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的榜样与典范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共产党人的最高行动准则。毛泽东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且还特别注意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不断地从生活中发现和树立一个又一个典型和榜样,进而具体地揭示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涵,使之具体化、典型化和形象化。
1939年,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情。……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要学习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他们看做是革命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化身和榜样,培育了一代代的新人。毛泽东不仅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而且自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他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建国初期,毛泽东的一些亲朋故旧纷纷投书北京,有的要求他帮助调入北京安置工作,有的要求他出面介绍工作。对此,毛泽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博大胸怀,断然抛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任人唯亲”的历史陈规,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头遵守人事制度,一一劝阻,婉言谢绝。
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毛泽东不仅贡献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他一家6位亲人,包括爱妻杨开慧、爱子毛岸英、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妹妹毛泽健、侄儿毛楚雄,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建国后,在抗美援朝中,他率先垂范,将爱子毛岸英送上朝鲜战场。后来,当他得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噩耗时,悲痛之余缓缓地说道:“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就是牺牲了的成千上万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能因为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豁达胸怀,气贯长虹,感人至深。
毛泽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对党内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多次提出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他很重视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把它列为整党文献,“引为鉴戒”。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向全党提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1949年3月23日,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说,要接受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进城以后不能腐化,要警惕骄傲情绪,功臣自居和贪图享乐情绪的出现,要防止腐败现象的滋长,要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谋个人的任何私利,不脱离人民群众。
毛泽东常常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随时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疾苦,这是贯彻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早在1925年,毛泽东在回答“为什么要革命”时,其中就讲到“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革命就是为了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改善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民主、自由、幸福。全国解放后,各方面条件比过去战争年代要好多了,但是毛泽东进城后仍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他睡木板床,用的毛巾被和内衣补了又补,饮食一直是粗茶淡饭,粗粮为主,里面常常要掺上小米或黑豆或山芋头,用竹木筷子而不用贵重的象牙筷子。他的一件睡衣穿了十多年,他的皮鞋和拖鞋补了又补,一直补到不能再补。毛泽东脑子里想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怎么享受。他一生都很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风亮节,对时代,对人民,对后代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楷模。
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
自1949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搬入中南海里办公,直到文革开始前,除了对已经非常破旧的地方做一些必要的修缮和装饰,中南海里一直没有大的工程,很多砖墙仍保留着上个世纪初的外貌。新华门的影壁也还是袁世凯修建时的样子,深灰色的砖壁,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图案,四个角上刻着花纹。
中南海的重新布置从1967年二三月间开始,前后大致进行了一年。主要是在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的墙上,精心写上不同字体的毛主席语录和标语。当时在毛泽东住地游泳池寓所的外墙上,写的标语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967年五六月的一天,主席和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乘坐前苏联赠送的‘吉斯’防弹车经过新华门,主席对汪东兴说‘门口的影壁是不是考虑给它用起来?’汪东兴当即说好,就写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写上‘艰苦朴素’。主席问汪东兴‘写我的话好吗?’汪东兴说,这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席点点头,示意同意。随后,汪东兴安排中共中央警卫局的工作人员周启才和武建华两人负责这件事。”毛泽东生前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回忆称,汪东兴曾多次跟他提起新华门影壁上“为人民服务”这5个字的由来。据曾长期在中南海工作现已离休的干部回忆,当年在新华门用木头刻了“为人民服务”5个红字,粘在影壁上;门前两侧用木头刻制了两条标语,内容就是人们现在所熟悉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到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缮处对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和两条标语进行了加工,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贴上金箔,变成红底金字,把两条标语做成有机玻璃灯箱。后来,两条标语又改成金箔镶边的白字。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在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全国各地开始清理标语、语录、口号等文革痕迹,同时,对中南海里留下来的标语和语录牌也进行了清理。中央警卫局曾专门研究,中南海里的哪些标语和语录要取消, 哪些应保留下来,其中包括新华门前的两条标语和影壁上的字,然后上报中央。据曾在中南海工作的离休老同志透露:“那天上午,工作人员还到新华门门口看了看,才去上交报告。下午报告就批回来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亲自批示,除新华门影壁上的5个字和门前的两条标语不动,中南海里所有的文革标语和语录牌全都取下来。”这样,“为人民服务”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始终和新华门前高悬的国旗、国徽一起,面对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流,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李彦敏
“全心全意”的榜样与典范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共产党人的最高行动准则。毛泽东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且还特别注意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不断地从生活中发现和树立一个又一个典型和榜样,进而具体地揭示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涵,使之具体化、典型化和形象化。
1939年,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情。……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要学习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他们看做是革命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化身和榜样,培育了一代代的新人。毛泽东不仅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而且自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他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建国初期,毛泽东的一些亲朋故旧纷纷投书北京,有的要求他帮助调入北京安置工作,有的要求他出面介绍工作。对此,毛泽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博大胸怀,断然抛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任人唯亲”的历史陈规,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头遵守人事制度,一一劝阻,婉言谢绝。
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毛泽东不仅贡献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他一家6位亲人,包括爱妻杨开慧、爱子毛岸英、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妹妹毛泽健、侄儿毛楚雄,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建国后,在抗美援朝中,他率先垂范,将爱子毛岸英送上朝鲜战场。后来,当他得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噩耗时,悲痛之余缓缓地说道:“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就是牺牲了的成千上万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能因为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豁达胸怀,气贯长虹,感人至深。
毛泽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对党内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多次提出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他很重视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把它列为整党文献,“引为鉴戒”。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向全党提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1949年3月23日,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说,要接受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进城以后不能腐化,要警惕骄傲情绪,功臣自居和贪图享乐情绪的出现,要防止腐败现象的滋长,要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谋个人的任何私利,不脱离人民群众。
毛泽东常常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随时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疾苦,这是贯彻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早在1925年,毛泽东在回答“为什么要革命”时,其中就讲到“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革命就是为了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改善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民主、自由、幸福。全国解放后,各方面条件比过去战争年代要好多了,但是毛泽东进城后仍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他睡木板床,用的毛巾被和内衣补了又补,饮食一直是粗茶淡饭,粗粮为主,里面常常要掺上小米或黑豆或山芋头,用竹木筷子而不用贵重的象牙筷子。他的一件睡衣穿了十多年,他的皮鞋和拖鞋补了又补,一直补到不能再补。毛泽东脑子里想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怎么享受。他一生都很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风亮节,对时代,对人民,对后代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楷模。
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
自1949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搬入中南海里办公,直到文革开始前,除了对已经非常破旧的地方做一些必要的修缮和装饰,中南海里一直没有大的工程,很多砖墙仍保留着上个世纪初的外貌。新华门的影壁也还是袁世凯修建时的样子,深灰色的砖壁,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图案,四个角上刻着花纹。
中南海的重新布置从1967年二三月间开始,前后大致进行了一年。主要是在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的墙上,精心写上不同字体的毛主席语录和标语。当时在毛泽东住地游泳池寓所的外墙上,写的标语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967年五六月的一天,主席和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乘坐前苏联赠送的‘吉斯’防弹车经过新华门,主席对汪东兴说‘门口的影壁是不是考虑给它用起来?’汪东兴当即说好,就写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写上‘艰苦朴素’。主席问汪东兴‘写我的话好吗?’汪东兴说,这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席点点头,示意同意。随后,汪东兴安排中共中央警卫局的工作人员周启才和武建华两人负责这件事。”毛泽东生前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回忆称,汪东兴曾多次跟他提起新华门影壁上“为人民服务”这5个字的由来。据曾长期在中南海工作现已离休的干部回忆,当年在新华门用木头刻了“为人民服务”5个红字,粘在影壁上;门前两侧用木头刻制了两条标语,内容就是人们现在所熟悉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到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缮处对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和两条标语进行了加工,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贴上金箔,变成红底金字,把两条标语做成有机玻璃灯箱。后来,两条标语又改成金箔镶边的白字。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在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全国各地开始清理标语、语录、口号等文革痕迹,同时,对中南海里留下来的标语和语录牌也进行了清理。中央警卫局曾专门研究,中南海里的哪些标语和语录要取消, 哪些应保留下来,其中包括新华门前的两条标语和影壁上的字,然后上报中央。据曾在中南海工作的离休老同志透露:“那天上午,工作人员还到新华门门口看了看,才去上交报告。下午报告就批回来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亲自批示,除新华门影壁上的5个字和门前的两条标语不动,中南海里所有的文革标语和语录牌全都取下来。”这样,“为人民服务”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始终和新华门前高悬的国旗、国徽一起,面对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流,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李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