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总结能力提升

【字体: 大 中 小 】

申论材料的概括,是指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的全部或部分资料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总结是指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是阅读材料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这个环节完成得好与坏,又会直接影响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概括材料的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给定材料,以便进一步着手解决问题。与阅读理解能力贯穿于申论其他环节来考查的要求不一样,概括总结能力是直接通过题目来考查的,有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主要问题或现状、趋势、意义等方面。以往的国家公务员《申论》科目考试中,这一类题都是以单独题目出现,但近年来有与其他方面结合进行综合概括的趋势。因此,对这一能力考查难度上的要求加大。

一、概括总结题型分类

1.概括总结主要内容是指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或现象,也包括对观点的概括。它常常要求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涵盖哪几个方面、哪几个层次,或者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观点、意见、争议等。

例:2009年江苏(A类)申论第一题:

请归纳出给定材料中蕴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叙述。

2.概括总结主要问题

概括总结主要问题比概括总结主要内容又深入一个层次,它需要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内容所反映的主旨。

例:2009年国考申论第1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概括总结新题型

概括总结题这几年的创新性比较大,突破了以往只是简单对材料内容和问题的概括总结题型。现在考查更贴近公务员实际工作,要求将所给材料的内容归纳为情况反映或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或针对争辩提炼出各自的核心思想。具体题型如下:

(1)发言提纲。

例:2008年江苏申论第1题:

假如你是“给定材料6”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能够全面概括给定材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

(2)情况反映。

例:2009年浙江申论第1题:

根据“给定材料1-18”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给上级领导整理一份情况反映。?

(3)汇报提纲。

例:2009年上海申论第1题:

请你结合给定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

(4)观点分析。

例:2005年国考申论第三大题第1小题:

给定材料罗列了解

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

(5)名词解释。

例:2007年国考第三大题第2小题:

根据“给定材料6”,试分析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

二、概括总结的原则

对申论材料的概括总结从总体上来说需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可总结为“准、深、精、新”,即“准确、深刻、精炼、新颖”。

1.准确

概括要准确,就是要求应试者善于进行发散思考和横向、纵向比较,即要对材料本身做全面的分析,即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从而找到对材料来说最为恰当、中肯的理性概括。

例: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社会舆论的热情关注颇有点出人意料。小事情引起大讨论,往往就说明人们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多有歧见。2007年8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截止8月27日,新浪网就“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展开的讨论,已有210729人参与。其中,83%(174898票)的网友认为“应该取消”,感恩是做人的底线,不知感恩的人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认为“不应该取消”的占8.9%(18790票)和“不好说”的占8.1%(17041票)。有的人认为,不能因为大学生没写信就简单地认定他们不感恩,企业家不应就此撤销资助;还有人认为,只要你有那么一点强势,给弱者半分“恩惠”,人家就要感恩戴德。感恩中的“恩”是报不完的,就算报完了,你也是一辈子都欠他的,一辈子都不会与他是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人格。

以上材料涉及到贫困生受助资格是否应该被取消的问题。请看下面一份答案:这份材料反映了人们对湖北襄樊贫困大学生因为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这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这么答题,表面看来较为全面,但是却没有达到“准确”的要求。应试者在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概括时,既要注意到人们的争论,还有注意到争论双方基本的共识和争论的焦点。只有做到全面兼顾,这样的概括才能准确的。

2.深刻

概括要深刻,就是在概括材料时,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体现出应试者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求“深”要求进行寻根究底、掘井及泉的思考。要达到这个要求,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敢于和善于否定自己的结论。一个复杂的材料,应试者很难一次认识看清楚,更别说深刻,大多要有一个“分析——认识——再分析——再认识”的过程,才能避免肤浅,达到深刻。

例:2006年4

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的“时空调查:谁来做证”栏目中讲了几个故事:主人公有的贴告示,有的举牌子,更有的跪地哀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证人。只有找到了证人才有可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为亲人讨还公道。他们做出这些举动,可见寻找证人多么困难。寻找证人难,找到了让他们出庭作证更难。有这样一个数字——10%,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诉讼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率平均不超过10%,证人不肯出庭作证,案件的是非就很难分清,当事人欲哭无泪,法官也爱莫能助。

以上材料涉及了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请看下面一份答案:这份材料反映了我国各类诉讼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低,导致案件难分是非。这么答题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仅仅认为我国各类诉讼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低,这种认识也是很不深刻的。应试者在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概括的时候,就要注意“深刻”的要求。什么是深刻?就是对这部分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深入到社会背景和精神文化层面,必须站在国家法律保护措施不健全和中国人缺乏这种助人为乐精神的高度。

3.精炼

概括要精炼,就是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申论题目一般都有字数的限制和要求,应试者要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所以在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上必须简练,而不能陷入具体现象、事实的叙述中。用最精炼的语言实现对材料的概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得分要诀。

例: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以上材料涉及了“洼地效应”问题。请看下面一份答案:“洼地效应”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环境质量更高,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这么回答,对“洼地效应”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却违背了精炼的原则。题目要求不超过30个字,再看下面一份答案是否更精炼呢:“洼地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4.新颖

概括要新颖,就是指概括要有新意。求新要求调动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做变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从材料中提炼作为行文论点的观点,不一定非材料的基本观点不可。从材料中取其一端,加以生发,甚至与材

料本来的观点唱反调,只要言之成理,往往能写出新意,给人启迪,也能提高文章的品味。但并非每份材料都可以标新立异,故宜慎重。

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对于正确概括材料至关重要。如果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应试者在第一遍泛读就能确定申论给定材料反映的中心内容,那么对于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主要问题的传统题型和诸如名词解释、情况综述等创新题型都是大有裨益的,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二、细读材料,总结各段层次大意,并进行分类归纳

在第二遍精读材料时,可先概括总结出各自然段或各部分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概括出的各主要意思进行整合。

三、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考虑限制因素,落笔成文

在归纳概括时,如果题目设定了角色和身份,应试者就要按照虚拟角色的口吻来说话。如题目没有身份限制,则以应试者的身份进行概括总结。在具体概述时要注意语气的连贯和题目限定文体的特点,并注意字数要求。

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应试者可根据自己的答题习惯调整答案的步骤,如可把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答题顺序进行互换。

一、概括总结的思维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

  申论答题前的概括总结,需要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社会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从抽象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社会现象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申论考试往往给我们一系列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社会问题。从纷繁复杂的表象到对问题的归类、揭示其实质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问题定性继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等又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因此,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熟练掌握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对主题抓得准,分析得透彻,表达得准确。

  2.归纳与演绎

  所谓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件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命题思想与答题思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命题思路是典型的演绎思维方法,而申论考试作答过程则是归纳的过程。申论考试命题者通过具体的材料将其主题表达出来,而我们考试要充分了解命题者意图,通过抽丝剥蚕,把其考点找到,并相应作答,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应试者充分运用归纳的思

维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的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起点,同时更是我们解答申论试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3.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析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法,并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和表达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

  申论考试中概括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就需要针对同一个问题的现状、原因、实质等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认识,形成系统的观点并最终由条理地表达出来。

  

  二、概括总结的操作方法

  1.同义表述法

  申论考试的所有题目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我们的答案过程其实就是发掘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所以有时候,申论试卷给定材料的某些句子就已经点出了材料的主要内容,会直接给出所需要的答案要点,面对这种情况,应试者作答的时候就可以从材料中把这些关键点(包括关键词、关键句)直接找出来,换种说法将其表达出来。这是概括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既准确,简便。

例:新加坡设有专门制定针对游客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政府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宣传教导人们处世待人要讲究礼貌。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举止,新加坡开展过长期的教育宣传活动。与此同时,新加坡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立法,施以重刑。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在地铁里吸烟等不良行为要被罚款1000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在地铁吃东西罚款500新元。新加坡禁止在饮食场所(如大排档、咖啡店等)吸烟,若有违规,不仅吸烟人受罚,店老板也连带受罚。?

材料中“新加坡设有专门制定针对游客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政府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新加坡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等句子中关键信息已经清晰给出,大致概括出新加坡提升国民文明意识,强化文明行为的做法。因此,在具体答题时,应试者可以应用同义表述法将这些句子进行加工之后,用到答案中,做到答案简洁、准确。

2.意义升华法

  申论考试的试卷所提供的材料多数都是事例和数据等叙述性的材料,很少有纯理论性的知识。应试者在概括材料的时候,不能就材料中的某个具体例子进行就是论事,而要把它总结到一般的原则上来,因此由具体内容升华到理论,就成为了应试者取得答案的常用套路之一。申论考试对材料的概括也就是从具体的内容表象升华到理论要

点,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

例:近年来,在曾经以包产到户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们自发地搞起了新的合作社模式。65岁的老农严金昌是当年秘密在“分田到户”协议上摁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他和几户农民一起,把自己当年冒着坐牢风险分到自家的田地租给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生猪养殖,公司请严金昌担任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农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公司的聘用成为企业员工。严金昌说:“我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售到上海的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员工每月领取8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每亩地一年500元租金以及一定量的年终分红,一年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得多。粮食种得再好,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超不过500元。”

以上材料涉及到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应试者在作答时,如果仅仅限于材料表层,就事论事,简单地说出小岗村农民如何增加收入的案例,就会显得很单调。因此,在具体作答时,应试者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的高度上,如果用“该材料通过用小岗村的案例说明了以出租土地的形式,引入公司经营,加强对土地的利用,并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这个答案就较为全面了。

3.抽象概括法

  主要用于各类包含哲理或伦理观念、道德观念因素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提供给我们一些带有明显哲理或伦理色彩的感性事实、生活现象,而某些哲理、伦理观念则隐藏其中。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判断,也就是用一个哲学或伦理观点对材料做出概括,它就是材料表达的观点。

例:1962年,在“与海争地海让路,向山要粮山听遣”的鼓舞下,南方某市数万士兵、学生大搞围海造田,历时4年,西效牛田洋筑堤拦海工程全面完成,10多平方公里的大海变成了一个大型军垦农场。1969年7月28日,一场12级台风突袭,数层楼高的海浪涌入海堤,市区平均进水一两米,一艘外轮甚至被从港口抛到了山上。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被削剩无几,抢险队员们以肉身筑成人堤,欲阻挡滔天巨浪,结果,一眨眼队伍便被冲入海中。30多个小时后,他们耕作的地方成为一片小打汪洋,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殉难。一场台风,大海夺回了本就属于它的土地,夺回的速度比数万狂热军民围海造田的速度快了几千倍。“沧海桑田——桑田沧海”一个轮回只有7年!这真是奇迹,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奇迹!?

  以上材料涉及到围海造田的问题。应试者针对材料中“沧海桑田——

桑田沧海”这一现象,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可知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人定胜天”的观点是错误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哲学道理。

 

 概括总结的答题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是一种参考性的答题思路,我们在具体实践时,要根据材料的变化进行灵活运用。这里就“概括总结主要内容”、“概括总结主要问题”及“名词解释”这三种题型做一个详细地讲解,供应试者参考借鉴。

  一、概括总结主要内容答题模式

  在对历年申论真题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套路:

  1.材料反映了……;

  材料通过……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的……

  2.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3.……的存在是有其原因的,包括……;

  ……的产生和发展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4.这引起了党中央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解决……;

  对……的治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必须给予治理;

  为治理……,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例: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1题:

  【题目要求】请归纳出给定材料中蕴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叙述。要求:归纳得当,概括准确,条理清晰,350字到400字。(24分)

  【参考答案】

  给定材料主要反映了政府如何行使职能的问题,其内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一方面,我国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需要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受到了冲击,内需市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充分启动,需要政府进行合理调控。

  第二,我国的民生分布极不平衡。一方面东西部地区差距明显,城乡差距过大,医疗卫生、住房等重要的民生保障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居民收入、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保障,在财政支出和收入分配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向弱势群体倾斜。

  第三,在政府机关内部,有些官员在其位不谋其职,不为百姓利益着想,只知维护自身权利和利益,欺上瞒下,误国误民,对领导队伍产生极坏的影响,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员问责制。

二、概括总结主要问题答题模式

  在分析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主要内容题目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解答概括总结主要问题题目的基本模式:

  1.材料反映了……问题;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材料通过……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此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例: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1题:

【题目要求】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给定材料”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农业、轻工业发展的比例不协调。工业以低端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原材料和销售市场都在国外。

(2)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及高科技人才,缺乏高端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

(3)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人口密集型企业为主,以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4)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造成耕地大量闲置和荒废。

(5)依赖进口,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被外资抢先挤占。

三、名词解释答题模式

  名词解释也就是给名词下定义。定义是通过一个概念揭示另一个概念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有定义项、下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中一般会给出被定义项(被定义概念),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概括。

  定义如果用公式表现出来时这样的:被定义项+是(就是)+下定义项

  比如: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定义时应注意:(1)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是全同关系;(2)定义项中不能含混或比喻的语词;(3)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叫做循环定义;(4)除非必要,定义项不应包括负词项。

  申论考试中要求解释某名词的含义,并不是要求应试者给出精确无误的解释,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应试者概括的知识点要全面、用语要精简。

例:现实的土地供应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某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在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仍要提供土地,支持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需求,要严格控制大户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设,坚决停止别墅建设。记者了解到,“长三角”地区的用地虽然非常紧张,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的统筹,来自于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通过存量土地的调整和再整理,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腾出新的用地空间,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

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悉,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用地占到了全国供地总量的30%左右。一边是建设用地的追加,一边是开发商叫喊“地荒”。问题在哪里?闲置问题实在是“地荒”的一个顽疾。2001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区依法取消了184个项目,收回土地达66760亩。仅2005年,苏州市盘活存量土地2505宗,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5.7%。一位业内人士说,大量的土地闲置,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为一些地方变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带来了可乘之机。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平方米,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是120平方米。但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64个城市中,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达133平方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3.3平方米。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今后土地利用必须保证60%以下是存量土地。据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之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用地,而没有量化指标。

根据给定材料,可以概括出“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存量土地,是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即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地荒,是指建设用地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此答案基本符合下定义的模式,知识点概括的也比较详尽,能够拿到比较高的分数。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概括总结题型的答题过程中,应试者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概括分类混乱

  部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应试者在概括分类时,内在逻辑不清,这一方面反映了阅读不够细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应试者缺乏对材料的统筹能力。

  二、概括不够深入

  不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升华,只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做文章,或者只是就事论事,做表面的文章。这说明理论水平与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较差。

  三、材料驾驭不好

  有的应试者概括部分的答卷只是概括一部分材料,不能驾驭全部材料。

  四、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有的答卷也能找出几个问题,但是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出相互之间有机的联系,说明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五、概括表达不畅

  因为有的应试者基本功较差,特别是文字水平较差,结果

在概括中概念混乱,语言啰嗦,错误和病句较多。

概括总结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把握其答题方法的精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答要求: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概括出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全面、准确,语言精炼,不超过50字。

  去年,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程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造成17人死亡4人失踪,是至今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有记者详细报道了安监局调查造成此次重大事故的五个方面——违反安全原则、工程分段转包、工人几乎无安全培训、加快施工进度、线路规划受累商业利益。抛开现场施工人员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不说,“违反安全原则”和“工人几天无安全培训”与现场人员却有直接的关联。

  关于违反安全原则,作为拥有诸多工程技术人员、多年工程建设实践的中铁四局集团来说,不会不知道。深究其原因,主要是麻痹大意、懒惰、侥幸心理在作祟。一个多月前路面就有裂痕的预兆,在此条件下不采取有效整顿措施继续推进工程进度,听起来都令人毛骨悚然。

  至于安全培训,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们要我们戴安全帽。”只能说明这样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此庞大的隧道工程,安全通道居然没有,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参考答案:

  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程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警示。

概括总结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把握其答题方法的精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答要求: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请简要谈谈你对“‘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03年,“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动得风生水起,成为网络热词。“人肉搜索”实际上是一种搜索机制——针对某件事、某个人等,在网络上抛出问题,依靠诸多血肉之躯的网民参与,寻找答案并公布在网上。

  2008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B教授向徐州市纪检机关举报该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的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两个月没有等来答复,B便在网络论坛实名发帖《区委书记演绎荒唐“一夫二妻”制》。随后,许多网民陆续提供董锋的腐败情况,逐步形成了网络舆论的压力,加速了徐州市纪委对董锋的调查处理。

  2008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关“开发商低于成本价卖房将被查处”的言论激怒了网民,他开会的照片被网友上传至各大论坛,抽天价

、戴名牌手表等行为被曝光。经纪检部门查实,周久耕存在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对其涉嫌犯罪的事实,司法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一些法律专家认为,“人肉搜索”作为民间反腐的一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某些制度缺陷。但是,即使以反腐的名义“人肉搜索”,也应该尊重事实,不超越法律和道德界限,不侵害他人的公民权。他们建议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上严重的侵权行为必须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200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指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人机结合的搜索方式,本身并不存在善恶美丑,关键在于度。

  参考答案

  “人肉搜索”实际上是一种搜索机制,在网络上抛出问题,依靠网民参与,寻找答案并公布在网上。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方面,“人肉搜索”能够发挥一些积极作用,比如,网友利用它进行官员腐败进行举报起到一定效果,成为民间反腐的一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某些制度缺陷。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也存在着不尊重事实,甚至超越法律和道德界限,侵害他人的公民权等等,比如,“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这种行为。因此,“人肉搜索”本身不存在善恶,关键在度。在于利用便利的同时,加强对它的引导和规范。需要在对网站、网民和网络行为应用现实法律进行约束的同时,应加快制定网络法律。

概括总结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把握其答题方法的精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答要求: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改革开放以来,平均主义的思潮被打压下去了,但是有些人又认为差距越大越好。邓小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多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多次强调要共同富裕。他多次说收入差距大就失败了,就要出问题了,就要打内战了。

  市场不需要眼泪,但政府不能没有眼泪。政府不应该与民争利。政府应该是为弱势群体而设的,应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但这些是不够的,仍需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不单是经济的增长,它是一个全面进步的社会。政府发挥调控职能,建立分配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有效方法。市场扩大差距,政府缩小差距,市场规范竞争机制,政府强化民生职能,二者结合起来,互利,互动,经济才能发展。

  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当然,民生政

府要有民生财政。当收入分配时,应该是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财政的支出比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保民生、顺民意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据统计,我国当前有70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000多万下岗职工,120~150万城镇失业农民,还有80万大中专毕业生待业。所以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久前,他在网上同网友交流时,深情地说:“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

  参考答案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波及,以及公民就业岗位日趋吃紧的民生语境下,温总理指出“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反映了现实也道出了当下的就业困境。这应当引发各级人事管理、劳动就业部门的全面反思,在这关系人的生计与尊严的领域,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一份工作满足自己生计需要似乎也成了难事。但我们不难看到,时下,我国在这一有关“人的尊严”的就业领域中,已然失衡的就业公平意识,以及由此导致“非正规就业人数偏高”的现象问题。总理的这句话反映出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也反映出目前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巨大难题。

  

【字体: 大 中 小 】

申论材料的概括,是指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的全部或部分资料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总结是指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是阅读材料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这个环节完成得好与坏,又会直接影响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概括材料的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给定材料,以便进一步着手解决问题。与阅读理解能力贯穿于申论其他环节来考查的要求不一样,概括总结能力是直接通过题目来考查的,有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主要问题或现状、趋势、意义等方面。以往的国家公务员《申论》科目考试中,这一类题都是以单独题目出现,但近年来有与其他方面结合进行综合概括的趋势。因此,对这一能力考查难度上的要求加大。

一、概括总结题型分类

1.概括总结主要内容是指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或现象,也包括对观点的概括。它常常要求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涵盖哪几个方面、哪几个层次,或者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观点、意见、争议等。

例:2009年江苏(A类)申论第一题:

请归纳出给定材料中蕴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叙述。

2.概括总结主要问题

概括总结主要问题比概括总结主要内容又深入一个层次,它需要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内容所反映的主旨。

例:2009年国考申论第1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概括总结新题型

概括总结题这几年的创新性比较大,突破了以往只是简单对材料内容和问题的概括总结题型。现在考查更贴近公务员实际工作,要求将所给材料的内容归纳为情况反映或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或针对争辩提炼出各自的核心思想。具体题型如下:

(1)发言提纲。

例:2008年江苏申论第1题:

假如你是“给定材料6”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能够全面概括给定材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

(2)情况反映。

例:2009年浙江申论第1题:

根据“给定材料1-18”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给上级领导整理一份情况反映。?

(3)汇报提纲。

例:2009年上海申论第1题:

请你结合给定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

(4)观点分析。

例:2005年国考申论第三大题第1小题:

给定材料罗列了解

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

(5)名词解释。

例:2007年国考第三大题第2小题:

根据“给定材料6”,试分析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

二、概括总结的原则

对申论材料的概括总结从总体上来说需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可总结为“准、深、精、新”,即“准确、深刻、精炼、新颖”。

1.准确

概括要准确,就是要求应试者善于进行发散思考和横向、纵向比较,即要对材料本身做全面的分析,即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从而找到对材料来说最为恰当、中肯的理性概括。

例: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社会舆论的热情关注颇有点出人意料。小事情引起大讨论,往往就说明人们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多有歧见。2007年8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截止8月27日,新浪网就“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展开的讨论,已有210729人参与。其中,83%(174898票)的网友认为“应该取消”,感恩是做人的底线,不知感恩的人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认为“不应该取消”的占8.9%(18790票)和“不好说”的占8.1%(17041票)。有的人认为,不能因为大学生没写信就简单地认定他们不感恩,企业家不应就此撤销资助;还有人认为,只要你有那么一点强势,给弱者半分“恩惠”,人家就要感恩戴德。感恩中的“恩”是报不完的,就算报完了,你也是一辈子都欠他的,一辈子都不会与他是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人格。

以上材料涉及到贫困生受助资格是否应该被取消的问题。请看下面一份答案:这份材料反映了人们对湖北襄樊贫困大学生因为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这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这么答题,表面看来较为全面,但是却没有达到“准确”的要求。应试者在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概括时,既要注意到人们的争论,还有注意到争论双方基本的共识和争论的焦点。只有做到全面兼顾,这样的概括才能准确的。

2.深刻

概括要深刻,就是在概括材料时,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体现出应试者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求“深”要求进行寻根究底、掘井及泉的思考。要达到这个要求,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敢于和善于否定自己的结论。一个复杂的材料,应试者很难一次认识看清楚,更别说深刻,大多要有一个“分析——认识——再分析——再认识”的过程,才能避免肤浅,达到深刻。

例:2006年4

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的“时空调查:谁来做证”栏目中讲了几个故事:主人公有的贴告示,有的举牌子,更有的跪地哀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证人。只有找到了证人才有可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为亲人讨还公道。他们做出这些举动,可见寻找证人多么困难。寻找证人难,找到了让他们出庭作证更难。有这样一个数字——10%,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诉讼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率平均不超过10%,证人不肯出庭作证,案件的是非就很难分清,当事人欲哭无泪,法官也爱莫能助。

以上材料涉及了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请看下面一份答案:这份材料反映了我国各类诉讼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低,导致案件难分是非。这么答题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仅仅认为我国各类诉讼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低,这种认识也是很不深刻的。应试者在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概括的时候,就要注意“深刻”的要求。什么是深刻?就是对这部分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深入到社会背景和精神文化层面,必须站在国家法律保护措施不健全和中国人缺乏这种助人为乐精神的高度。

3.精炼

概括要精炼,就是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申论题目一般都有字数的限制和要求,应试者要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所以在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上必须简练,而不能陷入具体现象、事实的叙述中。用最精炼的语言实现对材料的概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得分要诀。

例: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以上材料涉及了“洼地效应”问题。请看下面一份答案:“洼地效应”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环境质量更高,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这么回答,对“洼地效应”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却违背了精炼的原则。题目要求不超过30个字,再看下面一份答案是否更精炼呢:“洼地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4.新颖

概括要新颖,就是指概括要有新意。求新要求调动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做变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从材料中提炼作为行文论点的观点,不一定非材料的基本观点不可。从材料中取其一端,加以生发,甚至与材

料本来的观点唱反调,只要言之成理,往往能写出新意,给人启迪,也能提高文章的品味。但并非每份材料都可以标新立异,故宜慎重。

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对于正确概括材料至关重要。如果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应试者在第一遍泛读就能确定申论给定材料反映的中心内容,那么对于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主要问题的传统题型和诸如名词解释、情况综述等创新题型都是大有裨益的,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二、细读材料,总结各段层次大意,并进行分类归纳

在第二遍精读材料时,可先概括总结出各自然段或各部分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概括出的各主要意思进行整合。

三、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考虑限制因素,落笔成文

在归纳概括时,如果题目设定了角色和身份,应试者就要按照虚拟角色的口吻来说话。如题目没有身份限制,则以应试者的身份进行概括总结。在具体概述时要注意语气的连贯和题目限定文体的特点,并注意字数要求。

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应试者可根据自己的答题习惯调整答案的步骤,如可把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答题顺序进行互换。

一、概括总结的思维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

  申论答题前的概括总结,需要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社会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从抽象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社会现象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申论考试往往给我们一系列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社会问题。从纷繁复杂的表象到对问题的归类、揭示其实质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问题定性继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等又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因此,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熟练掌握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对主题抓得准,分析得透彻,表达得准确。

  2.归纳与演绎

  所谓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件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命题思想与答题思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命题思路是典型的演绎思维方法,而申论考试作答过程则是归纳的过程。申论考试命题者通过具体的材料将其主题表达出来,而我们考试要充分了解命题者意图,通过抽丝剥蚕,把其考点找到,并相应作答,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应试者充分运用归纳的思

维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的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起点,同时更是我们解答申论试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3.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析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法,并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和表达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

  申论考试中概括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就需要针对同一个问题的现状、原因、实质等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认识,形成系统的观点并最终由条理地表达出来。

  

  二、概括总结的操作方法

  1.同义表述法

  申论考试的所有题目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我们的答案过程其实就是发掘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所以有时候,申论试卷给定材料的某些句子就已经点出了材料的主要内容,会直接给出所需要的答案要点,面对这种情况,应试者作答的时候就可以从材料中把这些关键点(包括关键词、关键句)直接找出来,换种说法将其表达出来。这是概括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既准确,简便。

例:新加坡设有专门制定针对游客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政府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宣传教导人们处世待人要讲究礼貌。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举止,新加坡开展过长期的教育宣传活动。与此同时,新加坡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立法,施以重刑。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在地铁里吸烟等不良行为要被罚款1000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在地铁吃东西罚款500新元。新加坡禁止在饮食场所(如大排档、咖啡店等)吸烟,若有违规,不仅吸烟人受罚,店老板也连带受罚。?

材料中“新加坡设有专门制定针对游客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政府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新加坡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等句子中关键信息已经清晰给出,大致概括出新加坡提升国民文明意识,强化文明行为的做法。因此,在具体答题时,应试者可以应用同义表述法将这些句子进行加工之后,用到答案中,做到答案简洁、准确。

2.意义升华法

  申论考试的试卷所提供的材料多数都是事例和数据等叙述性的材料,很少有纯理论性的知识。应试者在概括材料的时候,不能就材料中的某个具体例子进行就是论事,而要把它总结到一般的原则上来,因此由具体内容升华到理论,就成为了应试者取得答案的常用套路之一。申论考试对材料的概括也就是从具体的内容表象升华到理论要

点,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

例:近年来,在曾经以包产到户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们自发地搞起了新的合作社模式。65岁的老农严金昌是当年秘密在“分田到户”协议上摁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他和几户农民一起,把自己当年冒着坐牢风险分到自家的田地租给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生猪养殖,公司请严金昌担任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农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公司的聘用成为企业员工。严金昌说:“我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售到上海的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员工每月领取8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每亩地一年500元租金以及一定量的年终分红,一年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得多。粮食种得再好,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超不过500元。”

以上材料涉及到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应试者在作答时,如果仅仅限于材料表层,就事论事,简单地说出小岗村农民如何增加收入的案例,就会显得很单调。因此,在具体作答时,应试者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的高度上,如果用“该材料通过用小岗村的案例说明了以出租土地的形式,引入公司经营,加强对土地的利用,并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这个答案就较为全面了。

3.抽象概括法

  主要用于各类包含哲理或伦理观念、道德观念因素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提供给我们一些带有明显哲理或伦理色彩的感性事实、生活现象,而某些哲理、伦理观念则隐藏其中。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判断,也就是用一个哲学或伦理观点对材料做出概括,它就是材料表达的观点。

例:1962年,在“与海争地海让路,向山要粮山听遣”的鼓舞下,南方某市数万士兵、学生大搞围海造田,历时4年,西效牛田洋筑堤拦海工程全面完成,10多平方公里的大海变成了一个大型军垦农场。1969年7月28日,一场12级台风突袭,数层楼高的海浪涌入海堤,市区平均进水一两米,一艘外轮甚至被从港口抛到了山上。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被削剩无几,抢险队员们以肉身筑成人堤,欲阻挡滔天巨浪,结果,一眨眼队伍便被冲入海中。30多个小时后,他们耕作的地方成为一片小打汪洋,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殉难。一场台风,大海夺回了本就属于它的土地,夺回的速度比数万狂热军民围海造田的速度快了几千倍。“沧海桑田——桑田沧海”一个轮回只有7年!这真是奇迹,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奇迹!?

  以上材料涉及到围海造田的问题。应试者针对材料中“沧海桑田——

桑田沧海”这一现象,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可知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人定胜天”的观点是错误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哲学道理。

 

 概括总结的答题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是一种参考性的答题思路,我们在具体实践时,要根据材料的变化进行灵活运用。这里就“概括总结主要内容”、“概括总结主要问题”及“名词解释”这三种题型做一个详细地讲解,供应试者参考借鉴。

  一、概括总结主要内容答题模式

  在对历年申论真题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套路:

  1.材料反映了……;

  材料通过……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的……

  2.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3.……的存在是有其原因的,包括……;

  ……的产生和发展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4.这引起了党中央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解决……;

  对……的治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必须给予治理;

  为治理……,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例: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1题:

  【题目要求】请归纳出给定材料中蕴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叙述。要求:归纳得当,概括准确,条理清晰,350字到400字。(24分)

  【参考答案】

  给定材料主要反映了政府如何行使职能的问题,其内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一方面,我国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需要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受到了冲击,内需市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充分启动,需要政府进行合理调控。

  第二,我国的民生分布极不平衡。一方面东西部地区差距明显,城乡差距过大,医疗卫生、住房等重要的民生保障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居民收入、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保障,在财政支出和收入分配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向弱势群体倾斜。

  第三,在政府机关内部,有些官员在其位不谋其职,不为百姓利益着想,只知维护自身权利和利益,欺上瞒下,误国误民,对领导队伍产生极坏的影响,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员问责制。

二、概括总结主要问题答题模式

  在分析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主要内容题目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解答概括总结主要问题题目的基本模式:

  1.材料反映了……问题;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材料通过……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此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例: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1题:

【题目要求】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给定材料”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农业、轻工业发展的比例不协调。工业以低端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原材料和销售市场都在国外。

(2)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及高科技人才,缺乏高端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

(3)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人口密集型企业为主,以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4)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造成耕地大量闲置和荒废。

(5)依赖进口,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被外资抢先挤占。

三、名词解释答题模式

  名词解释也就是给名词下定义。定义是通过一个概念揭示另一个概念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有定义项、下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中一般会给出被定义项(被定义概念),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概括。

  定义如果用公式表现出来时这样的:被定义项+是(就是)+下定义项

  比如: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定义时应注意:(1)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是全同关系;(2)定义项中不能含混或比喻的语词;(3)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叫做循环定义;(4)除非必要,定义项不应包括负词项。

  申论考试中要求解释某名词的含义,并不是要求应试者给出精确无误的解释,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应试者概括的知识点要全面、用语要精简。

例:现实的土地供应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某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在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仍要提供土地,支持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需求,要严格控制大户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设,坚决停止别墅建设。记者了解到,“长三角”地区的用地虽然非常紧张,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的统筹,来自于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通过存量土地的调整和再整理,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腾出新的用地空间,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

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悉,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用地占到了全国供地总量的30%左右。一边是建设用地的追加,一边是开发商叫喊“地荒”。问题在哪里?闲置问题实在是“地荒”的一个顽疾。2001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区依法取消了184个项目,收回土地达66760亩。仅2005年,苏州市盘活存量土地2505宗,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5.7%。一位业内人士说,大量的土地闲置,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为一些地方变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带来了可乘之机。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平方米,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是120平方米。但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64个城市中,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达133平方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3.3平方米。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今后土地利用必须保证60%以下是存量土地。据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之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用地,而没有量化指标。

根据给定材料,可以概括出“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存量土地,是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即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地荒,是指建设用地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此答案基本符合下定义的模式,知识点概括的也比较详尽,能够拿到比较高的分数。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概括总结题型的答题过程中,应试者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概括分类混乱

  部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应试者在概括分类时,内在逻辑不清,这一方面反映了阅读不够细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应试者缺乏对材料的统筹能力。

  二、概括不够深入

  不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升华,只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做文章,或者只是就事论事,做表面的文章。这说明理论水平与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较差。

  三、材料驾驭不好

  有的应试者概括部分的答卷只是概括一部分材料,不能驾驭全部材料。

  四、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有的答卷也能找出几个问题,但是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出相互之间有机的联系,说明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五、概括表达不畅

  因为有的应试者基本功较差,特别是文字水平较差,结果

在概括中概念混乱,语言啰嗦,错误和病句较多。

概括总结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把握其答题方法的精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答要求: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概括出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全面、准确,语言精炼,不超过50字。

  去年,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程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造成17人死亡4人失踪,是至今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有记者详细报道了安监局调查造成此次重大事故的五个方面——违反安全原则、工程分段转包、工人几乎无安全培训、加快施工进度、线路规划受累商业利益。抛开现场施工人员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不说,“违反安全原则”和“工人几天无安全培训”与现场人员却有直接的关联。

  关于违反安全原则,作为拥有诸多工程技术人员、多年工程建设实践的中铁四局集团来说,不会不知道。深究其原因,主要是麻痹大意、懒惰、侥幸心理在作祟。一个多月前路面就有裂痕的预兆,在此条件下不采取有效整顿措施继续推进工程进度,听起来都令人毛骨悚然。

  至于安全培训,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们要我们戴安全帽。”只能说明这样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此庞大的隧道工程,安全通道居然没有,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参考答案:

  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程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警示。

概括总结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把握其答题方法的精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答要求: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请简要谈谈你对“‘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03年,“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动得风生水起,成为网络热词。“人肉搜索”实际上是一种搜索机制——针对某件事、某个人等,在网络上抛出问题,依靠诸多血肉之躯的网民参与,寻找答案并公布在网上。

  2008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B教授向徐州市纪检机关举报该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的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两个月没有等来答复,B便在网络论坛实名发帖《区委书记演绎荒唐“一夫二妻”制》。随后,许多网民陆续提供董锋的腐败情况,逐步形成了网络舆论的压力,加速了徐州市纪委对董锋的调查处理。

  2008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关“开发商低于成本价卖房将被查处”的言论激怒了网民,他开会的照片被网友上传至各大论坛,抽天价

、戴名牌手表等行为被曝光。经纪检部门查实,周久耕存在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对其涉嫌犯罪的事实,司法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一些法律专家认为,“人肉搜索”作为民间反腐的一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某些制度缺陷。但是,即使以反腐的名义“人肉搜索”,也应该尊重事实,不超越法律和道德界限,不侵害他人的公民权。他们建议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上严重的侵权行为必须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200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指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人机结合的搜索方式,本身并不存在善恶美丑,关键在于度。

  参考答案

  “人肉搜索”实际上是一种搜索机制,在网络上抛出问题,依靠网民参与,寻找答案并公布在网上。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方面,“人肉搜索”能够发挥一些积极作用,比如,网友利用它进行官员腐败进行举报起到一定效果,成为民间反腐的一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某些制度缺陷。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也存在着不尊重事实,甚至超越法律和道德界限,侵害他人的公民权等等,比如,“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这种行为。因此,“人肉搜索”本身不存在善恶,关键在度。在于利用便利的同时,加强对它的引导和规范。需要在对网站、网民和网络行为应用现实法律进行约束的同时,应加快制定网络法律。

概括总结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把握其答题方法的精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答要求: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改革开放以来,平均主义的思潮被打压下去了,但是有些人又认为差距越大越好。邓小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多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多次强调要共同富裕。他多次说收入差距大就失败了,就要出问题了,就要打内战了。

  市场不需要眼泪,但政府不能没有眼泪。政府不应该与民争利。政府应该是为弱势群体而设的,应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但这些是不够的,仍需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不单是经济的增长,它是一个全面进步的社会。政府发挥调控职能,建立分配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有效方法。市场扩大差距,政府缩小差距,市场规范竞争机制,政府强化民生职能,二者结合起来,互利,互动,经济才能发展。

  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当然,民生政

府要有民生财政。当收入分配时,应该是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财政的支出比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保民生、顺民意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据统计,我国当前有70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000多万下岗职工,120~150万城镇失业农民,还有80万大中专毕业生待业。所以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久前,他在网上同网友交流时,深情地说:“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

  参考答案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波及,以及公民就业岗位日趋吃紧的民生语境下,温总理指出“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反映了现实也道出了当下的就业困境。这应当引发各级人事管理、劳动就业部门的全面反思,在这关系人的生计与尊严的领域,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一份工作满足自己生计需要似乎也成了难事。但我们不难看到,时下,我国在这一有关“人的尊严”的就业领域中,已然失衡的就业公平意识,以及由此导致“非正规就业人数偏高”的现象问题。总理的这句话反映出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也反映出目前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巨大难题。

  


相关文章

  • 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 课题研究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于 桥 中学 韩 荣 通 课题研究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现谈谈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一.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促使教师提升理论水平 ...查看


  • 幂函数说课稿 1
  • <幂函数>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 版数学必修1中的<幂函数>,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法与学法选择及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背景分析: 1. 学习任务分 ...查看


  • 手工课程教案
  • 手工艺术提升教案 教学课题:粘贴画之卡纸粘贴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粘贴画的特点和技巧. 2.学习并能制作简单的粘贴画. 3.制作出具有难度的粘贴画. 4.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加场景或者细节. 二.教学分析: 通过PPT展示各种粘贴画,通 ...查看


  • 贵州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笔记--有效上课
  • <有效上课>读书笔记 第一单元"师生共学"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至今,课堂教学发生了真实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由单纯的只是传授者及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 ...查看


  • 申论归纳概括题型的常考考点和解题技巧
  • 关于政法干警申论归纳概括题型的常考考点和解题技巧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吴园园 从2010年到2014年的真题来看,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科目的命题难度并不亚于国考.省考,甚至有些题目要较其他类型的申论考试难度更大,命题更加灵活,在归纳概括题型 ...查看


  • 批注式阅读
  • 批注式阅读 教材是一个例子,如何用好例子,不妨试试批注阅读:读了很多文章,就像鸟儿从天空飞过,提笔枯窘,不妨试试批注阅读:离开老师不知道如何欣赏一篇文章,不妨试试批注阅读.静下心来,学会分析,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体悟.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查看


  •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对试题的分析 试题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很强的灵 ...查看


  •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须知工龄和待遇的关系
  • 2017云南公务员考试:想得高分,你得懂申论的"瞒天过海" 孙子有云:备周而易怠,常见而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申论考试的材料出题其实正是这种道理,出题人实则将题目的参考得分要点都摆在材料中,等待着考生 ...查看


  •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1
  •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 概括是指人们对事物感知获得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将其内部性质或本质属性归结为精要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它是在进行归纳.总结.综合等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抽象思维活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