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读后感
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在这个时机向党员干部推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目标和措施。该书的总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着重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和政策措施。该书的14个分报告,分别由14个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提出,抓住了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样具有全局性借鉴意义。我认为,学习和研读本书,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的理解,将大有裨益。
首先,本书深刻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在经济理论上,本书突破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局限,从总体上界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基本内涵和三种实现途径,分别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指出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而且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多学科融合,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本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本书以2007年为基数,2010年为转变新起点,围绕“三个转变”提出了2015年、2020年的中期和长期目标:第一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贡献率从2010年的35%,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40%和2020年的45%,相应投资贡献率从45%逐渐下降到40%和35%,而净出口贡献率保持在20%不变;第二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一产业贡献率从2010年的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2.5%和2020年的2%,第二产业贡献率从52%逐渐下降到49%和45%,而第三产业贡献率则从45%逐渐提高到48.5%和53%;第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本书选择了四个指标作目标,即科技贡献率从2010年的46%,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53%和2020年的60%,公共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4%逐渐提高到4.7%和5.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从1逐渐下降到0.8和0.6,而主要排放物总量每5年减少10%。这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和第二个转变互为因果,第三个转变是核心和关键。这些重要阐述,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最后,本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造性。本书总报告提出了10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包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促进内需结构合理化;适时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条件。可以说,这些措施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本书14个分报告分别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为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能否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考验着我们的民族理性和集体智慧。我们要积极投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来,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打好这场硬仗和持久战,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读后感
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在这个时机向党员干部推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目标和措施。该书的总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着重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和政策措施。该书的14个分报告,分别由14个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提出,抓住了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样具有全局性借鉴意义。我认为,学习和研读本书,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的理解,将大有裨益。
首先,本书深刻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在经济理论上,本书突破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局限,从总体上界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基本内涵和三种实现途径,分别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指出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而且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多学科融合,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本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本书以2007年为基数,2010年为转变新起点,围绕“三个转变”提出了2015年、2020年的中期和长期目标:第一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贡献率从2010年的35%,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40%和2020年的45%,相应投资贡献率从45%逐渐下降到40%和35%,而净出口贡献率保持在20%不变;第二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一产业贡献率从2010年的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2.5%和2020年的2%,第二产业贡献率从52%逐渐下降到49%和45%,而第三产业贡献率则从45%逐渐提高到48.5%和53%;第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本书选择了四个指标作目标,即科技贡献率从2010年的46%,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53%和2020年的60%,公共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4%逐渐提高到4.7%和5.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从1逐渐下降到0.8和0.6,而主要排放物总量每5年减少10%。这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和第二个转变互为因果,第三个转变是核心和关键。这些重要阐述,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最后,本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造性。本书总报告提出了10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包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促进内需结构合理化;适时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条件。可以说,这些措施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本书14个分报告分别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为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能否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考验着我们的民族理性和集体智慧。我们要积极投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来,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打好这场硬仗和持久战,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