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的临床应用

  摘要:真武汤出自于《伤寒论》,当前临床很多疾病,只要满足肾阳亏损,造成阳虚水泛的病理,都可以运用真武汤加以治疗。本文我就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及论述,列举真武汤常用于的几种临床病症。

  关键词:真武汤 老年人高血压 眩晕 糖尿病足 泌尿系统感染 心源性水肿 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4-01

  1 真武汤的由来及临床应用依据

  真武汤方载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证,病位在肾、涉及心、脾胃、肺等诸多脏腑。乃临床上治疗阳虚水泛之代表方剂。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阳化气行水,此为君药;茯苓甘淡渗利,健脾利湿,以驱逐水邪;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脾恶湿,得阳则运,故佐以苦甘性温之白术健脾燥湿,扶土以制水泛;生姜味辛性温温中散水走而不守,既可助附子温阳祛寒,又助茯苓、白术健运行水;三者共为臣药合收培土制水之功。君臣相配可使肾阳复脾运健,气化行,水道利。白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营,与附子同用,破阴结而布阳和,使邪水去而真阴不伤。临床实践表明真武汤并非只局限在治疗肾系疾病,对于临床上各系疾病均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进行辨证论治。

  《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

  2 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例

  2.1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例:张某,男67岁,2009年10月初诊,头晕不适一年,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三天,加重一天。既往高血压史一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坚持至今,血压维持140/100mmHg。一月前浴后,感觉腿沉走路乏力,未见其它不适没在意,三天前起床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浮肿走路沉重乏力,因十一长假未去医院,来诊要求暂时口服中药,待上班后系统检查后诊治。刻诊:面色光白、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畏寒、头晕、心悸、口不渴、小便尿少而清、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测血压:150/100mmHg,此属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治以温阳利水。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炮附子30g(先煎1小时)、芍药20g、白术15 g、茯苓15g、泽泻20g、桂枝10g、三七末5g(冲服)、黄芪30g、生姜30g(后下),药用五剂后,头晕、心悸及眼睑浮肿症状消失,畏寒、下肢浮肿去其大半,心情愉快,要求复诊继续服药,继以真武汤随症略作加减,共服药十八余剂,诸症消失,神清体健。测血压130/83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2.2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女,7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40年,喘促,心悸,颜面及下肢水肿,腹胀满,不能平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结代。长期服用强心、利尿、抗凝、改善心肌重塑之剂,效果不佳。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给予真武汤化裁:茯苓12g,赤药15g,白术9g,生姜9g,炮附子(先煎)25g,丹参20g,红花10,桃仁10g,泽泻15g,肉桂10g,牛膝10g。7剂水煎服,原口服药未变。7日后患者水肿消退大半,可平卧,喘促明显减轻,舌质暗淡,苔白,脉结代。继服15剂后,无水肿。去牛膝、桃仁,做散剂,每日10g,早晚分服,后病情平稳地高辛减为每日0.0625mg,利尿剂每周服3天,持续3年未加重。

  2.3 真武汤治疗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病例:孙某,女56岁,2011年6月初诊。小便频急短涩,每天二三十次。滴沥不尽已有半年,常有便意却欲解不下。腹胀怕冷,经西药治疗不见好转。

  处方:处方:制附子(先煎)10g,茯苓30g,白术30g,干姜10g,白芍30g,鹿角霜15g,泽泻20g,当归15g,败酱草30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每日一剂。十多天后,所有症状减轻要求继续服药巩固疗效,药证相符,原法不变,加服五剂后得以痊愈。

  2.4 治疗心源性水肿。病例:张某,男78岁,2010年7月初诊。患者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饮食一般,小便略少,大便正常,稍走即累,略有胸闷心悸。双腿自脚至膝已肿胀,一按一个深坑不起。

  处方:制附子30g,茯苓30g,苍白术各15g,白芍15g,高丽参3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干姜15g,生姜15g,三剂,水煎服,每日三剂。三日后复诊,水肿已退到膝盖以下。效不更方。上方不动,加入丹参15g,大腹皮15g,坤草30g,行气活血,五剂。服用之后,双腿水肿巳退至脚踝,原方加服五剂,仅脚面还有些微肿,中病即止,易方十全大补汤10剂善后得以痊愈。

  3 结束语

  机体津液代谢关乎肺、脾、肾、三焦、膀胱,但肾为主宰。《黄帝内经・素问》云“肾者,水脏,主津液”。《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袂等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由此看来真武一方真乃为北方行水而设是治疗阳虚水泛之要方。临床诸多疾病,凡损及肾阳,最终导致阳虚水泛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皆可应用真武汤加减施治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黄靖.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2] 黄悦.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2012,12:2535-2536

  [3] 陈云志.基于药证探讨真武汤临床拓展运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12:4

  摘要:真武汤出自于《伤寒论》,当前临床很多疾病,只要满足肾阳亏损,造成阳虚水泛的病理,都可以运用真武汤加以治疗。本文我就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及论述,列举真武汤常用于的几种临床病症。

  关键词:真武汤 老年人高血压 眩晕 糖尿病足 泌尿系统感染 心源性水肿 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4-01

  1 真武汤的由来及临床应用依据

  真武汤方载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证,病位在肾、涉及心、脾胃、肺等诸多脏腑。乃临床上治疗阳虚水泛之代表方剂。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阳化气行水,此为君药;茯苓甘淡渗利,健脾利湿,以驱逐水邪;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脾恶湿,得阳则运,故佐以苦甘性温之白术健脾燥湿,扶土以制水泛;生姜味辛性温温中散水走而不守,既可助附子温阳祛寒,又助茯苓、白术健运行水;三者共为臣药合收培土制水之功。君臣相配可使肾阳复脾运健,气化行,水道利。白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营,与附子同用,破阴结而布阳和,使邪水去而真阴不伤。临床实践表明真武汤并非只局限在治疗肾系疾病,对于临床上各系疾病均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进行辨证论治。

  《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

  2 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例

  2.1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例:张某,男67岁,2009年10月初诊,头晕不适一年,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三天,加重一天。既往高血压史一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坚持至今,血压维持140/100mmHg。一月前浴后,感觉腿沉走路乏力,未见其它不适没在意,三天前起床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浮肿走路沉重乏力,因十一长假未去医院,来诊要求暂时口服中药,待上班后系统检查后诊治。刻诊:面色光白、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畏寒、头晕、心悸、口不渴、小便尿少而清、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测血压:150/100mmHg,此属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治以温阳利水。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炮附子30g(先煎1小时)、芍药20g、白术15 g、茯苓15g、泽泻20g、桂枝10g、三七末5g(冲服)、黄芪30g、生姜30g(后下),药用五剂后,头晕、心悸及眼睑浮肿症状消失,畏寒、下肢浮肿去其大半,心情愉快,要求复诊继续服药,继以真武汤随症略作加减,共服药十八余剂,诸症消失,神清体健。测血压130/83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2.2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女,7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40年,喘促,心悸,颜面及下肢水肿,腹胀满,不能平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结代。长期服用强心、利尿、抗凝、改善心肌重塑之剂,效果不佳。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给予真武汤化裁:茯苓12g,赤药15g,白术9g,生姜9g,炮附子(先煎)25g,丹参20g,红花10,桃仁10g,泽泻15g,肉桂10g,牛膝10g。7剂水煎服,原口服药未变。7日后患者水肿消退大半,可平卧,喘促明显减轻,舌质暗淡,苔白,脉结代。继服15剂后,无水肿。去牛膝、桃仁,做散剂,每日10g,早晚分服,后病情平稳地高辛减为每日0.0625mg,利尿剂每周服3天,持续3年未加重。

  2.3 真武汤治疗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病例:孙某,女56岁,2011年6月初诊。小便频急短涩,每天二三十次。滴沥不尽已有半年,常有便意却欲解不下。腹胀怕冷,经西药治疗不见好转。

  处方:处方:制附子(先煎)10g,茯苓30g,白术30g,干姜10g,白芍30g,鹿角霜15g,泽泻20g,当归15g,败酱草30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每日一剂。十多天后,所有症状减轻要求继续服药巩固疗效,药证相符,原法不变,加服五剂后得以痊愈。

  2.4 治疗心源性水肿。病例:张某,男78岁,2010年7月初诊。患者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饮食一般,小便略少,大便正常,稍走即累,略有胸闷心悸。双腿自脚至膝已肿胀,一按一个深坑不起。

  处方:制附子30g,茯苓30g,苍白术各15g,白芍15g,高丽参3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干姜15g,生姜15g,三剂,水煎服,每日三剂。三日后复诊,水肿已退到膝盖以下。效不更方。上方不动,加入丹参15g,大腹皮15g,坤草30g,行气活血,五剂。服用之后,双腿水肿巳退至脚踝,原方加服五剂,仅脚面还有些微肿,中病即止,易方十全大补汤10剂善后得以痊愈。

  3 结束语

  机体津液代谢关乎肺、脾、肾、三焦、膀胱,但肾为主宰。《黄帝内经・素问》云“肾者,水脏,主津液”。《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袂等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由此看来真武一方真乃为北方行水而设是治疗阳虚水泛之要方。临床诸多疾病,凡损及肾阳,最终导致阳虚水泛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皆可应用真武汤加减施治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黄靖.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2] 黄悦.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2012,12:2535-2536

  [3] 陈云志.基于药证探讨真武汤临床拓展运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12:4


相关文章

  •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中西医结合]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作者: 牛文贵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汤:五苓散: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6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2 ...查看


  • 腹针结合中药祛斑面膜治疗黄褐斑45例临床观察
  • 世界中医药摇圆园员圆年员月第苑卷第员期·远员· 腹针结合中药祛斑面膜治疗黄褐斑源缘例临床观察 (员广东省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中心,广州市大德路员员员号,缘员园员圆园:圆广州中医药大学) 陈秀华员摇杜燕丽圆 关键词摇黄褐斑辕中医疗法:腹针疗法: ...查看


  • 15.伤寒论太阳病概论15能破能立,避免教条
  • 2013年6月10日 飞天(986679928) 9:47:09 李克绍伤寒论解惑 有人说,水虽然不能循经入腑,但是太阳经中之热,是可以 循经入腑,与膀胱中之水相结的.这一说法,正好就是所谓 "热与水结"的理论根据,因此 ...查看


  •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汤医案 | 道医网
  • [原文] 1.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2.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3.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 ...查看


  • 四逆汤治疗心力衰竭
  • 四逆汤治疗心力衰竭 杨萍.贾钰华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 ...查看


  • 桂枝甘草汤原文,桂枝甘草汤功效,加减运用医案
  • [桂枝甘草汤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桂枝甘草汤组成] 桂枝12g   炙甘草6g [煎服方法] 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200ml,顿服. [主治] 汗出过多后心悸. [加减] 兼 ...查看


  • 经方临证指南61-70
  • 61.柴胡桂枝汤证 鼻渊案 刘渡舟医案:钟x x,男,21岁.患慢性鼻窦炎5年,每因外感而诱发,发则头痛,流涕黄浊而腥臭.此次发病已2周,饮食及二便皆正常,但恶风寒.舌质淡苔白,脉弦.<素问?气厥篇>说:"胆移热于脑, ...查看


  • 湿热证的治与禁
  •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 副教授) 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 ...查看


  • 怎样学习[伤寒论]
  • 将"陈瑞春论伤寒 "一书中"怎样学习<伤寒论>"发给大家参考(陈瑞春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顾问.全国仲景学说研讨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中医药学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