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记得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说过:“人的一生很漫长,但最关键的却只有那么几步„„”小学四年级就是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几步中的一步。
(一)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10~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中年向高年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已经与成人相当,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时期向少年时期的过渡期,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长必须用不同于幼儿和不同于少年教育的方式铸就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础。 (二)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来说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起书面言语就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学校教育的转变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同样,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欲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四年级是良好习惯培养和定型的时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在四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习惯,则需要经过特殊的努力才能够改正过来。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好习惯则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们终生受益。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变坏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 最基本的四个学习习惯是: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照这四点认真做的孩子成绩不会差。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或者改变不良的习惯需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一般来说,改变不良习惯比养成一项良好的习惯更为困难。对于孩子习惯
的培养家长需要注意:
·让孩子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并进行科学的行为训练比絮絮叨叨的说教更为有效; ·从严处要求,从点滴抓起;
·注重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习惯培养的动力应该是内力为主而外力为辅;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示范是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环节。
(三)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我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诚然,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为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呼唤家长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例如有的家长总是埋怨孩子没有毅力,但是自己却是没有毅力的典型。有的家长埋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埋怨孩子学习拖沓,做事马虎,而自己却做事没有计划,得过且过。例如,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说看电视不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而自己却没有充实的业余生活,一有空就打开电视。这样的家长如果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全家一起努力改掉不良的习惯,对孩子肯定是个很大的促进。 (四)孩子的学习需要管理。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己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管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惯的观点是不对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会学习的聪明孩子是家长培养的结果,决不是孩子自然成长的结果。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时刻刻留心,将教育寓于生活之中。
四年级孩子的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起居的管理而是学习管理。对四年级孩子的发展来说,关键的需求已经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求,而是通过学习管理来满足的。孩子学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情绪、信心、社会评价和人际交往,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学业成功。
管理孩子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孩子不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和不足。家长还要经常给孩子提供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让家庭评价成为孩子的一种监督,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祝愿各位家长工作顺利,教子成龙!
致家长的一封信——《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记得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说过:“人的一生很漫长,但最关键的却只有那么几步„„”小学四年级就是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几步中的一步。
(一)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10~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中年向高年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已经与成人相当,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时期向少年时期的过渡期,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长必须用不同于幼儿和不同于少年教育的方式铸就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础。 (二)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来说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起书面言语就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学校教育的转变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同样,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欲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四年级是良好习惯培养和定型的时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在四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习惯,则需要经过特殊的努力才能够改正过来。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好习惯则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们终生受益。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变坏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 最基本的四个学习习惯是: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照这四点认真做的孩子成绩不会差。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或者改变不良的习惯需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一般来说,改变不良习惯比养成一项良好的习惯更为困难。对于孩子习惯
的培养家长需要注意:
·让孩子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并进行科学的行为训练比絮絮叨叨的说教更为有效; ·从严处要求,从点滴抓起;
·注重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习惯培养的动力应该是内力为主而外力为辅;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示范是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环节。
(三)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我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诚然,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为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呼唤家长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例如有的家长总是埋怨孩子没有毅力,但是自己却是没有毅力的典型。有的家长埋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埋怨孩子学习拖沓,做事马虎,而自己却做事没有计划,得过且过。例如,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说看电视不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而自己却没有充实的业余生活,一有空就打开电视。这样的家长如果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全家一起努力改掉不良的习惯,对孩子肯定是个很大的促进。 (四)孩子的学习需要管理。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己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管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惯的观点是不对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会学习的聪明孩子是家长培养的结果,决不是孩子自然成长的结果。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时刻刻留心,将教育寓于生活之中。
四年级孩子的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起居的管理而是学习管理。对四年级孩子的发展来说,关键的需求已经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求,而是通过学习管理来满足的。孩子学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情绪、信心、社会评价和人际交往,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学业成功。
管理孩子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孩子不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和不足。家长还要经常给孩子提供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让家庭评价成为孩子的一种监督,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祝愿各位家长工作顺利,教子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