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之我见

考试作弊之我见

摘要:近几年,考试作弊已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了,从小学到大学,夹带、偷看、考场交流、换卷、传递、暗号、占据有利地形、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替考、与监考人员联手等各种各样的作弊花招是发挥的淋漓尽致。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教育的形象,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考试作弊的特点及原因的探究,来寻找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关键词:考试作弊、特点、原因、危害、对策

一、考试作弊的特点

⑴作弊范围广泛

近几年学生作弊范围较之以前有所扩大,从小学到大学,普遍存在作弊现象。同时,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挖空心思,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更高的名次,为了奖学金,为了入党,也会铤而走险。此外,作弊课程门类也在增多。以前,面对大学开设的一些公共必修课程,学生多认为课程与本专业不相关而出现厌学和抵触情绪,平时不用功,为通过考试而作弊。现在,在许多专业基础课程也存在考试作弊,这些课程的学习本应是学生为适应今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而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而许多学生却连最基础的专业课程都不能认真学习,为蒙混过关选择在考试中作弊。

⑵作弊工具科技化

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学习设备纷纷成为了考试必备武器。每到考试季,学校复印店就有大批学生前来缩印,面积不足64k

的小纸条上可以浓缩1000到2000字;而软件兼容性极强的手机,如诺基亚智能手机,能够翻看word 、text、ppt、pdf等多种格式文件,还附带查询功能,为迅速找到答案节省了翻阅时间;掌上词典、无线耳机、飞信。。。。。。等等已经显示出,当前作弊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交头接耳、传小纸条等形式了。

二、 考试作弊的原因

⑴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整,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形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和成功速成意识。受此影响,学生对作弊的羞耻感淡化,急功近利,甚至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不抄是一种“愚蠢”、“刻板”的表现,考试作弊现象有扩大蔓延趋势。

⑵家庭环境的教育缺失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90”后。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把子女的学业教育问题看做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望子成龙也是大多父母惯常心态。学习、生活、就业已将整个家庭的资源占用殆尽。但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许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更有甚者,部分家长自身许多不道德的价值观、道德观,对“是非”“对错”失去了正确的判断。

⑶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弊端

当前,学校在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潜在地鼓励了种种作弊现象。如,考试形式单一,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要考核方式,这些重记忆而轻理解的考题往往比较容易作弊;在考试内容上,某些课程死记硬背的内容多有重复,这就又给了学生可趁之机。

⑷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成熟

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考试作弊这种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部分学生没有将考试作弊和道德诚信联系起来。有的学生看到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学习不如自己的学生,通过考试作弊反而取得了比自己高的分数,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心理,认为‘自己一学期的努力学习比不过人家考试时的小动作‘,严重挫伤了认

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再加上某些监考老师不作为,使得作弊相对容易,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甘愿铤而走险,希望通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手段达到目的。

三、 考试作弊的危害

⑴影响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考试作弊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风影响极坏。考试作弊取得成绩交易,如不被严肃处理,客观上易使其他同学放弃平时的努力学习,渲染一种用功无用的气氛,影响教学质量。

⑵危害道德的建设

作弊作为一种欺骗行为,会使一个人失去诚信。而没有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人无信而不立,与人交往如果欺诈,则没有亲友;与人交易如果欺诈,则没有顾客。

⑶违背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考试作弊使得那些平时认真刻苦学习的人成绩不突出,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却因作弊而上去了,这是不公平竞争。考试作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如果获得承认,客观上使得其他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贬值,作弊必然会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利于良好的竞争。

⑷从长远角度分析,对考生身心及长远发展产生危害

一方面,作弊作为一种欺骗行为,必然引起考生本人的紧张不安,产生不必要的考试焦虑而影响答题,且一旦作弊失败,考生通常会因为羞愧、失望和沮丧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而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甚至还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心里上的“印象”。另一方面,考生虽有可能通过作弊在某次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并不能衡量该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更不利于该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改进。

四、 减少考试作弊的对策

⑴加大诚信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诚信是我们立德修身之本,也是为人的重要品德。缺乏诚信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根源之一,部分考生虚荣心膨胀,对作弊认识模糊。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把外部控制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大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诚信教育要注意从平时做起,从一点一滴

做起。任用具有良好德行的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授思想道德知识,举办各种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应当起到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做学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有在诚信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⑵改革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当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自身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专业发展联系紧密的课程,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同时,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及时反映相关学科的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此外,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采用如实训基地教学、企事业单位实习、社会实践等灵活的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增强职业技能水平的以实践为主的学习中更地掌握知识。

⑶防止作弊,齐抓共管

首先,要加强监考力度。对监考老师加强管理,使他们了解自己在监考时间应有的态度和职责;其次,要加强考场巡视。成立巡视组,在考试时加强对考场的巡视,加强对监考老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并规范不符合考场要求的行为,严肃考场纪律。巡视组还应及时通报考场中值得吸取的经验办法,批评考场中不合要求的违规行为。两方面齐抓共管,不仅加强了对监考老师的督促检查,也对考试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有利于杜绝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之我见

摘要:近几年,考试作弊已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了,从小学到大学,夹带、偷看、考场交流、换卷、传递、暗号、占据有利地形、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替考、与监考人员联手等各种各样的作弊花招是发挥的淋漓尽致。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教育的形象,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考试作弊的特点及原因的探究,来寻找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关键词:考试作弊、特点、原因、危害、对策

一、考试作弊的特点

⑴作弊范围广泛

近几年学生作弊范围较之以前有所扩大,从小学到大学,普遍存在作弊现象。同时,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挖空心思,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更高的名次,为了奖学金,为了入党,也会铤而走险。此外,作弊课程门类也在增多。以前,面对大学开设的一些公共必修课程,学生多认为课程与本专业不相关而出现厌学和抵触情绪,平时不用功,为通过考试而作弊。现在,在许多专业基础课程也存在考试作弊,这些课程的学习本应是学生为适应今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而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而许多学生却连最基础的专业课程都不能认真学习,为蒙混过关选择在考试中作弊。

⑵作弊工具科技化

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学习设备纷纷成为了考试必备武器。每到考试季,学校复印店就有大批学生前来缩印,面积不足64k

的小纸条上可以浓缩1000到2000字;而软件兼容性极强的手机,如诺基亚智能手机,能够翻看word 、text、ppt、pdf等多种格式文件,还附带查询功能,为迅速找到答案节省了翻阅时间;掌上词典、无线耳机、飞信。。。。。。等等已经显示出,当前作弊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交头接耳、传小纸条等形式了。

二、 考试作弊的原因

⑴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整,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形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和成功速成意识。受此影响,学生对作弊的羞耻感淡化,急功近利,甚至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不抄是一种“愚蠢”、“刻板”的表现,考试作弊现象有扩大蔓延趋势。

⑵家庭环境的教育缺失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90”后。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把子女的学业教育问题看做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望子成龙也是大多父母惯常心态。学习、生活、就业已将整个家庭的资源占用殆尽。但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许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更有甚者,部分家长自身许多不道德的价值观、道德观,对“是非”“对错”失去了正确的判断。

⑶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弊端

当前,学校在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潜在地鼓励了种种作弊现象。如,考试形式单一,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要考核方式,这些重记忆而轻理解的考题往往比较容易作弊;在考试内容上,某些课程死记硬背的内容多有重复,这就又给了学生可趁之机。

⑷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成熟

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考试作弊这种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部分学生没有将考试作弊和道德诚信联系起来。有的学生看到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学习不如自己的学生,通过考试作弊反而取得了比自己高的分数,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心理,认为‘自己一学期的努力学习比不过人家考试时的小动作‘,严重挫伤了认

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再加上某些监考老师不作为,使得作弊相对容易,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甘愿铤而走险,希望通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手段达到目的。

三、 考试作弊的危害

⑴影响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考试作弊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风影响极坏。考试作弊取得成绩交易,如不被严肃处理,客观上易使其他同学放弃平时的努力学习,渲染一种用功无用的气氛,影响教学质量。

⑵危害道德的建设

作弊作为一种欺骗行为,会使一个人失去诚信。而没有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人无信而不立,与人交往如果欺诈,则没有亲友;与人交易如果欺诈,则没有顾客。

⑶违背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考试作弊使得那些平时认真刻苦学习的人成绩不突出,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却因作弊而上去了,这是不公平竞争。考试作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如果获得承认,客观上使得其他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贬值,作弊必然会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利于良好的竞争。

⑷从长远角度分析,对考生身心及长远发展产生危害

一方面,作弊作为一种欺骗行为,必然引起考生本人的紧张不安,产生不必要的考试焦虑而影响答题,且一旦作弊失败,考生通常会因为羞愧、失望和沮丧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而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甚至还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心里上的“印象”。另一方面,考生虽有可能通过作弊在某次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并不能衡量该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更不利于该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改进。

四、 减少考试作弊的对策

⑴加大诚信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诚信是我们立德修身之本,也是为人的重要品德。缺乏诚信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根源之一,部分考生虚荣心膨胀,对作弊认识模糊。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把外部控制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大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诚信教育要注意从平时做起,从一点一滴

做起。任用具有良好德行的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授思想道德知识,举办各种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应当起到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做学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有在诚信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⑵改革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当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自身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专业发展联系紧密的课程,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同时,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及时反映相关学科的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此外,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采用如实训基地教学、企事业单位实习、社会实践等灵活的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增强职业技能水平的以实践为主的学习中更地掌握知识。

⑶防止作弊,齐抓共管

首先,要加强监考力度。对监考老师加强管理,使他们了解自己在监考时间应有的态度和职责;其次,要加强考场巡视。成立巡视组,在考试时加强对考场的巡视,加强对监考老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并规范不符合考场要求的行为,严肃考场纪律。巡视组还应及时通报考场中值得吸取的经验办法,批评考场中不合要求的违规行为。两方面齐抓共管,不仅加强了对监考老师的督促检查,也对考试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有利于杜绝考试作弊


相关文章

  • 组织考试作弊罪若干问题研究_桂亚胜
  • 组织考试作弊罪若干问题研究 桂亚胜* 目 次 一.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客体要件 二.组织考试作弊罪的行为要件 三.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既遂标准 四.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共犯问题 摘 要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组织考试作弊罪.认定组织考试 ...查看


  • 大学生作弊现象论文
  •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测试,成为学生不断刻苦学习的动力,但是当前大学生对待学业和考试的态度让人担忧.虽然高等院校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考风考纪一直严格管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对考试作弊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查看


  • 考试作弊论文
  • 考试作弊之我见 自动117 滕浩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 成为学生不断刻苦学习的动力, 但是当前大学生对待学业和考试的态度让人担忧.分析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 完善考评制度, 强化质量监督已成为学校教育 ...查看


  •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及对策
  • 第1卷 第1期2007年1月 高 校 教 育 管 理 JOurnaI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OI. 1NO. 1Jan. 2007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及对策 魏小强1,鲁井兰2 (1. 江苏大 ...查看


  • 考试作弊的思考
  •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 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屡发生,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反作弊为主题的研究也逐步地引向深入.许多研究者对学生作弊的形式.心态.作弊行为产生的思想根源及社 会根源作了多方面的探究,并且提出和多种相应的防 ...查看


  • 考试作弊要获刑
  • 2015年高考前夕,因儿子成绩不好,鞍山家长董某联系到了一卖答案者,对方称"4科5万元".但董某只想给儿子和另一名女考生买英语答案,经过讨价还价,董某交给对方2万元定金,卖答案者给了董某作弊设备. 2015年6月8日,就 ...查看


  • 全国多地曝执业药师考试作弊
  • 全国多地曝执业药师考试作弊 药品管理规范大限将至 我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批发零售企业2015年底之前均须配备执业药师.而药师考试两年为一个周期,就在"大限将至"之时,多地曝出执业药师考试群体作 ...查看


  • 课题名称如何防止高考考场作弊现象
  • 课题名称:如何防止高考考场作弊现象 课题组负责人:段连成(桐柏县实验高中) 成 员:穆常青(桐柏县实验高中) 朱 清(桐柏县实验高中) 潘广成(桐柏县招生办) 王守东(桐柏县实验高中) 课题研究结果报告内容如下: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 ...查看


  • 考试作弊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 考试作弊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2016年国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堪称"史上最严考研",因为就在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将考试作弊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