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亲
纳雍县新房中学八年级(3)班 李发海
父亲离开家在外打工已经两年有余,在这段时日,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在家时点点滴滴的事情。
父亲在家时清瘦,头发少而常乱,他那布满皱纹而时常泛着笑容的脸,不得不使你顿时想起一个词:乐观。
父亲爱好器乐,什么二胡、笛子、洞箫、口琴等都是他最拿手的。说实在的,我现在能用笛子吹些曲儿,完全是受了当初他的影响。他爱在天暮月出之际从墙上取下那架小二胡,拉起来。父亲不抽烟,于是便成了劳累了一整天的他的放松。我时常听得入神。最使我感到荣幸和快乐的就是他让我与他合奏,他用二胡,我用笛子,那音乐是多么地悦耳。但是,现在那架二胡只能寂寞地挂在那里!、
父亲读过高中,知道的东西不少。尤其是他给我和哥哥讲历史故事时最使我崇拜,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时被批斗冤死的刘少奇、彭德怀等都是他告诉我们的。其中也充满了不少乐趣。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有趣的话:“撒尿淋棕秧(中央);衣领和袖口脏了(领袖脏)”等,也正是这些有趣的话害了不少人家破人亡。父亲也喜欢给我们讲些近代有关家乡一些小地主,土匪的故事,这大概是爷爷告诉他的吧!
父亲也喜欢对联,诗词等。有一次在地里干活时,突然有几只鸟歇在前面地边的树上,那是几只青菜子。于是父亲就以“青菜子”为上联,叫我和哥哥对出下联。我们想了半天,始终想不出,只好央求父亲告诉答案。他说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黄豆儿”。黄豆儿也是一种鸟,听说我的三姑爹家还养了几只呢。
“青菜子;黄豆儿”,工整极了,看,“青”和“黄”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颜色;“菜”和“豆”也是名词,都表示一种食物;“子”和“儿”也是名词,表示孩子。连起来又各表示一种鸟的名称,这可真称得上绝对了。
还有祝枝山给一位地主家写的一副对联:喂猪大如山耗子年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对联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就像书法一样,关键是看读者的停顿。停顿处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就大大不同了。如这副对联如果念成“喂猪大如山,耗子年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那还好;如果念成“喂猪大如山耗子,年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那可就糟糕透了。
当然,这些都是的与父亲一起干活时父亲给我们讲的,因为他没有空闲时间。
父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干活,然而,我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听说父亲读完高中后就拜师学了木工,当然略有所成,但是由于家庭的各种原因,使他在木工方面没有得到发挥和发展。后来在务农无法改变家庭的困境的情况下,他只好步入打工深涯。但是岁月不待人,如今的父亲已是知天命之年,看来打工也即将无法打下去了。那时哥哥的读书费用和家庭的一切费用将从何而来?
记得在一个月明风清之夜,我、哥哥和父亲坐在房屋左边的一块大石板上闲聊。当谈到家庭的经济和人生方面的时候,父亲陷入了沉思。我清楚地记得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虽然读了点书,也曾有过一些梦想,但最后一事无成,导致现在你们也跟着受苦受累„„好好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好了书,有了出路,就不要再像我这样干苦活了,拼血汗了„„
父亲常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他的品质,不仅使我们钦佩,而且我家周围的人也是为之赞叹。他曾经对我们说:“人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能缺德;虽然在经济方面我穷,但是我志气不穷;虽然‘斯是陋室’,但是‘唯吾德馨’就足够了”。
于是,我常问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家庭中,我感到了累吗?有了他,我能不感到荣幸和自豪吗?在他的教诲下,我能不认真学习吗„„
啊,父亲,久别的你在远方还好吗?
我的母亲
纳雍县新房中学八年级(3)班 李发海
自从父亲外出打工后,家里的一切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井然有序,急时妥贴,因此我对母亲常怀着一颗埋怨之心,因为家里的一切事都是她亲自操纵着。
春天播种期,别人家的庄稼几天就栽完了,而我家呢,虽然每天都在不停地栽种,可总是要落后十几天或一个月。这不是我家地比别人家多,我觉得是母亲太慢。秋天收割时,别人家是选择晴天,几天就干完,而我家呢,不是冒风就是顶雨的还是要落后。
每当我放学回家时,总是锅也空空,碗也空空。常常是自己动手生火做饭。还要干许许多多的家务,有时会不明不白的生气。
记得有一次,另外一个村有户人家办宴席,母亲直到天黑了才从地里急匆匆赶回来。于是,我到那家去送礼,一个人在晚上走了很远一段偏僻而又可怕的山路,当时我恼羞成怒。但是,这一天,终于使我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
深秋的风吹得外面的枯叶哗啦哗啦地响,天空中下着小雨。去衣服穿得不多,不禁打了几个寒战。此时家里正好没喂猪的菜,也没有猪草。难道就要让这几头猪饿一天吗?不然,这么冷的天,谁愿意着雨,去找猪草呢!我是死活也不会到那很远的地方去背菜或割猪草的„„我正这样想着,突然看见母亲已戴着围巾,背着花箩走进了雨中。我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身影,并反问世自己,难道这些事情我不能做吗?情不自禁,眼泪已打湿了我眼角。.
突然,我似乎发现了什么重大秘密。昔日家里的事情为什么完成得那样慢,家里那么乱,原因何在?这是不上以前我觉得母亲太慢了吗?不,不是。我发现了,原来是家里的事太多,而这些事又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
怎么会不慢些,不乱些呢?例如:种庄稼、做饭、喂牲口等全都要经过母亲一个人去做。一个人只有一双手,一双手不能做多少事情。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读书,即使我放学回家,也帮不多大的忙。我的母亲总是认认真真地做好家里的每一件事,她没有怨言。一个人能将这么多事做完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以前我不应该不理解她和责怪她。
现在想起,我觉得很惭愧,很对不起母亲。我必须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来回报她,并且要多抽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这个家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父 亲
纳雍县新房中学八年级(3)班 李发海
父亲离开家在外打工已经两年有余,在这段时日,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在家时点点滴滴的事情。
父亲在家时清瘦,头发少而常乱,他那布满皱纹而时常泛着笑容的脸,不得不使你顿时想起一个词:乐观。
父亲爱好器乐,什么二胡、笛子、洞箫、口琴等都是他最拿手的。说实在的,我现在能用笛子吹些曲儿,完全是受了当初他的影响。他爱在天暮月出之际从墙上取下那架小二胡,拉起来。父亲不抽烟,于是便成了劳累了一整天的他的放松。我时常听得入神。最使我感到荣幸和快乐的就是他让我与他合奏,他用二胡,我用笛子,那音乐是多么地悦耳。但是,现在那架二胡只能寂寞地挂在那里!、
父亲读过高中,知道的东西不少。尤其是他给我和哥哥讲历史故事时最使我崇拜,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时被批斗冤死的刘少奇、彭德怀等都是他告诉我们的。其中也充满了不少乐趣。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有趣的话:“撒尿淋棕秧(中央);衣领和袖口脏了(领袖脏)”等,也正是这些有趣的话害了不少人家破人亡。父亲也喜欢给我们讲些近代有关家乡一些小地主,土匪的故事,这大概是爷爷告诉他的吧!
父亲也喜欢对联,诗词等。有一次在地里干活时,突然有几只鸟歇在前面地边的树上,那是几只青菜子。于是父亲就以“青菜子”为上联,叫我和哥哥对出下联。我们想了半天,始终想不出,只好央求父亲告诉答案。他说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黄豆儿”。黄豆儿也是一种鸟,听说我的三姑爹家还养了几只呢。
“青菜子;黄豆儿”,工整极了,看,“青”和“黄”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颜色;“菜”和“豆”也是名词,都表示一种食物;“子”和“儿”也是名词,表示孩子。连起来又各表示一种鸟的名称,这可真称得上绝对了。
还有祝枝山给一位地主家写的一副对联:喂猪大如山耗子年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对联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就像书法一样,关键是看读者的停顿。停顿处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就大大不同了。如这副对联如果念成“喂猪大如山,耗子年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那还好;如果念成“喂猪大如山耗子,年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那可就糟糕透了。
当然,这些都是的与父亲一起干活时父亲给我们讲的,因为他没有空闲时间。
父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干活,然而,我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听说父亲读完高中后就拜师学了木工,当然略有所成,但是由于家庭的各种原因,使他在木工方面没有得到发挥和发展。后来在务农无法改变家庭的困境的情况下,他只好步入打工深涯。但是岁月不待人,如今的父亲已是知天命之年,看来打工也即将无法打下去了。那时哥哥的读书费用和家庭的一切费用将从何而来?
记得在一个月明风清之夜,我、哥哥和父亲坐在房屋左边的一块大石板上闲聊。当谈到家庭的经济和人生方面的时候,父亲陷入了沉思。我清楚地记得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虽然读了点书,也曾有过一些梦想,但最后一事无成,导致现在你们也跟着受苦受累„„好好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好了书,有了出路,就不要再像我这样干苦活了,拼血汗了„„
父亲常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他的品质,不仅使我们钦佩,而且我家周围的人也是为之赞叹。他曾经对我们说:“人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能缺德;虽然在经济方面我穷,但是我志气不穷;虽然‘斯是陋室’,但是‘唯吾德馨’就足够了”。
于是,我常问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家庭中,我感到了累吗?有了他,我能不感到荣幸和自豪吗?在他的教诲下,我能不认真学习吗„„
啊,父亲,久别的你在远方还好吗?
我的母亲
纳雍县新房中学八年级(3)班 李发海
自从父亲外出打工后,家里的一切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井然有序,急时妥贴,因此我对母亲常怀着一颗埋怨之心,因为家里的一切事都是她亲自操纵着。
春天播种期,别人家的庄稼几天就栽完了,而我家呢,虽然每天都在不停地栽种,可总是要落后十几天或一个月。这不是我家地比别人家多,我觉得是母亲太慢。秋天收割时,别人家是选择晴天,几天就干完,而我家呢,不是冒风就是顶雨的还是要落后。
每当我放学回家时,总是锅也空空,碗也空空。常常是自己动手生火做饭。还要干许许多多的家务,有时会不明不白的生气。
记得有一次,另外一个村有户人家办宴席,母亲直到天黑了才从地里急匆匆赶回来。于是,我到那家去送礼,一个人在晚上走了很远一段偏僻而又可怕的山路,当时我恼羞成怒。但是,这一天,终于使我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
深秋的风吹得外面的枯叶哗啦哗啦地响,天空中下着小雨。去衣服穿得不多,不禁打了几个寒战。此时家里正好没喂猪的菜,也没有猪草。难道就要让这几头猪饿一天吗?不然,这么冷的天,谁愿意着雨,去找猪草呢!我是死活也不会到那很远的地方去背菜或割猪草的„„我正这样想着,突然看见母亲已戴着围巾,背着花箩走进了雨中。我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身影,并反问世自己,难道这些事情我不能做吗?情不自禁,眼泪已打湿了我眼角。.
突然,我似乎发现了什么重大秘密。昔日家里的事情为什么完成得那样慢,家里那么乱,原因何在?这是不上以前我觉得母亲太慢了吗?不,不是。我发现了,原来是家里的事太多,而这些事又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
怎么会不慢些,不乱些呢?例如:种庄稼、做饭、喂牲口等全都要经过母亲一个人去做。一个人只有一双手,一双手不能做多少事情。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读书,即使我放学回家,也帮不多大的忙。我的母亲总是认认真真地做好家里的每一件事,她没有怨言。一个人能将这么多事做完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以前我不应该不理解她和责怪她。
现在想起,我觉得很惭愧,很对不起母亲。我必须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来回报她,并且要多抽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这个家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