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上海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集锦

08-1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

08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2分)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

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

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 .

(2)乃诣丞相府归马( ) .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

(2分)

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4分)

09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

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

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

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皆视为己子矣( ) (2)竟复具一德 (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白者频来顾视之

14.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用原

文语句回答)(2分)

15.文中的“一德”指的

是 。(3分)

10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

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

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

则表现了他 的 态度。

(3分)

11

(四)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

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卓,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

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云( ) (2)得 (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 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 (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 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

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

12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

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

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

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 ”的神情和“ ”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13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②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③书也。

【注】①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②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③漫:随便。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人初不知其故.( ) .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14.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

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

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

答案:

08

答案:㈣(12分)⒎(4分)⑴还,归还(2分)⑵往,到„„去(2分) ⒏(2分)D⒐(2分)想确认马是谁的 ⒑(4分)仁厚(宽厚、宽容)(2

分)诚实(2分)

09

答案:

12. 当做是 具备 具有

13. 白鸡时时的来看望黄鸡的幼雏

14.

15.慈及其相近意思的词语

10

答案:

12.日常 居家 在家时 其实

13.A

14.诗本音卷二稿 再为鼠啮

15.豁达 勤奋好学

11

答案

12.说 获得 得到

13.A

14.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12

12.好,做

13. B(未经洗涤的)

14.喜,赐

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13

12.(1)原因、缘故 (2)是

13.A

14.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15.B(3分)A(1分)

08-1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

08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2分)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

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

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 .

(2)乃诣丞相府归马( ) .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

(2分)

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4分)

09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

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

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

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皆视为己子矣( ) (2)竟复具一德 (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白者频来顾视之

14.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用原

文语句回答)(2分)

15.文中的“一德”指的

是 。(3分)

10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

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

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

则表现了他 的 态度。

(3分)

11

(四)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

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卓,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

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云( ) (2)得 (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 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 (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 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

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

12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

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

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

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 ”的神情和“ ”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13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②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③书也。

【注】①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②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③漫:随便。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人初不知其故.( ) .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14.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

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

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

答案:

08

答案:㈣(12分)⒎(4分)⑴还,归还(2分)⑵往,到„„去(2分) ⒏(2分)D⒐(2分)想确认马是谁的 ⒑(4分)仁厚(宽厚、宽容)(2

分)诚实(2分)

09

答案:

12. 当做是 具备 具有

13. 白鸡时时的来看望黄鸡的幼雏

14.

15.慈及其相近意思的词语

10

答案:

12.日常 居家 在家时 其实

13.A

14.诗本音卷二稿 再为鼠啮

15.豁达 勤奋好学

11

答案

12.说 获得 得到

13.A

14.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12

12.好,做

13. B(未经洗涤的)

14.喜,赐

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13

12.(1)原因、缘故 (2)是

13.A

14.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15.B(3分)A(1分)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查看


  • 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张仁文
  • 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张仁文 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张仁文 一. 试卷情况分析 三月份语文调考试卷满分120分,分五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7个小题共8分,考查学生古诗名句积累.试题注重了积累理解,既有上下句的衔接默写又有迁 ...查看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高考语文备考计划
  • 2014高考语文备考计划 随着高三学生的毕业,我们高二学生也提前升入了高三,对于高三的学习,我们不能没有计划.2013年高考语文命题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凸显语文性,蕴涵语文味,既保持了高考试题的特色,又体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1年安徽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 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 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 经??关雎>) ② ...查看


  • 2013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潍坊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 ...查看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