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新生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美国大学新生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制度完善,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美国高等教育的诸多优势中,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是其根基所在。美国影视剧常给人一种美国大学生活丰富轻松,学生可以边学边玩甚至玩多于学的印象,而事实上美国大学生活一点儿也不轻松,很多美国大学生甚至比中国大学生更为勤奋努力。那么,美国大学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大学生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我们不妨以大学新生为例一探究竟。 学习和休闲社交是大学生活的主题

除了上课时间,美国大学生的时间主要用于六类活动:课前准备、参加课外活动(包括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打工(包括校内打工和校外打工) 、休闲与社交、照顾家人、往返学校。在这些活动中如何分配时间不仅是学生的个人选择,也可能与他所在教育机构的教学环境有关,比如课程结构、教学实践、物理空间(宿舍、学习场所) 、校园文化等。

根据调查,美国大学新生的时间主要用于课前准备和休闲社交活动,每周分别耗费13.8小时和12.3小时。其次是课外活动和打工,平均每周使用7小时和6.3小时。分配时间最少的是往返学校和照顾家人,每周分别为3.1小时和2.4小时。

从这个结果看,学习和休闲社交是新生大学生活的主题,这也验证了美国大学生中间广泛流传的“3S魔咒”(study、social 、sleep ,即学习、社交和睡觉) ,如何在三者之间合理分配时间并进行取舍,成了大学新生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选择学习和睡觉的学生被称为“书呆子”,选择社交和睡觉的被称为“游荡者”,选择学习和社交的被称为不需要睡觉的“僵尸”。如果三者都可以兼顾,这样的大学新生往往被视为“高手”。

均衡性学生是大学新生的典型代表

在上述六项活动中,美国大学新生的时间分配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根据这些差异,新生基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均衡型、忙碌型、派对型和家长型。均衡型学生占总数的69%,他们在各项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比较均衡,是美国大学新生的典型代表。忙碌型学生占总数的12%,他们十分看重课外活动,平均每周花费23个小时在这些活动上。相比之下,其他类型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上的时间每周不足5小时。派对型学生占总数的14%,平均每周分配27个小时于休闲和社交活动上。家长型学生占总数的5%,他们的时间主要用于照顾家人和打工赚钱,平均每周分别耗费28个小时和14个小时。

所有学生用于课前准备和往返学校的时间差别不大,前者为每周13至15个小时,后者约每周2至4个小时。

时间分配差异与个人因素息息相关

美国大学新生为什么会在时间安排上存在如此差异? 尽管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类型的院校,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入学竞争非常激烈的也有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的,但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和学生的学校并无太大关系,而主要与个人因素有关,包括性别、年龄、学习领域、是否住校、是否参加兄弟会/姐妹会(也称希腊生活,是由秘密文学社团演化而来的美国大学特有的一种社团活动) 、考试成绩等。

经过调查,非全日制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家长型。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从二战以后开始扩张,包括《美国军人退伍法案》在内,政策上为非传统学生(非应届高中毕业生) 进入大学提供了保障,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实行开放入学政策,为适当年龄错过大学的人提供再次走进校园的机会。就学生个人来说,也有相当部分的高中毕

业生并不选择马上进入大学,他们会通过旅行、社会实践等方式给自己一个过渡期,一方面为自己的发展做出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自食其力积攒一些学费。正是由于这些环境和个人的因素,美国大学校园中经常可以见到年龄超过25岁的学生。其中一些非传统学生无力承担全日制读书的费用,就选择边工作边上学。这些学生有不少已经组建了家庭,还需要花时间照顾孩子。

男生、住校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派对型。美国大学新生大多数都会住在学校里,无论是价格昂贵的公寓还是相对便宜的宿舍,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还是现代化的大楼,学生住处一般都有公共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这些区域成为大学新生相互认识、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内社交活动也常在这些区域举行。与住在校外的学生相比,住校生显然更容易获取休闲社交活动的信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有精力在应付学习之余腾出更多时间参加休闲社交活动。社会科学类专业比物理、生命科学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派对型。

男生、运动员大学生和参加兄弟会/姐妹会的大学生更容易成为忙碌型。忙碌型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外活动上。美国大学不仅注重课堂学习,也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常见的课外活动有演讲辩论、体育运动、商业创业、社区服务等。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生活既不像中国学生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在,也不像有些人渲染得那样紧张忙碌。无论是什么层次和什么类型的学校,美国大学都试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大多数美国大学新生会在各项活动中相对均衡地分配时间。课前准备和休闲社交是美国大学新生课外生活的两大主题,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在工作、课外活动和照顾家人等活动上有所侧重,在时间安排上形成差异明显的个人风格。

美国大学新生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制度完善,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美国高等教育的诸多优势中,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是其根基所在。美国影视剧常给人一种美国大学生活丰富轻松,学生可以边学边玩甚至玩多于学的印象,而事实上美国大学生活一点儿也不轻松,很多美国大学生甚至比中国大学生更为勤奋努力。那么,美国大学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大学生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我们不妨以大学新生为例一探究竟。 学习和休闲社交是大学生活的主题

除了上课时间,美国大学生的时间主要用于六类活动:课前准备、参加课外活动(包括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打工(包括校内打工和校外打工) 、休闲与社交、照顾家人、往返学校。在这些活动中如何分配时间不仅是学生的个人选择,也可能与他所在教育机构的教学环境有关,比如课程结构、教学实践、物理空间(宿舍、学习场所) 、校园文化等。

根据调查,美国大学新生的时间主要用于课前准备和休闲社交活动,每周分别耗费13.8小时和12.3小时。其次是课外活动和打工,平均每周使用7小时和6.3小时。分配时间最少的是往返学校和照顾家人,每周分别为3.1小时和2.4小时。

从这个结果看,学习和休闲社交是新生大学生活的主题,这也验证了美国大学生中间广泛流传的“3S魔咒”(study、social 、sleep ,即学习、社交和睡觉) ,如何在三者之间合理分配时间并进行取舍,成了大学新生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选择学习和睡觉的学生被称为“书呆子”,选择社交和睡觉的被称为“游荡者”,选择学习和社交的被称为不需要睡觉的“僵尸”。如果三者都可以兼顾,这样的大学新生往往被视为“高手”。

均衡性学生是大学新生的典型代表

在上述六项活动中,美国大学新生的时间分配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根据这些差异,新生基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均衡型、忙碌型、派对型和家长型。均衡型学生占总数的69%,他们在各项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比较均衡,是美国大学新生的典型代表。忙碌型学生占总数的12%,他们十分看重课外活动,平均每周花费23个小时在这些活动上。相比之下,其他类型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上的时间每周不足5小时。派对型学生占总数的14%,平均每周分配27个小时于休闲和社交活动上。家长型学生占总数的5%,他们的时间主要用于照顾家人和打工赚钱,平均每周分别耗费28个小时和14个小时。

所有学生用于课前准备和往返学校的时间差别不大,前者为每周13至15个小时,后者约每周2至4个小时。

时间分配差异与个人因素息息相关

美国大学新生为什么会在时间安排上存在如此差异? 尽管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类型的院校,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入学竞争非常激烈的也有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的,但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和学生的学校并无太大关系,而主要与个人因素有关,包括性别、年龄、学习领域、是否住校、是否参加兄弟会/姐妹会(也称希腊生活,是由秘密文学社团演化而来的美国大学特有的一种社团活动) 、考试成绩等。

经过调查,非全日制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家长型。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从二战以后开始扩张,包括《美国军人退伍法案》在内,政策上为非传统学生(非应届高中毕业生) 进入大学提供了保障,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实行开放入学政策,为适当年龄错过大学的人提供再次走进校园的机会。就学生个人来说,也有相当部分的高中毕

业生并不选择马上进入大学,他们会通过旅行、社会实践等方式给自己一个过渡期,一方面为自己的发展做出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自食其力积攒一些学费。正是由于这些环境和个人的因素,美国大学校园中经常可以见到年龄超过25岁的学生。其中一些非传统学生无力承担全日制读书的费用,就选择边工作边上学。这些学生有不少已经组建了家庭,还需要花时间照顾孩子。

男生、住校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派对型。美国大学新生大多数都会住在学校里,无论是价格昂贵的公寓还是相对便宜的宿舍,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还是现代化的大楼,学生住处一般都有公共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这些区域成为大学新生相互认识、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内社交活动也常在这些区域举行。与住在校外的学生相比,住校生显然更容易获取休闲社交活动的信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有精力在应付学习之余腾出更多时间参加休闲社交活动。社会科学类专业比物理、生命科学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派对型。

男生、运动员大学生和参加兄弟会/姐妹会的大学生更容易成为忙碌型。忙碌型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外活动上。美国大学不仅注重课堂学习,也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常见的课外活动有演讲辩论、体育运动、商业创业、社区服务等。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生活既不像中国学生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在,也不像有些人渲染得那样紧张忙碌。无论是什么层次和什么类型的学校,美国大学都试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大多数美国大学新生会在各项活动中相对均衡地分配时间。课前准备和休闲社交是美国大学新生课外生活的两大主题,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在工作、课外活动和照顾家人等活动上有所侧重,在时间安排上形成差异明显的个人风格。


相关文章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干货
  • 一年一度开学季,对大学新生而言,一年级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涯的新起点.而从中学跃入大学,来到陌生的环境,新生在不同程度上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能做什么?入学教育应从何处着手? 新生入学的第一年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奠基年.对于新生的关 ...查看


  • 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 目录 1.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其次,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另外,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2.如何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 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 ...查看


  •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经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黑色六月"之后,升入理想的大学就读,对令人羡慕的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将是人生辉煌灿烂的一个阶段,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将令人终身难以忘怀.作为未来社会的栋 ...查看


  • 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 长沙师范学校2012级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学程课外教育计划为纲,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知校爱校教育.适应大学生活教育.学业和专业指导思想.身心健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法纪安全教育等,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培养责任感和使命 ...查看


  • 辅导员助理工作计划
  • 第一篇:辅导员助理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辅导员助理,首先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辅导员助理是沟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既是老师的信息员,又是学生的服务者:其次,作为一名辅导员助理,在开展工作之前,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 1.协助辅导员处理班级日常工 ...查看


  •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策划书
  • 上饶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5文(2)班 新生入学两周教育 策 划 书 策划人:施雪萍 活动的背景:随着新一批新生的来临,为了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意识,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对于新生的 ...查看


  • 浅谈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 摘    要: 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一位初入校园的新生都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大学与中学生活差异的分析,对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的方式方法. 关 ...查看


  • 大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 大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菏泽学院思政部 张丰秋 大学,我来了! 不管你报到的这所大学是不是你的理想学府,现在你都已经来到了这里.四年后,菏泽学院就变成了你的母校.身在这里时,你会经常唠叨她的各种坏处,离开这里时,你则会常常想起她 ...查看


  • 大学生入学须知(一)
  • 大学生入学须知(一) 一.准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