插入的深 度进行对照观察,肛管插管30cm的28例中,吸收显效 率为78.5%,明显优于插管15cm的对照组。 5 结 语 口服汤剂这一中医传统用药途径在很长一段 时期内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不利于中医发展的,甚 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治疗手段的应 用。而且,它还使人们对中医产生了一些误解,片作者简介:于晓梅(1970-),女,辽宁新金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3153第 1 1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5 May,2009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赵凤云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摘 要:总结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 护理措施,重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全身用药的观察,加强皮肤、口腔的护理,给予合理的支持疗法。患者经过 25天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药疹;观察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2009)05-0154-01笔者对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1 例临床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王某,男,36岁。入院前因感冒,扁桃体发炎, 服用“速效伤风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服 药当晚即感全身瘙痒,并出现散在红斑。次日在红 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第3天水疱遍步全身。 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无效,而转入我院就诊。门诊 以“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收入院,入院 时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9.3℃,脉博116次/min,呼吸 24次/min,血压130/90mmHg。皮损情况:全身皮肤 松解脱落,伴有松弛大疱,脱落的创面有渗液,全身 皮损达体表面积的60%,合并有眼结膜、呼吸道、胃 肠道黏膜糜烂,入院后给予大剂量激素,抗生素治疗 及支持疗法,并给予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患者 住院25天痊愈出院。 2 病情观察和护理 2.1 病情及全身用药的观察 准确记录24h出入水 量,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治疗提供可靠的 依据。每4h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并鼓励患者多饮 水,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30min后复测 体温并记录,及时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激 素的不良反应,做好对症处理。同时观察其他药物 的不良反应,防止再次过敏反应的发生。 2.2 环境要求 此患者皮损面积大,渗出液较多, 故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进行保护性隔离,避免 一切交叉感染的机会。房间紫外线消毒2次/d, 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0~20min,室温保持在 25~28℃,相对湿度45%~55%,床头柜和地面每日用 500mg/L的84消毒液擦洗2次,患者所用的床单、被 褥、衣服等均高压蒸汽灭菌,若被渗液浸湿就及时更 换,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无污渍。 2.3 皮肤护理 给患者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次换药时注意观察皮损变化,坏死的表皮和痂皮, 面的认为中医就是喝汤药,喝汤药就是中医,汤药不 进,中医就只有“束手无策”。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对 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药灌肠是一种简便有 效的治疗方法,有诸多优势,如药物生物利用度高, 有效成份吸收迅速,适应症广等。中药灌肠在临床 的广泛应用表明,中医用药应该是多途径的、多方位 的,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是大有可为的。◆ 收稿日期:2008-12-20 可用无菌剪刀剪掉。直径小于1cm的水疱,可让其 自行吸收,直径大于1cm的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 出疱液,表皮剥脱糜烂渗出的部位,可用0.1%利凡 诺溶液湿敷1h,每30min更换1次湿敷垫,每日2~3 次,交替部位进行。给患者换药时,要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而致上呼吸道感染,使病情加重。建立翻身 卡,每2h给患者翻身1次,以防褥疮的发生和利于糜 烂面的愈合。翻身时禁止使用拖、拉、推的动作,以 防表皮被粘脱。 2.4 口腔黏膜的护理 (1)患者口腔黏膜糜烂,每 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 液漱口,鼓励患者进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2)眼 结膜充血糜烂,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双眼滴氧氟沙星 眼药水1次/4h,并用红霉素药膏涂于上下睑缘,防 止粘连。(3)患者阴囊、阴茎、肛周均出现糜烂,用3% 硼酸溶液湿敷3~4次/d,糜烂面无渗液处可用多磺 酸粘多糖乳膏外涂。 2.5 饮食的护理 患者皮损面积大,渗液多,因此 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宜进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素,易消化的饮食,由于口腔糜烂疼痛,所以要注 意食物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36~38℃,并鼓励患者 少量多餐的原则,保证患者获得各种足够的营养成 分,早日痊愈。 3 小 结 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皮肤科危 重症之一,常常危及病人的生命[1]。治疗成功与否, 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 坏死型药疹患者病情复杂,需要护士用娴熟的技 术及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使病人早日 康复[2]。◆ 参考文献 [ 1 ] 倪容之,刘玉峰.现代皮肤病性病治疗学[ M ] .北京:人民军医 出版社,2005:383. [ 2 ] 颜红伟,张丽,苏兰君.105例病人重症药疹的护理[ J ] .中华护 理杂志,2005,2:108. 参考文献 [ 1 ] 李敏.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研究[ J ]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3,23 ( 7 ):14-16. [ 2 ] 袁海兰,陈玲,房静.中药灌肠器的制作与应用[ J ] .现代护理, 2003,9 ( 7 ):566. [ 3 ] 张述玲,黄玉琴.输液式中药灌肠法[ J ] .中国民间疗法,2003, 11 ( 1):62. [ 4 ] 王丽文.中药灌肠插管不同深度56例效果分析[ J ] .医学文选, 2000,19 ( 4 ):520-521.作者简介:赵凤云(1962-),女,辽宁锦州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皮肤科临床护理工作。 154154

第 1 1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5 May,2009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于晓梅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摘 要:中医学认为,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入体内, 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吸收药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方法:直肠给药法。结论:治疗小儿湿疹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中药灌肠;直肠给药法;给药途径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2009)05-0153-02小儿湿疹是现在常见儿童疾病,小儿湿疹起病 急,病程长,可达1~2年,在治疗上也有很多困难,小 儿用药面狭窄,给药途径也不易选择,口服给药,因 小儿不能接受,容易引起呛咳,而且效果不佳;外用 药,小儿多动上药时需多人参与,而且患儿长时间将 皮肤暴露在外容易伤风感冒。中药灌肠法针对小儿 湿疹是一有效的、方便的方法。 1 源 流 最早的药物灌肠法见于张仲景(公元2—3世 纪)所著《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其中记载: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 食顷,当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后世很多医书也有 类似记载。敦煌遗书医学卷P.82卷中记载外治灌 肠法是以羊皮制成盛药的囊袋,以竹管作导管,而后 灌药人肛门;S.5435卷中记载用苇筒子作插入导 管,以羊胆汁灌肠,治疗大便不通。藏医名著 《四 部医典》中(公元8世纪末)也有类似叙述,灌肠时病 人采取低头屈身体位,先用油润滑肛门口,然后将肛 门药筒插入,筒后连盛药容器,加压挤入药液。另 外,在《备急千金要方》、《证治准绳》、《医宗金鉴》、 《世医得效方》、《理瀹骈文》等书籍中都有类似记载。 从上可知,我国古代医家已经可以很好的使用灌肠 法,并且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遗憾的是,后世将 这一简便、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的疗法束之高阁。时 至今日,随着人们对大肠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通过 肛肠途径滴注中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一既 古老、又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方法又焕发了青春。 2 机 理 灌肠,顾名思义,是将药物灌入肠中,这里的 “肠”应理解为大肠。 大肠居于腹部正中和外周,其上部称为回肠,与 小肠相接;下部称为广肠,上接回肠,下端即肛门。 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 降结肠,广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乙状结肠和直肠。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 肠灌入大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学认为, 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经过 再吸收 已通过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粪 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 药物吸收入体内,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吸收药 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 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 收稿日期:2008-12-07 医学认为,药物在直肠内被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 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 由肝脏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 门静脉,经骼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进而 进入大循环。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3 应用范围 中药灌肠的适用范围较广,临床各科皆有应 用。从文献报道来看,灌肠疗法在内科较多用于结 肠炎等肠道疾患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外科方面多 用于减轻术后并发症;在妇科主要用于慢性盆腔 炎、不孕症;另外,在一些中医急证中如中风闭症等 也有所应用。近来,灌肠疗法已经开始用于疑难杂 病,一些癌症和免疫疾病也采用了灌肠疗法,它在治 疗疾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中药灌肠已与新 科技相结合。李敏[1]采用电子肠镜下黏膜像辨证中 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64 例,并与用SASP混悬液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 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2.8%,总有效率98.4%, 对照组分别为2.4%和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和治疗 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UC, 在改善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I。 4 改 进 传统灌肠器具和灌肠方法有诸多缺陷,为了让病 人痛苦小,疗效好,人们对其作了一些改进。袁海兰 等[2]用输液瓶、瓶套、一次性输液器和吸痰管制作灌 肠器。先取输液瓶,套瓶套,再打开输液器插入瓶塞 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在靠近过滤器根部剪除过滤 器,最后连接吸痰管而成。该灌肠器制作简单,取材 便利,经济实用;具备一次性用品的条件,能有效避免 医源性交叉感操作简便,易观察入量,控制滴速;吸痰 管较肛管明显细,弹性好,对黏膜刺激性小,患者易接 受疗效好。张述玲等[3]的输液式中药灌肠法与之类 似,不同的是用12号导尿管充当肛馨。王丽文[4]在结 肠炎灌肠治疗护理操作中,对56例患者肛管插入的深 度进行对照观察,肛管插管30cm的28例中,吸收显效 率为78.5%,明显优于插管15cm的对照组。 5 结 语 口服汤剂这一中医传统用药途径在很长一段 时期内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不利于中医发展的,甚 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治疗手段的应 用。而且,它还使人们对中医产生了一些误解,片作者简介:于晓梅(1970-),女,辽宁新金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3153第 1 1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5 May,2009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赵凤云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摘 要:总结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 护理措施,重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全身用药的观察,加强皮肤、口腔的护理,给予合理的支持疗法。患者经过 25天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药疹;观察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2009)05-0154-01笔者对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1 例临床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王某,男,36岁。入院前因感冒,扁桃体发炎, 服用“速效伤风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服 药当晚即感全身瘙痒,并出现散在红斑。次日在红 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第3天水疱遍步全身。 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无效,而转入我院就诊。门诊 以“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收入院,入院 时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9.3℃,脉博116次/min,呼吸 24次/min,血压130/90mmHg。皮损情况:全身皮肤 松解脱落,伴有松弛大疱,脱落的创面有渗液,全身 皮损达体表面积的60%,合并有眼结膜、呼吸道、胃 肠道黏膜糜烂,入院后给予大剂量激素,抗生素治疗 及支持疗法,并给予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患者 住院25天痊愈出院。 2 病情观察和护理 2.1 病情及全身用药的观察 准确记录24h出入水 量,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治疗提供可靠的 依据。每4h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并鼓励患者多饮 水,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30min后复测 体温并记录,及时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激 素的不良反应,做好对症处理。同时观察其他药物 的不良反应,防止再次过敏反应的发生。 2.2 环境要求 此患者皮损面积大,渗出液较多, 故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进行保护性隔离,避免 一切交叉感染的机会。房间紫外线消毒2次/d, 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0~20min,室温保持在 25~28℃,相对湿度45%~55%,床头柜和地面每日用 500mg/L的84消毒液擦洗2次,患者所用的床单、被 褥、衣服等均高压蒸汽灭菌,若被渗液浸湿就及时更 换,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无污渍。 2.3 皮肤护理 给患者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次换药时注意观察皮损变化,坏死的表皮和痂皮, 面的认为中医就是喝汤药,喝汤药就是中医,汤药不 进,中医就只有“束手无策”。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对 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药灌肠是一种简便有 效的治疗方法,有诸多优势,如药物生物利用度高, 有效成份吸收迅速,适应症广等。中药灌肠在临床 的广泛应用表明,中医用药应该是多途径的、多方位 的,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是大有可为的。◆ 收稿日期:2008-12-20 可用无菌剪刀剪掉。直径小于1cm的水疱,可让其 自行吸收,直径大于1cm的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 出疱液,表皮剥脱糜烂渗出的部位,可用0.1%利凡 诺溶液湿敷1h,每30min更换1次湿敷垫,每日2~3 次,交替部位进行。给患者换药时,要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而致上呼吸道感染,使病情加重。建立翻身 卡,每2h给患者翻身1次,以防褥疮的发生和利于糜 烂面的愈合。翻身时禁止使用拖、拉、推的动作,以 防表皮被粘脱。 2.4 口腔黏膜的护理 (1)患者口腔黏膜糜烂,每 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 液漱口,鼓励患者进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2)眼 结膜充血糜烂,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双眼滴氧氟沙星 眼药水1次/4h,并用红霉素药膏涂于上下睑缘,防 止粘连。(3)患者阴囊、阴茎、肛周均出现糜烂,用3% 硼酸溶液湿敷3~4次/d,糜烂面无渗液处可用多磺 酸粘多糖乳膏外涂。 2.5 饮食的护理 患者皮损面积大,渗液多,因此 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宜进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素,易消化的饮食,由于口腔糜烂疼痛,所以要注 意食物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36~38℃,并鼓励患者 少量多餐的原则,保证患者获得各种足够的营养成 分,早日痊愈。 3 小 结 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皮肤科危 重症之一,常常危及病人的生命[1]。治疗成功与否, 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 坏死型药疹患者病情复杂,需要护士用娴熟的技 术及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使病人早日 康复[2]。◆ 参考文献 [ 1 ] 倪容之,刘玉峰.现代皮肤病性病治疗学[ M ] .北京:人民军医 出版社,2005:383. [ 2 ] 颜红伟,张丽,苏兰君.105例病人重症药疹的护理[ J ] .中华护 理杂志,2005,2:108. 参考文献 [ 1 ] 李敏.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研究[ J ]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3,23 ( 7 ):14-16. [ 2 ] 袁海兰,陈玲,房静.中药灌肠器的制作与应用[ J ] .现代护理, 2003,9 ( 7 ):566. [ 3 ] 张述玲,黄玉琴.输液式中药灌肠法[ J ] .中国民间疗法,2003, 11 ( 1):62. [ 4 ] 王丽文.中药灌肠插管不同深度56例效果分析[ J ] .医学文选, 2000,19 ( 4 ):520-521.作者简介:赵凤云(1962-),女,辽宁锦州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皮肤科临床护理工作。 154154


相关文章

  • 电话回访内容
  • 导家长合理用药或就诊,普及健康教育,既减少了患儿病痛,又 节省了患儿家长的经济支出和时间.增加了患儿家长对医院的信任感及安全感,719人中有286人再次就诊,有56人再次住院.加强了医院的形象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多次就诊的患儿家长来 ...查看


  • 手术中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3月第11卷第8期 Ch in J M isdiagn , M ar 2011Vol 11No. 8 1819 新生儿与其密切接触, 早期母婴互动可促进母亲生殖内分泌生理功能的恢复, 加快心理调适, 尽早进入母亲角色 ...查看


  • 2014年肝病科中医护理常规
  • 肝胆内科 中医护理常规 (第十版) (2014年版) 2014年9月修订 前3位优势病种护理常规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着.黄疸.胁痛)中医护理常规 2.肝硬化腹水(鼓胀)中医护理常规 3.原发性肝癌(肝癌)中医护理常规 其他病种护理 ...查看


  •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
  •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 1.接诊急诊抢救患者迅速进入急诊抢救室. 2.立即评估患者病情,迅速给予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或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并执行护理常规. 3.专人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护理常规. ...查看


  • 中医针灸治疗湿疹
  • 中医针灸治疗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状或弥漫状,倾向于湿润部位,对称性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搔痒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 中医学按发病部位及其 ...查看


  • 护士三基考试试题
  • 三基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无菌技术 2.颅内压增高 3.尿潴留 4.医院感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休克病人观察的要点是 . . . . . 和 . 2.腹膜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 和 . 3.颅脑 ...查看


  • 2013年儿科中医特色服务原因分析
  • 2013年儿科中医特色服务原因分析 一. 2013年全年度中医特色疗法应用情况: 全年共收治病人1697例,其中新生儿360例,不适宜开展相关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全年中医治疗率约为56%.尚未达到二级中医院60%的要求.中药穴位敷贴及外敷是在 ...查看


  • 儿童中医药保健处方
  • 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处方(一) (儿童积滞.腹泻的保健方法) 1.积滞 积滞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停积脾胃,运化失健引起的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不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1)中药治疗验方:高良姜2g ,槟榔4g ,共研细末,敷脐中,纱布覆盖固 ...查看


  • 儿童营养不良的三个迹象
  • 儿童营养不良的三个迹象(转)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 宝宝营养不良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