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21卷 第4期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21No.4
2003年8月 JournalofSoutheastGuizhouNationalTeacher sCollege Aug.2003
论语!的简约优美的语言艺术
王 龙
(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论语!的简约优美主要表现在:一字传神的叙述美;叠词的妙用;论说的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诗化的哲理。
[关键词]论语;简约优美;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91(2003)04-0067-02
OntheConciseandGracefulLanguageArtofLunyu
(SouthwestUniversitiesfor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Asacollectionofprose,therearesomuchconversationinLunyu,soit sLanguageisconsideredtobeconciseandgraceful.ThispaperthinkthatthelanguagecharacteristicsofLunyumanifestasthefollows:gracefulnarrate,magicalreduplication,concisediscuss,poeticphilosophy.Keywords:Lunyu;ConciseandGraceful;Language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代儒家奉为典范,成为儒学的经典著作。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具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高度的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看来,( 论语!)作为诸子散文之冠冕,它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1] 论语!的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它的语言艺术。孔子思想的承传,与 论语!有很大的关系,它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是后世儒家的思想理论基础。∀言以文远#,[2] 论语!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负载着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是孔子思想传播的载体,它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孔子思想的传播。孔子的思想正因其∀文#,才能历代流传,才能发扬光大。 论语!语言的总体特点是简约优美,∀( 论语!)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3]∀ 论语!的
[4]
语言有简练优美的时代特点#。这是它语言的总体特色,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一字传神的叙述美
论语!大多是记言,叙述性语言在其中仅占极少的篇幅,但是其作者在编纂时,却详加斟酌,惜墨如金。而这些叙述语言却在看似不经意间精准地描绘出了人物的心态、思想,刻画了人物形象,达到了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足也。前言戏之耳。#( 阳货!)刘宝楠说:∀春秋时,庠塾之教废,故礼崩乐坏,雅颂之音不作。子游武城宰,乃始复庠塾之教,于时受学者众,故夫子得闻弦歌之声也。#[5]显然,子游在武城实行了孔子的诗乐教育,并把它推广开来,以便达到∀小人学道则易使#的目的,从而使武城民风淳朴,政治安定。看到自己和弟子能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孔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作者通过∀莞尔#一词刻画孔子的笑态,来反映孔子愉悦的心情,∀莞尔,小笑貌,盖喜之也。#[6]∀莞尔,舒张面目貌也。#[5]综合两说,∀莞尔而笑#是一种微微的笑,惬意的笑,甜蜜的笑,满足的笑。孔子是为弟子子游在武城建立了出色的政绩而笑,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武城得以实现而笑,为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而笑,为自己的精神满足而笑。这一词 [收稿日期]2002-11-29
[作者简介]王 龙(1976-),男,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
如画龙点睛,全章因之而气韵飞动,人物自得其乐而又深藏机趣的神情毫发毕现。李贽评这段师徒之间的对话为∀乃是夫子喜极,故反言之#[7]。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先进!)从 论语!的记述,可以看出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同时也是孔子最看重的一个,孔子把他
[7]
视为衣钵传人,∀颜子原是孔子后身#。孔子曾不止一次地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迁怒,不贰过。#( 雍也!)他认为颜回的心可以长久地不违背仁的精神,而其他弟子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表扬颜回能排除物质贫乏的障碍,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求学,并且不迁怒于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与此相比,孔子的儿子孔鲤却在整个 论语!里没有得到过表扬,所得到的也只是他的训戒。由此可知,孔子对颜回的关爱、器重和期望,超过了对自己儿子的父爱,把他看得比自己的儿子还要重要。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8]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对于孔子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在他的心灵上引起巨大的震动。重望的落空,心灵的创伤,孔子的悲伤可想而知,但作者只用一∀恸#字来描写孔子。∀恸#马融注:∀哀过也。#[5]钱穆注:∀哀伤过度也。#[9]作者把孔子的千言万语,复杂而悲伤的情感全部都表现了出来。
像这样精练简约的叙述用字,在 论语!里还有很多,如:
∀颜渊喟然而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子罕!)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子罕!)∀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卫灵公!)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入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微子!)
这些话语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产物,唯有重现当时的情形,才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人物的动作情态.但是这些个别的文字却为言语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说明,恰到好处地点染了气氛。颜
WANGLong
( 雍也!)认为对于求知求学应持有以之为乐的态度。∀仅知之,未能心好之,知不笃。心好之,未能确有得,则不觉其可乐,而所好亦不深。#[9],∀知#,∀好#,∀乐#,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的三种境界,而∀乐#最终把外在的学习求知过程转化为内存的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外在的和内存的获得了统一,∀然后学之与道与我,浑然而为一,乃为可乐也。#[9]在以之为乐之下,还应坚持谦虚的态度刻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述而!)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取法、学习的人,强调要以虚心的态度向人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然后选取那些优良的部分去学习,以其不良的方面为戒。学问相长,虚心学习还要加之以谦虚的态度向人请教自己不懂的地方,要∀不耻下问#( 公治长!),把问当成是求知求学的一个途径,向有知识和专长的人请教,不把这当成是羞耻。在这些方面都具备后,还要坚持刻苦努力的精神,应∀学而不厌#( 述而!),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把学习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把它当作精神负担,厌弃它。
在修身处世方面, 论语!中也有许多精妙而简洁的语言。如在自我修养上,∀君子义以为质#( 阳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里仁!),∀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认为个人须首先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不断地加强自身,向有品德有修养的人学习,不凭着个人的观点凭空揣测,不全部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在行为上,应少说话,多做事,以行来实践,来完成事业,而不只凭借言语,夸夸其谈。在对待他人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成人之美,一成人之恶#( 颜渊!),∀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即应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中正平和。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去给别人;自己想立,便也要帮助别人立,自己想通达,便也能帮助别人通达;要乐于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而决不帮助别人为非作歹;不因他人的话说得漂亮而举荐他,也不因他人行事不良而鄙弃他的有道理的话。在对待过错方面,∀过,勿惮改#( 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既往不咎#( 八佾!),∀不念旧恶#( 公冶长!),强调自己有了过错,应勇于面对,果断的改正它,而不要去隐藏、掩盖,文过饰非,否则这就是一大过错;对于别人的过错,要抱以宽容的态度,要有器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旧事重提。在对待个人理想追求方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发愤以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泰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主张个人对于自己宏大而高远的理想应有安贫乐道的态度,对于前路漫漫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必要时要为高洁而神圣的追求献身。
通过以上的论述,足见 论语!中论说语的精练,含义深远,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论说语中包含着深刻而隽永的意味,让人品味久远,回味不绝,而其中闪光的智慧和真知,都是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经历历史的淘选之后,已成为中国人民学习生活的方向和规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感召和育化着一代代志士仁人。
四、诗化的哲理
论语!中有相当的语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同时又包含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文雅辞达,充满着诗的意境和美丽,读后使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正如钱穆所说:∀ 论语!中似此章富于艺术性之美者尚多,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作者为了明了透彻地说明从事政治的人当以德性为其根本,用北极星和其他群星的关系来譬喻,动静结合,使读者可以由此联想起点点繁星镶嵌在夜空中的美丽情景,别有天然之趣和诱人的艺术魅力。∀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雍也!),自然山水是美的,但由于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倾向也就不同,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之处。钱穆说,∀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此#,∀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下转第77页)
渊的∀喟然#是对孔子及其学问的仰慕与称赞,∀喟#字描写出了孔子在匡遭人围攻、弟子失散的窘况,∀病#,∀兴#描绘了绝粮时弟子们虚弱的身体状况和颓丧的精神状态,从∀拱#字可以看出子路毕恭毕敬的神情,∀怃然#展现了孔子道不得行又不被理解的心情和怅然若失的神情。作者运用简练的叙述文字,在艺术上提供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艺术,让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从而与读者一起共同完成作品。读者驰骋想象的同时,也就是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刻,这更显现出文章浑然天成,含义悠远的风度。
二、叠词的妙用
叠词是指意义相同的字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深化语义的作用。 论语!中叠词多用,在增强语气,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把深刻丰富的语义传达给了读者。 论语!中用叠词的地方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述而!)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泰伯!)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乡党!)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乡党!)
[6]
∀郁郁#,朱熹注:∀文盛貌。#描绘了周礼的丰富多彩,从而透露出孔子对周礼的倾佩和对恢复周礼的渴望之情;∀申申,方其敬。夭夭,言其和。#[5]钱穆说:∀兼此二者,不过严肃,亦不过放松,非具心之和畅轻安,焉得有此?#[9]在这一章里,∀申申#,∀夭夭#这两个叠词准确生动地道出了孔子休闲时的状况,自在而不放纵,庄正而不严厉,形象地刻画了孔子谨守礼的形象;从∀巍巍#,∀荡荡#看出孔子对先代圣王的钦佩仰慕之情:∀恂恂,温恭信实之貌#,∀便便,闲雅之貌。#[9]孔子在乡里很是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而到了朝廷,有话便明白而流畅的说出,表现出孔子对乡人的尊敬和当仁不让的性格;∀缩缩,举足促狭也#,∀愉愉,则和矣#[6],这一章是描写孔子代表鲁国出使到外国的情形。在外交场合,作为使者,对于公事,他战战兢兢,尽职尽礼,不容有损害国家形象和尊严的事情发生,所以当举行典礼的时候,孔子非常谨慎谦恭,好像连走路都不太会了,脚步紧凑,步幅却很小。但是当他以私人身份和外国君臣会见时,便是和气雍容。两个叠词,两种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孔子公私分明的形象。这些叠词多为动词和形容词,在 论语!中它们或描写人物的品质、表情、语言、神态,或表达仰慕赞美之情,或描写事物的特征,不一而足。但是,它们都形象而贴切,优美隽永,于一重叠之后,表达了作者的深言广义。
三、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论语!既然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其中的议论、评说的言语之多可想而知,它之所以能够取得简约优美的语言成就,其最大的贡献者非论说语莫属。∀作为思想家,孔子的有些言论,很富于哲理意味,思想有浓度,语言很凝炼。#[10] 论语!中精妙深远的论说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求知求学方面, 论语!中就有许多精妙的语言。在学习方法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学而时习之#( 学而!),∀温故而知新#( 为政!),他认为只读书学习,却不开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应付缺乏信心,疑而不能定,危殆不安。学思应当交修并进,这是学思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一个普遍真理。同时他还认为,学习了新的知识,就应该不时地复习它,通过复习可以从旧的知识里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现代心理学证明,人有遗忘曲线,每次学习和熟记的知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遗忘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越是新学新记的知识,被遗忘的就越多。因此只有不断反复地记忆,才能完全记住所学的知识,克服遗忘曲线。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些真知,并以简练的言语表达了山来。在求知求学的态度上,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这强调以诚实的态度来求知,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这就是聪明智慧。钱穆说:∀此章之深义,尤值
[9]
吾人之细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比较中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可见无论何时何地,蔡总搁不下对远方故土的牵挂。
二是饮食文化。以饮茶为例,福建是著名的产茶区,福建之茶在古代就享有盛誉,饮茶之风习也是一贯盛行的。长期寓居福建的琉球客,必定会受到此习俗的熏陶。另外,由于福建名茶众多,斗茗之风颇为流行,关于茶叶的著作有很多,茶文化非常考究。蔡当然也受此文化习俗浸染,他在诗中就写了不少关于煮茶、品茶、斗茗的乐趣。如 和丁和承茶话即兴韵!之一:∀古驿煎茶候,聊吟客趣兴。诗情添雅韵,茗战有良朋。#之二:∀独对斜阳忆海东,竹篱煮茗似卢仝。#又如 和杨兄在召仪者客闲谈即兴韵!:∀知己相逢古驿中,茶斟雀舌似卢仝。#这里诗人除了享受品茶的乐趣外,还以茶会友,更是乐在其中。对于出游在外的文人来说,能够交到几个好朋友或是知己并不是很容易的,因此一旦投缘便倍加珍惜,饮茶就如同一架桥梁,加深了朋友间的沟通。我们知道,福建的饮茶之风也传到了琉球,琉球人∀&&师中华之俗,留意风雅&&筑茶亭一座,于见朝之暇,汲水烹茶,为休息之所#,这里十分清楚地记叙了茶文化在琉球的传播情况。既然蔡在琉球也能感受到同样的饮茶习俗及其中的乐趣,那么当他在闽与朋友一起饮茶时就容易回想起以前在故乡的煮茶、品茶情景,乡愁一触即发,于是借景抒情,一边∀竹篱煮茗#,一边却∀独对斜阳忆海东#。
三是天妃信仰。福建沿海一带船工、渔民、商贾奉祀海神,天妃是其中之一。天妃俗称天后、妈祖,是出海者祈求给予庇护的神明。福建天妃信仰传至琉球,也为广大琉球人所接受,特别是朝贡使节更是把她奉为∀菩萨#,乞求保佑平安往返。如程顺则的 指南广义!上所记载的祭祀天后的祝文,即说明了这一点。其文为:∀请天妃登舟祝文:兹奉国命,请(接)贡入闽,请驾登舟,用保安宁&&#。蔡诗中也有不少祈求神明保佑的诗,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琉球人的信仰,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福建人的天妃信仰。如 明朝开船志喜!:∀朝宗永赖神明庇,万里沧溟莫误过。明日贡舟风送去,管弦喜唱太平歌。# 海上口占二首!之二:∀一经姑米风波险,舟子相惊祷告频。幸赖灵神时有应,风平浪息渡前津。#又如 谢直库西铭氏招饮!中:∀往来安稳天妃庇,直达南闽一瞬中。#从这些例子中可见天妃信仰在琉球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有危急要赶快祷告求神,一旦平安到达又要叩拜谢恩,这种现象不能单从迷信的层面去
理解,它正好说明了福建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之深。从琉球人对天妃的敬仰之真,我们不难想见福建人对天妃的敬仰之深。正因为福建人有较浓厚的求神赐福思想,福建的寺庙建筑也特别多,蔡曾经游过并载入诗中的就有东岱庙、城隍庙、天竺寺、鼓山涌泉寺等等。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蔡游寺庙时也非常虔诚地参拜求福,如同他敬仰天妃一样。如在 游城隍庙!中,诗人写道:∀远人祈祷缘何事,海国安澜暗里求。#诗人求祈自己国家的安定和平,足见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不过这样看来,不仅本民族深刻的文化印记难以在诗人身上抹去,而且在这种不同文化的遭遇碰撞中,他更多的是寻求∀国门#的归属感,而当这种归属感暂时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体验到的将是更多的陌生与隔膜,从而又是满怀乡愁,困顿不安。
以上三个方面是福建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同福建的山水景观一样也成了蔡诗歌创作的素材。福建文化移植到琉球,不仅影响了作者本人,而且使得他身处异域文化之中往往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似与不似之间产生缠绵无尽的思乡之情。
本文从 闽山游草!中的乡愁诗出发做初步的分析,归纳出蔡大鼎与中国古代文人同主题诗歌创作的相同及相异之处,指出作者在这类诗中对福建环境的生动叙写;同时文章还就 闽!中记述的福建生活习俗展开分析,发现它与琉球习俗的异同,而其中的异与同又使得身处他乡的诗人发出思念故土的长长叹息。 闽山游草!这部诗集不仅有许多佳句名篇流传后世,而且还向人们述说了中琉之间那段美好的交往史以及当时福建特有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是琉球汉诗中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它还值得我们以后做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郑虞臣.闽山游草序[M].[2]翁兆连.闽山游草序[M].
[3]谢必震.中国与琉球[M].厦门大学出版社,98.
[4]黄裔.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J].福建师大学报,1995,(3).
[5]林金水.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1.[6]郑贞文.福建通志卷21[A].风俗志[M].2,1[7]周煌.琉球国志略[M].122.270-271.
(上接第68页)性与之合,故乐也。#也就是说,∀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活泼流动的∀动#的特点,这与∀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功的∀不惑#特征正相契合;而∀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阔大宽厚,巍然屹立的∀静#态,与∀仁者#稳健沉着,宽厚得众的特征正相契合。孔子在这里把个人的品质这种无形的东西,外化为山水之美,揭示了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存在某种内存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使读者把山水之美与仁者、智者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把美与善联系在一起,把品质与诗连在了一起,因此李贽说:∀此章有说不尽之意。#[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时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它是怎样流逝的?孔子的慨叹,通过对时光与河水之间的连续不间断性和不可逆性的把握,就把无影无形、不声不响的时光化为有形状,有声音的河水,使人们通过河水的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如同听到时光流逝时所发出的声音;由流水的迅速流动,具体的察觉到时光的迅速消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2]
说:∀本章只一语,而义喻无穷。#[9]
像这样既有深刻哲理又富文学性的语言,在 论语!还有不少,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等,它们都以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来阐发山人生的至理。与此同时,这些活语又使读者享受到美的意蕴,其文如诗,其境如画,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258.
[2]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4,
295.
[3]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2.[4]张志岳.先秦文学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8.
[5]刘宝楠.论语正义[M].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6]朱熹.四书章名集注[M].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贽.四书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9]钱穆.论语新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5.
[10]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9.
孔子的这一感叹,语言生动形象,
境界阔大雄浑,包含着无限的意味,把抽象的哲理融入具体的事物,这就更催人惊醒振奋,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这句话运用了象征与比喻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岁寒#象征恶劣的环境,∀松柏#象征勇于与恶劣环境斗争的人,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恶劣的环境中,才能识别出个人的本性。所以,李贽说这句话:∀意在言外,无限感慨。#
[7]
钱穆
67
第21卷 第4期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21No.4
2003年8月 JournalofSoutheastGuizhouNationalTeacher sCollege Aug.2003
论语!的简约优美的语言艺术
王 龙
(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论语!的简约优美主要表现在:一字传神的叙述美;叠词的妙用;论说的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诗化的哲理。
[关键词]论语;简约优美;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91(2003)04-0067-02
OntheConciseandGracefulLanguageArtofLunyu
(SouthwestUniversitiesfor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Asacollectionofprose,therearesomuchconversationinLunyu,soit sLanguageisconsideredtobeconciseandgraceful.ThispaperthinkthatthelanguagecharacteristicsofLunyumanifestasthefollows:gracefulnarrate,magicalreduplication,concisediscuss,poeticphilosophy.Keywords:Lunyu;ConciseandGraceful;Language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代儒家奉为典范,成为儒学的经典著作。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具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高度的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看来,( 论语!)作为诸子散文之冠冕,它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1] 论语!的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它的语言艺术。孔子思想的承传,与 论语!有很大的关系,它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是后世儒家的思想理论基础。∀言以文远#,[2] 论语!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负载着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是孔子思想传播的载体,它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孔子思想的传播。孔子的思想正因其∀文#,才能历代流传,才能发扬光大。 论语!语言的总体特点是简约优美,∀( 论语!)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3]∀ 论语!的
[4]
语言有简练优美的时代特点#。这是它语言的总体特色,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一字传神的叙述美
论语!大多是记言,叙述性语言在其中仅占极少的篇幅,但是其作者在编纂时,却详加斟酌,惜墨如金。而这些叙述语言却在看似不经意间精准地描绘出了人物的心态、思想,刻画了人物形象,达到了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足也。前言戏之耳。#( 阳货!)刘宝楠说:∀春秋时,庠塾之教废,故礼崩乐坏,雅颂之音不作。子游武城宰,乃始复庠塾之教,于时受学者众,故夫子得闻弦歌之声也。#[5]显然,子游在武城实行了孔子的诗乐教育,并把它推广开来,以便达到∀小人学道则易使#的目的,从而使武城民风淳朴,政治安定。看到自己和弟子能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孔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作者通过∀莞尔#一词刻画孔子的笑态,来反映孔子愉悦的心情,∀莞尔,小笑貌,盖喜之也。#[6]∀莞尔,舒张面目貌也。#[5]综合两说,∀莞尔而笑#是一种微微的笑,惬意的笑,甜蜜的笑,满足的笑。孔子是为弟子子游在武城建立了出色的政绩而笑,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武城得以实现而笑,为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而笑,为自己的精神满足而笑。这一词 [收稿日期]2002-11-29
[作者简介]王 龙(1976-),男,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
如画龙点睛,全章因之而气韵飞动,人物自得其乐而又深藏机趣的神情毫发毕现。李贽评这段师徒之间的对话为∀乃是夫子喜极,故反言之#[7]。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先进!)从 论语!的记述,可以看出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同时也是孔子最看重的一个,孔子把他
[7]
视为衣钵传人,∀颜子原是孔子后身#。孔子曾不止一次地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迁怒,不贰过。#( 雍也!)他认为颜回的心可以长久地不违背仁的精神,而其他弟子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表扬颜回能排除物质贫乏的障碍,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求学,并且不迁怒于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与此相比,孔子的儿子孔鲤却在整个 论语!里没有得到过表扬,所得到的也只是他的训戒。由此可知,孔子对颜回的关爱、器重和期望,超过了对自己儿子的父爱,把他看得比自己的儿子还要重要。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8]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对于孔子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在他的心灵上引起巨大的震动。重望的落空,心灵的创伤,孔子的悲伤可想而知,但作者只用一∀恸#字来描写孔子。∀恸#马融注:∀哀过也。#[5]钱穆注:∀哀伤过度也。#[9]作者把孔子的千言万语,复杂而悲伤的情感全部都表现了出来。
像这样精练简约的叙述用字,在 论语!里还有很多,如:
∀颜渊喟然而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子罕!)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子罕!)∀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卫灵公!)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入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微子!)
这些话语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产物,唯有重现当时的情形,才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人物的动作情态.但是这些个别的文字却为言语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说明,恰到好处地点染了气氛。颜
WANGLong
( 雍也!)认为对于求知求学应持有以之为乐的态度。∀仅知之,未能心好之,知不笃。心好之,未能确有得,则不觉其可乐,而所好亦不深。#[9],∀知#,∀好#,∀乐#,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的三种境界,而∀乐#最终把外在的学习求知过程转化为内存的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外在的和内存的获得了统一,∀然后学之与道与我,浑然而为一,乃为可乐也。#[9]在以之为乐之下,还应坚持谦虚的态度刻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述而!)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取法、学习的人,强调要以虚心的态度向人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然后选取那些优良的部分去学习,以其不良的方面为戒。学问相长,虚心学习还要加之以谦虚的态度向人请教自己不懂的地方,要∀不耻下问#( 公治长!),把问当成是求知求学的一个途径,向有知识和专长的人请教,不把这当成是羞耻。在这些方面都具备后,还要坚持刻苦努力的精神,应∀学而不厌#( 述而!),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把学习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把它当作精神负担,厌弃它。
在修身处世方面, 论语!中也有许多精妙而简洁的语言。如在自我修养上,∀君子义以为质#( 阳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里仁!),∀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认为个人须首先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不断地加强自身,向有品德有修养的人学习,不凭着个人的观点凭空揣测,不全部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在行为上,应少说话,多做事,以行来实践,来完成事业,而不只凭借言语,夸夸其谈。在对待他人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成人之美,一成人之恶#( 颜渊!),∀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即应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中正平和。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去给别人;自己想立,便也要帮助别人立,自己想通达,便也能帮助别人通达;要乐于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而决不帮助别人为非作歹;不因他人的话说得漂亮而举荐他,也不因他人行事不良而鄙弃他的有道理的话。在对待过错方面,∀过,勿惮改#( 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既往不咎#( 八佾!),∀不念旧恶#( 公冶长!),强调自己有了过错,应勇于面对,果断的改正它,而不要去隐藏、掩盖,文过饰非,否则这就是一大过错;对于别人的过错,要抱以宽容的态度,要有器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旧事重提。在对待个人理想追求方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发愤以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泰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主张个人对于自己宏大而高远的理想应有安贫乐道的态度,对于前路漫漫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必要时要为高洁而神圣的追求献身。
通过以上的论述,足见 论语!中论说语的精练,含义深远,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论说语中包含着深刻而隽永的意味,让人品味久远,回味不绝,而其中闪光的智慧和真知,都是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经历历史的淘选之后,已成为中国人民学习生活的方向和规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感召和育化着一代代志士仁人。
四、诗化的哲理
论语!中有相当的语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同时又包含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文雅辞达,充满着诗的意境和美丽,读后使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正如钱穆所说:∀ 论语!中似此章富于艺术性之美者尚多,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作者为了明了透彻地说明从事政治的人当以德性为其根本,用北极星和其他群星的关系来譬喻,动静结合,使读者可以由此联想起点点繁星镶嵌在夜空中的美丽情景,别有天然之趣和诱人的艺术魅力。∀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雍也!),自然山水是美的,但由于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倾向也就不同,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之处。钱穆说,∀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此#,∀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下转第77页)
渊的∀喟然#是对孔子及其学问的仰慕与称赞,∀喟#字描写出了孔子在匡遭人围攻、弟子失散的窘况,∀病#,∀兴#描绘了绝粮时弟子们虚弱的身体状况和颓丧的精神状态,从∀拱#字可以看出子路毕恭毕敬的神情,∀怃然#展现了孔子道不得行又不被理解的心情和怅然若失的神情。作者运用简练的叙述文字,在艺术上提供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艺术,让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从而与读者一起共同完成作品。读者驰骋想象的同时,也就是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刻,这更显现出文章浑然天成,含义悠远的风度。
二、叠词的妙用
叠词是指意义相同的字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深化语义的作用。 论语!中叠词多用,在增强语气,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把深刻丰富的语义传达给了读者。 论语!中用叠词的地方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述而!)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泰伯!)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乡党!)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乡党!)
[6]
∀郁郁#,朱熹注:∀文盛貌。#描绘了周礼的丰富多彩,从而透露出孔子对周礼的倾佩和对恢复周礼的渴望之情;∀申申,方其敬。夭夭,言其和。#[5]钱穆说:∀兼此二者,不过严肃,亦不过放松,非具心之和畅轻安,焉得有此?#[9]在这一章里,∀申申#,∀夭夭#这两个叠词准确生动地道出了孔子休闲时的状况,自在而不放纵,庄正而不严厉,形象地刻画了孔子谨守礼的形象;从∀巍巍#,∀荡荡#看出孔子对先代圣王的钦佩仰慕之情:∀恂恂,温恭信实之貌#,∀便便,闲雅之貌。#[9]孔子在乡里很是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而到了朝廷,有话便明白而流畅的说出,表现出孔子对乡人的尊敬和当仁不让的性格;∀缩缩,举足促狭也#,∀愉愉,则和矣#[6],这一章是描写孔子代表鲁国出使到外国的情形。在外交场合,作为使者,对于公事,他战战兢兢,尽职尽礼,不容有损害国家形象和尊严的事情发生,所以当举行典礼的时候,孔子非常谨慎谦恭,好像连走路都不太会了,脚步紧凑,步幅却很小。但是当他以私人身份和外国君臣会见时,便是和气雍容。两个叠词,两种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孔子公私分明的形象。这些叠词多为动词和形容词,在 论语!中它们或描写人物的品质、表情、语言、神态,或表达仰慕赞美之情,或描写事物的特征,不一而足。但是,它们都形象而贴切,优美隽永,于一重叠之后,表达了作者的深言广义。
三、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论语!既然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其中的议论、评说的言语之多可想而知,它之所以能够取得简约优美的语言成就,其最大的贡献者非论说语莫属。∀作为思想家,孔子的有些言论,很富于哲理意味,思想有浓度,语言很凝炼。#[10] 论语!中精妙深远的论说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求知求学方面, 论语!中就有许多精妙的语言。在学习方法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学而时习之#( 学而!),∀温故而知新#( 为政!),他认为只读书学习,却不开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应付缺乏信心,疑而不能定,危殆不安。学思应当交修并进,这是学思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一个普遍真理。同时他还认为,学习了新的知识,就应该不时地复习它,通过复习可以从旧的知识里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现代心理学证明,人有遗忘曲线,每次学习和熟记的知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遗忘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越是新学新记的知识,被遗忘的就越多。因此只有不断反复地记忆,才能完全记住所学的知识,克服遗忘曲线。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些真知,并以简练的言语表达了山来。在求知求学的态度上,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这强调以诚实的态度来求知,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这就是聪明智慧。钱穆说:∀此章之深义,尤值
[9]
吾人之细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比较中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可见无论何时何地,蔡总搁不下对远方故土的牵挂。
二是饮食文化。以饮茶为例,福建是著名的产茶区,福建之茶在古代就享有盛誉,饮茶之风习也是一贯盛行的。长期寓居福建的琉球客,必定会受到此习俗的熏陶。另外,由于福建名茶众多,斗茗之风颇为流行,关于茶叶的著作有很多,茶文化非常考究。蔡当然也受此文化习俗浸染,他在诗中就写了不少关于煮茶、品茶、斗茗的乐趣。如 和丁和承茶话即兴韵!之一:∀古驿煎茶候,聊吟客趣兴。诗情添雅韵,茗战有良朋。#之二:∀独对斜阳忆海东,竹篱煮茗似卢仝。#又如 和杨兄在召仪者客闲谈即兴韵!:∀知己相逢古驿中,茶斟雀舌似卢仝。#这里诗人除了享受品茶的乐趣外,还以茶会友,更是乐在其中。对于出游在外的文人来说,能够交到几个好朋友或是知己并不是很容易的,因此一旦投缘便倍加珍惜,饮茶就如同一架桥梁,加深了朋友间的沟通。我们知道,福建的饮茶之风也传到了琉球,琉球人∀&&师中华之俗,留意风雅&&筑茶亭一座,于见朝之暇,汲水烹茶,为休息之所#,这里十分清楚地记叙了茶文化在琉球的传播情况。既然蔡在琉球也能感受到同样的饮茶习俗及其中的乐趣,那么当他在闽与朋友一起饮茶时就容易回想起以前在故乡的煮茶、品茶情景,乡愁一触即发,于是借景抒情,一边∀竹篱煮茗#,一边却∀独对斜阳忆海东#。
三是天妃信仰。福建沿海一带船工、渔民、商贾奉祀海神,天妃是其中之一。天妃俗称天后、妈祖,是出海者祈求给予庇护的神明。福建天妃信仰传至琉球,也为广大琉球人所接受,特别是朝贡使节更是把她奉为∀菩萨#,乞求保佑平安往返。如程顺则的 指南广义!上所记载的祭祀天后的祝文,即说明了这一点。其文为:∀请天妃登舟祝文:兹奉国命,请(接)贡入闽,请驾登舟,用保安宁&&#。蔡诗中也有不少祈求神明保佑的诗,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琉球人的信仰,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福建人的天妃信仰。如 明朝开船志喜!:∀朝宗永赖神明庇,万里沧溟莫误过。明日贡舟风送去,管弦喜唱太平歌。# 海上口占二首!之二:∀一经姑米风波险,舟子相惊祷告频。幸赖灵神时有应,风平浪息渡前津。#又如 谢直库西铭氏招饮!中:∀往来安稳天妃庇,直达南闽一瞬中。#从这些例子中可见天妃信仰在琉球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有危急要赶快祷告求神,一旦平安到达又要叩拜谢恩,这种现象不能单从迷信的层面去
理解,它正好说明了福建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之深。从琉球人对天妃的敬仰之真,我们不难想见福建人对天妃的敬仰之深。正因为福建人有较浓厚的求神赐福思想,福建的寺庙建筑也特别多,蔡曾经游过并载入诗中的就有东岱庙、城隍庙、天竺寺、鼓山涌泉寺等等。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蔡游寺庙时也非常虔诚地参拜求福,如同他敬仰天妃一样。如在 游城隍庙!中,诗人写道:∀远人祈祷缘何事,海国安澜暗里求。#诗人求祈自己国家的安定和平,足见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不过这样看来,不仅本民族深刻的文化印记难以在诗人身上抹去,而且在这种不同文化的遭遇碰撞中,他更多的是寻求∀国门#的归属感,而当这种归属感暂时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体验到的将是更多的陌生与隔膜,从而又是满怀乡愁,困顿不安。
以上三个方面是福建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同福建的山水景观一样也成了蔡诗歌创作的素材。福建文化移植到琉球,不仅影响了作者本人,而且使得他身处异域文化之中往往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似与不似之间产生缠绵无尽的思乡之情。
本文从 闽山游草!中的乡愁诗出发做初步的分析,归纳出蔡大鼎与中国古代文人同主题诗歌创作的相同及相异之处,指出作者在这类诗中对福建环境的生动叙写;同时文章还就 闽!中记述的福建生活习俗展开分析,发现它与琉球习俗的异同,而其中的异与同又使得身处他乡的诗人发出思念故土的长长叹息。 闽山游草!这部诗集不仅有许多佳句名篇流传后世,而且还向人们述说了中琉之间那段美好的交往史以及当时福建特有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是琉球汉诗中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它还值得我们以后做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郑虞臣.闽山游草序[M].[2]翁兆连.闽山游草序[M].
[3]谢必震.中国与琉球[M].厦门大学出版社,98.
[4]黄裔.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J].福建师大学报,1995,(3).
[5]林金水.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1.[6]郑贞文.福建通志卷21[A].风俗志[M].2,1[7]周煌.琉球国志略[M].122.270-271.
(上接第68页)性与之合,故乐也。#也就是说,∀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活泼流动的∀动#的特点,这与∀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功的∀不惑#特征正相契合;而∀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阔大宽厚,巍然屹立的∀静#态,与∀仁者#稳健沉着,宽厚得众的特征正相契合。孔子在这里把个人的品质这种无形的东西,外化为山水之美,揭示了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存在某种内存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使读者把山水之美与仁者、智者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把美与善联系在一起,把品质与诗连在了一起,因此李贽说:∀此章有说不尽之意。#[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时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它是怎样流逝的?孔子的慨叹,通过对时光与河水之间的连续不间断性和不可逆性的把握,就把无影无形、不声不响的时光化为有形状,有声音的河水,使人们通过河水的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如同听到时光流逝时所发出的声音;由流水的迅速流动,具体的察觉到时光的迅速消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2]
说:∀本章只一语,而义喻无穷。#[9]
像这样既有深刻哲理又富文学性的语言,在 论语!还有不少,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等,它们都以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来阐发山人生的至理。与此同时,这些活语又使读者享受到美的意蕴,其文如诗,其境如画,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258.
[2]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4,
295.
[3]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2.[4]张志岳.先秦文学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8.
[5]刘宝楠.论语正义[M].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6]朱熹.四书章名集注[M].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贽.四书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9]钱穆.论语新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5.
[10]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9.
孔子的这一感叹,语言生动形象,
境界阔大雄浑,包含着无限的意味,把抽象的哲理融入具体的事物,这就更催人惊醒振奋,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这句话运用了象征与比喻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岁寒#象征恶劣的环境,∀松柏#象征勇于与恶劣环境斗争的人,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恶劣的环境中,才能识别出个人的本性。所以,李贽说这句话:∀意在言外,无限感慨。#
[7]
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