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第27卷第12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cc.2008
、k1.27No.12
青少年认知风格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张玉娜,冯娜娜,王晓莉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内初三、高二和大二的100名学生的认知风格、特质焦虑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认知风格对情绪调节策略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不同年级的情绪调节策略(解决问题)差异非常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认知风格;情绪调节策略;焦虑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12—0069-03
引言
认知风格亦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在信息加工与完成任务过程中个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与思维过程中所特有的稳定方式在认知活动中的体现…。其中场独立和场依存是研究最多的认知风格类型。在信息加工时,场依存者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而场独立者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
来加工信息¨1。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被试为河南省平顶山市某学校初三学生36人,高二学生31人,河南大学大二本科生33人。其中男生59人,女生41人。
2.测量工具(1)镶嵌图形测验
我们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于1998年12月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研究认知风格的一个测验工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九道题,用于练习,不记成绩,但事先不告诉被试。第二、三部分,各含十道题,是正式测验题。每道题下面都标出要找出的简单图形的号码。简单图形附在该图形测验的最后一页。成人团体每部分时限为4分钟,三部分共12分钟。高中学生每部分时限为5分钟,三部分共15分钟。初中学生20分钟,第一部分6分,二、三部分各7分钟。每部分前两题各0.5分,3、4题各1分,5一lO题各记1.5分,满分24分。统计结果取27%的高分组为场独立组,27%的低分组为场依存组。
(2)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特质焦虑问
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为了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有计划、有意图的努力和做法∞】。关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早期社会化发展阶段H。1。还有研究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1,以及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哺1。
认知风格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其影响既表现在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到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一1。关于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表明:(1)无论场独立组还是场依存组,其情绪得分在失败前后均有显著差异,失败后有明显更多的抑郁和焦虑。(2)失败前,两组的情绪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失败后,两组的情绪得分差异显著,场依存组比场独立组有明显更多的抑郁和焦虑n01。但对于认知风格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作为情绪的代表,研究青少年认知风格,青少年焦虑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认知风格对于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8—09—1l
卷㈨
此问卷测量个体相对稳定地具有人格特质的焦虑倾向。该问卷中特质焦虑问卷共20道题目,其中有11项描述负性情绪,9项描述正性情绪。正性情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计算累加分,最小值20,最大值为80,反映特质焦虑的程度。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扪。
作者简介:张玉娜(1983一),女,河南伊川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69—
万方数据
(3)采用应付方式问卷H1】
该问卷有62题,设有六个分量表,为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其中求助、解决问题归为成熟的应对方式。退避、幻想和自责归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合理化属于混合型,故单列一类。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H31。
3.研究程序
首先把施测相关细节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向学生解释清楚,然后给学生发放问卷,说指导语,由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作答,采用匿名作答。对《镶嵌图形测验》严格按照时间施测,然后让被试做另外2份问卷。问卷收回后,有效问卷89份,其中初中29份,高中28份,大学32份,共计89份。其中男生49份,女生40份。
4.统计工具
全部数据采用Spssl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二、结果
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的影响
表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焦虑情绪的回归分析
注:・p<O.05
・丰p<O.Ol
・・牛p<O.OOl
表1结果表明:青少年采取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t戚焦=一4.076,P<0.001;t解焦=一2。013,P<0.05;
t求龠=-3.948,P<0.001),并有预测作用。青少年采取不成熟型(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t不成点=4.384,P<0.001;t幻焦=2.729,P<0.001;t自囊=3.737,P<0.001)。退避尽管属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与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遇_=-2.167,P<O.05)。合理化应对方式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青少年采取合理化的应对策略对焦虑程度影响不大。
2.认知风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表2结果表明:不同认知风格在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策略上差异非常显著(F成=12.999,P<O.001;F鼻=7.881,P<0.Ol;F隶=8.402,P<0.01)。
一70一
万
方数据表2认知风格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方差分析
注:・.p‘O.01・‘叩<0.001
表3认知风格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表3结果表明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策略缓解焦虑。
3.年级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差异非常显著(F=5.418,P<0.01)。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差异非常显著(M=1.8202,P<0.01),初中生和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M=1.44cr7。
P<o.01),并且高中生和大学生更倾向于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又由表1知解决问题的情绪调节策略与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初中生在缓解焦虑程度上更愿意选择解决问题应对策略来缓解焦虑情绪。
三、讨论
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的影响
青少年采取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并对其有预测作用。青少年采取不成熟型(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合理化应对方式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青少年采取合理化的应对策略对焦虑程度影响不大。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符
厶[¥】
I:1
0
退避尽管属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与焦虑程度呈显著负相关。退避属于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
德认为由于自我防御机制成功地保护个人免受焦虑的袭击,它们倾向于长时保持不变,对个人人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长期用压抑退避来缓解焦虑情绪是不可取的,这会引发一些心理障碍。
2.认知风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认知风格在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策略。场独立者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内在参照标准。而场依存者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性,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由于两种认知风格不同的人采取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因而在情绪调节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场独立者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而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因此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的情绪调节策略。
3.年级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不同年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初中生在缓解焦虑程度上更愿意选择解决问题应对策略。初中生正面临身体的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情绪正进入易感时期,情绪的两极性明显(1‘1。其生理发育非常迅速,基本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自理水平尚处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我们选取的初三学生不仅处于这个时期,还正面临升学问题,再加上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他们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应对这些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且采取较多的消极应对方式处理压力。加之学习任务加重和知识的缺陷,采用解决问题的调节策略就欠佳。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他们的心理基本成熟,知识相对丰富,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尽快地对情绪进行调节以适应外界的环境。因此,他们在摸索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更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他们比初中生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成熟型的调节策略。
四、结论
(1)青少年采取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青少年采取不成熟型(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退避尽管属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与焦虑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2)认知风格在成熟型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
万
方数据应对策略。在不成熟调节策略上无显著差异。
(3)不同年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初中生在缓解焦虑程度时更愿意选择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在其他调节策略上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寿欣,张忠华.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英文教学效果
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19.・
[2]Harry
M.Cognitive
stylesandCl£lSsroom
learning[M].
Westport,Conn:Praeger,1997:1一“.[3]Mastem,J.C.Strategi鹊and
mechanismsforthepersona]
and
socialcontrolof
emotion.In:J.GarderandK.A.
Dodge(Eds.),TheDevelopmentofEmotion
Regtdationand
Dy6他gIllation[M].London:CambridgeUnivemi够Press,
1991:182—207.
[4]Mangeladoff,S.c.,Shapiro,J.R.,Marzolf,D.Develop-
mentalandTemperamentalDifferencesinEmotion
Regl虹
tion
in‰cy[J].ChildDevelopment,1995,(66):1817—
1828.
[5]Carolyn
Samad.Copingwithavemive
feding[j].Motivation
and
Em砸on,1997,21(1):45—63.
[6]MariaYon
Salisch.Children’8emotional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irrelationships
to
parents,peers
and
friends[J】.InternationalJoumalof
BehavioralDevelop-
merit,2001,25(4):310—319.
E73魏义梅,付桂芳.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08—111.[8]贾海艳,方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
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5):1095—1099.
[9]张厚粲,郑日昌,等.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C]∥谢
斯骏,张厚粲.认知方式:一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41.
[10]袭开国.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J].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95—597.
[1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K].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238—241.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
62.
[13]肖计划.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14]蔡秀玲.情绪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50.
(责任编辑:郑龙云)
一71—
[12]郑晓华,舒良,赵吉风,等.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
青少年认知风格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玉娜, 冯娜娜, 王晓莉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2008,27(12)
参考文献(14条)
1. 蔡秀玲 情绪管理 2001
2. 肖计划 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1996(04)
3. 郑晓华;舒良;赵吉风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的测试报告 1993(02)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1999
5. 张厚粲;郑日昌 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 1988
6. 贾海艳;方平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4(05)7. 魏义梅;付桂芳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02)8. Maria Von Salisch Children' s emotional development:Challenge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toparents,peers and friends[外文期刊] 2001(04)
9. Carolyn Saarni Coping with aversive feeling[外文期刊] 1997(01)
10. Mangelsdorf,S.C;Shapiro,J.R;Marzolf,D Developmental and Temperament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Regulation in Infancy[外文期刊] 1995(66)
11. Masters,J.C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control of emotion 199112. Harry M Cognitive styles and classroom learning 1997
13. 袭开国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6)
14. 李寿欣;张忠华 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英文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3(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jyxyxb200812026.aspx
2008年12月第27卷第12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cc.2008
、k1.27No.12
青少年认知风格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张玉娜,冯娜娜,王晓莉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内初三、高二和大二的100名学生的认知风格、特质焦虑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认知风格对情绪调节策略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不同年级的情绪调节策略(解决问题)差异非常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认知风格;情绪调节策略;焦虑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12—0069-03
引言
认知风格亦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在信息加工与完成任务过程中个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与思维过程中所特有的稳定方式在认知活动中的体现…。其中场独立和场依存是研究最多的认知风格类型。在信息加工时,场依存者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而场独立者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
来加工信息¨1。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被试为河南省平顶山市某学校初三学生36人,高二学生31人,河南大学大二本科生33人。其中男生59人,女生41人。
2.测量工具(1)镶嵌图形测验
我们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于1998年12月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研究认知风格的一个测验工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九道题,用于练习,不记成绩,但事先不告诉被试。第二、三部分,各含十道题,是正式测验题。每道题下面都标出要找出的简单图形的号码。简单图形附在该图形测验的最后一页。成人团体每部分时限为4分钟,三部分共12分钟。高中学生每部分时限为5分钟,三部分共15分钟。初中学生20分钟,第一部分6分,二、三部分各7分钟。每部分前两题各0.5分,3、4题各1分,5一lO题各记1.5分,满分24分。统计结果取27%的高分组为场独立组,27%的低分组为场依存组。
(2)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特质焦虑问
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为了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有计划、有意图的努力和做法∞】。关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早期社会化发展阶段H。1。还有研究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1,以及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哺1。
认知风格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其影响既表现在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到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一1。关于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表明:(1)无论场独立组还是场依存组,其情绪得分在失败前后均有显著差异,失败后有明显更多的抑郁和焦虑。(2)失败前,两组的情绪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失败后,两组的情绪得分差异显著,场依存组比场独立组有明显更多的抑郁和焦虑n01。但对于认知风格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作为情绪的代表,研究青少年认知风格,青少年焦虑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认知风格对于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8—09—1l
卷㈨
此问卷测量个体相对稳定地具有人格特质的焦虑倾向。该问卷中特质焦虑问卷共20道题目,其中有11项描述负性情绪,9项描述正性情绪。正性情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计算累加分,最小值20,最大值为80,反映特质焦虑的程度。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扪。
作者简介:张玉娜(1983一),女,河南伊川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69—
万方数据
(3)采用应付方式问卷H1】
该问卷有62题,设有六个分量表,为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其中求助、解决问题归为成熟的应对方式。退避、幻想和自责归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合理化属于混合型,故单列一类。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H31。
3.研究程序
首先把施测相关细节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向学生解释清楚,然后给学生发放问卷,说指导语,由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作答,采用匿名作答。对《镶嵌图形测验》严格按照时间施测,然后让被试做另外2份问卷。问卷收回后,有效问卷89份,其中初中29份,高中28份,大学32份,共计89份。其中男生49份,女生40份。
4.统计工具
全部数据采用Spssl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二、结果
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的影响
表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焦虑情绪的回归分析
注:・p<O.05
・丰p<O.Ol
・・牛p<O.OOl
表1结果表明:青少年采取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t戚焦=一4.076,P<0.001;t解焦=一2。013,P<0.05;
t求龠=-3.948,P<0.001),并有预测作用。青少年采取不成熟型(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t不成点=4.384,P<0.001;t幻焦=2.729,P<0.001;t自囊=3.737,P<0.001)。退避尽管属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与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遇_=-2.167,P<O.05)。合理化应对方式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青少年采取合理化的应对策略对焦虑程度影响不大。
2.认知风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表2结果表明:不同认知风格在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策略上差异非常显著(F成=12.999,P<O.001;F鼻=7.881,P<0.Ol;F隶=8.402,P<0.01)。
一70一
万
方数据表2认知风格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方差分析
注:・.p‘O.01・‘叩<0.001
表3认知风格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表3结果表明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策略缓解焦虑。
3.年级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差异非常显著(F=5.418,P<0.01)。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差异非常显著(M=1.8202,P<0.01),初中生和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M=1.44cr7。
P<o.01),并且高中生和大学生更倾向于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又由表1知解决问题的情绪调节策略与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初中生在缓解焦虑程度上更愿意选择解决问题应对策略来缓解焦虑情绪。
三、讨论
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的影响
青少年采取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并对其有预测作用。青少年采取不成熟型(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合理化应对方式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青少年采取合理化的应对策略对焦虑程度影响不大。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符
厶[¥】
I:1
0
退避尽管属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与焦虑程度呈显著负相关。退避属于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
德认为由于自我防御机制成功地保护个人免受焦虑的袭击,它们倾向于长时保持不变,对个人人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长期用压抑退避来缓解焦虑情绪是不可取的,这会引发一些心理障碍。
2.认知风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认知风格在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策略。场独立者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内在参照标准。而场依存者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性,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由于两种认知风格不同的人采取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因而在情绪调节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场独立者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而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因此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的情绪调节策略。
3.年级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不同年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初中生在缓解焦虑程度上更愿意选择解决问题应对策略。初中生正面临身体的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情绪正进入易感时期,情绪的两极性明显(1‘1。其生理发育非常迅速,基本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自理水平尚处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我们选取的初三学生不仅处于这个时期,还正面临升学问题,再加上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他们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应对这些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且采取较多的消极应对方式处理压力。加之学习任务加重和知识的缺陷,采用解决问题的调节策略就欠佳。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他们的心理基本成熟,知识相对丰富,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尽快地对情绪进行调节以适应外界的环境。因此,他们在摸索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更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他们比初中生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成熟型的调节策略。
四、结论
(1)青少年采取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青少年采取不成熟型(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退避尽管属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与焦虑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2)认知风格在成熟型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
万
方数据应对策略。在不成熟调节策略上无显著差异。
(3)不同年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初中生在缓解焦虑程度时更愿意选择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在其他调节策略上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寿欣,张忠华.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英文教学效果
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19.・
[2]Harry
M.Cognitive
stylesandCl£lSsroom
learning[M].
Westport,Conn:Praeger,1997:1一“.[3]Mastem,J.C.Strategi鹊and
mechanismsforthepersona]
and
socialcontrolof
emotion.In:J.GarderandK.A.
Dodge(Eds.),TheDevelopmentofEmotion
Regtdationand
Dy6他gIllation[M].London:CambridgeUnivemi够Press,
1991:182—207.
[4]Mangeladoff,S.c.,Shapiro,J.R.,Marzolf,D.Develop-
mentalandTemperamentalDifferencesinEmotion
Regl虹
tion
in‰cy[J].ChildDevelopment,1995,(66):1817—
1828.
[5]Carolyn
Samad.Copingwithavemive
feding[j].Motivation
and
Em砸on,1997,21(1):45—63.
[6]MariaYon
Salisch.Children’8emotional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irrelationships
to
parents,peers
and
friends[J】.InternationalJoumalof
BehavioralDevelop-
merit,2001,25(4):310—319.
E73魏义梅,付桂芳.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08—111.[8]贾海艳,方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
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5):1095—1099.
[9]张厚粲,郑日昌,等.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C]∥谢
斯骏,张厚粲.认知方式:一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41.
[10]袭开国.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J].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95—597.
[1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K].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238—241.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
62.
[13]肖计划.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14]蔡秀玲.情绪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50.
(责任编辑:郑龙云)
一71—
[12]郑晓华,舒良,赵吉风,等.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
青少年认知风格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玉娜, 冯娜娜, 王晓莉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2008,27(12)
参考文献(14条)
1. 蔡秀玲 情绪管理 2001
2. 肖计划 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1996(04)
3. 郑晓华;舒良;赵吉风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的测试报告 1993(02)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1999
5. 张厚粲;郑日昌 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 1988
6. 贾海艳;方平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4(05)7. 魏义梅;付桂芳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02)8. Maria Von Salisch Children' s emotional development:Challenge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toparents,peers and friends[外文期刊] 2001(04)
9. Carolyn Saarni Coping with aversive feeling[外文期刊] 1997(01)
10. Mangelsdorf,S.C;Shapiro,J.R;Marzolf,D Developmental and Temperament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Regulation in Infancy[外文期刊] 1995(66)
11. Masters,J.C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control of emotion 199112. Harry M Cognitive styles and classroom learning 1997
13. 袭开国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6)
14. 李寿欣;张忠华 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英文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3(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jyxyxb20081202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