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作为文化的传播]

读书报告《作为文化的传播》

第一部分:概述

《作为文化的传播》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播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技术与文化。每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在传播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传播另一源流之传播的仪式观,并且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以及文化研究之困境。而在技术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电子革命的神话(与约翰•j•奎克合著)、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未来的历史(与约翰•j•奎克合著)、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社会变迁,从而促使传播学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这一章节中,作者专门对英尼斯的相关著作及观点做了论述和评价,其论述方式和观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第二部分:有关传播学的相关思考

a) 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是信息或讯息交换,是一种活动。大约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非语言的手势进行交流,这样的一种交流实际上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和沟通。后来人们又通过进化用语言交流,随着人们所处的世界的日渐复杂,人们大脑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储存于体外的记忆。于是,传播量的增加促进了传播媒介的出现。而这些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时又刺激着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了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

传播的传递观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是美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种观点。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它指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通常用传授、发送、传送或把信息传给他人来定义传播。了解到传播的传递观后,本文则主要重点解说传播的仪式观。

b) 技术与文化:时间、空间与传播手段

哈罗德•英尼斯是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晚年研究传播学。他一生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其代表作是《传播的偏向》与《帝国与传播》。

在对传播媒介的探讨中,从早先的符号和象征物到人类发明了文字。文字各自的载体是不同的,有些是楔子,有些是纸草。

读书报告《作为文化的传播》

第一部分:概述

《作为文化的传播》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播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技术与文化。每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在传播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传播另一源流之传播的仪式观,并且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以及文化研究之困境。而在技术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电子革命的神话(与约翰•j•奎克合著)、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未来的历史(与约翰•j•奎克合著)、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社会变迁,从而促使传播学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这一章节中,作者专门对英尼斯的相关著作及观点做了论述和评价,其论述方式和观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第二部分:有关传播学的相关思考

a) 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是信息或讯息交换,是一种活动。大约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非语言的手势进行交流,这样的一种交流实际上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和沟通。后来人们又通过进化用语言交流,随着人们所处的世界的日渐复杂,人们大脑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储存于体外的记忆。于是,传播量的增加促进了传播媒介的出现。而这些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时又刺激着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了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

传播的传递观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是美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种观点。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它指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通常用传授、发送、传送或把信息传给他人来定义传播。了解到传播的传递观后,本文则主要重点解说传播的仪式观。

b) 技术与文化:时间、空间与传播手段

哈罗德•英尼斯是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晚年研究传播学。他一生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其代表作是《传播的偏向》与《帝国与传播》。

在对传播媒介的探讨中,从早先的符号和象征物到人类发明了文字。文字各自的载体是不同的,有些是楔子,有些是纸草。


相关文章

  • 创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果报告
  • 创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果报告 一.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20(?)年起,我校定位"经典诵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启动实施"2231"读书工 ...查看


  • 手机媒体App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调查
  • [摘 要]目前,大学生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成果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传播依赖媒体,而大学生是海量信息的接受者,并且智能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极大地得到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或几部.智能手机能够极大的满足用户的要求,本 ...查看


  • 第四届读书节宣传语
  • "经典与我同行,书香溢满校园" 南京理工大学第四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读书讲座(开幕式) 大学里的读书,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作为中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我们身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读书为学做研究,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
  • 292 294 学习方法 1.自读研习法.选择自己认为编制较好的语文试题进行研习并当众介绍. 2.合作讨论法.按照导师提出的阅读.写作或口语交际材料,在各自准备的基础上分组讨论设计测试题目. 3.尝试设计法.进入教学状态进行模拟教学,编制一 ...查看


  • 全民阅读十三五规划
  •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 2016年12月27日 11:58:5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王志艳)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倡导全民阅读"."推动 ...查看


  • 促进学生读科普名著的探究的总结
  • 促进学生读科普名著的探究之感 [内容摘要]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社会,阅读成为适应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尤其是科普书籍.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科普读物,善于唤起他们的思想共鸣,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 ...查看


  • 书吧设计调研报告
  • 书吧设计调研报告 书吧: 书吧是近些年在一些城市流行起来的一种读书场所,集图书馆.书店.茶馆或咖啡馆的特点于一身,人们可以在喝茶.喝咖啡.聊天的时候翻翻时尚杂志.流行小说,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身心. 我认为的书吧 书吧是由"书&qu ...查看


  • 农家书屋简介
  • 宾阳县新桥镇三友村委余村农家书屋简介 更新日期:2009-9-12 0:00:00 新桥镇三友村委余村农家书屋于2008年成立,是我村一个公益性的农家书屋,书屋辐射周边5个自然村4200名农村群众.书屋面积40平方米,藏书4000册,设专职 ...查看


  • 新华书店的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研究
  • 1.新华书店生存的意义 1.1新华书店概述 实体店( Physical store )是网络购物后出现的名词,是在一定的硬件设施(如营业场所)建立起来,地点相对固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它的商品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产品(如充值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