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的开头有这样的说法:“文章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致志看那下文的发展。”我觉得这段话用来比喻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也同样经典。   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结合教材文本的实际,运用恰到好处的导人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设计。      一、名人轶事导入      例如:讲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这样导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渝,终于大败吴国,重振越国,然而不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胜利后的越王因为沉溺于安乐又重蹈覆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设置悬念导入      教师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心智与学习动机,产生疑问,跟随老师的思路逐步探究文本。  例如:教读《荒岛余生》时可这样设置悬念:在西方,有一部小说被称为生活教科书。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读它,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他的名字被称为冒险家的代名词,这位传奇人物是谁呢?这部小说又叫什么名字呢?  又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可这样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答“1+1=?”学生思考时,教师继续诱导: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  雪+太阳=水、春天……  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  亚里士多德+支点=整个世界  李白+酒=诗百篇  李白+月=……  同一个问题,答案却五花八门,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歌曲音乐导入      杨竹教授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激发人的情感的。”在丝竹管弦声中领悟诗文的意境,营造诗情画意,使诗歌文字产生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木兰辞》时可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引出本文主人公。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同名民乐;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播放钢琴曲《命运》……      四、文本题目导入      抓住文本题目的特点,通过对题目的改写、加标点、解析以引起学生注意,抓住要旨,激发兴趣,从而导人文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是兼语结构,由此可推断本文是分写“邹忌讽谏”和“齐王纳谏”两部分。   五、名人名言导入      意蕴丰富的名人名言常常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从而感受文本的深刻内涵。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导语: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天,我们就一睹一位大丈夫的风采。   如《孙权劝学》一课的导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知识能塑造人、改变人,三国时期吴国将吕蒙就是一例。      六、情感意境导入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创设意境,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学生、教师产生共鸣,使学生在被感染的过程中体悟文本内涵。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可用下面的导语: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延安各界举行公祭,党中央送来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此前,朱老总写下这篇发至肺腑的散文。      七、插图视频导入      展示教学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之感;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文字、影像、声音同时投诸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讲授《香菱学诗》可用教学插图导人:《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莲枯荷败。下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林,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讲授《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等文本时,都可以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断来导入。       八、文体知识导入      讲《出师表》时这样导入:“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特点是陈述衷情,诸葛亮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是表中的典范之作。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诸如《岳阳楼记》、《爱莲说》、《陋室铭》、《傅雷家书》等文分别用记、说、铭、书信等文体知识导人,会使学生对文体知识印象深刻,对文本的内容、形式产生探究的心理。   总之,水无定形,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就会使课前几分钟的新课导入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换来“满园春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的开头有这样的说法:“文章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致志看那下文的发展。”我觉得这段话用来比喻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也同样经典。   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结合教材文本的实际,运用恰到好处的导人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设计。      一、名人轶事导入      例如:讲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这样导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渝,终于大败吴国,重振越国,然而不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胜利后的越王因为沉溺于安乐又重蹈覆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设置悬念导入      教师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心智与学习动机,产生疑问,跟随老师的思路逐步探究文本。  例如:教读《荒岛余生》时可这样设置悬念:在西方,有一部小说被称为生活教科书。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读它,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他的名字被称为冒险家的代名词,这位传奇人物是谁呢?这部小说又叫什么名字呢?  又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可这样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答“1+1=?”学生思考时,教师继续诱导: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  雪+太阳=水、春天……  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  亚里士多德+支点=整个世界  李白+酒=诗百篇  李白+月=……  同一个问题,答案却五花八门,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歌曲音乐导入      杨竹教授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激发人的情感的。”在丝竹管弦声中领悟诗文的意境,营造诗情画意,使诗歌文字产生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木兰辞》时可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引出本文主人公。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同名民乐;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播放钢琴曲《命运》……      四、文本题目导入      抓住文本题目的特点,通过对题目的改写、加标点、解析以引起学生注意,抓住要旨,激发兴趣,从而导人文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是兼语结构,由此可推断本文是分写“邹忌讽谏”和“齐王纳谏”两部分。   五、名人名言导入      意蕴丰富的名人名言常常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从而感受文本的深刻内涵。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导语: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天,我们就一睹一位大丈夫的风采。   如《孙权劝学》一课的导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知识能塑造人、改变人,三国时期吴国将吕蒙就是一例。      六、情感意境导入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创设意境,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学生、教师产生共鸣,使学生在被感染的过程中体悟文本内涵。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可用下面的导语: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延安各界举行公祭,党中央送来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此前,朱老总写下这篇发至肺腑的散文。      七、插图视频导入      展示教学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之感;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文字、影像、声音同时投诸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讲授《香菱学诗》可用教学插图导人:《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莲枯荷败。下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林,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讲授《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等文本时,都可以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断来导入。       八、文体知识导入      讲《出师表》时这样导入:“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特点是陈述衷情,诸葛亮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是表中的典范之作。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诸如《岳阳楼记》、《爱莲说》、《陋室铭》、《傅雷家书》等文分别用记、说、铭、书信等文体知识导人,会使学生对文体知识印象深刻,对文本的内容、形式产生探究的心理。   总之,水无定形,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就会使课前几分钟的新课导入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换来“满园春色。”


相关文章

  • 浅谈语文教学导入语设计 (1)
  •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发微 --以导入语设计为例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有很多教学技巧,或者说教学艺术.比如说,有关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技巧,还有关于提问设计艺术的一些探讨.这些技巧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能被很好的利用,不仅可以推动语文 ...查看


  •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作者:常福胜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年第11期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课外的"大语文"则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迁移.只有通过有序的.科学的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 中学部 九 年级上教案(试行) 学科:语文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2012年8 月 日 此次授课内容属于教材第 一 单元,课题名称 <沁园春 雪>(第一课时) .通过研读章头语.透析教材和新课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本单元需 ...查看


  • 语文教师业务考核试题含答案
  • 语文教师业务考核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10分 ( )1.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_____________.写作能力.口语交 ...查看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初探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初探 摘要 好的开头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一半.生动的导语配合妙趣横生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会产生一个像巨大的磁场,使学生倍受吸引,激发学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学习欲望.课前导入的目的是把"教"的目标最终 ...查看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
  • 好 的 开 始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论语文课堂导语设计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生动有序的完成教学内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语起着重要的作用.精彩的导语是一扇迷幻的门吸引着学生遨游 ...查看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20110929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一) 一.德育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 ...查看


  • 如何创设情境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查看


  •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语文各个环节的工作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语文各个环节的工作 作者:孙连平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11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也就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