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论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摘要

主要涉及利己主义的合理性探讨,为什么会存在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否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合理利己主义的合理性以及其本质,利己主义在从前的地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文章最后驳斥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即针对利己主义的生物学理论进行拆解。

关键词:合理性;诘难;生物性;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

论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一、 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一) 利己主义

1、 利己主义,简单来说就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从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

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2、 利己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中国从先秦开始便有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想的典型。从实际事例上来解释,近年来很多实例中,都能对个人主义做出解释。例如在南京彭宇案中,作为当事人的老人从绝对保护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影响及他人利益的角度做出了诬告救人青年彭宇的选择,就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它也是近几年很多道德缺失时间的解释和诱因。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论定利己主义是百害而无一益,其实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利己主义作为一种公开形式的个人主义,它曾经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武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

(二) 利己主义的产生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换言之,利己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淘汰,反而在当下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利己主义也必有其合理之处,从弗洛伊德的普遍心理学上来看,人生有私欲,只是在成长和日后的发展中,不同程度的受到放大或抑制,放大过度便是极端利己主义,适度抑制则可使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有所顾忌,加之社会理念和道德要求,从而产生利他主义思想。所以,毋庸置疑,每个人你的心里都有利己主义思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消灭利己主义思想同要求人们每餐食素一样,都是不切实

际的思想主张。

(三) 合理利己主义

1、 合理利己主义是一种从个人利益出发,企图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伦理学说。产生于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要代表是法国的C.A.爱尔维修和德国的L.费尔巴哈。合理利己主义从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趋乐避苦、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利己心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中,能够遵循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因此,不能放弃利己主义,而是要使人们“合理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合理利己主义反对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认为追求自己的利益本身就包含着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任何为他人利益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从利己出发的。人们只要按照这种“合理”理解的自己利益去组织社会,个人利益就可以和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按照合理利己主义的观点,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协调,是不良的封建制度造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将使两者统一起来,人人可以合乎道德地追求个人利益。

2、 换一种说法来讲,合理利己主义是利己主义的一个发展和延伸。十九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拥护者将利己主义合理化,企图利用这个理论来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进行辩护。由于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所产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整个欧洲的思想冲击,从而进一步演变成为私欲膨胀,合理利己主义之所以不但没有遭到人们的驳斥,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肯定,成为了殖民者侵略行径的理论基础。所以,合理利己主义归根结底是对剥削关系的一种美化,是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二、 利己主义的诘难

(一) 利己主义发展的道德困境

1、随着时代的发展,利己主义已经不能被日益文明的社会环境所接纳,殖民时期的利己主义的合理性也被越来越多敏锐的专家学者批判、诘责。康德道德哲学所崇尚和追求的人生价值准则,就是人互为目的性和互为工具性,而不是功利主义的只视自己为目的,视他人为工具。在这方面,康德本人是自己人生准则的忠实执行者。他的仆人郎贝常因醉酒而误事,但康德对他总是宽大为怀。他始终不忘把仆人当作一个有人格的人来对待。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对人来说是一道命令,执行这道命令就是人的义务。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不但看其是否合乎法则的条文,而且还需要看其是否含有法则精神,既要合于义务,又要发于义务。当利己主义与道德挂钩,人们便摒弃利己主义,开始树立以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榜样体系,母亲们开始以舍己为人的英雄作为教育孩子的模板,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2、面对道德上的拷问,利己主义的根基开始动摇,由一个合理的,正面的理论变成了狭隘自私的代名词。很多时候,有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与否与他是不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利他程度越高,道德就越高尚,利己主义的存在与社会的道德要求成为了相对的存在。

(二)利己主义面对的理论危机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论证了生物的利己本性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生物唯有利己,才能通过自然选择而生存;若不利己,必然被自然淘汰而灭绝。达尔文认为,利他行为,除了源于同情心、爱、报恩心之外,还可能缘于个人对功利的考虑:一方面是他人报答之功利;一方面是社会赏誉之功利。这样,达尔文就证明了,引发无私利他行为的社会本能,归根结底是以利己为原因、根据和原动力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亲缘选择理论共同证明了,合理利己主义不仅是人类社会,而且是整个生物界普遍的生存策略。然而,在《互助论》一书中,彼得· 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俄语: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Кропоткин,1842年12月9日-1921年2月8日)提出了与达尔文相反的论点,认为互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真正因素。他说:“虽然在各种动物之间进行着极多的斗争和残杀,但在同种的,或至少是在同一个群的动物之间,也同时存在着同样多的互相维护、互相帮助和互相防御。合群如同互争一样,也是一项自然法则。„„作为进化的一个因素来说,它也许更加重要得多,因为它促进了这些保证了种的维持和进一步发达以及用最少的精力来保证个体的生活的最大幸福和享受的习惯和特性的发展。” 以此观之,人类社会生活中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三)利己主义的局限性

利己主义的主张在理论和原则上或许不错。但我们知道,理论上的抽象和表述尽可以是完美无缺的,但这并不等于这种理论在实践中就一定可行。可见,只有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存在根本冲突,两者可以兼顾的情况下,利己主义所推崇的以利他手段实现利己目的的主张,才有实现的可能。合理利己主义在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一致,因而只要是有理性的人都会采取利他手段以实现利己目的的情况下,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废话;而在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存在矛盾和冲突,人们真正需要行为指导的时候却无能为力、首鼠两端——或者左右为难,放弃行动的选择,或者囿于自身利己主义的前提,在事实上滑向极端利己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利己主义的致命缺陷。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康德道德哲学的人生价值观[M].

[2][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

[3][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M].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论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摘要

主要涉及利己主义的合理性探讨,为什么会存在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否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合理利己主义的合理性以及其本质,利己主义在从前的地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文章最后驳斥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即针对利己主义的生物学理论进行拆解。

关键词:合理性;诘难;生物性;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

论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一、 利己主义的合理性

(一) 利己主义

1、 利己主义,简单来说就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从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

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2、 利己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中国从先秦开始便有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想的典型。从实际事例上来解释,近年来很多实例中,都能对个人主义做出解释。例如在南京彭宇案中,作为当事人的老人从绝对保护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影响及他人利益的角度做出了诬告救人青年彭宇的选择,就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它也是近几年很多道德缺失时间的解释和诱因。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论定利己主义是百害而无一益,其实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利己主义作为一种公开形式的个人主义,它曾经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武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

(二) 利己主义的产生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换言之,利己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淘汰,反而在当下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利己主义也必有其合理之处,从弗洛伊德的普遍心理学上来看,人生有私欲,只是在成长和日后的发展中,不同程度的受到放大或抑制,放大过度便是极端利己主义,适度抑制则可使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有所顾忌,加之社会理念和道德要求,从而产生利他主义思想。所以,毋庸置疑,每个人你的心里都有利己主义思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消灭利己主义思想同要求人们每餐食素一样,都是不切实

际的思想主张。

(三) 合理利己主义

1、 合理利己主义是一种从个人利益出发,企图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伦理学说。产生于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要代表是法国的C.A.爱尔维修和德国的L.费尔巴哈。合理利己主义从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趋乐避苦、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利己心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中,能够遵循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因此,不能放弃利己主义,而是要使人们“合理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合理利己主义反对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认为追求自己的利益本身就包含着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任何为他人利益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从利己出发的。人们只要按照这种“合理”理解的自己利益去组织社会,个人利益就可以和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按照合理利己主义的观点,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协调,是不良的封建制度造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将使两者统一起来,人人可以合乎道德地追求个人利益。

2、 换一种说法来讲,合理利己主义是利己主义的一个发展和延伸。十九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拥护者将利己主义合理化,企图利用这个理论来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进行辩护。由于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所产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整个欧洲的思想冲击,从而进一步演变成为私欲膨胀,合理利己主义之所以不但没有遭到人们的驳斥,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肯定,成为了殖民者侵略行径的理论基础。所以,合理利己主义归根结底是对剥削关系的一种美化,是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二、 利己主义的诘难

(一) 利己主义发展的道德困境

1、随着时代的发展,利己主义已经不能被日益文明的社会环境所接纳,殖民时期的利己主义的合理性也被越来越多敏锐的专家学者批判、诘责。康德道德哲学所崇尚和追求的人生价值准则,就是人互为目的性和互为工具性,而不是功利主义的只视自己为目的,视他人为工具。在这方面,康德本人是自己人生准则的忠实执行者。他的仆人郎贝常因醉酒而误事,但康德对他总是宽大为怀。他始终不忘把仆人当作一个有人格的人来对待。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对人来说是一道命令,执行这道命令就是人的义务。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不但看其是否合乎法则的条文,而且还需要看其是否含有法则精神,既要合于义务,又要发于义务。当利己主义与道德挂钩,人们便摒弃利己主义,开始树立以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榜样体系,母亲们开始以舍己为人的英雄作为教育孩子的模板,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2、面对道德上的拷问,利己主义的根基开始动摇,由一个合理的,正面的理论变成了狭隘自私的代名词。很多时候,有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与否与他是不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利他程度越高,道德就越高尚,利己主义的存在与社会的道德要求成为了相对的存在。

(二)利己主义面对的理论危机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论证了生物的利己本性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生物唯有利己,才能通过自然选择而生存;若不利己,必然被自然淘汰而灭绝。达尔文认为,利他行为,除了源于同情心、爱、报恩心之外,还可能缘于个人对功利的考虑:一方面是他人报答之功利;一方面是社会赏誉之功利。这样,达尔文就证明了,引发无私利他行为的社会本能,归根结底是以利己为原因、根据和原动力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亲缘选择理论共同证明了,合理利己主义不仅是人类社会,而且是整个生物界普遍的生存策略。然而,在《互助论》一书中,彼得· 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俄语: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Кропоткин,1842年12月9日-1921年2月8日)提出了与达尔文相反的论点,认为互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真正因素。他说:“虽然在各种动物之间进行着极多的斗争和残杀,但在同种的,或至少是在同一个群的动物之间,也同时存在着同样多的互相维护、互相帮助和互相防御。合群如同互争一样,也是一项自然法则。„„作为进化的一个因素来说,它也许更加重要得多,因为它促进了这些保证了种的维持和进一步发达以及用最少的精力来保证个体的生活的最大幸福和享受的习惯和特性的发展。” 以此观之,人类社会生活中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三)利己主义的局限性

利己主义的主张在理论和原则上或许不错。但我们知道,理论上的抽象和表述尽可以是完美无缺的,但这并不等于这种理论在实践中就一定可行。可见,只有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存在根本冲突,两者可以兼顾的情况下,利己主义所推崇的以利他手段实现利己目的的主张,才有实现的可能。合理利己主义在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一致,因而只要是有理性的人都会采取利他手段以实现利己目的的情况下,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废话;而在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存在矛盾和冲突,人们真正需要行为指导的时候却无能为力、首鼠两端——或者左右为难,放弃行动的选择,或者囿于自身利己主义的前提,在事实上滑向极端利己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利己主义的致命缺陷。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康德道德哲学的人生价值观[M].

[2][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

[3][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M].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相关文章

  •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 第35卷第3期 2008年5月 JournalofSiehuanNormal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01.35,No.3 May,2008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 ...查看


  • 何谓"理性主义"?
  • 作者:任晓 欧洲研究 2004年07期 在学术研究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现象,即语言成为学术探讨的一个障碍.这并不是指不同语种间的翻译理解问题,而是指作为学术研究工具的术语.概念之争.学术争论经常由于对概念的界定模糊不清或其理解因人而异而引起 ...查看


  • 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二元论及其规范意义_贾中海
  • 哲学学报 二○一五年第三期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二元论及其规范意义 贾中海 [摘曲艺要]"休谟问题"不是一个有关推理有效性的逻辑学问题,而是理性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元哲 学问题,是指涉社会规范体系合法性的依据和源泉问题.休谟的事实 ...查看


  •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演变
  • 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的演变 文兵 (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2249) [摘要]西方哲学自文艺复兴以来,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及: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本文认为,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是这三个哲学发展阶段的重 ...查看


  • 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合理性
  • 作者:覃明兴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6年03期 内容提要 人类中心主义有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合理性,它不但不是产生生态问题的文化传统根源,相反,与生态伦理学有相通之处,产生生态问题的思想渊源在于人类万能主义和人类利己主义,生态问题的解决和 ...查看


  • 论当代大学生的狭隘爱国主义倾向与理智爱国
  • 论当代大学生的狭隘爱国主义倾向 与理智爱国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与思考,主要阐明了狭隘爱国主义与理智爱国的区别.狭隘爱国主义的危害以及大学生如何做到理智爱国等内 ...查看


  •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
  •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 ...查看


  • 理性的异化与现代文明的极限
  • (哲学研究>2001年第12期) < 理性的异化与现代文明的极限 黄力之 理性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是当代哲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21世纪开始之际, 现代文明的发展在空前地加速, 楚的问题.一.理性:, .尽管现在已有后工业化时代. ...查看


  • 马丁·怀特的理性主义及其哲学基础
  • 作者:陶杨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1期 马丁·怀特在其具体地展示和捍卫国际政治探究的经典方法的著作--<国际理论:三大传统>--中,为我们勾勒了一种区别于革命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性主义传统.怀特认为,理性主义一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