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曾辜负一个叫小豆豆的孩子?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应该是大学时“教育概论”课上,张老师提及过,买下这本书是在白湖支教时和小巴一起逛当当网时,当时一起买的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我是这样教数学》早早就看完了,唯独这本书静静的在书堆中躺了3年有余。刚刚参加工作那会也看了,但是一直没有看完,又让它默默的在我办公室的书立上站了半年。前段时间看完《城南旧事》意犹未尽,总想着再看点童年题材的书籍,它才再一次进入我的视线。很幸运,这一次我一口气看完了它。我的庆幸并非为《窗边的小豆豆》而是为我自己,总算没有错过。
“我们是否曾辜负一个叫小豆豆的孩子?”这个问题从我看这本书开始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也曾扪心自问,如果小豆豆在我的班级:“她喜欢在教室的窗边看街头艺人们的表演,然后对他们大叫
的脑海中浮现的并不是小豆豆那调皮可爱的模样,取而代之的班上那些我为之头疼的孩子。最后,我终于明白:我到底还是辜负了一个或许是几个更或许是一群叫小豆豆的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她小时候就是小豆豆,是一个被一所小学退了学的怪孩子。她的妈妈为了不让她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隐瞒了退学的事,到处寻找一所能理解小豆豆个性的学校。文章的开始我为之倾倒的是小豆豆的妈妈,小豆豆对退学的事情,甚至对退学的后果一无所知,她可以无忧无虑,但是她的妈妈对女儿的情况却是了解深刻。对于一个成人来说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怎样的团体都有自己的规范和法则,你遵守了就会被接纳,而当你违反了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违反,你可能就不会被认可和接纳。小豆豆这样随心所欲地满足着自己的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学校的相关规定,势必要被孤立和排挤的。小豆豆无法感受但是妈妈却能预见到。小豆豆的妈妈并没有想着试图去改变她,把她拉入成人的世界去思考,而是给她一个充分发挥、尽情表现的童年。这是我不得不佩服的地方,明知道前面一片漆黑却还能微笑着走下去,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我的孩子撑起这片“乌托邦”式的童年。
所幸,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宗作,他愿意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4个钟头的话,也是他,每当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小豆豆与校长先生初次见面的场景。在校长办公室,小豆豆——这个聪明活泼、喜欢说话的孩子,
和校长聊天,竟一刻不停的聊了四个小时。说四个小时的话,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和校长先生,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而校长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还时不时地发出感叹。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位令我敬重的小林宗作先生正是这么做的,也因此他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也让所有的孩子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巴学园是一所开放、自由、没有束缚的
在教学上,巴学园有两大特色。
一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也正是这一点是它显得与其他学校与众不同。仔细想来,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大多数学校所作的事情是磨灭孩子好奇心的,而且更可悲的是,这些学校孩子认为他的做法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使命,将孩子塑造成统一的模型去“更好的适应生活”。事实上,小学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开始,如果这时就将孩子的好奇心抑制住,将他们身上的棱角磨平,那么今后还有什么创新性可言?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使学生具备某种能力,为他接受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培养学生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对立起来。相反我们恰恰应当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他们具备各种能力。犹太民族特别注重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据说,犹太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孩子一个问题:“今天你提问了吗?”他们十分看中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他们认为只有善于提问才善于思考从而才善于创新。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犹太民族在漫长、艰难的发展史中出现了那么多有影响的思想家、发明家的奥秘所在吧!
二是善于倾听,这也是保护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手段之一。扪心自问,有多少人会像小林校长一样耐着性子听孩子将一些漫无边际的、在大人看来是极其无聊的事情,甚至可以一动不动的听上四个小时!很多人都说自己很爱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话的确很令人感动,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爱总是得不到回应?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去爱,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
爱。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不懂得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他们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为他们制定一系列不切合实际且毫无意义的目标,或对孩子自身萌发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打击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了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能力,然后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以否定的态度阻止孩子去观察、思考并用心去感受世界。
《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作品能够打动人心,除了展现了一个学习乐园“巴学园”之外,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现了人性中最真的最无机心的纯净的东西。看着小豆豆的行为,听着校长先生的话,我们的心会安静下来。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每一个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接受到最平等的最有效的教育。如果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学校环境互相配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健康。而小豆豆无疑是幸运的,她有一对最好的父母,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师。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的成长着。
我从不敢妄想自己会成为小林宗作那样的老师,只能希望自己能多一点耐心去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多一点宽容去容忍孩子的不同之处;多一点爱心去爱所有的孩子;多一点智慧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我们是否曾辜负一个叫小豆豆的孩子?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应该是大学时“教育概论”课上,张老师提及过,买下这本书是在白湖支教时和小巴一起逛当当网时,当时一起买的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我是这样教数学》早早就看完了,唯独这本书静静的在书堆中躺了3年有余。刚刚参加工作那会也看了,但是一直没有看完,又让它默默的在我办公室的书立上站了半年。前段时间看完《城南旧事》意犹未尽,总想着再看点童年题材的书籍,它才再一次进入我的视线。很幸运,这一次我一口气看完了它。我的庆幸并非为《窗边的小豆豆》而是为我自己,总算没有错过。
“我们是否曾辜负一个叫小豆豆的孩子?”这个问题从我看这本书开始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也曾扪心自问,如果小豆豆在我的班级:“她喜欢在教室的窗边看街头艺人们的表演,然后对他们大叫
的脑海中浮现的并不是小豆豆那调皮可爱的模样,取而代之的班上那些我为之头疼的孩子。最后,我终于明白:我到底还是辜负了一个或许是几个更或许是一群叫小豆豆的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她小时候就是小豆豆,是一个被一所小学退了学的怪孩子。她的妈妈为了不让她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隐瞒了退学的事,到处寻找一所能理解小豆豆个性的学校。文章的开始我为之倾倒的是小豆豆的妈妈,小豆豆对退学的事情,甚至对退学的后果一无所知,她可以无忧无虑,但是她的妈妈对女儿的情况却是了解深刻。对于一个成人来说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怎样的团体都有自己的规范和法则,你遵守了就会被接纳,而当你违反了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违反,你可能就不会被认可和接纳。小豆豆这样随心所欲地满足着自己的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学校的相关规定,势必要被孤立和排挤的。小豆豆无法感受但是妈妈却能预见到。小豆豆的妈妈并没有想着试图去改变她,把她拉入成人的世界去思考,而是给她一个充分发挥、尽情表现的童年。这是我不得不佩服的地方,明知道前面一片漆黑却还能微笑着走下去,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我的孩子撑起这片“乌托邦”式的童年。
所幸,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宗作,他愿意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4个钟头的话,也是他,每当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小豆豆与校长先生初次见面的场景。在校长办公室,小豆豆——这个聪明活泼、喜欢说话的孩子,
和校长聊天,竟一刻不停的聊了四个小时。说四个小时的话,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和校长先生,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而校长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还时不时地发出感叹。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位令我敬重的小林宗作先生正是这么做的,也因此他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也让所有的孩子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巴学园是一所开放、自由、没有束缚的
在教学上,巴学园有两大特色。
一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也正是这一点是它显得与其他学校与众不同。仔细想来,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大多数学校所作的事情是磨灭孩子好奇心的,而且更可悲的是,这些学校孩子认为他的做法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使命,将孩子塑造成统一的模型去“更好的适应生活”。事实上,小学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开始,如果这时就将孩子的好奇心抑制住,将他们身上的棱角磨平,那么今后还有什么创新性可言?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使学生具备某种能力,为他接受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培养学生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对立起来。相反我们恰恰应当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他们具备各种能力。犹太民族特别注重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据说,犹太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孩子一个问题:“今天你提问了吗?”他们十分看中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他们认为只有善于提问才善于思考从而才善于创新。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犹太民族在漫长、艰难的发展史中出现了那么多有影响的思想家、发明家的奥秘所在吧!
二是善于倾听,这也是保护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手段之一。扪心自问,有多少人会像小林校长一样耐着性子听孩子将一些漫无边际的、在大人看来是极其无聊的事情,甚至可以一动不动的听上四个小时!很多人都说自己很爱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话的确很令人感动,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爱总是得不到回应?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去爱,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
爱。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不懂得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他们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为他们制定一系列不切合实际且毫无意义的目标,或对孩子自身萌发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打击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了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能力,然后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以否定的态度阻止孩子去观察、思考并用心去感受世界。
《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作品能够打动人心,除了展现了一个学习乐园“巴学园”之外,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现了人性中最真的最无机心的纯净的东西。看着小豆豆的行为,听着校长先生的话,我们的心会安静下来。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每一个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接受到最平等的最有效的教育。如果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学校环境互相配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健康。而小豆豆无疑是幸运的,她有一对最好的父母,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师。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的成长着。
我从不敢妄想自己会成为小林宗作那样的老师,只能希望自己能多一点耐心去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多一点宽容去容忍孩子的不同之处;多一点爱心去爱所有的孩子;多一点智慧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