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检查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检查方法

着重检查与纳税相关的项目

运用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照上期或前期资产负债表的相同项目,来观察该项目的数字是否有突变性的变化,从反常状态中发现问题。检查资产负债表主要分析资产结构、负债项目的异常变动情况,通过对上期或前期资产负债表的相同项目,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来观察该项目的数据是否有突增突减的变化,从反常数据中发现问题。

审查结算往来项目

审查往来账户

应重点审查长期挂帐、只增不减的往来

账项。检查时,结合原始凭证的检查,通过核实往来账户的真实性,进一步核实有无转移销售收入、将实现的销售收入分解,仅将其中一部分记入销售帐户,另外一部分记入 “其他应付款”帐户的情况,例如,某厂在产品销售旺季提高产品价格,加价部分不开发票,销售产品时借记“银行存款”帐户,

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应付款”帐户,转移、分解销售额。有无销售副产品、残次品、展览品、自制半成品不做收入问题。;有无将免征企业所得税之外的各项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挂往来帐,隐瞒收入;有无隐瞒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

审查存货项目

存货项目中“原材料”期末余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在产品”成本的多少;“在产品”期末余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完工产品成本的多少;“产成品”期末余额的大小,又直接影响销售成本,结果都影响企业利润。

审查“存货”项目,应特别注意季末、年末的数字与上期报表该项目比较,如发现本期比上期数额突增突减或本期是空白,则应到企业抽阅盘存表和实物帐,并与报表金额相核对。如果盘存表和实物帐数字大于本期报表数字,一般情况是企业隐瞒了利润。

审查“待摊费用”项目

与上期报表进行比较,发现金额有突增突减变化,都应引起注意,列为审查重点。

突高于前期,应核实有无将不应列入待摊费的而列入了“待摊费用”帐户;突然低于前期,应核实有无不按受益期提前摊销了费用的情况。

审查待处理流动(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

与上期比较,如果本期金额降低很多,说明待处理损失已经做了处理。应到企业查对清楚,本期都处理了哪些损失,处理损失的去向是否合乎制度规定,有无批准文件,有无超越权限批准报损的情况。

审查“固定资产原价”项目

与上期报表该项目比较,如发现原价数字有增加变化时,说明企业增置了固定资产。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深入企业了解本期都增加了哪些固定贤产,有无擅自提高某些固定资产原价的情

况(因原价提高,会使折旧额增加);

(2)有无是以挤占成本的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如: 自制设备、自产自用产品等);

(3)还应查看新增固定资产是否确已使用(未使用不能提取折旧);

(4)是否于使用当月就计提了折旧(应于使用下月开始提取折旧)。

审查“在建工程”项目

应与平时掌握的情况联系起来检查。如从侧面了解企业有无未完工的基建工程而报表“在建工程”项目无数字或虽有数字但与基建规模不相适应的,均应列为检查重点; 检查有无将基建支出费用全部或部分挤入生产成本而影响实现的利润。

审查”预提费用”项目

与上期相同项目比较,如果突然增加或长期保留着很大的数字,就应作为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具体核实本期预提了什么费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只预提而不使用的预提费用,对于已提而未用的预提费用,应调回做

增加利润处理。

损益表的审查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其主要内容是列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和所获得的利润。

对本表进行审查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报表资料是否真实、正确,所得税计算有无错误,从中找出检查的重点和检查线索。

注意:审查“生产成本”账户

一般说来,“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应与

“产成品”账户借方对应(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与“原材料”账户、“自制半成品”账户对应),如果“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直接与“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借方发生对应关系,就会导致“生产成本”贷方转出数额大于“产成品”帐户借方的转入数额,则可能存在完工产品不转库存,直接从车间提货不记销售收入的问题。应进一步审核原始凭证,并对照“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以查清事实真相。

注意、审查“产成品”帐户

一般是以“产成品”帐户为中心,结

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对比分析各个月份的生产、产品库存、销售收入等增减变化情况,查清产品的其来龙去脉,进而确定应列未列商品销售收入帐户的问题。

检查时,首先应核对,看货物的去向。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发出的商品都是作为销售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帐户的借方,如果查得贷方转出数大于上述借方转入数,则应查清商品去向,特别应注意核对直接与“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帐户借方相对应的发生额,很可能是销售收入未经“销售”帐户核算,通过仓库直接销售商品,或用商品偿还债务,或以物易物等,应进一步查阅凭证确认。凡是将库存商品转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帐户的,应检查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期限和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时间计算销售额并登记“主营业务收入”帐户。

其次,应将财会部门的“产成品”明细

帐,仓库负责人的保管帐和盘存表等资料相核对,看结存数量是否相符,同时应注意有无“白条子”抵顶库存产品的情况,如有不符,应据以查清可能存在的应列未列商品销售问题。

总之,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方法无非就

是挂往来帐,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冲减成本费用,借:现金 贷:制造费用;异常对应科目,借:现金 /其他应收款等贷:产成品 ;视同销售,借: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等 贷:产成品等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总要造成产成品的减少,抓住产成品项目,也就找到了销售收入的根源.因此,核对销售收入的数量与产成品(库存商品)发出的数量,以及销售汇总表和其他凭证上的数量是否一致,就能发觉问题(在不存在视同销售、非正常损失、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情况下,二者的数量应该是一致的)。销售收入的数量可以对着收入明细帐,加总其所开发票载明的数量,或者根据发票存根直接加总其发票数量(注意未开发票数量);产成品(库存商品)发出数量,可以直

接从明细帐中找到.此外,产成品发出数量与结转销售成本的数量也是一致的,要注意核对。

资产负债表的检查方法

着重检查与纳税相关的项目

运用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照上期或前期资产负债表的相同项目,来观察该项目的数字是否有突变性的变化,从反常状态中发现问题。检查资产负债表主要分析资产结构、负债项目的异常变动情况,通过对上期或前期资产负债表的相同项目,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来观察该项目的数据是否有突增突减的变化,从反常数据中发现问题。

审查结算往来项目

审查往来账户

应重点审查长期挂帐、只增不减的往来

账项。检查时,结合原始凭证的检查,通过核实往来账户的真实性,进一步核实有无转移销售收入、将实现的销售收入分解,仅将其中一部分记入销售帐户,另外一部分记入 “其他应付款”帐户的情况,例如,某厂在产品销售旺季提高产品价格,加价部分不开发票,销售产品时借记“银行存款”帐户,

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应付款”帐户,转移、分解销售额。有无销售副产品、残次品、展览品、自制半成品不做收入问题。;有无将免征企业所得税之外的各项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挂往来帐,隐瞒收入;有无隐瞒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

审查存货项目

存货项目中“原材料”期末余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在产品”成本的多少;“在产品”期末余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完工产品成本的多少;“产成品”期末余额的大小,又直接影响销售成本,结果都影响企业利润。

审查“存货”项目,应特别注意季末、年末的数字与上期报表该项目比较,如发现本期比上期数额突增突减或本期是空白,则应到企业抽阅盘存表和实物帐,并与报表金额相核对。如果盘存表和实物帐数字大于本期报表数字,一般情况是企业隐瞒了利润。

审查“待摊费用”项目

与上期报表进行比较,发现金额有突增突减变化,都应引起注意,列为审查重点。

突高于前期,应核实有无将不应列入待摊费的而列入了“待摊费用”帐户;突然低于前期,应核实有无不按受益期提前摊销了费用的情况。

审查待处理流动(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

与上期比较,如果本期金额降低很多,说明待处理损失已经做了处理。应到企业查对清楚,本期都处理了哪些损失,处理损失的去向是否合乎制度规定,有无批准文件,有无超越权限批准报损的情况。

审查“固定资产原价”项目

与上期报表该项目比较,如发现原价数字有增加变化时,说明企业增置了固定资产。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深入企业了解本期都增加了哪些固定贤产,有无擅自提高某些固定资产原价的情

况(因原价提高,会使折旧额增加);

(2)有无是以挤占成本的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如: 自制设备、自产自用产品等);

(3)还应查看新增固定资产是否确已使用(未使用不能提取折旧);

(4)是否于使用当月就计提了折旧(应于使用下月开始提取折旧)。

审查“在建工程”项目

应与平时掌握的情况联系起来检查。如从侧面了解企业有无未完工的基建工程而报表“在建工程”项目无数字或虽有数字但与基建规模不相适应的,均应列为检查重点; 检查有无将基建支出费用全部或部分挤入生产成本而影响实现的利润。

审查”预提费用”项目

与上期相同项目比较,如果突然增加或长期保留着很大的数字,就应作为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具体核实本期预提了什么费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只预提而不使用的预提费用,对于已提而未用的预提费用,应调回做

增加利润处理。

损益表的审查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其主要内容是列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和所获得的利润。

对本表进行审查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报表资料是否真实、正确,所得税计算有无错误,从中找出检查的重点和检查线索。

注意:审查“生产成本”账户

一般说来,“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应与

“产成品”账户借方对应(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与“原材料”账户、“自制半成品”账户对应),如果“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直接与“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借方发生对应关系,就会导致“生产成本”贷方转出数额大于“产成品”帐户借方的转入数额,则可能存在完工产品不转库存,直接从车间提货不记销售收入的问题。应进一步审核原始凭证,并对照“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以查清事实真相。

注意、审查“产成品”帐户

一般是以“产成品”帐户为中心,结

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对比分析各个月份的生产、产品库存、销售收入等增减变化情况,查清产品的其来龙去脉,进而确定应列未列商品销售收入帐户的问题。

检查时,首先应核对,看货物的去向。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发出的商品都是作为销售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帐户的借方,如果查得贷方转出数大于上述借方转入数,则应查清商品去向,特别应注意核对直接与“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帐户借方相对应的发生额,很可能是销售收入未经“销售”帐户核算,通过仓库直接销售商品,或用商品偿还债务,或以物易物等,应进一步查阅凭证确认。凡是将库存商品转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帐户的,应检查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期限和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时间计算销售额并登记“主营业务收入”帐户。

其次,应将财会部门的“产成品”明细

帐,仓库负责人的保管帐和盘存表等资料相核对,看结存数量是否相符,同时应注意有无“白条子”抵顶库存产品的情况,如有不符,应据以查清可能存在的应列未列商品销售问题。

总之,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方法无非就

是挂往来帐,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冲减成本费用,借:现金 贷:制造费用;异常对应科目,借:现金 /其他应收款等贷:产成品 ;视同销售,借: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等 贷:产成品等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总要造成产成品的减少,抓住产成品项目,也就找到了销售收入的根源.因此,核对销售收入的数量与产成品(库存商品)发出的数量,以及销售汇总表和其他凭证上的数量是否一致,就能发觉问题(在不存在视同销售、非正常损失、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情况下,二者的数量应该是一致的)。销售收入的数量可以对着收入明细帐,加总其所开发票载明的数量,或者根据发票存根直接加总其发票数量(注意未开发票数量);产成品(库存商品)发出数量,可以直

接从明细帐中找到.此外,产成品发出数量与结转销售成本的数量也是一致的,要注意核对。


相关文章

  • 财务舞弊经典案例剖析与识别技巧
  • 财务舞弊经典案例剖析与识别技巧 主讲老师 刘志耕 课前准备 一.熟悉各类会计准则(制度).审计准则,通晓各行各业的会计原理及会计账理: 二.具备常见行业一定的生产.经营及内控基础知识: 三.具备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企业自身及与同行或同类企 ...查看


  • 固定资产审计
  • 固定资产审计 一.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 ...查看


  • 探讨如何结合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开展财务审计
  • 摘要:会计的多重定义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会计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财务状况和相关的权益.信息能帮助内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换句话说,会计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语言,就像其他语言一样,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表达方式.惯例和准则.在这样的背 ...查看


  • 试论企业内控自查管理
  • [摘 要]内控自查直接为企业管理层服务,关系到企业风险预防,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企业应制订合理的内控自查管理方案.本文从预算.资金.报表.费用等方面对企业内控自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企业内控自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控 ...查看


  • 实质性程序库
  • 实质性程序库 1. 营业收入("发生"认定,7个程序 ) (1)对营业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①按收入分类或产品名称对销售数量.毛利率等进行比较分析: ②按月度对本期和上期毛利率进行比较分析. (2)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 ...查看


  • 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税务专项审计
  • 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税务专项审计方案 为了对公司固定资产调拨环节实施控制,保证资产在内部调拨环节的合法性.规范性,尽可能地防范和规避税务风险,特制订本方案. 一.审计目标 1.检查涉及固定资产调拨会计税务处理的规范性.合法性,消除已存在的税务风 ...查看


  • 账外账的审计方法
  • 作者:刘克文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年03期 一.综述 被审计单位对于本应通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在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中反映经济业务,却没有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加以记录反映,并且另设内部"账簿"进行 ...查看


  •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一.会计记录概况 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 ...查看


  • 财务报表项目及其认定
  • 主要财务报表项目及其认定: (一)应收账款(存在.计价和分摊): (二)应收票据(存在): (三)预付账款(存在): (四)其他应收款(存在): (五)存货(存在.计价和分摊): (六)固定资产(存在.计价和分摊): (七)在建工程(存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