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可以为绩效管理提供考评依据,绩效管理可以指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方向,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本文从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在制造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入手,对制造业财务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进行阐述,并提出强化财务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期望对提高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制造业 财务管理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一、财务管理工作在制造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贯彻执行财经法规制度,对企业资产购置、资本融通、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管理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的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等环节的管理过程。 在制造业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要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各类财务信息,使管理者通过财务信息掌握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财务绩效评价提供依据。财务绩效评价是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财务部门予以高度配合,以便获取关键性的财务评价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这些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充分考虑企业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使其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绩效水平。由此可见,财务管理能够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基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制造业绩效管理实施措施 (一)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企业高层领导要参与到绩效计划的制定中,并使绩效计划得到基层部门的认同。根据绩效计划确定管理总目标,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成操作性强的子目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遇到企业战略调整、部门职能重设等情况,可对绩效计划进行修正,确保员工、部门与组织的目标达成一致。 (二)绩效实施 为了保证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企业要采取绩效沟通、绩效辅导、信息收集等方式,掌握员工、部门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使员工理解绩效考核的内容,避免员工因执行偏差而产生劳动浪费。同时,在绩效实施过程中,考核者要收集整理好与考核相关的信息,遵循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做出评价结果。 (三)绩效考核 下面基于财务管理的视角,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 1、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与加权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客观反映企业资本经营效益,体现企业自有资本的获利能力,评价企业在出现大幅度净资产变动的情况下对净资产收益率带来的影响。二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即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评价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三是总资产利润率,即指营业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 2、企业资产质量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总资产周转率,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对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的综合评价。二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对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评价。三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 3、企业偿债风险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资产负债率,即负债与资产的比率。该指标用于综合评价企业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二是现金流动负债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充分考虑了企业现金流动情况,能够评价企业短期内的偿债能力。三是速动比率,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对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4、企业发展能力状况评价 包括两个指标:一是主营业务增长率,即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情况,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资本扩张率,即本年股东权益增长额与年初股东权益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评价企业资本的积累和扩张能力。 5、市场表现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每股净资产,即净资产与普通股数量的比值。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以及创造利润的能力。二是每股收益,即净利润与总股本的比值。该指标用于预测企业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对普通股的获利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三是股利支付率,即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值。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对股利的支付能力,作为衡量企业信誉的重要指标。 (四)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 通过绩效考核,使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掌握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分析企业财务工作的劣势,进而为改进财务绩效管理提供依据。企业要针对绩效考核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指明财务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制度相结合,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三、加强制造业财务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制造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体现出资金周转期限长、存货挤压较为严重、应收账款数额大的特点,对企业财务效益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制造业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营运资金状况,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和赊销机制,明确信用标准,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全面掌握客户的付款情况。制造业企业还要针对客户建立起资信管理机制,综合考核评价客户的付款能力、信用水平、资本规模等,与信誉良好、有经济实力的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资金快速回笼。此外,制造业企业应强化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和销售连续性的前提下减少存货量,降低存货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 (二)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制造业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较低,通常采取稳步经营的策略,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但是,从另一层面来看,资产负债率过低会减少债务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制造业企业可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采取适当降低流动资产持有量、计划长期投资、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在筹资中适当举债,加大对非流动资产的投资力度,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使企业获取长远的收益。 (三)构建激励性薪酬制度 在绩效管理中,要不断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员工、部门和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为此,制造业企业要构建起具备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使员工个人的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个人绩效的提高带动企业绩效的提升。制造业企业可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遵循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根据岗位价值大小和工作绩效对员工收入进行分配,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薪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也可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四)提高财务部门参与绩效管理的主动性 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制定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涵盖经营收益、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多个方面。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财务绩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财务绩效评价结果,指明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财务战略,保持企业合理的负债水平和财务风险,不断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获利能力,使得财务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相统一,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强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进行全面考核,从而找出制造业企业财务工作的薄弱之处,有针对地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在绩效管理中,通过引入财务指标,能够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为量化、客观、真实,增强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制造业企业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相融合,共同致力于企业整体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晓慧.朱和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以江浙制造业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5(4):23-24 [2]刘秋生.张利梅.基于平衡记分卡法制造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6):45-46 [3]李永梅.广西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7):59-60 [4]王兆杰.新形势下生产制造业的全员绩效管理办法[J].经济师,2014(1):65-66 [5]汤医育.浅议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J].经营管理者,2015(8):87-88 [6]何清,陈晓芳.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业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2(16):85-86
摘要:在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可以为绩效管理提供考评依据,绩效管理可以指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方向,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本文从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在制造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入手,对制造业财务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进行阐述,并提出强化财务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期望对提高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制造业 财务管理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一、财务管理工作在制造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贯彻执行财经法规制度,对企业资产购置、资本融通、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管理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的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等环节的管理过程。 在制造业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要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各类财务信息,使管理者通过财务信息掌握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财务绩效评价提供依据。财务绩效评价是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财务部门予以高度配合,以便获取关键性的财务评价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这些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充分考虑企业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使其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绩效水平。由此可见,财务管理能够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基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制造业绩效管理实施措施 (一)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企业高层领导要参与到绩效计划的制定中,并使绩效计划得到基层部门的认同。根据绩效计划确定管理总目标,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成操作性强的子目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遇到企业战略调整、部门职能重设等情况,可对绩效计划进行修正,确保员工、部门与组织的目标达成一致。 (二)绩效实施 为了保证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企业要采取绩效沟通、绩效辅导、信息收集等方式,掌握员工、部门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使员工理解绩效考核的内容,避免员工因执行偏差而产生劳动浪费。同时,在绩效实施过程中,考核者要收集整理好与考核相关的信息,遵循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做出评价结果。 (三)绩效考核 下面基于财务管理的视角,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 1、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与加权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客观反映企业资本经营效益,体现企业自有资本的获利能力,评价企业在出现大幅度净资产变动的情况下对净资产收益率带来的影响。二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即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评价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三是总资产利润率,即指营业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 2、企业资产质量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总资产周转率,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对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的综合评价。二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对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评价。三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 3、企业偿债风险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资产负债率,即负债与资产的比率。该指标用于综合评价企业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二是现金流动负债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充分考虑了企业现金流动情况,能够评价企业短期内的偿债能力。三是速动比率,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对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4、企业发展能力状况评价 包括两个指标:一是主营业务增长率,即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情况,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资本扩张率,即本年股东权益增长额与年初股东权益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评价企业资本的积累和扩张能力。 5、市场表现状况评价 包括三个指标:一是每股净资产,即净资产与普通股数量的比值。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以及创造利润的能力。二是每股收益,即净利润与总股本的比值。该指标用于预测企业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对普通股的获利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三是股利支付率,即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值。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对股利的支付能力,作为衡量企业信誉的重要指标。 (四)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 通过绩效考核,使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掌握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分析企业财务工作的劣势,进而为改进财务绩效管理提供依据。企业要针对绩效考核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指明财务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制度相结合,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三、加强制造业财务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制造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体现出资金周转期限长、存货挤压较为严重、应收账款数额大的特点,对企业财务效益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制造业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营运资金状况,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和赊销机制,明确信用标准,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全面掌握客户的付款情况。制造业企业还要针对客户建立起资信管理机制,综合考核评价客户的付款能力、信用水平、资本规模等,与信誉良好、有经济实力的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资金快速回笼。此外,制造业企业应强化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和销售连续性的前提下减少存货量,降低存货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 (二)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制造业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较低,通常采取稳步经营的策略,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但是,从另一层面来看,资产负债率过低会减少债务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制造业企业可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采取适当降低流动资产持有量、计划长期投资、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在筹资中适当举债,加大对非流动资产的投资力度,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使企业获取长远的收益。 (三)构建激励性薪酬制度 在绩效管理中,要不断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员工、部门和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为此,制造业企业要构建起具备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使员工个人的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个人绩效的提高带动企业绩效的提升。制造业企业可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遵循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根据岗位价值大小和工作绩效对员工收入进行分配,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薪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也可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四)提高财务部门参与绩效管理的主动性 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制定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涵盖经营收益、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多个方面。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财务绩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财务绩效评价结果,指明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财务战略,保持企业合理的负债水平和财务风险,不断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获利能力,使得财务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相统一,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强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进行全面考核,从而找出制造业企业财务工作的薄弱之处,有针对地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在绩效管理中,通过引入财务指标,能够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为量化、客观、真实,增强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制造业企业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相融合,共同致力于企业整体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晓慧.朱和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以江浙制造业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5(4):23-24 [2]刘秋生.张利梅.基于平衡记分卡法制造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6):45-46 [3]李永梅.广西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7):59-60 [4]王兆杰.新形势下生产制造业的全员绩效管理办法[J].经济师,2014(1):65-66 [5]汤医育.浅议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J].经营管理者,2015(8):87-88 [6]何清,陈晓芳.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业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2(16):85-86