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shengtai

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生物工程一班 2009216001 何玉英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对城市发展起的作用来概括说明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群 长株潭 城市发展 作用

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经济社会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这种地域空间的结构、功能和地理尺度在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发生演进,从而出现了从城乡对立向城乡融合的转变、从各城镇独立发展向相互依赖发展的转变,进而在一些地理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形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且相互联系密切的城市群。研究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对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城市群

1.1什么是城市群

城市群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城市群最早是由法国城市学家戈特曼1957年命名的,他在其著名论文《Mega—lopolis))中研究了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由一连串的大都市区聚合形成的连绵逶迤的大城市经济地区,把这种巨大的城市空间形态用原意为巨大的城邦的希腊词“Megalopolis”来命名。戈氏在当时就预言,城市群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若干都市区的空间聚集是城市化成熟地区城市地域体系组织形式演进的趋向,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最早出现城市群的是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之后,欧美各发达国家许多地区都形成城市群。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出现了向城市群发展的趋势。www.baidu.com

1.2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1.2.1区位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及土壤植被等方面。区位条件是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城市群的形成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袤的腹地市场;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陆路交通和航行(主要对港口)提供了便利,也为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城市化的发展准备了区位条件。

1.2.2交通通讯条件

交通通讯条件既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发达的通讯条件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群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联系以及资金、信息、物资和人口等的汇流提供了技术支撑。

1.2.3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

城市群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的培养器,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产业推动的结果。因为新技术的产生是新产业形成的前提,而新产业的产生和主导产业的演替、产业结构的转换决定了城市区域经济的自我增长和自我发展能力,构成了决定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一个区域中,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特定功能,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或大系统。1+1>2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即部分组成系统后,超过原来部分之和的力量。

2.城市群的功能

2.1城市群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 “城市群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群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群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群的内聚力” (薛东前等,2000)。“国际性城市群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水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 ”(周玲强,2000)。“事实证明,城市群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 ,通过‘发展极’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在这种传播与扩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质

(张鸿雁,1999)流等都处在一个增值的循环之中” 。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问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使城市群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广州、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广州和深圳经济之所以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三个城市都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区域的整体力最对单个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城市群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城市群作为区域最发达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大连在辽宁带状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就是发挥大连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作用,千方百计地在各个领域为辽宁带状城市群搞好服务,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经济振兴创造条件” ”(刘昌阳,1998)。“城市群是联接国内与海外的枢纽,是国家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通道。城市群是我国在21世纪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框架的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源地。城市群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先区域,是21世纪中国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沿海城市群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说明,它们将起着带动中国整体走向繁荣的作用,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火

(赵永革,1995) 车头。”

从全球看,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地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地区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和德国中部城市群等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有较快和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城市群是其所处区域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潜力最大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2.3.城市群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群都强调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京津两个大城市拥有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大连要通过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辽宁带状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增长极的构建使中心城市有了支撑点、扩散点 ”。“构建大西安经济圈,发挥西安在陕西及陆桥经济带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并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城市群的辐射力包括两个阶段:在城市群发展的初期,其辐射力表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由市区延伸至郊区,核心是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用地的外延扩展。在城市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间的各种联系(人、财、物和信息)加强,形成区域城市群的网状辐射,以交通线为纽带。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增强,城市群内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间的联系密度增大。

3.长株潭城市群

3.1长株潭城市群的概况

长株潭位于湖南省中东部,也是我国南方腹地的核心位置,南有开放程度很高的珠江三角洲,北有产业基础较好的长江产业带。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长株潭承

东启西的中介区位。长株潭可同时接受长江产业带与华南经济圈的双重辐射,成为介于两大经济区域边际地带的新兴增长极。此外,从湖南省的角度来看,长株潭北接洞庭湖区,南连衡阳、郴州两市,西通湘西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地域。

3.2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

3.2.1 长沙

长沙市的发展定位为湖南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长株潭都市区的核心片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3.2.2 株州

株洲市的发展定位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重化工业基地.长株潭都市区的重要片区。重点发展以铁路机械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一部分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壮大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构建高水平的现代物流中心。

3.2.3 湘潭

湘潭市的发展定位为湘中区域中心城市.钢铁和汽车工业基地,湖南省科教次中心,长株潭都市区重要片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机电光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钢铁、机电、汽车、建材等工业部门。

长株潭的发展定位为湖南省中心城市群,长江中游地区和我国南方中部的主体增极,我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沟通华南经济圈与长江产业带、沿海较发达地区与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枢纽。

3.3长株潭城市群的影响和作用

当前.湖南经济实力居全国第13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水平长期偏低。城市化水平低、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有限,是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南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着力推进,务必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作为发展支撑,而长株潭则担负着这一历史重任。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及产业发展变化过程要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其对湖南

段行星工业化的进程的推动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3.3.1产业能量聚集阶段

此阶段中,城市群通过对其在能源、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产业布局、人力资源、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使城市群成为某个区域的经济核。它能吸引大量人口和产业,形成人口、产业、资本、技术的聚集现象,从而产生聚集效应,改变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布局。因此,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其主要功能是聚集相关产业,提高自身工业化水平,而对其相关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力较小。有时还会起负作用(因为城市群巨大的聚合力能将相关区域的若干骨干企业聚集到城市群内,从而削弱相关区域的工业化水平)。从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状态来看.该城市群目前处于这一发展阶段。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为产业的聚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已有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如韩国LG公司,荷兰菲利浦公司,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以及国内的三一重工、长丰猎豹等。这些企业的进驻,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将逐步影响三市的产业结构布局。2002年长株潭三市GDP合计为1430.5亿,元,合计产业结构比为11.8:43.7:44.5。与2000年相比,三市GDP合计增长23.1%。三市合计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下降了1 7个百分比,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显然,三

www.baidu.com 市通过一体化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3.2产业能量提升阶段

城市群通过改善其投资环境,一方面能吸引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另一方面使城市群内原有企业相互之间进行整合的同时也与外来投资企业相互进行

整合,这将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聚集大规模相关企业群。企业群的聚集使城市群较易形成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从而使城市群就业发展进入到产业能量提升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将在两方面提升其产业能量,一是进行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如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其生产经营规模庞大,技术先进、销售渠道多、管理完善,在同行业具有领先优势;加之,这些大公司的进驻可以带动区域内相关企业(在材料、零辅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和有关产业(生活服务产业)的聚集发展,进行规模经营。这降低了有关产品和服务的威本,反过来又为大公司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产业的能量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二是进行创新活动。优势产业内的大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拥有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它们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因此,他们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也导致新技术、新产品、新组织、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营销手段从他们内部不断涌现出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使新产品的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从而显著提高产业的能量水平。

对于长株潭三市来说,应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软、硬环境,使之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组织、新生产方法和营销手段以至于新产业的孵化基地。同时,要积极开发三市之间的连绵带。加大连绵带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三市形成交融贯通的一体化大都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留住来投资的企业,才能使三市产业的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升,产业能量才能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实现城市群产业的大规模扩散创造良好的条件。

3.3.3 产业能量扩散阶段

城市群内产业发展经过产业能量聚集和产业能量提升两个阶段后,产业能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向外释放出来。这样一个释放过程称为产业能量扩散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群内产业经过前两阶段发展后,其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并形成规模。而当新产品规模生产后,老产品因相对成本上升产品滞销,将在城市群内逐步失去其优势地位,成为夕阳产品,因而需要寻找生产成本较低且具有销售市场潜力又有利可图的地方生产、销售。产业的这种内在的关于产品地域布局的需要,将引起产业能量的扩散。二是城市群内产业经过前两个阶段发展,将不断扩大其聚集规模。但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产业聚集规模过大,将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就会出现聚集负效应。这是由于产业过度聚集将使城市群中部分资源利用达到极限,导致严重短缺现象。而这些资源可能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补充或补充成本太高,从而产生聚集负效应。常见的如土地价格、交通、电力、供水、垃圾处理等。聚集负效应,也迫使一些产业进行能量扩散,将部分或全部产品的生产搬离聚集地,分散到其它地区三是城市群内新产品的投产向各方面条件更适合的地域聚集,而产生能量扩散,如创智将其软件开发的一部分移至深圳。此外城市群内各主导产品的原辅材料及相关零配件的生产,仍然可能不断地移至其它地方,而产生能量扩散。

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长株潭城市群,将对湖南工业化进程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但应当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都必须进行大规模产业能量扩散,才能提高其相关区域的工业化水平。有些城市群自身的产业聚集发展,就足以带动相关区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如日本的东海道城市群是以东京、名古屋、大报阪三大城市为核心,包括横滨、川琦、京都、神户等大城市。这里集中了日本半数以上的人口和80%的工业,是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长株潭城市群现(2OOO年)有人口(包括郊县农村人口 )只有1238万人,仅占全省的18.5%。其中城镇人口则不到5%;GDP(2002年)三市为1430.5亿元。只占全省的33% 。而衡量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也只636亿元。只占全省第三产业的36.2%,所以它短期内难以像上述日本的城市群一样集中湖南的主要人口和工业。

因此,对于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来说,除三市本身产业化发展的贡献外,将三市的产业能量向诸如衡阳、岳阳、常德、益阳、邵阳、娄底等次级经济核城市扩散转移,形成所谓1小时、2小时、3小时经济圈,从而推动全省各地市的工业化进程,提升全省的工业化水平是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序威,周一星.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OO0. 2.姚士谋.中国城市群.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3.上海正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 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北京:学

林出版社,2003.

4.许经勇,任柏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4). 5. 薛东前等 城市群形成演化的背景条件分析.城市地域与研究,2000(12)

6. 周玲强等 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2O00(3)

7. 刘昌阳 大连在辽宁带状城市群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1998(9)

8. 赵永革 论中国都市连绵区的形和发展的意义.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 (2)

9. 苏雪串 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2)

10.李玲玲 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6)

11.周国华,朱翔,唐承亮 长株潭城镇等级体系优化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3)

12.段行星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13.朱翔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14.www.baidu.com

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生物工程一班 2009216001 何玉英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对城市发展起的作用来概括说明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群 长株潭 城市发展 作用

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经济社会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这种地域空间的结构、功能和地理尺度在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发生演进,从而出现了从城乡对立向城乡融合的转变、从各城镇独立发展向相互依赖发展的转变,进而在一些地理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形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且相互联系密切的城市群。研究中国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对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城市群

1.1什么是城市群

城市群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城市群最早是由法国城市学家戈特曼1957年命名的,他在其著名论文《Mega—lopolis))中研究了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由一连串的大都市区聚合形成的连绵逶迤的大城市经济地区,把这种巨大的城市空间形态用原意为巨大的城邦的希腊词“Megalopolis”来命名。戈氏在当时就预言,城市群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若干都市区的空间聚集是城市化成熟地区城市地域体系组织形式演进的趋向,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最早出现城市群的是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之后,欧美各发达国家许多地区都形成城市群。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出现了向城市群发展的趋势。www.baidu.com

1.2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1.2.1区位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及土壤植被等方面。区位条件是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城市群的形成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袤的腹地市场;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陆路交通和航行(主要对港口)提供了便利,也为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城市化的发展准备了区位条件。

1.2.2交通通讯条件

交通通讯条件既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发达的通讯条件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群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联系以及资金、信息、物资和人口等的汇流提供了技术支撑。

1.2.3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

城市群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的培养器,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产业推动的结果。因为新技术的产生是新产业形成的前提,而新产业的产生和主导产业的演替、产业结构的转换决定了城市区域经济的自我增长和自我发展能力,构成了决定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一个区域中,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特定功能,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或大系统。1+1>2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即部分组成系统后,超过原来部分之和的力量。

2.城市群的功能

2.1城市群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 “城市群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群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群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群的内聚力” (薛东前等,2000)。“国际性城市群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水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 ”(周玲强,2000)。“事实证明,城市群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 ,通过‘发展极’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在这种传播与扩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质

(张鸿雁,1999)流等都处在一个增值的循环之中” 。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问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使城市群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广州、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广州和深圳经济之所以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三个城市都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区域的整体力最对单个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城市群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城市群作为区域最发达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大连在辽宁带状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就是发挥大连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作用,千方百计地在各个领域为辽宁带状城市群搞好服务,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经济振兴创造条件” ”(刘昌阳,1998)。“城市群是联接国内与海外的枢纽,是国家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通道。城市群是我国在21世纪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框架的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源地。城市群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先区域,是21世纪中国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沿海城市群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说明,它们将起着带动中国整体走向繁荣的作用,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火

(赵永革,1995) 车头。”

从全球看,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地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地区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和德国中部城市群等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有较快和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城市群是其所处区域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潜力最大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2.3.城市群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群都强调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京津两个大城市拥有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大连要通过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辽宁带状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增长极的构建使中心城市有了支撑点、扩散点 ”。“构建大西安经济圈,发挥西安在陕西及陆桥经济带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并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城市群的辐射力包括两个阶段:在城市群发展的初期,其辐射力表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由市区延伸至郊区,核心是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用地的外延扩展。在城市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间的各种联系(人、财、物和信息)加强,形成区域城市群的网状辐射,以交通线为纽带。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增强,城市群内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间的联系密度增大。

3.长株潭城市群

3.1长株潭城市群的概况

长株潭位于湖南省中东部,也是我国南方腹地的核心位置,南有开放程度很高的珠江三角洲,北有产业基础较好的长江产业带。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长株潭承

东启西的中介区位。长株潭可同时接受长江产业带与华南经济圈的双重辐射,成为介于两大经济区域边际地带的新兴增长极。此外,从湖南省的角度来看,长株潭北接洞庭湖区,南连衡阳、郴州两市,西通湘西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地域。

3.2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

3.2.1 长沙

长沙市的发展定位为湖南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长株潭都市区的核心片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3.2.2 株州

株洲市的发展定位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重化工业基地.长株潭都市区的重要片区。重点发展以铁路机械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一部分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壮大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构建高水平的现代物流中心。

3.2.3 湘潭

湘潭市的发展定位为湘中区域中心城市.钢铁和汽车工业基地,湖南省科教次中心,长株潭都市区重要片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机电光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钢铁、机电、汽车、建材等工业部门。

长株潭的发展定位为湖南省中心城市群,长江中游地区和我国南方中部的主体增极,我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沟通华南经济圈与长江产业带、沿海较发达地区与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枢纽。

3.3长株潭城市群的影响和作用

当前.湖南经济实力居全国第13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水平长期偏低。城市化水平低、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有限,是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南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着力推进,务必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作为发展支撑,而长株潭则担负着这一历史重任。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及产业发展变化过程要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其对湖南

段行星工业化的进程的推动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3.3.1产业能量聚集阶段

此阶段中,城市群通过对其在能源、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产业布局、人力资源、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使城市群成为某个区域的经济核。它能吸引大量人口和产业,形成人口、产业、资本、技术的聚集现象,从而产生聚集效应,改变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布局。因此,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其主要功能是聚集相关产业,提高自身工业化水平,而对其相关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力较小。有时还会起负作用(因为城市群巨大的聚合力能将相关区域的若干骨干企业聚集到城市群内,从而削弱相关区域的工业化水平)。从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状态来看.该城市群目前处于这一发展阶段。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为产业的聚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已有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如韩国LG公司,荷兰菲利浦公司,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以及国内的三一重工、长丰猎豹等。这些企业的进驻,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将逐步影响三市的产业结构布局。2002年长株潭三市GDP合计为1430.5亿,元,合计产业结构比为11.8:43.7:44.5。与2000年相比,三市GDP合计增长23.1%。三市合计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下降了1 7个百分比,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显然,三

www.baidu.com 市通过一体化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3.2产业能量提升阶段

城市群通过改善其投资环境,一方面能吸引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另一方面使城市群内原有企业相互之间进行整合的同时也与外来投资企业相互进行

整合,这将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聚集大规模相关企业群。企业群的聚集使城市群较易形成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从而使城市群就业发展进入到产业能量提升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将在两方面提升其产业能量,一是进行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如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其生产经营规模庞大,技术先进、销售渠道多、管理完善,在同行业具有领先优势;加之,这些大公司的进驻可以带动区域内相关企业(在材料、零辅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和有关产业(生活服务产业)的聚集发展,进行规模经营。这降低了有关产品和服务的威本,反过来又为大公司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产业的能量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二是进行创新活动。优势产业内的大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拥有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它们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因此,他们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也导致新技术、新产品、新组织、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营销手段从他们内部不断涌现出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使新产品的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从而显著提高产业的能量水平。

对于长株潭三市来说,应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软、硬环境,使之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组织、新生产方法和营销手段以至于新产业的孵化基地。同时,要积极开发三市之间的连绵带。加大连绵带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三市形成交融贯通的一体化大都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留住来投资的企业,才能使三市产业的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升,产业能量才能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实现城市群产业的大规模扩散创造良好的条件。

3.3.3 产业能量扩散阶段

城市群内产业发展经过产业能量聚集和产业能量提升两个阶段后,产业能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向外释放出来。这样一个释放过程称为产业能量扩散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群内产业经过前两阶段发展后,其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并形成规模。而当新产品规模生产后,老产品因相对成本上升产品滞销,将在城市群内逐步失去其优势地位,成为夕阳产品,因而需要寻找生产成本较低且具有销售市场潜力又有利可图的地方生产、销售。产业的这种内在的关于产品地域布局的需要,将引起产业能量的扩散。二是城市群内产业经过前两个阶段发展,将不断扩大其聚集规模。但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产业聚集规模过大,将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就会出现聚集负效应。这是由于产业过度聚集将使城市群中部分资源利用达到极限,导致严重短缺现象。而这些资源可能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补充或补充成本太高,从而产生聚集负效应。常见的如土地价格、交通、电力、供水、垃圾处理等。聚集负效应,也迫使一些产业进行能量扩散,将部分或全部产品的生产搬离聚集地,分散到其它地区三是城市群内新产品的投产向各方面条件更适合的地域聚集,而产生能量扩散,如创智将其软件开发的一部分移至深圳。此外城市群内各主导产品的原辅材料及相关零配件的生产,仍然可能不断地移至其它地方,而产生能量扩散。

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长株潭城市群,将对湖南工业化进程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但应当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都必须进行大规模产业能量扩散,才能提高其相关区域的工业化水平。有些城市群自身的产业聚集发展,就足以带动相关区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如日本的东海道城市群是以东京、名古屋、大报阪三大城市为核心,包括横滨、川琦、京都、神户等大城市。这里集中了日本半数以上的人口和80%的工业,是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长株潭城市群现(2OOO年)有人口(包括郊县农村人口 )只有1238万人,仅占全省的18.5%。其中城镇人口则不到5%;GDP(2002年)三市为1430.5亿元。只占全省的33% 。而衡量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也只636亿元。只占全省第三产业的36.2%,所以它短期内难以像上述日本的城市群一样集中湖南的主要人口和工业。

因此,对于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来说,除三市本身产业化发展的贡献外,将三市的产业能量向诸如衡阳、岳阳、常德、益阳、邵阳、娄底等次级经济核城市扩散转移,形成所谓1小时、2小时、3小时经济圈,从而推动全省各地市的工业化进程,提升全省的工业化水平是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序威,周一星.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OO0. 2.姚士谋.中国城市群.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3.上海正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 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北京:学

林出版社,2003.

4.许经勇,任柏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4). 5. 薛东前等 城市群形成演化的背景条件分析.城市地域与研究,2000(12)

6. 周玲强等 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2O00(3)

7. 刘昌阳 大连在辽宁带状城市群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1998(9)

8. 赵永革 论中国都市连绵区的形和发展的意义.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 (2)

9. 苏雪串 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2)

10.李玲玲 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6)

11.周国华,朱翔,唐承亮 长株潭城镇等级体系优化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3)

12.段行星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13.朱翔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14.www.baidu.com


相关文章

  • 石油闪点.燃点的含义
  • 闪点的定义是: 标准条件下能使液体释放出足够的蒸气而形成能发生闪燃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液体最低温度.在油品中通俗的讲,闪点是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并按一定的间隔用火焰在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上划过,能使油面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 ...查看


  • 热水器品牌
  • 空气能十大品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十大品牌榜中榜,什么空气能热水器好[2012] 1 美的Midea (始于1968年,中国驰名商标,上市公司,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之一,中国企业500强,广东美的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2 格力GREE (高新技术 ...查看


  • 城市规划考研整理
  • 目录 建设史理论辨析(P1~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阿尔伯蒂--<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盖迪斯--综合规划思想.芒福德.马塔--带形城市.戈涅--工业城市.柯布西耶.广亩 ...查看


  •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区域经济理论解释
  • ������������������� 城市探索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区域经济理论解释 刘芳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 宝鸡 721013 �摘要�本文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不同地区城市人口密度的差异,并通 ...查看


  • 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
  • 浅谈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王世彤 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国际友好城市,把国际友好城市的数量和交往质量,作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总体来说,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国际友城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 ...查看


  • 西媒:中国"城市外交"不受限级别 发挥独特作用
  • 2016-10-24 10:50: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张程 核心提示:中国以十分坚定和明智的方式推动建立在多种形式和渠道基础上的全方位外交:民间外交.高校和文化机构之间的交往,以及近来兴起的智库间交流都获得了官方的支持. 参考 ...查看


  •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 ...查看


  • 城市化释义
  • 第16卷第1期2004年1月 V o l. 16N o. 12004. 1 嘉兴学院学报 ・77・ J ournal of J iax ing College 城市化 周 毅 释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0) 摘 要 ...查看


  • 国家中心城市
  • "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概念是国家层面提出来的.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国家级中心城市名单:2010年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