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制度简介

中国户籍制度简介

一、中国户籍制度流变

1954年宪法

——公民具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1958年1月9日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

1963年

——依据是否拥有计划供应商品粮,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1975年宪法

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

1998年7月22日

——国务院发出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

1、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

2、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

3、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身边无子女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其子女所在城市落户;

4、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地方改革的所谓“蓝印户口”政策依据】

二、如此制度产生的原因

1、历史:户籍与赋役;贵族特权;社会控制

2、天朝: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合法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自我分析:

1、历史传统,制度的恢复;

2、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即“大跃进,重工业生产,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的开展,以及城市无物可用;

三、当前改革的进展

- 1 -

2005年底——

中国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制度,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截止至2009年3月,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问题是本质未变)。目前,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户籍登记制度依然没有松动的迹象。

2010年3月1日

——临近2010年两会开幕之时,大陆的13家媒体罕见地自发联合发表社论,呼吁两会“尽快废除1958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此社论同时还得到境内3家网络媒体支持。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社区论坛网站均有转载这次社论,党的下属媒体了也进行转载或对此发表评论。

当局为维持两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删除了境内网站和这次共同社论有关的大部分网页连接。随后发起共同社论的北京《经济观察报》高层受到处罚,社长兼总编辑刘坚遭严重警告,一名副总编辑则受记过处分,负责起草这份社论的副主编张宏则被除名。

2012年2月26日——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分类迁移政策

县级市落户难易度:容易

有稳定工作及住所可落户

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镇落户问题。

地级市落户难易度:比较难

符合工作三年等条件可落户

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中西部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可以适当放宽职业年限的要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市落户问题。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年限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直辖市落户难易度:很难

直辖市继续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现行城市落户政策。

- 2 -

四、改革所面对的正反方意见

正方:

三大弊端:一是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化管理;二是迁徙不自由;三是户籍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相挂钩,被人为付予了太多的“附加值”。

1、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中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

2、不利于形成中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关门”抑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3、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待遇不同。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流动人口,他们外出谋生求发展必须带齐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亦导致了相关政府部门与移民者或仲介间的行賄现象,为公权力寻租提供客观市场。

4、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身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5、现行户籍制度已不能对中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瞒报、拒报及漏报现象严重。中国的流动人口正以高速率增长,而不灵活的户籍制度是以不变应万变,引起管理与普查工作的混乱。

反方:

1、通过公民身份登记,从而证明身份并确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

2、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3、户籍管理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和重点,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取到了巨大作用。

4、身份证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户口簿,但户口簿除了身份证具有的证明个人身份的功能外,还具有证明家庭关系甚至血缘关系的特殊作用,其作用目前是无法替代的。

5、有人认为,中国目前地区间贫富差距显著,加之中国人口庞大,如无有效途径控制人口流动,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 3 -

五、户籍制度所产生的晕轮效应

1、同工不同酬

2、就业歧视

3、户口本身附加利益链——福利、教育、医疗、婚育、就业率、寻租等

六、链接时政

1、城乡二元=中国版种族隔离制度?

2、黑户问题

3、高考移民现象

七、改革展望

系统工程,较难做到

比如:社保体系的建设、高考制度的改革、平民窟的出现„„

- 4 -

中国户籍制度简介

一、中国户籍制度流变

1954年宪法

——公民具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1958年1月9日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

1963年

——依据是否拥有计划供应商品粮,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1975年宪法

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

1998年7月22日

——国务院发出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

1、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

2、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

3、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身边无子女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其子女所在城市落户;

4、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地方改革的所谓“蓝印户口”政策依据】

二、如此制度产生的原因

1、历史:户籍与赋役;贵族特权;社会控制

2、天朝: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合法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自我分析:

1、历史传统,制度的恢复;

2、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即“大跃进,重工业生产,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的开展,以及城市无物可用;

三、当前改革的进展

- 1 -

2005年底——

中国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制度,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截止至2009年3月,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问题是本质未变)。目前,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户籍登记制度依然没有松动的迹象。

2010年3月1日

——临近2010年两会开幕之时,大陆的13家媒体罕见地自发联合发表社论,呼吁两会“尽快废除1958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此社论同时还得到境内3家网络媒体支持。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社区论坛网站均有转载这次社论,党的下属媒体了也进行转载或对此发表评论。

当局为维持两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删除了境内网站和这次共同社论有关的大部分网页连接。随后发起共同社论的北京《经济观察报》高层受到处罚,社长兼总编辑刘坚遭严重警告,一名副总编辑则受记过处分,负责起草这份社论的副主编张宏则被除名。

2012年2月26日——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分类迁移政策

县级市落户难易度:容易

有稳定工作及住所可落户

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镇落户问题。

地级市落户难易度:比较难

符合工作三年等条件可落户

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中西部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可以适当放宽职业年限的要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市落户问题。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年限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直辖市落户难易度:很难

直辖市继续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现行城市落户政策。

- 2 -

四、改革所面对的正反方意见

正方:

三大弊端:一是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化管理;二是迁徙不自由;三是户籍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相挂钩,被人为付予了太多的“附加值”。

1、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中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

2、不利于形成中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关门”抑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3、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待遇不同。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流动人口,他们外出谋生求发展必须带齐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亦导致了相关政府部门与移民者或仲介间的行賄现象,为公权力寻租提供客观市场。

4、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身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5、现行户籍制度已不能对中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瞒报、拒报及漏报现象严重。中国的流动人口正以高速率增长,而不灵活的户籍制度是以不变应万变,引起管理与普查工作的混乱。

反方:

1、通过公民身份登记,从而证明身份并确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

2、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3、户籍管理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和重点,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取到了巨大作用。

4、身份证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户口簿,但户口簿除了身份证具有的证明个人身份的功能外,还具有证明家庭关系甚至血缘关系的特殊作用,其作用目前是无法替代的。

5、有人认为,中国目前地区间贫富差距显著,加之中国人口庞大,如无有效途径控制人口流动,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 3 -

五、户籍制度所产生的晕轮效应

1、同工不同酬

2、就业歧视

3、户口本身附加利益链——福利、教育、医疗、婚育、就业率、寻租等

六、链接时政

1、城乡二元=中国版种族隔离制度?

2、黑户问题

3、高考移民现象

七、改革展望

系统工程,较难做到

比如:社保体系的建设、高考制度的改革、平民窟的出现„„

- 4 -


相关文章

  • 法学院课程介绍
  • 法学教学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0301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类型:限选课 课程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逻辑学概念.原理.原则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 ...查看


  • 三省六部制
  • 隋唐时期的中枢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 ...查看


  • [中国法制史]课程简介
  • <中国法制史>课程简介 一.课程地位与性质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的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设置,旨在追溯中国法律制度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发展进化历程,描述中国传统法制和近现代法制变 ...查看


  • 50本好书推荐
  • 优秀图书推荐 现向各位推荐"2014·林城读书月"50本好书推荐书目于此,供选择阅读. 政治. 军事 1.<之江新语> 作者 习近平 著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2 简介 本书收录了习近 ...查看


  • 当代中国研究英文书目精选及内容简介(社会篇)
  • 1.不期而遇的资本主义:新中国的百姓故事 The accidental capitalist: a people's story of the new China. (美)Behzad Yaghmaian 出版地:London: Pluto ...查看


  • 团员证相关信息简介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具有如下特点:1.先进性 2.群众性 3.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 ...查看


  • 中国人才研究会三十年优秀团队---- 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简介
  • [附件一] :本专业委员会主要业绩简介 [附件二] :海峡两岸联手合著<超常人才教育丛书>简介 [附件三] :超常人才全人教育新理念简介 [附件一] : 本专业委员会主要业绩简介 一.引言 :成立了---休眠了---激活了 本专 ...查看


  • 巴基斯坦税费简介
  • 工程项目在巴基斯坦涉及的主要税种简介 章节2 –工程项目在巴基斯坦涉及的主要税种简介 讨论稿 工程项目在巴基斯坦涉及的主要税种简介 •根据巴基斯坦当地的相关法律规定,外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境内开展EPC合同中规定的相关经营活动,必须要在当地建立 ...查看


  • 入团申请书个人简介范文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具有如下特点:1.先进性 2.群众性 3.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