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作为文化的传播》
第一部分:概述
《作为文化的传播》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播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技术与文化。每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在传播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传播另一源流之传播的仪式观,并且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以及文化研究之困境。而在技术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电子革命的神话(与约翰•j•奎克合著)、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未来的历史(与约翰•j•奎克合著)、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社会变迁,从而促使传播学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这一章节中,作者专门对英尼斯的相关著作及观点做了论述和评价,其论述方式和观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第二部分:有关传播学的相关思考
a) 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是信息或讯息交换,是一种活动。大约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非语言的手势进行交流,这样的一种交流实际上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和沟通。后来人们又通过进化用语言交流,随着人们所处的世界的日渐复杂,人们大脑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储存于体外的记忆。于是,传播量的增加促进了传播媒介的出现。而这些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时又刺激着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了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
传播的传递观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是美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种观点。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它指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通常用传授、发送、传送或把信息传给他人来定义传播。了解到传播的传递观后,本文则主要重点解说传播的仪式观。
b) 技术与文化:时间、空间与传播手段
哈罗德•英尼斯是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晚年研究传播学。他一生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其代表作是《传播的偏向》与《帝国与传播》。
在对传播媒介的探讨中,从早先的符号和象征物到人类发明了文字。文字各自的载体是不同的,有些是楔子,有些是纸草。
读书报告《作为文化的传播》
第一部分:概述
《作为文化的传播》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播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技术与文化。每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在传播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传播另一源流之传播的仪式观,并且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以及文化研究之困境。而在技术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电子革命的神话(与约翰•j•奎克合著)、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未来的历史(与约翰•j•奎克合著)、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社会变迁,从而促使传播学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这一章节中,作者专门对英尼斯的相关著作及观点做了论述和评价,其论述方式和观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第二部分:有关传播学的相关思考
a) 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是信息或讯息交换,是一种活动。大约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非语言的手势进行交流,这样的一种交流实际上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和沟通。后来人们又通过进化用语言交流,随着人们所处的世界的日渐复杂,人们大脑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储存于体外的记忆。于是,传播量的增加促进了传播媒介的出现。而这些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时又刺激着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了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
传播的传递观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是美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种观点。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它指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通常用传授、发送、传送或把信息传给他人来定义传播。了解到传播的传递观后,本文则主要重点解说传播的仪式观。
b) 技术与文化:时间、空间与传播手段
哈罗德•英尼斯是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晚年研究传播学。他一生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其代表作是《传播的偏向》与《帝国与传播》。
在对传播媒介的探讨中,从早先的符号和象征物到人类发明了文字。文字各自的载体是不同的,有些是楔子,有些是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