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服务期和竞业限制--跳槽者必读

案情黄某于2003年7月1日应聘到某中外合资公司任销售部经理,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违约金为人民币5万元。公司为其配置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汽车一部供其使用。2003年10月,公司又送黄某到日本培训3个月,当时签订了培训协议。培训协议规定:公司承担黄某在培训期间的所有费用,培训期满后,黄某必须履行完5年的劳动合同,并且在从公司离职后3年内不得到与公司有竞争业务的其它公司任职,否则,公司有权要求黄某偿付培训费并支付违约金。黄某回国后为公司仅服务了一年,便辞职到另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黄某偿付全部培训费并支付违约金,同时,由于黄某到与其有竞争业务的广告公司任职,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黄某赔偿公司因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因职员违反劳动合同,擅自离职引起的关于承担违约责任的劳资争议案例,主要涉及违约金、服务期和竞业限制三个问题。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并对双方产生约束力,必须认真履行,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共有三种:1、劳动者可以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在法定的特殊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在其他大多数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而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他们的法定权利,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本案中,用人单位却对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约定了5万元的违约金。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违约行为设定违约金的,仅限于下列情形:(一)违反服务期约定的;(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的。”本案中用人单位已经对劳动者的服务期作了5年的约定,因此违约金条款是否合法有效,关键还要看劳动合同对服务期的约定是否有效。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对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劳动者的服务期作出约定。本案中,公司为黄某配置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汽车一部供其使用,可以视为提供了特殊待遇。同时,公司又出资送黄某到日本培训了3个月,因此双方对服务期的约定也是合法有效的。由此该违约金条款合法有效。此外,双方在劳动合同中还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6条的规定:“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本案中由于公司并没有给予黄某经济补偿,因此该竞业限制条款是无效的。综上,双方关于劳动合同服务期和违约金的约定都是合法有效的,黄某未履行完合同即辞职,是一种违约行为,公司有权要求黄某支付5万元违约金。而培训费,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的规定,用人单位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在合同期内,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费用;约定服务期的,按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以职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由于黄某已为公司服务了一年,因此公司只能要求黄某返还全部培训费金额的五分之四。提示:职员跳槽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第二、自己与公司间是否有关于违约金的约定及其法律效力;第三、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中是否有竞业禁止的条款及其法律效力。跳槽时谨慎加小心,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事,方可避免争议或损失的发生。<

案情黄某于2003年7月1日应聘到某中外合资公司任销售部经理,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违约金为人民币5万元。公司为其配置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汽车一部供其使用。2003年10月,公司又送黄某到日本培训3个月,当时签订了培训协议。培训协议规定:公司承担黄某在培训期间的所有费用,培训期满后,黄某必须履行完5年的劳动合同,并且在从公司离职后3年内不得到与公司有竞争业务的其它公司任职,否则,公司有权要求黄某偿付培训费并支付违约金。黄某回国后为公司仅服务了一年,便辞职到另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黄某偿付全部培训费并支付违约金,同时,由于黄某到与其有竞争业务的广告公司任职,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黄某赔偿公司因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因职员违反劳动合同,擅自离职引起的关于承担违约责任的劳资争议案例,主要涉及违约金、服务期和竞业限制三个问题。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并对双方产生约束力,必须认真履行,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共有三种:1、劳动者可以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在法定的特殊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在其他大多数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而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他们的法定权利,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本案中,用人单位却对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约定了5万元的违约金。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违约行为设定违约金的,仅限于下列情形:(一)违反服务期约定的;(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的。”本案中用人单位已经对劳动者的服务期作了5年的约定,因此违约金条款是否合法有效,关键还要看劳动合同对服务期的约定是否有效。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对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劳动者的服务期作出约定。本案中,公司为黄某配置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汽车一部供其使用,可以视为提供了特殊待遇。同时,公司又出资送黄某到日本培训了3个月,因此双方对服务期的约定也是合法有效的。由此该违约金条款合法有效。此外,双方在劳动合同中还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6条的规定:“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本案中由于公司并没有给予黄某经济补偿,因此该竞业限制条款是无效的。综上,双方关于劳动合同服务期和违约金的约定都是合法有效的,黄某未履行完合同即辞职,是一种违约行为,公司有权要求黄某支付5万元违约金。而培训费,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的规定,用人单位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在合同期内,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费用;约定服务期的,按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以职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由于黄某已为公司服务了一年,因此公司只能要求黄某返还全部培训费金额的五分之四。提示:职员跳槽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第二、自己与公司间是否有关于违约金的约定及其法律效力;第三、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中是否有竞业禁止的条款及其法律效力。跳槽时谨慎加小心,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事,方可避免争议或损失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员工培训.考核及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
  • 员工培训.考核及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时间:2010年12月10-11日 深圳:12月17-18日 上海:12月24-25日 北京 费用:2500元/人(包括授课费.讲义.证书.午餐等) 课程背景 <中 ...查看


  • 竞业限制与保密条款,新劳动法实施后的案例
  • 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前不久,某地A农药厂就其原副总高某"跳槽"到同行业别的企业工作,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以高某"擅自离职"违反劳动合同中&q ...查看


  • 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
  • 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 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以是否限制范围来划分,我国对违约金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允许.禁止.限制.依违约金的适用范围,我们可以把违约金概括为任意 ...查看


  • 订立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 订立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就业工作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法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都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它也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 ...查看


  • 保护劳动者权益新[劳动合同法]的十大解读
  • 保护劳动者权益 新<劳动合同法>的十大解读 南开大学法学院 陈耀东 王爻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是整个劳动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劳动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依据.劳动合同作为直接沟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桥梁,与每个劳动者的 ...查看


  • 案例精选劳动合同纠纷5
  • 案例精选笔记之劳动合同纠纷类 提供虚假学历获聘,劳动合同被判无效 2003年8月,徐某持复旦大学信息和国际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到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一家电子公司谋到了一份人事经理兼总裁助理的工作,每月工资为9000元.此后在公司工作的四年内,徐 ...查看


  • [劳动合同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之我见
  • 法律 园地 想 < 劳动合同法>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之我 黄 利 民 (科铜都粉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 摘要 : 劳动合同法不只是保 护劳动者权 益的法律 , 也是推动企业规范性 发展 , 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 E 法 ...查看


  • 用工风险规避最新
  • 企业用工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现有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用工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作为用人单位,应当革除以往陈旧的用工观念,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 第一章 影响与风险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 ...查看


  • 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 保 密 及 竞 业 限 制 协 议 (高级管理人员) 保密协议(一) 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 鉴于乙方知悉甲方的商业秘密,为保护甲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甲乙双方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甲乙双方经协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